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面试题

                                   

目录

                                    ​

==和equals区别

常量池

堆内存

栈内存

堆内存和栈内存的区别

内存溢出和内存泄漏

内存溢出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如何避免内存泄漏?

java垃圾回收GC

hashmap原理,1.7和1.8后的区别

runable和callable的区别

Math.round(-1.5)等于多少?

Files常用方法有哪些?

Collection 和 Collections 有什么区别

List、Set、Map 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HashMap 和 Hashtable 有什么区别

ArrayList 和 LinkedList 的区别是什么

在 Queue 中 poll()和 remove()有什么区别

BIO、NIO和AIO的区别

nginx的负载均衡策略

轮询(默认):

权重方式:

IP分配

最少连接方式(least_conn):

分布式锁

线程池

什么是线程池?创建方法有哪些?

四种线程池的创建:

线程池的优点

线程池实现原理


==和equals区别

==引用对象的比较,equals是值的比较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tring s1= "abc";//存在常量池
		String s2=new String("abc");//堆内存
		System.out.println(s1==s2);
		System.out.println(s1.equals(s2));
		
		Integer a= 100;int b = 100;
		System.out.println(a==b);
		Integer c =1000; Integer d = 1000;
		System.out.println(c==d);
		Integer.valueOf(b);
	}
//输出
false
true
true
false

        根据上面代码可得知==和equals的区别并且引出常量池和堆内存,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常量池和堆内存以及栈内存叭

常量池

        常量池在java用于保存在编译期已确定的,已编译的class文件中的一份数据。它包括了关于类,方法,接口等中的常量,也包括字符串常量,如String s = "java"这种申明方式;当然也可扩充,执行器产生的常量也会放入常量池,故认为常量池是JVM的一块特殊的内存空间。

        在Java程序中,有很多的东西是永恒的,不会在运行过程中变化。比如一个类的名字,一个类字段的名字/所属类型,一个类方法的名字/返回类型/参数名与所属类型,一个常量,还有在程序中出现的大量的字面值。

        比如下面小段源码中粗体代码显示的部分:

public class ClassTest {

private String itemS ="我们 ";

private final int itemI =100 ;

public void setItemS (String para ){...}

}

        而这些在JVM解释执行程序的时候是非常重要的。那么编译器将源程序编译成class文件后,会用一部分字节分类存储这些粗体代码。而这些字节我们就称为常量池。事实上,只有JVM加载class后,在方法区中为它们开辟了空间才更像一个“池”。

堆内存

        存放所有new出来的对象和数组

        特此强调,堆内存和数据结构中的堆完全是两码事,分配方式倒是类似于链表

        另外,由于找到的堆结点的大小不一定正好等于申请的大小,系统会自动的将多余的那部分重新放入空闲链表中。堆内存是向高地址扩展的数据结构,是不连续的内存区域。这是由于系统是用链表来存储的空闲内存地址的,自然是不连续的,而链表的遍历方向是由低地址向高地址。堆内存的大小受限于计算机系统中有效的虚拟内存。由此可见,堆内存获得的空间比较灵活,也比较大。堆内存是由new分配的内存,一般速度比较慢,而且容易产生内存碎片,不过用起来最方便。

栈内存

        存放基本类型的变量,对象的引用和方法调用,遵循先入后出的原则。

        栈的优势是,栈内存与堆内存相比是非常小的,存取速度比堆要快,仅次于寄存器,栈数据可以共享。但缺点是,存在栈中的数据大小与生存期必须是确定的,缺乏灵活性。栈中主要存放一些基本类型的变量(int, short, long, byte, float, double, boolean, char)和对象句柄。栈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殊性,就是存在栈中的数据可以共享。

