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Q消息队列(一)

文章讨论了MQ消息队列在解耦、异步处理和削峰填谷等核心场景中的作用,以及MQ的优缺点。为了保证高可用,提到了RabbitMQ的单机、普通集群和镜像集群模式,重点阐述了镜像集群如何实现高可用。此外,文章还探讨了如何通过幂等性设计防止重复消费,以及通过确认机制和持久化策略确保消息的可靠传输,以防止消息丢失。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MQ消息队列

核心场景

  • 解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使用MQ,A系统作为生产者生产一条数据发送到MQ中去,此时消费端BCD无论哪个系统需要就自己去MQ里面消费这条数据就行了。不消费的,取消对MQ这条数据的消费即可。这样一来,A系统就不需要考虑将这条数据发送给谁,也不需要维护这个代码了,也不需要考虑人家是否调用成功、失败超时等情况。

总结:通过一个 MQ,Pub/Sub 发布订阅消息这么一个模型,A 系统就跟其它系统彻底解耦了。

  • 异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使用MQ,看上图那么A系统连续发送3条数据到MQ队列中,加入耗时5ms,A系统接收一个响应给用户,总时长就是3+5=8ms,对于用户而言,不需要等待太长时间,体验感就会更好。

总结:(应先对异步了解)生产着发送消息给MQ队列,再给用户消费,这一流程不需要等待B系统完成后再进行C系统。而是BCD三个消费者系统可以同时进行消费,这样一来所有用户同时从生产发布消息到消费着消费消息整个过程的响应时间大大缩短了,也就提高了效率。

  • 削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使用MQ,假设每秒5K个请求写入到MQ中,A 系统每秒钟最多处理 2k 个请求,因为 MySQL 每秒钟最多处理 2k 个。A 系统从 MQ 中慢慢拉取请求,每秒钟就拉取 2k 个请求,不要超过自己每秒能处理的最大请求数量就 ok,这样下来,哪怕是高峰期的时候,A 系统也绝对不会挂掉。而MQ 每秒钟 5k 个请求进来,就 2k 个请求出去,结果就导致在中午高峰期(1 个小时),可能有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请求积压在 MQ 中。

这个短暂的高峰期积压是 ok 的,因为高峰期过了之后,每秒钟就 50 个请求进 MQ,但是 A 系
统依然会按照每秒 2k 个请求的速度在处理。所以说,只要高峰期一过,A 系统就会快速将积压
的消息给解决掉。

MQ优缺点

  • 系统可用性降低

系统引入的外部依赖越多,越容易挂掉。本来你就是 A 系统调用 BCD 三个系统的接口就好了,ABCD 四个系统还好好的,没啥问题,你偏加个 MQ 进来,万一 MQ 挂了咋整?MQ 一挂,整套系统崩溃,你不就完了?

  • 系统复杂度提高

硬生生加个 MQ 进来,你怎么保证消息没有重复消费?怎么处理消息丢失的情况?怎么保证消息传递的顺序性?头大头大,问题一大堆,痛苦不已。

  • 一致性问题

A 系统处理完了直接返回成功了,人都以为你这个请求就成功了;但是问题是,要是 BCD 三个系统那里,BD 两个系统写库成功了,结果 C 系统写库失败了,咋整?你这数据就不一致了。所以消息队列实际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架构,你引入它有很多好处,但是也得针对它带来的坏处做各种额外的技术方案和架构来规避掉,做好之后,你会发现,妈呀,系统复杂度提升了一个数量级,也许是复杂了 10 倍。但是关键时刻,用,还是得用的。

如何保证高可用

RabbitMQ 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因为是基于主从(非分布式)做高可用性的,我们就以RabbitMQ 为例子聊聊第一种 MQ 的高可用性怎么实现。

RabbitMQ 有三种模式:单机模式、普通集群模式、镜像集群模式。

单机模式
单机模式,就是 Demo 级别的,一般就是你本地启动了玩玩儿的😄,没人生产用单机模式。

普通集群模式(无高可用性)
普通集群模式,意思就是在多台机器上启动多个 RabbitMQ 实例,每个机器启动一个。你创建的queue,只会放在一个 RabbitMQ 实例上,但是每个实例都同步 queue 的元数据(元数据可以认为是 queue 的一些配置信息,通过元数据,可以找到 queue 所在实例)。你消费的时候,实际上如果连接到了另外一个实例,那么那个实例会从 queue 所在实例上拉取数据过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种方式确实很麻烦,也不怎么好,没做到所谓的分布式,就是个普通集群。因为这导致你要么消费者每次随机连接一个实例然后拉取数据,要么固定连接那个 queue 所在实例消费数据,前者有数据拉取的开销,后者导致单实例性能瓶颈。

