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用户态和内核态

用户态和内核态是操作系统中的两种关键运行级别,用于保护系统资源和数据安全。用户态程序受限访问内存和设备,而内核态则允许全面访问。系统调用是用户态切换到内核态的途径,执行如文件读取等特权操作。内核态执行完成后,CPU返回用户态。Linux使用Ring0作为内核态,Ring3作为用户态,通过内存页表等机制确保进程间隔离。

一、 用户态和内核态的概念?

内核态: CPU可以访问内存所有数据, 包括外围设备, 例如硬盘, 网卡. CPU也可以将自己从一个程序切换到另一个程序

用户态: 只能受限的访问内存, 且不允许访问外围设备. 占用CPU的能力被剥夺, CPU资源可以被其他程序获取

二、为什么需要用户态和内核态?

由于需要限制不同的程序之间的访问能力, 防止他们获取别的程序的内存数据, 或者获取外围设备的数据, 并发送到网络, CPU划分出两个权限等级 :用户态 和 内核态

三、用户态与内核态的切换?

所有用户程序都是运行在用户态的, 但是有时候程序确实需要做一些内核态的事情, 例如从硬盘读取数据, 或者从键盘获取输入等. 而唯一可以做这些事情的就是操作系统, 所以此时程序就需要先操作系统请求以程序的名义来执行这些操作.

这时需要一个这样的机制: 用户态程序切换到内核态, 但是不能控制在内核态中执行的指令

这种机制叫系统调用, 在CPU中的实现称之为陷阱指令(Trap Instruction)

他们的工作流程如下:

  • 用户态程序将一些数据值放在寄存器中, 或者使用参数创建一个堆栈(stack frame), 以此表明需要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
  • 用户态程序执行陷阱指令
  • CPU切换到内核态, 并跳到位于内存指定位置的指令, 这些指令是操作系统的一部分, 他们具有内存保护, 不可被用户态程序访问
  • 这些指令称之为陷阱(trap)或者系统调用处理器(system call handler). 他们会读取程序放入内存的数据参数, 并执行程序请求的服务
  • 系统调用完成后, 操作系统会重置CPU为用户态并返回系统调用的结果

四、用户态和内核态的详细介绍?

当一个任务(进程)执行系统调用而陷入内核代码中执行时,我们就称进程处于内核运行态(或简称为内核态)。此时处理器处于特权级最高的(0级)内核 代码中执行。当进程处于内核态时,执行的内核代码会使用当前进程的内核栈。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内核栈。当进程在执行用户自己的代码时,则称其处于用户运行 态(用户态)。即此时处理器在特权级最低的(3级)用户代码中运行。当正在执行用户程序而突然被中断程序中断时,此时用户程序也可以象征性地称为处于进程 的内核态。因为中断处理程序将使用当前进程的内核栈。这与处于内核态的进程的状态有些类似。

内核态与用户态是操作系统的两种运行级别, 跟intel cpu没有必然的联系, intel cpu提供Ring0-Ring3三种级别的运行模式,Ring0级别最高,Ring3最低。Linux使用了Ring3级别运行用户态,Ring0作为 内核态,没有使用Ring1和Ring2。Ring3状态不能访问Ring0的地址空间,包括代码和数据。Linux进程的4GB地址空间,3G-4G部 分大家是共享的,是内核态的地址空间,这里存放在整个内核的代码和所有的内核模块,以及内核所维护的数据。用户运行一个程序,该程序所创建的进程开始是运 行在用户态的,如果要执行文件操作,网络数据发送等操作,必须通过write,send等系统调用,这些系统调用会调用内核中的代码来完成操作,这时,必 须切换到Ring0,然后进入3GB-4GB中的内核地址空间去执行这些代码完成操作,完成后,切换回Ring3,回到用户态。这样,用户态的程序就不能 随意操作内核地址空间,具有一定的安全保护作用。
至于说保护模式,是说通过内存页表操作等机制,保证进程间的地址空间不会互相冲突,一个进程的操作不会修改另一个进程的地址空间中的数据。

### 用户态内核态的概念 操作系统中的用户态内核态定义了应用程序操作系统之间不同的执行环境。这两种状态区分了程序能够访问的资源范围及其权限级别。 #### 内核态的特点 处于内核态时,程序具有较高的特权等级,可以直接访问底层硬件其他敏感区域内的数据结构。这使得内核可以执行诸如进程调度、内存管理文件系统操作等功能[^4]。为了确保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在正常情况下只有经过特别授权的操作才能进入此模式。 #### 用户态的特点 相比之下,当一个进程位于用户态时,则被限制在一个较低的安全层面上工作;此时的应用无法直接触及到任何受保护的关键组件或外部装置。这种设计防止了一般应用软件因编程失误而破坏整个计算机平台上的其他部分。 ### 主要区别 - **安全性** 如果所有程序都在高权限级别的内核态运行,那么任何一个单独的应用发生故障就可能危及整体系统的健康状况。因此,通过把大部分任务限定于用户空间来增强防护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 **资源访问** 只有在内核状态下才允许全面掌控计算单元(如CPU)、存储介质及其他周边设施。这样做不仅有助于避免不同实体间争夺有限资产引发的竞争条件问题,同时也减少了潜在风险点的数量。 - **通信机制** 当处在用户层面的应用想要获取某些特定的服务时—例如打开文档或者建立网络连接—就必须借助专门设立好的API接口向更深层传递请求并等待回应。这类交互过程被称为“系统调用”,它是跨越两界线最常见的方式之一。 ```c // 系统调用示例:读取文件内容 #include <unistd.h> ssize_t read(int fd, void *buf, size_t count); ```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