        栈与堆都是Java用来在Ram中存放数据的地方。与C ++不同,Java自动管理栈和堆,程序员不能直接设置栈或堆Java的堆是一个运行时数据区,对象从中分配空间。这些对象通过新的,newarray,anewarray和multianewarray等指令建立,它们不需要程序代码来显式的释放。堆是由垃圾回收来负责的,堆的优势是可以动态地分配内存大小,生存期也不必事先告诉编译器,因为它是在运行时动态分配内存的,Java的的垃圾收集器会自动收走这些不再使用的数据。但缺点是,由于要在运行时动态分配内存,存取速度较慢。

堆内存和栈内存的区别

        栈(stack):有编译器自动分配和释放,存放函数的参数、局部变量、临时变量、函数返回地址等;

        堆(heap):一般有程序员分配和释放,如果没有手动释放,在程序结束时可能由操作系统自动释放(?这个可能针对Java那样的有回收机制的语言而说的,对于c/c++,这样的必须要手动释放开辟的堆内存),稍有不慎会引起内存泄漏

        栈:只要栈的剩余空间大于所申请的空间,系统将为程序提供内存,否则将报异常提示栈溢出

        堆:在记录空闲内存地址的链表中寻找一个空间大于所申请空间的堆结点,然后将该结点从空闲结点链表中删除,并将该结点的空间分配给程序。另外,对于大多数系统会在这块内存空间的首地址出记录本次分配空间的大小,这样代码中的delete 才能正确释放本内存空间。系统会将多余的那部分重新空闲链表中。

        在了解内存分配等相关知识后,紧接着又有问题出现了,内存溢出和内存泄露,这是有可能会导致程序崩溃的问题哦,接下来就一探究竟吧。

内存溢出和内存泄漏

        内存溢出 out of memory,是指程序在申请内存时,没有足够的内存空间供其使用,出现out of memory;比如申请了一个integer,但给它存了long才能存下的数,那就是内存溢出。

        内存泄露 memory leak,是指程序在申请内存后,无法释放已申请的内存空间,一次内存泄露危害可以忽略,但内存泄露堆积后果很严重,无论多少内存,迟早会被占光。

        memory leak会最终会导致out of memory!

内存溢出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内存溢出原因:

1.内存中加载的数据量过于庞大,如一次从数据库取出过多数据;

2.集合类中有对对象的引用,使用完后未清空,产生了堆积,使得JVM不能回收;

3.代码中存在死循环或循环产生过多重复的对象实体;

4.使用的第三方软件中的BUG;

5.启动参数内存值设定的过小

内存溢出的解决方案:

第一步,修改JVM启动参数,直接增加内存。(-Xms,-Xmx参数一定不要忘记加。)

第二步,检查错误日志,查看“OutOfMemory”错误前是否有其 它异常或错误。

第三步,对代码进行走查和分析,找出可能发生内存溢出的位置。

重点排查以下几点:
1.检查对数据库查询中,是否有一次获得全部数据的查询。一般来说,如果一次取十万条记录到内存,就可能引起内存溢出。这个问题比较隐蔽,在上线前,数据库中数据较少,不容易出问题,上线后,数据库中数据多了,一次查询就有可能引起内存溢出。因此对于数据库查询尽量采用分页的方式查询。

2.检查代码中是否有死循环或递归调用。

3.检查是否有大循环重复产生新对象实体。

4.检查对数据库查询中,是否有一次获得全部数据的查询。一般来说,如果一次取十万条记录到内存,就可能引起内存溢出。这个问题比较隐蔽,在上线前,数据库中数据较少,不容易出问题,上线后,数据库中数据多了,一次查询就有可能引起内存溢出。因此对于数据库查询尽量采用分页的方式查询。

5.检查List、MAP等集合对象是否有使用完后,未清除的问题。List、MAP等集合对象会始终存有对对象的引用,使得这些对象不能被GC回收。

第四步,使用内存查看工具动态查看内存使用情况

如何避免内存泄漏?