而且如果那个放 queue 的实例宕机了,会导致接下来其他实例就无法从那个实例拉取,如果你开启了消息持久化,让 RabbitMQ 落地存储消息的话,消息不一定会丢,得等这个实例恢复了,然后才可以继续从这个 queue 拉取数据。

所以这个事儿就比较尴尬了,这就没有什么所谓的高可用性,这方案主要是提高吞吐量的,就是说让集群中多个节点来服务某个 queue 的读写操作。

镜像集群模式(高可用性)
这种模式,才是所谓的 RabbitMQ 的高可用模式。跟普通集群模式不一样的是,在镜像集群模式下,你创建的 queue,无论元数据还是 queue 里的消息都会存在于多个实例上,就是说,每个 RabbitMQ 节点都有这个 queue 的一个完整镜像,包含 queue 的全部数据的意思。然后每次你写消息到 queue 的时候,都会自动把消息同步到多个实例的 queue 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那么如何开启这个镜像集群模式呢?其实很简单,RabbitMQ 有很好的管理控制台,就是在后台新增一个策略,这个策略是镜像集群模式的策略,指定的时候是可以要求数据同步到所有节点的,也可以要求同步到指定数量的节点,再次创建 queue 的时候,应用这个策略,就会自动将数据同步到其他的节点上去了。

这样的话,好处在于,你任何一个机器宕机了,没事儿,其它机器(节点)还包含了这个queue 的完整数据,别的 consumer 都可以到其它节点上去消费数据。坏处在于,第一,这个性能开销也太大了吧,消息需要同步到所有机器上,导致网络带宽压力和消耗很重!第二,这么玩儿,不是分布式的,就没有扩展性可言了,如果某个 queue 负载很重,你加机器,新增的机器也包含了这个 queue 的所有数据,并没有办法线性扩展你的 queue。你想,如果这个queue 的数据量很大,大到这个机器上的容量无法容纳了,此时该怎么办呢?

Kafka 的高可用性

这就是天然的分布式消息队列,就是说一个 topic 的数据,是分散放在多个机器上的,每个机器就放一部分数据。
Kafka 0.8 以前,是没有 HA(High Availability, 高可用性) 机制的,就是任何一个 broker 宕机了,那个 broker 上的 partition 就废了,没法写也没法读,没有什么高可用性可言。

Kafka 0.8 以后,提供了 HA(High Availability, 高可用性) 机制,就是 replica(复制品) 副本机制。每个 partition 的数据都会同步到其它机器上,形成自己的多个 replica 副本。所有 replica 会选举一个 leader 出来,那么生产和消费都跟这个 leader 打交道,然后其他 replica 就是 follower。写的时候,leader 会负责把数据同步到所有 follower 上去,读的时候就直接读 leader 上的数据即可。只能读写 leader?很简单,要是你可以随意读写每个 follower,那么就要 care 数据一致性的问题,系统复杂度太高,很容易出问题。Kafka 会均匀地将一个 partition 的所有 replica 分布在不同的机器上,这样才可以提高容错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么搞,就有所谓的高可用性了,因为如果某个 broker 宕机了,没事儿,那个 broker上面的partition 在其他机器上都有副本的。如果这个宕机的 broker 上面有某个 partition 的 leader,那么此时会从 follower 中重新选举一个新的 leader 出来,大家继续读写那个新的 leader 即可。这就有所谓的高可用性了。

写数据的时候,生产者就写 leader,然后 leader 将数据落地写本地磁盘,接着其他 follower 自己主动从 leader 来 pull 数据。一旦所有 follower 同步好数据了,就会发送 ack 给 leader,leader 收到所有 follower 的 ack 之后,就会返回写成功的消息给生产者。(当然,这只是其中一种模式,还可以适当调整这个行为)消费的时候,只会从 leader 去读,但是只有当一个消息已经被所有 follower 都同步成功返回ack 的时候,这个消息才会被消费者读到。

