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区分信息不对称理论下两个概念——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以下摘录知乎相关问题,很有趣,不愧是20年前的知乎
- @Pear Liu:
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都是经营者对股东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背离。道德风险可以理解为 “牛人不用牛力”;逆向选择可以理解为 “选牛人误选鸟人”
(个人补充:经营者是拥有信息更多的) - @改之理zcw:
这个问题真正重要的区别其实是,拥有信息更多的一方,是愿意发送这个信息,还是愿意隐藏这个信息。假如他是愿意发送这个信息,这就是一个逆向选择问题;假如他是愿意隐藏这个信息,这就是一个道德风险问题。或者等价的,分歧在于对信息的态度。逆向选择问题,是一个拥有较多信息的一方如何将信息传递出去的问题,而道德风险问题,是一个拥有较少信息的一方如何获取信息的问题。
- @Busch:
逆向选择源于事前的(ex ante)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源于事后的(ex post)信息不对称
- @司马懿:(和上面一个意思,图比较形象)
- @匿名:
内生变量的信息不对称就是道德风险,外生变量的信息不对称就是逆向选择
- (其评论区更有insight)
- @华维:
对于agent type的不确定性是逆向选择, 对于 agent action的不确定性是道德风险。比如在重疾险保险问题中, 有不同 type的agent, 老人(高风险)和年轻人(低风险), 而最后是高风险的老人更倾向于选择重疾险,这就是逆向选择问题。而对于某个agent, 其可能会有不同的行为,比如养生(低风险)和暴饮暴食(高风险)。投保重疾险的人会更倾向于选择高风险的暴饮暴食行为,这就是道德风险问题。
- @lovelotus:
内生变量指的是某个player的action作为一个随机变量,外生变量指的是payoff-relevant parameter作为一个随机变量吧。似乎,从一个Bayesian view(Aumann(1987)),两者又没有本质区别:citeseerx.ist.psu.edu/v
- @荆意:
阿罗提出了专有的名词来替代,隐藏行动和隐藏信息。分别替代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上面匿名的观点,实际上也有大牛的理论支撑)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