1、在涉及使用Context时,对于生命周期比Activity长的对象应该使用Application的Context。凡是使用Context优先考虑Application的Context,当然它并不是万能的,对于有些地方则必须使用Activity的Context。

2、对于需要在静态内部类中使用非静态外部成员变量(如:Context、View ),可以在静态内部类中使用弱引用来引用外部类的变量来避免内存泄漏。

3、对于不再需要使用的对象,显示的将其赋值为null,比如使用完Bitmap后先调用recycle(),再赋为null。

4、保持对对象生命周期的敏感,特别注意单例、静态对象、全局性集合等的生命周期。

5、对于生命周期比Activity长的内部类对象,并且内部类中使用了外部类的成员变量,可以这样做避免内存泄漏:

        1将内部类改为静态内部类

        2静态内部类中使用弱引用来引用外部类的成员变量

上面又提到垃圾回收,那么垃圾回收又是怎样的呢?

java垃圾回收GC

        jvm GC回收哪个区域的垃圾:jvm GC 只回收堆区和方法区的对象,而栈区的数据,在超出作用域后会被jvm释放掉,所以不在GC的管理范围内。

        怎么判断对象要被回收

  • 对象没有被引用
  • 作用域发生未捕获异常
  • 程序在作用域正常执行结束
  • 程序执行了System.exit()
  • 程序发生意外终止(线程被杀死)

        GC什么时候执行

        eden区空间不够存放新对象的时候,执行Minro GC。升到老年代的对象大于老年代剩余空间的时候执行Full GC,或者小于的时候被HandlePromotionFailure 参数强制Full GC 。调优主要是减少 Full GC 的触发次数,可以通过 NewRatio 控制新生代转老年代的比例,通过MaxTenuringThreshold 设置对象进入老年代的年龄阀值(后面会介绍到)。

按代的垃圾回收机制

新生代(Young generation):绝大多数最新被创建的对象都会被分配到这里,由于大部分在创建后很快变得不可达,很多对象被创建在新生代,然后“消失”。对象从这个区域“消失”的过程我们称之为:Minor GC 。

老年代(Old generation):对象没有变得不可达,并且从新生代周期中存活了下来,会被拷贝到这里。其区域分配的空间要比新生代多。也正由于其相对大的空间,发生在老年代的GC次数要比新生代少得多。对象从老年代中消失的过程,称之为:Major GC 或者 Full GC。

持久代(Permanent generation)也称之为 方法区(Method area):用于保存类常量以及字符串常量。注意,这个区域不是用于存储那些从老年代存活下来的对象,这个区域也可能发生GC。发生在这个区域的GC事件也被算为 Major GC 。只不过在这个区域发生GC的条件非常严苛,必须符合以下三种条件才会被回收:

1、所有实例被回收

2、加载该类的ClassLoader 被回收

3、Class 对象无法通过任何途径访问(包括反射)

hashmap原理,1.7和1.8后的区别

原理:

HashMap基于hashing原理,我们通过put()和get()方法储存和获取对象。当我们将键值对传递给put()方法时,它调用键对象的hashCode()方法来计算hashcode,让后找到bucket位置来储存值对象。当获取对象时,通过键对象的equals()方法找到正确的键值对,然后返回值对象。HashMap使用链表来解决碰撞问题,当发生碰撞了,对象将会储存在链表的下一个节点中。 HashMap在每个链表节点中储存键值对对象。

当两个不同的键对象的hashcode相同时会发生什么? 它们会储存在同一个bucket位置的链表中。键对象的equals()方法用来找到键值对。

区别:

1.数据结构:1.7是数组+链表,1.8是数组+链表+红黑树(链表长度大于8,转为红黑树)

2.JDK1.8中resize()方法在表为空时,创建表;在表不为空时,扩容;而JDK1.7中resize()方法负责扩容,inflateTable()负责创建表。

3.1.8中没有区分键为null的情况,而1.7版本中对于键为null的情况调用putForNullKey()方法。但是两个版本中如果键为null,那么调用hash()方法得到的都将是0,所以键为null的元素都始终位于哈希表table【0】中。

