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口与老年服务现状与预测(以上海市为例)

1 引言

1.1研究背景:

作为中国最具活力的经济中心之一,上海面临着人口结构巨大变化的挑战。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全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424.40万人,占总人口的28.2%,远超国际公认的深度老龄化社会14%的标准。同时从2021年未至2022年末65岁及以上人口增加了22.03万人,增长5.5%;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抚养65岁及以上人口的老年抚养系数增加3.0个百分点。这一趋势带来的城市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赡养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应对老龄化的挑战,上海市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促进养老服务的发展。在2021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进本市“十四五”期间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中,强调了“十四五”期间本市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围绕“增量、增能、增效”,落实布局专项规划,进一步织密网点,均衡布局,推动机构养老服务更加专业优质、社区养老服务更加方便可及、家庭照料能力不断增强;实现基本养老服务“应保尽保”,设施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功能不断提升,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更加充分发展。

然而,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和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需要开展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老年人口及养老服务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养老服务供需矛盾、评估政策实施效果、为上海市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1.2研究方法:

基于Leslie矩阵模型,本研究旨在预测2025-2050年上海各区域老年人口分段情况,并计算老年人口抚养比及老年服务设施满足比。通过运用先进的数学模型和数据科学方法,我们将分析上海老年人口增长趋势和服务需求变化,以提出合理的老年服务设施建设建议。本研究将通过Python实现数据的处理、模型的构建,旨在为上海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老年服务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2 数据获取与数据预处理

2.1数据集介绍:

本次分析的主要数据来源于2020年上海市人口普查年鉴以及上海市养老服务平台。其中2020年上海市人口普查年鉴我使用了这些数据集:各地区分年龄、性别的人口,各地区分年龄、性别的死亡人口,各地区分性别、孩次的出生人口,各地区育龄妇女年龄别生育率及总和生育率。上海市养老服务平台我使用了长者照护之家,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护机构,老年助餐服务场所,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农村睦邻点的信息。

2.2数据预处理:

2.2.1人口数据预处理:

为了进行合理预测,我们使用2020年上海市人口普查年鉴,得到了上海各地区分性别、孩次的出生人口,各地区分年龄、性别的死亡人口,各地区分年龄、性别的人口,各地区育龄妇女年龄别生育率及总和生育率,在后续过程中,我们需要得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存活率,新生儿男女数量。

为了计算不同年龄阶段的死亡率,我们将对数据进行处理,使用excel进行数据预处理,因为数值过小,为了方便展示,将数值放大一千倍,使用千分比进行展示,并且保留两位小数。在接下来的预测中,不同年龄的死亡率将和此表保持一致(此表见附录)。

为了得到每年的新生儿数量,我将用各地区育龄妇女年龄别生育率*分年龄育龄妇女人数去计算新生儿数量,再根据性别比计算男婴,女婴数量。观察统计表格,发现存在数据缺失,但是经过验算,发现数值应为0(单位‰)。在接下来的预测中,不同年龄的生育率将和此表保持一致(此表见数据集合)。

2.2.2老年服务数据预处理

将数据在Excel中运用字段提取函数,在D列中提取出相应服务所处的行政区。

3 建模方法分析:

3.1基本思想

Leslie矩阵人口模型是一种用于预测人口动态变化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基于年龄结构将人口划分为不同的年龄组,并通过考虑生育率和死亡率等因素,建立了一个矩阵方程来描述人口在时间上的演变。

Leslie矩阵模型的核心思想是将人口按照年龄进行分组,并假设每个年龄组的人口在下一时间步长内将按照一定的比例转移到其他年龄组。这个转移过程可以通过一个矩阵来描述,即Leslie矩阵。

在Leslie矩阵中,行表示当前时间步长的年龄组,列表示下一个时间步长的年龄组。矩阵的每个元素表示从一个年龄组转移到另一个年龄组的比例。特别地,矩阵的对角线上的元素表示同一年龄组内存活的比例,而非对角线上的元素则表示不同年龄组之间的转移比例。

