Redis分布式集群实战(四)——Redis cluster高可用集群的搭建部署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介绍了redis的主从和哨兵两种集群方案,redis从3.0版本开始引入了redis-cluster(集群)。
主从-哨兵-集群可以看到redis的不断完善; 主从复制是最简单的节点同步方案,但无法自动故障转移。 哨兵可以同时管理多个主从同步方案同时也可以处理主从自动故障转移,通过配置多个哨兵节点可以解决单点网络故障问题,但是单个节点的性能压力问题无法解决。 集群解决了前面两个方案的所有问题,下面我们就学习redis cluster。

一、redis集群之redis cluster

对于Redis集群方案有好多种,基本常用的就是twemproxycodisredis cluster这三种解决方案。Redis Cluster是Redis官方提供的Redis集群功能

1.1为什么要用Redis Cluster

除了主从复制无法自动故障转移和哨兵无法解决单个节点的性能压力问题外,还有数据量的增加,当现有服务器内存不能满足业务数据的需要时,单纯向服务器添加内存不能达到要求,此时就需要考虑分布式需求,把数据分布到不同服务器上,还有就是网络流量需求,当业务的流量已经超过服务器的网卡的上限值,就需要使用分布式来进行分流。

1.2数据分布

1、 数据分布的目的

全量数据,单机Redis节点无法满足要求,按照分区规则把数据分到若干个子集当中。

2、 常用数据分布方式之顺序分布

顺序分布常用在关系型数据库的设计.
比如:1到100个数字,要保存在3个节点上,按照顺序分区,把数据平均分配三个节点上,1号到33号数据保存到节点1上,34号到66号数据保存到节点2上,67号到100号数据保存到节点3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常用数据分布方式之哈希分布(虚拟槽分区是Redis Cluster采用的分区方式)

例如1到100个数字,对每个数字进行哈希运算,然后对每个数的哈希结果除以节点数进行取余,余数为1则保存在第1个节点上,余数为2则保存在第2个节点上,余数为0则保存在第3个节点,这样可以保证数据被打散,同时保证数据分布的比较均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哈希分布方式分为三个分区方式:

  • 节点取余分区:比如有100个数据,对每个数据进行hash运算之后,与节点数进行取余运算,根据余数不同保存在不同的节点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优点:客户端分片,配置简单:对数据进行哈希,然后取余
    缺点:数据节点伸缩时,导致数据迁移,迁移数量和添加节点数据有关,建议翻倍扩容
    节点取余分区方式有一个问题:即当增加或减少节点时,原来节点中的80%的数据会进行迁移操作,对所有数据重新进行分布,节点取余分区方式建议使用多倍扩容的方式,例如以前用3个节点保存数据,扩容为比以前多一倍的节点即6个节点来保存数据,这样只需要适移50%的数据。数据迁移之后,第一次无法从缓存中读取数据,必须先从数据库中读取数据,然后回写到缓存中,然后才能从缓存中读取迁移之后的数据
  • 一致性哈希分区: 原理: 将所有的数据当做一个token环,token环中的数据范围是0到2的32次方,然后为每一个数据节点分配一个token范围值,这个节点就负责保存这个范围内的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每一个key进行hash运算,被哈希后的结果在哪个token的范围内,则按顺时针去找最近的节点,这个key将会被保存在这个节点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下面的图中,有4个key被hash之后的值在在n1节点和n2节点之间,按照顺时针规则,这4个key都会被保存在n2节点上,
如果在n1节点和n2节点之间添加n5节点,当下次有key被hash之后的值在n1节点和n5节点之间,这些key就会被保存在n5节点上。
在此例子里,添加n5节点之后,数据迁移会在n1节点和n2节点之间进行,n3节点和n4节点不受影响,数据迁移范围被缩小很多,同理,如果有1000个节点,此时添加一个节点,受影响的节点范围最多只有千分之2。
一致性哈希一般用在节点比较多的时候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优点:采用客户端分片方式:哈希 + 顺时针(优化取余);节点伸缩时,只影响邻近节点,但是还是有数据迁移
缺点:翻倍伸缩

  • 虚拟槽分区:预设虚拟槽,每个槽就相当于一个数字,有一定范围。每个槽映射一个数据子集,一般比节点数大。Redis Cluster中预设虚拟槽的范围为0到16383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步骤:

1.16384槽按照节点数量进行平均分配,由节点进行管理
2.对每个key按照CRC16规则进行hash运算
3.把hash结果对16383进行取余
4.把余数发送给Redis节点
5.节点接收到数据,验证是否在自己管理的槽编号的范围
    如果在自己管理的槽编号范围内,则把数据保存到数据槽中,然后返回执行结果
    如果在自己管理的槽编号范围外,则会把数据发送给正确的节点,由正确的节点来把数据保存在对应的槽中

需要注意的是:Redis Cluster的节点之间会共享消息,每个节点都会知道是哪个节点负责哪个范围内的数据槽
虚拟槽分布方式中,由于每个节点管理一部分数据槽,数据保存到数据槽中。当节点扩容或者缩容时,对数据槽进行重新分配迁移即可数据不会丢失
虚拟槽分区特点: 使用服务端管理节点,槽,数据:例如Redis Cluster;可以对数据打散,又可以保证数据分布均匀

二、Redis Cluster基本架构

Redis-Cluster采用无中心结构,每个节点保存数据和整个集群状态,每个节点都和其他所有 节点连接。其redis-cluster架构图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中描述的是六个redis实例构成的集群

  • 6379端口为客户端通讯端口
  • 16379端口为集群总线端口

集群内部划分为16384个数据分槽,分布在三个主redis中。
从redis中没有分槽,不会参与集群投票,也不会帮忙加快读取数据,仅仅作为主机的备份。

三个主节点中平均分布着16384数据分槽的三分之一,每个节点中不会存有有重复数据,仅仅有自己的从机帮忙冗余。

2.1 结构特点

1、所有的redis节点彼此互联(PING-PONG机制),内部使用二进制协议优化传输速度和带宽。

2、节点的fail是通过集群中超过半数的节点检测失效时才生效,只有当集群中的过半节点同时fail整个集群才fail。
3、客户端与redis节点直连,不需要中间proxy层。客户端不需要连接集群所有节点,连接集群中任何一个可用节点即可。
4、redis-cluster把所有的物理节点映射到[0-16383]slot上,cluster 负责维护node<->slot<->value。
5、Redis集群预分好16384个桶,当需要在 Redis 集群中放置一个 key-value 时,根据 CRC16(key) mod16384的值,决定将一个key放到哪个桶中。

2.2 节点分配

假设我们现在有三个主节点,分别是:A, B, C 三个节点,它们可以是一台机器上的三个端口,也可以是三台不同的服务器。那么,采用哈希槽
(hash slot)的方式来分配16384个slot 的话,它们三个节点分别承担的slot 区间是:

节点A覆盖0-5460;
节点B覆盖5461-10922;
节点C覆盖10923-16383

获取数据:

如果存入一个值,按照redis cluster哈希槽的算法: CRC16(‘key’)%16384 = 6782。
那么就会把这个key 的存储分配到 B
上了。同样,当我连接(A,B,C)任何一个节点想获取’key’这个key时,也会这样的算法,然后内部跳转到B节点上获取数据。

新增一个主节点:
新增一个节点D,redis
cluster的这种做法是从各个节点的前面各拿取一部分slot到D上,我会在接下来的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