4.在扩容的时候:1.7在插入数据之前扩容,而1.8插入数据成功之后扩容。

5.1.7中新增节点采用头插法,1.8中新增节点采用尾插法。这也是为什么1.8不容易出现环型链表的原因。

6.1.8主要优化减少了Hash冲突 ,提高哈希表的存、取效率。

runable和callable的区别

        1、两者最大的不同点是:实现Callable接口的任务线程能返回执行结果;而实现Runnable接口的任务线程不能返回结果;
        2、Callable接口的call()方法允许抛出异常;而Runnable接口的run()方法的异常只能在内部消化,不能继续上抛;

Math.round(-1.5)等于多少?

  -1

 Math.round(并不总是舍入到远离0的方向(尤其是在负数且小数部分正好等于0.5的情况下)

Files常用方法有哪些?

Files.exists():检测文件路径是否存在。

Files.createFile():创建文件。

Files.createDirectory():创建文件夹。

Files.delete():删除一个文件或目录。

Files.copy():复制文件。

Files.move():移动文件。

Files.size():查看文件个数。

Files.read():读取文件。

Files.write():写入文件。
 

Collection 和 Collections 有什么区别

1、java.util.Collection 是一个集合接口。它提供了对集合对象进行基本操作的通用接口方法。Collection接口在Java 类库中有很多具体的实现。Collection接口的意义是为各种具体的集合提供了最大化的统一操作方式。

List,Set,Queue接口都继承Collection。
直接实现该接口的类只有AbstractCollection类,该类也只是一个抽象类,提供了对集合类操作的一些基本实现。List和Set的具体实现类基本上都直接或间接的继承了该类。

2、java.util.Collections 是一个包装类。它包含有各种有关集合操作的静态方法(对集合的搜索、排序、线程安全化等),大多数方法都是用来处理线性表的。此类不能实例化,就像一个工具类,服务于Java的Collection框架。

List、Set、Map 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1.list和set都继承了collection,而map不是

        2.list特点:可以有重复元素

                        可以插入多个null元素

                        有序,输出顺序就是插入顺序

                        支持for循环遍历,支持迭代器

        3.set特点:不允许重复元素

                          无序,是根据hashcode决定存放位置

                          只能迭代,因为无序,不能遍历

                          只允许一个null元素

        4.map:本身就是一个接口

                        键(key)值(value)存储方式

                        可以有多个null值(value),只能有一个null键(key),存在table【0】的位置

HashMap 和 Hashtable 有什么区别

都实现了map接口

HashMap线程不安全,HashTable线程安全

HashMap允许null键值,HashTable不允许

ArrayList 和 LinkedList 的区别是什么

        ArrayList基于动态数组,LinkedList基于链表,array查询和更新优于linked,linked插入删除优于array

测试数据结果:

ArrayList插入50000条数据耗时:755 ms
ArrayList查询50000条数据耗时:5ms
ArrayList随机修改40000条数据耗时30 ms
ArrayList删除50000条数据耗时377 ms
LinkedList插入50000条数据耗时:10 ms
LinkedList查询50000条数据耗时:1585ms
LinkedList随机修改40000条数据耗时1560 ms
LinkedList删除50000条数据耗时10 ms

在 Queue 中 poll()和 remove()有什么区别

        Queue 中 remove() 和 poll()都是用来从队列头部删除一个元素。
        在队列元素为空的情况下,remove() 方法会抛出NoSuchElementException异常,poll() 方法只会返回 null 。

BIO、NIO和AIO的区别

        同步阻塞的BIO、同步非阻塞的NIO、异步非阻塞的AIO

BIO:线程发起IO请求,不管内核是否准备好IO操作,从发起请求起,线程一直阻塞,直到操作完成。
NIO:线程发起IO请求,立即返回;内核在做好IO操作的准备之后,通过调用注册的回调函数通知线程做IO操作,线程开始阻塞,直到操作完成。
AIO:线程发起IO请求,立即返回;内存做好IO操作的准备之后,做IO操作,直到操作完成或者失败,通过调用注册的回调函数通知线程做IO操作完成或者失败。