如何保证消息不被重复消费,或者说如何保证消息的幂等性

一个幂等操作的特点是其任意多次执行所产生的结果与一次执行的产生的结果相同,在mq中由于网络故障或客户端延迟消费mq自动重试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消息的重复消费。
避免MQ重复消费

  • 生成一个全局di,存入redis中或者说是数据库中,在消费者进入消费时,检查数据是否已经被消费过。
  • 如果该消息已经消费过,则告诉mq消息已经消费,将该消息丢弃(手动ack)。
  • 如果没有消费过,将该消息进行消费并将消费记录写进redis或者数据库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何保证消息不被丢失,或者说如何保证消息的可靠性传输

以RabbitMQ为例,一张图带你看下消息丢失的可能情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生产者丢失了数据
    生产着提供两种消息的发送机制,第一种是RabbitMQ事务机制(同步的),第二种是comfirm机制(异步的)。

一般来说,如果你要确保说写 RabbitMQ 的消息别丢,可以开启 confirm 模式,在生产者那里设置开启 confirm 模式之后,你每次写的消息都会分配一个唯一的 id,然后如果写入了 RabbitMQ 中,RabbitMQ 会给你回传一个 ack 消息,告诉你说这个消息 ok 了。如果RabbitMQ 没能处理这个消息,会回调你的一个 nack 接口,告诉你这个消息接收失败,你可以重试。而且你可以结合这个机制自己在内存里维护每个消息 id 的状态,如果超过一定时间还没接收到这个消息的回调,那么你可以重发。

事务机制和 confirm 机制最大的不同在于,事务机制是同步的,你提交一个事务之后会阻塞在那儿,但是 confirm 机制是异步的,你发送个消息之后就可以发送下一个消息,然后那个消息 RabbitMQ 接收了之后会异步回调你的一个接口通知你这个消息接收到了。

所以一般在生产者这块避免数据丢失,都是用 confirm机制的。

  • MQ丢失了数据
    就是RabbitMQ自己把数据弄丢了,这个必须开启MQ的持久化,就是消息写入之后会持久化到磁盘,哪怕是MQ自己挂了,恢复之后还会自动读取之前的存储数据,一般数据不会丢失。除非极其罕见的是,RabbitMQ 还没持久化,自己就挂了,可能导致少量数据丢失,但是这个概率较小。

设置持久化有两个步骤:

  1. 创建queue的时间讲其设置为持久化
    这样可以保证MQ持久化queue的元数据,但是它是不会持久化queue里的数据的。

  2. 第二个是发送消息的时候将消息的delivermode设置为2
    就是将消息设置为持久化的,此时MQ就会将消息持久化到磁盘中去。

必须要同时设置这两个持久化才行,RabbitMQ 哪怕是挂了,再次重启,也会从磁盘上重启恢复queue,恢复这个 queue 里的数据。

注意,哪怕是你给 RabbitMQ 开启了持久化机制,也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个消息写到了RabbitMQ 中,但是还没来得及持久化到磁盘上,结果不巧,此时 RabbitMQ 挂了,就会导致内存里的一点点数据丢失。

所以,持久化可以跟生产者那边的 confirm 机制配合起来,只有消息被持久化到磁盘之后,才会通知生产者 ack 了,所以哪怕是在持久化到磁盘之前,RabbitMQ 挂了,数据丢了,生产者收不到 ack ,你也是可以自己重发的。

  • 消费端丢失了数据
    RabbitMQ 如果丢失了数据,主要是因为你消费的时候,刚消费到,还没处理,结果进程挂了,比如重启了,那么就尴尬了,RabbitMQ 认为你都消费了,这数据就丢了。

这个时候得用 RabbitMQ 提供的 ack 机制,简单来说,就是你必须关闭 RabbitMQ 的自动ack ,可以通过一个 api 来调用就行,然后每次你自己代码里确保处理完的时候,再在程序里 ack 一把。这样的话,如果你还没处理完,不就没有 ack 了?那 RabbitMQ 就认为你还没处理完,这个时候 RabbitMQ 会把这个消费分配给别的 consumer 去处理,消息是不会丢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MQ第一部分 - - - >完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