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事务之ACID实现原理(全方位解读)

本文详细介绍了MySQL事务的ACID特性实现原理,包括原子性、持久性、隔离性和一致性的具体细节。原子性通过undo log保证,持久性依赖redo log和Buffer Pool,隔离性由锁机制和MVCC实现,而一致性是事务追求的最终目标,需要原子性、隔离性和持久性的保障。文章还深入讨论了各种锁类型和日志的作用,以及如何防止并发问题。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前言

我们都知道MySQL事务的ACID,但是按照严格的标准,只有同时满足ACID特性才是事务;但是在各大数据库厂商的实现中,真正满足ACID的事务少之又少。例如MySQL的NDB Cluster事务不满足持久性和隔离性;InnoDB默认事务隔离级别是可重复读,不满足隔离性;Oracle默认的事务隔离级别为READ COMMITTED,不满足隔离性……
因此与其说ACID是事务必须满足的条件,不如说它们是衡量事务的四个维度。很多的文章也都会介绍事务ACID是什么,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介绍到事务ACID的实现原理。今天这里就来介绍一下实现原理。


原子性

概念描述:原子性是指一个事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其中的操作要么都做,要么全部做。如果对于一个事务来说其中的sql语句执行失败,则已经执行的语句也必须要回滚,数据库退回到事务之前的状态。

实现原理

对介绍原子性之前,对于Mysql的事务日志来说,InnoDB提供了两种事务日志: redo log(重做日志)和 undo log(回滚日志)。其中的
重做日志保证的是事物的持久性
回滚日志保证的是事务的原子性和隔离性
实现的基础。
下面来具体介绍对于原子性实现的关键: 当事务出现回滚时候能够撤销所有已经成功执行的sql语句。
InnoDB能够实现回滚的主要原因就是靠undo log: 当事务对数据库进行修改的时候,InnoDB会生成对应的undo log ;如果此时事务执行失败或者调动了 rollback,导致事务出现回滚情况,可以利用undo log中的信息将数据回滚到修改前的样子

undo log 属于一个逻辑日志,它用来记录的是sql执行相关的信息。对于一个insert语句在回滚时候会执行delete,相反也是如此。例如对于一个update在执行的时候,其生成的undolog 中会包含被修改的主键(以便知道修改了哪些行,修改了哪些列)以便在回滚时候能够使用这些记录的信息将数据还原到执行之前。

持久性

概念描述: 事务一旦提交,他对数据库的改变就是永久的,接下来的其他操作或是故障都不应该对其造成影响。

实现的原理

前面提到了InnoDB实现了两个事务日志,首先我们来聊一下redo log 存在的背景。

InnoDB作为MySQL的存储引擎(在5.1版本以后),数据是存放在磁盘中的,但如果每次读写数据都需要磁盘IO,效率会很低。为此,InnoDB提供了缓存(Buffer Pool),Buffer Pool中包含了磁盘中部分数据页的映射,作为访问数据库的缓冲:
当从数据库读取数据时,会首先从Buffer Pool中读取,如果Buffer Pool中没有,则从磁盘读取后放入Buffer Pool;当向数据库写入数据时,会首先写入Buffer Pool,Buffer Pool中修改的数据会定期刷新到磁盘中(这一过程称为

  • 4
    点赞
  • 2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