BIO是一个连接一个线程。
NIO是一个请求一个线程。
AIO是一个有效请求一个线程。

nginx的负载均衡策略

        在服务器集群中,Nginx起到一个代理服务器的角色(即反向代理),为了避免单独一个服务器压力过大,将来自用户的请求转发给不同的服务器。

        目前nginx的负载均衡策略有以下几种:轮询,权重,ip分配,最少连接

轮询(默认):

  • 在轮询中,如果服务器down掉了,会自动剔除该服务器。
  • 缺省配置就是轮询策略。
  • 此策略适合服务器配置相当,无状态且短平快的服务使用。

权重方式:

  • 权重越高分配到需要处理的请求越多。
  • 此策略可以与least_conn和ip_hash结合使用。
  • 此策略比较适合服务器的硬件配置差别比较大的情况。

IP分配

        指定负载均衡器按照基于客户端IP的分配方式,这个方法确保了相同的客户端的请求一直发送到相同的服务器,以保证session会话。这样每个访客都固定访问一个后端服务器,可以解决session不能跨服务器的问题。

  • 在nginx版本1.3.1之前,不能在ip_hash中使用权重(weight)。
  • ip_hash不能与backup同时使用。
  • 此策略适合有状态服务,比如session。
  • 当有服务器需要剔除,必须手动down掉。

最少连接方式(least_conn):

        把请求转发给连接数较少的后端服务器。轮询算法是把请求平均的转发给各个后端,使它们的负载大致相同;但是,有些请求占用的时间很长,会导致其所在的后端负载较高。这种情况下,least_conn这种方式就可以达到更好的负载均衡效果。

  • 此负载均衡策略适合请求处理时间长短不一造成服务器过载的情况。

分布式锁

1. 基于数据库实现分布式锁; 
2. 基于缓存(Redis等)实现分布式锁;
3. 基于Zookeeper实现分布式锁;

数据库分布式锁:

1. 悲观锁
利用select … where … for update 排他锁
注意: 其他附加功能与实现一基本一致,这里需要注意的是“where name=lock ”,name字段必须要走索引,否则会锁表。有些情况下,比如表不大,mysql优化器会不走这个索引,导致锁表问题。

2. 乐观锁
所谓乐观锁与前边最大区别在于基于CAS思想,是不具有互斥性,不会产生锁等待而消耗资源,操作过程中认为不存在并发冲突,只有update version失败后才能觉察到。我们的抢购、秒杀就是用了这种实现以防止超卖。
通过增加递增的版本号字段实现乐观锁

redis分布式锁

1. 使用命令介绍:
(1)SETNX
SETNX key val:当且仅当key不存在时,set一个key为val的字符串,返回1;若key存在,则什么都不做,返回0。
(2)expire
expire key timeout:为key设置一个超时时间,单位为second,超过这个时间锁会自动释放,避免死锁。
(3)delete
delete key:删除key
在使用Redis实现分布式锁的时候,主要就会使用到这三个命令。

2. 实现思想:
(1)获取锁的时候,使用setnx加锁,并使用expire命令为锁添加一个超时时间,超过该时间则自动释放锁,锁的value值为一个随机生成的UUID,通过此在释放锁的时候进行判断。
(2)获取锁的时候还设置一个获取的超时时间,若超过这个时间则放弃获取锁。
(3)释放锁的时候,通过UUID判断是不是该锁,若是该锁,则执行delete进行锁释放。

zookeeper:

ZooKeeper是一个为分布式应用提供一致性服务的开源组件,它内部是一个分层的文件系统目录树结构,规定同一个目录下只能有一个唯一文件名。基于ZooKeeper实现分布式锁的步骤如下:
(1)创建一个目录mylock;
(2)线程A想获取锁就在mylock目录下创建临时顺序节点;
(3)获取mylock目录下所有的子节点,然后获取比自己小的兄弟节点,如果不存在,则说明当前线程顺序号最小,获得锁;
(4)线程B获取所有节点,判断自己不是最小节点,设置监听比自己次小的节点;
(5)线程A处理完,删除自己的节点,线程B监听到变更事件,判断自己是不是最小的节点,如果是则获得锁。