通过将当前时间步长的人口分布向量与Leslie矩阵相乘,可以得到下一个时间步长的人口分布向量。通过迭代这个过程,可以预测人口在未来多个时间步长内的动态变化。

Leslie矩阵模型在人口学、生态学和生物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理解人口结构的变化、预测未来的人口趋势,以及评估不同政策或环境因素对人口动态的影响。

3.2原理讲解

首先假设预测期各年龄段的男、女人口分布与基期相同。用x(i)表示第k年第i年龄组的人口数,qk-1(i)表示第k-1年第i年龄组的死亡概率,那么当i≥1 时,第k年第i+1组的人口数可以表示为

由于x(1)代表的是由育龄妇女新生育的人口数,不能用上一年龄组的存活人口来计算,故不能适用上述公式。这里我们单独讨论,用每一年龄组女性的生育人口数总和来表示第一年龄组人口数。即

于是可以得到人口发展的模型:

其中:

3.3建模假设:

为了简化预测模型,使预测过程更简单明了,本节先做以下基本假设:

(1) 所有预测均以2020年为基期,预测所需原始数据均以2020年上海市人口普查年鉴数据为基础。

(2) 本节假设预测期间各年龄组的性别占比与基期保持一致

(3)将年龄组分为21组,年龄组的组间距为5周岁。

(4) 中国目前死亡率已经处于很低的水平,在自然环境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变化不大,因此本节为了简化模型,便于预测,假设各年龄组的年龄别死亡率在预测期内与2020年上海市人口普查年鉴数据保持一致。

(5) 模型中使用的基期年龄别生育率和总和生育率用2020年上海市人口普查年鉴数据近似代替。

4 数据建模:

上文已经详细介绍了Leslie矩阵模型,我们可知该模型通常以一年为分割点进行预测,但在本文中,以五年为一段进行预测可能更为合适。因此,代码在Leslie模型基础上进行改进,以实现五年段的预测功能。

以下是代码的详细介绍:

4.1数据处理与分析:基于Pandas库的数据导入与处理

为了高效、准确地处理数据,我们选用了Pandas库,Pandas是一个功能强大、易于使用的Python数据处理库。通过Pandas,我们能够方便地读取、清洗、转换和可视化各种形式的数据。

数据导入:通过Pandas库的`read_excel()`函数,从三个Excel文件中分别导入了关于人口统计、死亡率和生育率的数据集。这些数据集存储在`data_total`、`data_die`和`data_born`这三个变量中,以供后续处理和分析使用。

缺失值处理:为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代码使用`fillna()`函数对数据集中的缺失值进行了填充处理。在本例中,所有缺失值被替换为0。

时间间隔设置:代码中定义了一个常量`TIME_GAP`,其值为5。这个常量用于指定后续计算的时间间隔,即每5年作为一个时间段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初始化数据结构:为了存储按年份组织的数据或统计信息,代码初始化了三个空字典`t_year_list`、`m_year_list`和`w_year_list`。

列名列表获取:为了方便后续引用和处理列名,代码通过`.columns.tolist()`方法将`data_total`数据集的列名转换为一个列表,并存储在`col_total_l`变量中。

在导入上海市各区分段人口统计表时,需要将分段总人数、男人数、女人数分别存储进不同的字典中。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代码使用了嵌套的循环结构。

外部循环 `for area_index in range(0, 17):` 遍历了从0到16的索引范围,这个范围代表了上海市的各个区。内部循环 `for col_index in range(1, 64):` 遍历了从1到63的列索引范围,这些列包含了不同年龄段的人口统计信息。

通过判断 `(col_index - 1) % 3` 的值来确定当前列是属于总人数、男人数还是女人数。如果余数为0,表示当前列是总人数;如果余数为1,表示当前列是男人数;如果余数为2,表示当前列是女人数。

