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8个月,董宇辉再次公开谈及离开东方甄选的始末。这一次,他不仅回应了外界对“天价挖角”的猜测,更透露了与俞敏洪“心照不宣”的分手逻辑,以及自己挣扎于直播行业的真实心境。
一、离职真相:与俞敏洪的“默契分手”
董宇辉在最新采访中坦言,2024年7月的离职并非突发,而是与俞敏洪“早有共识”。他回忆道:“前年12月(2023年)如果我离开,公司可能就垮了。我的价值观让我必须回来,但后来发现留下已不合适。”双方对职业方向的分歧逐渐显现,最终选择体面结束合作关系。
俞敏洪此前也公开解释,两人分歧本质在于“企业发展方向不同”。董宇辉的商业模式过于依赖个人IP,导致公司战略被员工能力“绑架”,而俞敏洪更希望建立制度化运营体系。这种“老板为员工打工”的模式,最终促使双方从上下级转向平行合作关系。
二、2亿年薪诱惑下的选择:“不能走,也不后悔”
最引发热议的,是董宇辉自曝曾收到年薪2亿的挖角邀约。他直言“确实心动”,但最终选择留下:“当时公司处于关键期,我不能让团队独自承担后果。”即便如今离开,他仍强调“不后悔”这一决定。
这一选择的背后,或许与东方甄选给予的补偿有关。据公告,董宇辉离职时不仅获得全额福利补偿,还以7658万元收购了子公司“与辉同行”100%股权。该公司成立仅半年便盈利1.4亿元,成为其未来事业的重要支点。
三、直播的挣扎:“不想干,但300人等着吃饭”
尽管被视为直播顶流,董宇辉却多次表达对行业的抗拒:“到今天都不享受卖东西,工作有支撑意义,但没有喜悦。”他甚至用“不想上学,但能不上吗?”比喻现状——感性上想逃离,理性却不得不为团队负责。
这种矛盾也蔓延到生活:因直播带货,供货商频繁骚扰其农村父母,导致老人长期闭门不出;高强度工作更让他饱受失眠困扰,曾一夜服用两次安眠药。
四、东方甄选的转身:转型焦虑下的“胖东来合作”猜想
董宇辉离开后,东方甄选加速布局线下渠道。近期俞敏洪频繁考察零售巨头胖东来,透露双方“可能合作”,并计划将产品品质对标胖东来。这一动作被解读为弥补线下短板、缓解品控争议的战略调整。
财报显示,东方甄选2025财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9.3%,但剥离“与辉同行”后实现扭亏为盈。未来能否借力胖东来的实体经验重振增长,仍是未知数。
结语:顶流的代价与企业治理的困境
董宇辉的离职,折射出直播行业个人IP与公司战略的深层矛盾:当员工能力超越组织体系,企业该如何平衡依赖与制衡?而对个体而言,天价诱惑与责任感的天平上,答案或许永远在“成长的烦恼”中摇摆。
正如董宇辉的自嘲:“大家喜欢我们,不是因为才华,而是人间烟火气。”这烟火气里,有理想主义的坚持,也有商业世界的现实法则。
(本文综合自每日经济新闻、新浪财经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