这里推荐一个Apache的开源库Curator,它是一个ZooKeeper客户端,Curator提供的InterProcessMutex是分布式锁的实现,acquire方法用于获取锁,release方法用于释放锁。

线程池

线程和进程

进程和线程的主要差别在于它们是不同的操作系统资源管理方式。进程有独立的地址空间,一个进程崩溃后,在保护模式下不会对其它进程产生影响,而线程只是一个进程中的不同执行路径。线程有自己的堆栈和局部变量,但线程之间没有单独的地址空间,一个线程死掉就等于整个进程死掉,所以多进程的程序要比多线程的程序健壮,但在进程切换时,耗费资源较大,效率要差一些。但对于一些要求同时进行并且又要共享某些变量的并发操作,只能用线程,不能用进程。

 一个程序至少有一个进程,一个进程至少有一个线程

线程的划分尺度小于进程,使得多线程程序的并发性高

线程在执行过程中与进程还是有区别的。每个独立的线程有一个程序运行的入口、顺序执行序列和程序的出口。但是线程不能够独立执行,必须依存在应用程序中,由应用程序提供多个线程执行控制

什么是线程池?创建方法有哪些?

线程池就是提前创建若干个线程,如果有任务需要处理,线程池里的线程就会处理任务,处理完之后线程并不会被销毁,而是等待下一个任务。由于创建和销毁线程都是消耗系统资源的,所以当你想要频繁的创建和销毁线程的时候就可以考虑使用线程池来提升系统的性能。

java 提供了一个 java.util.concurrent.Executor接口的实现用于创建线程池。

四种线程池的创建:

1)newCachedThreadPool创建一个可缓存线程池

2)newFixedThreadPool 创建一个定长线程池,可控制线程最大并发数。

3)newScheduledThreadPool 创建一个定长线程池,支持定时及周期性任务执行。

4)newSingleThreadExecutor 创建一个单线程化的线程池,它只会用唯一的工作线程来执行任务。

线程池的优点

1)重复用存在的线程,减少对象创建销毁的开销。

2)可有效的控制最大并发线程数,提高系统资源的使用率,同时避免过多资源竞争,避免堵塞。

3)提供定时执行、定期执行、单线程、并发数控制等功能。

线程池实现原理

主要参数及作用:

corePoolSize: 规定线程池有几个线程(worker)在运行。
maximumPoolSize: 当workQueue满了,不能添加任务的时候,这个参数才会生效。规定线程池最多只能有多少个线程(worker)在执行。
keepAliveTime: 超出corePoolSize大小的那些线程的生存时间,这些线程如果长时间没有执行任务并且超过了keepAliveTime设定的时间,就会消亡。
unit: 生存时间对于的单位
workQueue: 存放任务的队列
threadFactory: 创建线程的工厂
handler: 当workQueue已经满了,并且线程池线程数已经达到maximumPoolSize,将执行拒绝策略。

任务提交后流程解析:

用户通过submit提交一个任务。线程池会执行如下流程:

判断当前运行的worker数量是否超过corePoolSize,如果不超过corePoolSize。就创建一个worker直接执行该任务。—— 线程池最开始是没有worker在运行的
如果正在运行的worker数量超过或者等于corePoolSize,那么就将该任务加入到workQueue队列中去。
如果workQueue队列满了,也就是offer方法返回false的话,就检查当前运行的worker数量是否小于maximumPoolSize,如果小于就创建一个worker直接执行该任务。
如果当前运行的worker数量是否大于等于maximumPoolSize,那么就执行RejectedExecutionHandler来拒绝这个任务的提交。

  • 3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