然后使用 `if` 语句来判断相应的年份字典是否已经创建,以及相应的地区字典是否已经存在。如果不存在,则使用 `{}` 初始化这些字典。

最后,使用 `data_total.iat[area_index, col_index]` 获取当前区域和列的人口统计数据,并将其存储到相应的字典中。字典的层级结构为:年份 -> 区域 -> 人口统计信息。

通过这段代码,我们可以得到三个字典 `t_year_list`、`m_year_list` 和 `w_year_list`,分别包含了上海市各区的分段总人数、男人数和女人数的统计信息。这些数据以嵌套字典的形式进行组织,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接下来使用同样的方法储存死亡率:

生育率处理方法类似,但由于生育率仅跟育龄妇女有关,因此生育率导入更为简单,需要注意的是,统计数据多以‰为单位,因此在实际计算时需要除以1000:

4.2人口统计与计算:死亡人口和新出生人口的计算

函数首先计算每年的人口数量`per_year_num`,即上一个五年段的总人口数量除以5。这是因为我们假设上一个年龄段各个年龄人数一致。然后,根据每年的存活率和死亡率,计算当前五年段的死亡人口数量,并将结果累加到变量`this_num`中。最后,函数返回`this_num`作为当前五年段的死亡人口数量。

接着,函数`make_new_num`计算新出生人口的数量。在循环中,根据不同的育龄段和出生率,计算新出生人口的数量,并根据性别比例将其分为男性和女性。

其中,性别比导入如下:

4.3人口统计与计算:新一阶段人口数量的计算

计算新一阶段的人口数量,包括男性、女性和总体人口,每隔五年进行一次计算。

对于女性人口数量的计算,代码首先将上一个五年段的数据作为初始值。然后,遍历上一个五年段的各个地区和年龄段的人口数量,根据死亡率和出生率计算当前年份的人口数量,将计算得到的人口数量存储到`new_year_data[area][per5year]`中。男性人口和总人口同理。

这段代码的核心是根据上一个五年段的人口数量、死亡率、出生率和男性比例,计算新一阶段的人口数量。此处仅展示女性人口代码,其余代码均在附录。

4.4人口数量转换和输出

将人口数量转换为整数,并输出特定年份的总体、男性和女性人口数量。

将得到的数据导入Excel。(以2025年男数据为例)

通过分隔符将总人数与各区人数分开,后进行转换数据。

通过转置调整数据:

运用分隔符,将总人数与各区人数按照年龄段分开:

运用提取分隔符之间的文本来提取出总计和各区名;提取分隔符之后的文本来得到各年龄段人数:

保留并上载,完成数据的处理

将各年数据处理后导入Excel表格,新建每一年度总表格。

运用数据引用将男、女数据汇总到表格。

通过函数计算总人口、总男性人口、总女性人口数

最后得到各年度总表格数据

5 可视化相关数据计算

5.1老年服务的分区统计

将长者照护之家、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护机构、老年助餐服务场所、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农村示范睦邻点数据导入Excel,通过count函数得出相应各区分布数量于F列。

5.2上海市数据统计与计算

最终结果:

5.3各区老年服务满足比计算

以老年助餐服务场所为例,按照

计算得出相应年份数据。

5.4老年服务设施数据归一化

为了更好的去评估一个区的综合服务水平以及方便可视化展示,将预测2030、2040、2050的各年上海市及各辖区老年服务设施满足比进行最大最小值归一化处理,按照

,将结果映射到[0,1]区间,实现原始数据的等比缩放,便于将五项老年服务进行比较和综合。通过五项老年服务设施归一化后结果按辖区求和,得到相应年度该区的老年服务设施满足比。

6 结论

根据上述数据分析,未来上海的人口结构中老年人口比例持续攀升,独生子女父母进入老龄阶段,纯老家庭及独居老年人群体不断壮大,再加上目前我国生育率较低,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但目前上海社区养老方面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由于本项目仅做了数量及分布方面的研究,此处主要分析这两方面存在的问题:

  1. 养老设施不足且分布不平衡:社区养老设施整体数量不高,全市覆盖度较低,供给不足;在市中心地区较为齐备,但在郊区或新城镇相对滞后,空间分布不均衡;此外种类不均的问题也逐渐凸显,且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
  2. 养老设施规划不足:未来上海老年人口将继续增长,但养老设施规划和建设未能跟上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且缺少区域间的统筹和总体的布局规划,仅以单一指标为建设目标,造成养老设施供需矛盾和空间失衡交错并存。

虽然目前上海社区养老设施发展态势良好,但由于老年人口基数不断增加和老年人口分布不均衡,如何处理好供需关系,仍然是今后上海养老服务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

7 建议

随着上海养老事业的发展,社会养老需综合考虑老年群体多样化的养老需求以及城乡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差异以构建布局均衡、功能丰富、设施齐全的各类养老服务设施体系,通过统筹规划,避免设施布局的随意性,提高设施空间布局的均衡性,做到公平及效率最大化。基于本文的研究结果,提出三点建议:

  1. 提高社区养老设施覆盖率

政府应加大对社区养老设施的投入,提高养老设施的数量和覆盖率,制定明确的覆盖率目标,例如未来五年内在市区内以及郊区中老年人口密集的地区做到全面覆盖,按照服务均等化的要求,扫除服务盲区,确保所有老年人能够享受基本养老服务。同时,可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高设施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此外还可以挖掘和利用社区中原有的公共设施资源和闲置物业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增加社区养老设施的可获得性与便捷性。

  1. 建立合理指标体系,加强区域统筹和布局规划

政府应将养老设施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实现养老设施供需的长期平衡。通过建立一套指标体系,考虑老年人口分布、空间布局、用地特点、养老设施数量和质量等多种因素,以指导养老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实现规划的多维度平衡,确保养老设施的供需平衡和空间均衡。此外,还应建立跨区域养老设施共建共享机制,促进各区之间的养老设施规划协调和合作,优化资源配置,解决跨区域供需矛盾。

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需要注重养老设施的质量和功能多样性,满足老年人的不同需求,提高养老服务的专业化和个性化水平。

  1. 有效整合资源,融合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

社区养老还可以考虑与机构养老合作,做到互为补充支撑,适度打破社区养老设施与机构养老设施的界限,融合二者的功能。例如,将机构养老设施同时作为老年人助餐点,为周围老年人提供配餐、送餐服务,节省空间以及人力资源;在入住率较低或是规模较大的机构养老设施中划分一小部分的床位用于收住临时需要短期照护的老人;将养老机构中的图书室、阅览室、活动中心等向社区老人开放等。此外,社区居家养老设施可与社区内的其它公共设施进行综合设置,可以共享设施及空间资源,降低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

  • 1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养老服务是指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社交活动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目前,养老服务的研究和实践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发展。以下是养老服务国内外研究现状的介绍: 国内研究现状: 1. 养老服务政策研究:国内学者对养老服务政策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政府的角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等方面。 2. 养老服务模式研究:研究者探索了不同的养老服务模式,如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等,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和比较。 3. 养老服务质量研究:关注养老服务的质量问题,包括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服务评估等方面的研究。 4. 技术与养老服务融合研究:研究者将新技术应用于养老服务中,如智能化设备、远程医疗等,以提高养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国外研究现状: 1. 养老服务模式比较研究:国外学者对不同国家的养老服务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包括政府角色、社区参与、私人市场等方面。 2. 养老服务创新研究:研究者关注养老服务的创新模式和实践案例,如共享经济在养老服务中的应用、社交媒体对老年人社交的影响等。 3. 养老服务技术研究:国外学者致力于开发和应用新技术,如智能化设备、机器人等,以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 4. 养老服务质量评估研究:关注养老服务的质量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的研究,以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