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概述-笔记

请添加图片描述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将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与线路连接起来,由功能完善的软件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是互连的、自治的计算机集合。
互连-通过通信链路互联互通
自治-无主从关系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数据通信
它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功能,用来实现联网计算机之间各种信息的传输,并将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联系起来,进行统一的配置、控制和管理。

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可以是软件共享、数据共享,也可以是硬件共享。它使计算机网络中的资源互通有无、分工协作,从而极大地提高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数据资源的利用率。

分布式处理
当计算机网络中的某个计算机系统负荷过重时,可以将其处理的某个复杂任务分配给网络中的其他计算机系统,从而利用空闲计算机资源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利用率。

提高可靠性
计算机网络中的各台计算机可以通过网络互为替代机。

负载均衡
将工作任务均衡地分配给计算机网络中的各台计算机。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组成部分上看,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网络主要由硬件软件协议三大部分组成。

硬件主要由主机(也称端系统)、通信链路(如双绞线、光纤)、交换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和通信处理机(如网卡)等组成。
软件主要包括各种实现资源共享的软件和方便用户使用的各种工具软件。软件部分多属于应用层。
协议是计算机网络的核心,如同交通规则制约汽车驾驶一样,协议规定了网络传输数据时所遵循的规范。

工作方式上看,计算机网络分为边缘部分核心部分
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到因特网上、供用户直接使用的主机组成,用来进行通信和资源共享。
核心部分由大量的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它为边缘部分提供连通性和交换服务。

功能组成上看,计算机网络由通信子网资源子网组成。
通信子网由各种传输介质、通信设备和相应的网络协议组成,它使网络具有数据传输、交换、控制和存储的能力,实现联网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
资源子网使实现资源共享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的集合,向网络用户提供共享 其他计算机上的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数据资源的服务。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分布范围分类
广域网(WAN):广域网的任务是提供长距离通信,运送主机所发送的数据,其覆盖范围通常是直径为几十千米到几千千米的区域。广域网是因特网的核心部分。连接广域网的各结点交换机的链路一般都是高速链路,具有较大的通信容量。
城域网(MAN):城域网的覆盖范围可以跨越几个街区甚至整个城市。城域网大多采用以太网技术,因此有时也常并入局域网的范围讨论。
局域网(LAN):局域网的覆盖范围通常是几十米到几千米的区域。在计算机配置的数量上没有太多的限制,少的可以只有两台,多的可达几百台。传统上,局域网使用广播技术,而广域网使用交换技术
个人区域网(PAN):个人区域为是指在个人工作的地方将消费电子设备(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用无线技术连接起来的网络。

使用者分类
公用网:指电信公司出资建造的大型网络。“公用”的意思是指所有愿意按电信公司的规定交纳费用的人都可以使用这种网络。
专用网:指某个部门为满足本单位特殊业务的需要而建造的网络。这种网络不向本单位以外的人提供服务。

按交换技术分类
交换技术是指各台主机之间、各通信设备之间或主机与通信设备之间为交换信息所采用的数据格式和交换装置的方式。

电路交换网络:在源结点和目的结点之间建立一条专用的通路用于传送数据,包括建立连接传输数据断开连接三个阶段。该类网络的主要特点是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的从源点直达终点,在一条管道中传送。
优点是数据直接传送、时延小。
缺点是线路利用率低、不能充分利用线路容量、不便于进行差错控制。
报文交换网络:用户数据加上源地址、目的地址、校验码等辅助信息,然后封装成报文。整个报文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后,再转发给下一个结点,重复这一过程直到到达目的结点。每个报文可以单独选择到达目的结点的路径。
报文交换网络也称存储-转发网络,主要特点是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优点是可以较为充分地利用线路容量,可以实现不同链路之间不同数据传输速率的转换,可以实现格式转换,可以实现一对多、多对一的访问、可以实现差错控制。
缺点是增大了资源开销,增加了缓冲时延,需要额外的控制机制来保证多个报文的顺序不乱序,缓冲区难以管理。
分组交换网络:将数据分成较短的固定长度的数据块,在每个数据块中加上目的地址、源地址等辅助信息组成分组,以存储-转发方式传输。
其主要特点是单个分组传送到相邻结点,存储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除具备报文交换的优点外,分组交换网络还具有自身的优点:缓冲易于管理;包的平均时延更小,网络占用的平均缓冲区更少;更易于标准化;更适合应用。现在的主流网路基本上都可视为分组交换网络。

按拓扑结构分类
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网中结点(路由器、主机等)与通信线路(网线)之间的几何关系表示的网络结构,主要指通信子网的拓扑结构。

总线形网络:用单根传输线把计算机连接起来。总线形网络的优点是建网容易、增/减结点方便、节省线路。缺点是重负载时通信效率不高、总线任意一处对故障敏感
星形网络:每个终端或计算机都以单独的线路与中央设备相连。中央设备早期时计算机,现在一般是交换机或路由器。星形网络便于集中控制和管理,因为端用户之间的通信必须经过中央设备。缺点是成本高、中央设备对故障敏感
环形网络:所有计算机结构设备连接成一个环。环形网络最经典的例子时令牌环形局域网。环可以时单环,也可以是双环,环中信号是单向传输的。
网状网络:一般情况下,每个结点至少由两条路径与其他结点相连,多用在广域网中。优点是可靠性高,缺点是控制复杂,线路成本高。
星形、总线形和环形网络多用于局域网,网状网路多用于广域网。

按传输技术分类
广播式网络:所有联网计算机都共享一个公共通信信道。当一台计算机利用共享通信信道发送报文分组时,所有其他的计算机都会收听到这个分组。接收到该分组的计算机将通过检查目的地址来决定是否接收该分支。
局域网基本都采用广播式通信技术,广域网中的无线、卫星通信网络也采用广播式通信技术。
点对点网络:每条物理线路连接一对计算机。若通信的两台主机之间没有直接连接的线路,则它们之间的分组传输就要通过中间结点进行接收、存储和转发,直至目的结点。
是否采用分组存储转发与路由选择机制式点对点网络与广播式网络的重要区别,广域网基本都属于点对点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速率:网络中的速率是指连接到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位数的速率,也称数据传输速录、数据率或比特率。在计算机网络中,通常把最高数据传输速率称为带宽。
带宽: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通常是指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
吞吐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吞吐量受网络带宽或网络的额定速率的限制。
时延:指数据从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要的总时间,它由4部分构成: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和排队时延
发送时延:结点将分组的所有比特推向链路所需的时间,即从发送分组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分组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发送时延=数据长度/信道带宽
传播时延: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一定的距离需要花费的时间,即一个比特从链路的一端传播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
处理时延:数据在交换结点为存储转发而进行的一些必要的处理所花费的时间。
排队时延:分组在进入路由器后先在输入队列中排队等待处理。路由器确定转发端口后,还要再输出队列中排队等待转发,这就产生了排队时延。
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做题时,排队时延和处理时延一般忽略不计(除非题目另有说明)。对于高速链路,提高的仅是数据发送速率而非比特在链路上的传播速率。提高数据的发送速率只是为了减少数据的发送时延。
时延带宽积:指发送端发送的第一个比特即将到达终点时,发送端已经发出了多少个比特,因此又称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即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信道带宽。
往返时延RTT:指从发送端发出一个短分组,到发送端收到来自接收端的确认(接收端收到数据后立即发送确认),总共经历的时延。往返时延还包括各中间结点的处理时延、排队时延及转发数据时的发送时延。
信道利用率:指出某一信道由百分之多少的时间是有数据通过的,即信道利用率=有数据通过时间/(有+无)数据通过总时间。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