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盖茨比》于是我们奋力前进,却如同逆水行舟,注定要不停地退回过去
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1896年9月24日—1940年12月21日),20世纪美国作家、编剧。主要作品有《人间天堂》《美丽与毁灭》《夜色温柔》《了不起的盖茨比》《那些忧伤的年轻人》《本杰明·巴顿奇事》(也称返老还童)等。
李继宏 译
“每当你要批评别人,要记住,世上不是每个人都有你这么好的条件。”
摘录
(导读)执着落寞的杰伊·盖茨比、虚荣自私的黛熙·布坎南、谨慎自省的尼克·卡拉威、傲慢吝啬的汤姆·布坎南、高傲冷淡的乔丹·贝克、刁蛮势利的梅朵·威尔逊、软弱本分的乔治·威尔逊、阴险虚伪的梅耶·沃夫希姆,甚至连只出现两次的凯瑟琳,也呈现出她的多面性:俗气妖艳,却又知道分寸。
~
-
“每当你要批评别人,要记住,世上不是每个人都有你这么好的条件。”
-
最后的余晖带着罗曼蒂克的色彩,将她的面容照得神采奕奕,而她美妙的声线吸引我屏住呼吸凑上前去倾听。片刻之后,那神采消失了,每道光线恋恋不舍地离她而去,就像儿童在黄昏时离开充满乐趣的街道那样。
-
吧台忙个不停,诸多盛放着鸡尾酒的托盘飞也似的飘到外面的花园。花园里充满了笑语和欢声、毫不经意的寒暄和转身即忘的介绍,还有彼此不知姓名的女人之间热烈的攀谈。
(转 “游离于声色犬马之中,人人都在逢场作戏,却好像谁也没有欺骗谁。”)
-
我转过身,穿过草坪走回家。我回头望了一眼。圆圆的月亮照耀着盖茨比的豪宅,使夜色美好得如同往常。他的花园里仍是灯火辉煌,但欢声笑语已消逝,唯有明月依旧在。一阵突如其来的空虚仿佛正从那些窗户和房门流溢而出,让主人的身影益发显得孤独:此际他独自站在门廊上,举手摆出依依惜别的姿势。
-
那天下午,黛熙肯定有不少地方让他大失所望——倒不是说黛熙本人有什么缺点,而是因为他把黛熙幻想得太美好。这幻想超越了黛熙,超越了所有事物。他这几年的心血全用来创造这个幻想,不停地为它添砖加瓦,将他遇到的一切美好东西都用来修饰它。再似火的热情,再漂亮的外表,也比不上为情所困的心堆积起来的幻想。
(“我无法说出它究竟美在何处,但梦想中孕育成的东西,一旦经过现实的修正,返回来更加刺激着梦想。”~~~《金阁寺》,黛熙不就是盖茨比心中的金阁吗)
-
那天下午,黛熙肯定有不少地方让他大失所望——倒不是说黛熙本人有什么缺点,而是因为他把黛熙幻想得太美好。这幻想超越了黛熙,超越了所有事物。他这几年的心血全用来创造这个幻想,不停地为它添砖加瓦,将他遇到的一切美好东西都用来修饰它。再似火的热情,再漂亮的外表,也比不上为情所困的心堆积起来的幻想。
-
我们的眼睛越过玫瑰花丛、炎热的草坪和海边无精打采的杂草。那艘小船的白翅膀在湛蓝的天空下缓缓移动。前方是扇贝般的海面和许多美丽的小岛。
-
她惊恐的双眼表明,她原来的决心和勇气无论有多大,现在全都消失了。
-
“他们都是烂人,”我隔着草坪大声说,“那帮混蛋全部加起来也没你高贵。”
-
当时草坪和车道上挤满了人,暗地里猜测他的为人是多么的龌龊——而他就站在这些台阶之上,隐藏着他纯洁的梦想,挥手向他们道别。
-
“我们要明白,讲交情要在人活着的时候讲,人死就没有交情了,”他意味深长地说,“我自己的原则是,人死我就什么都不管了。”
-
于是我们奋力前进,却如同逆水行舟,注定要不停地退回过去。
感想
要吐槽的一点是译者在导读中写了大量的总结,剧透严重,这对于不知道结局的读者无疑是很差的体验。但估计有一部分人是看了电影之后过来的,所以影响也不是很大。而我忘记了是多少年前看的电影,也忘记了当时感觉,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我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确实没看懂,盖茨比的伟大究竟体现在哪里?在我看了村上春树的跑步相关的那本书后,我发现村上春树对菲茨杰拉德特别推崇,尤其是这本《The Great Gatsby》,这是一本不会被时代遗忘的书。看了书后再看电影,发现电影对于原著的还原程度还是蛮高的,其中好多细节的对应,”绿灯的亮和灭,黛汐和盖茨比的情感转变“等。
转某位书友的评论:
(突然明白了,黛西是所谓“美国梦”的化身,那个时代的很多人认为这是“伟大的”、“充满信念的”跨时代梦想。就像盖茨比隔着大海、隔着星光,对黛西的仰望和追寻,也为此而不择手段的去向上攀爬。 可最终,真正的走进那梦里,走进黛西的世界里,才发现那美好的外表下面,是虚伪的,充满物质的,是脆弱的,接近枯萎的本质。 作者书写的是这种幻灭感,盖茨比此时感受到的也是这样的幻灭感。)
所以盖茨比的伟大之处在哪里?
“盖茨比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对爱情的忠诚、对梦想的坚持和精神的纯粹。”
从尼克的角度看,对比周围的人,汤姆、黛汐、乔丹等,相比他们的虚伪,盖茨比是真诚的。盖茨比的城堡夜夜笙歌、纸醉金迷,这一切只是为了见黛汐一面。相比当时的美国梦,他的初衷是可贵的,伟大的。但这种可贵和伟大同时又是悲哀的,他只是活在自己所幻想的世界中,他认为一切可以回到过去。从看到黛汐的那天起,他所追求的”黛汐“已经不仅仅是黛汐了,更多的是黛汐代表的贵族生活,是他幻想出的完美的”黛汐“。他以后所有的努力只是为了回到黛汐可接受的过去,但那样的过去真的存在吗?
于是我们奋力前进,却如同逆水行舟,注定要不停地退回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