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_3 性能指标——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RTT、利用率

本文详细探讨了网络性能中的四个重要指标:时延(包括发送时延、传播时延、排队时延和处理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RTT以及利用率。通过分析每个指标的定义、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揭示了高速链路的特性。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1.1_3 性能指标——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RTT、利用率

(一)时延

  指数据(报文/分组/比特流)从网络(或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实践。也叫延迟迟延。单位是s

image-20240305002146784

1.发送时延

  发生在机器内,如机器的发送器上的。

  从发送分组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分组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

  假设A主机有10位比特,它要把这些数据发送给B。首先要计算的就是它的发送时延,即,它把这10个比特从主机注入到链路上,所需要的时间。

  可知,发送时延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我要发送多长的数据(数据长度);另一方面,带宽是多少,即每秒钟最多能将多少个比特注入到链路上(信道带宽/发送速率)。
发送时延 = 数据长度 信道带宽 ( 发送速率 ) 发送时延=\frac{数据长度}{信道带宽(发送速率)} 发送时延=信道带宽(发送速率)数据长度

  注意:带宽指的是每秒最高的发送数据率,但实际使用过程中,通常的发送数据是达不到带宽的,带宽只是一个理想的值。但是,在做题的时候,基本给的都是带宽,所以在题目中还是要以带宽当做发送速率。

  比如,A主机的发送速率为10b/s,即每秒钟可以将10个bit推到信道上面来,那么此时, 发送时延 = 10 b i t 10 b / s = 1 s 发送时延=\frac{10bit}{10b/s}=1s 发送时延=10b/s10bit=1s。即A把它要发送的数据全部推送到信道上所需的时间为1s。

2.传播时延

  发生在机器外,通信信道上面的。

  传播时延就是电磁波在信道上传播一定距离所花费的时间。

  所以它取决于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和链路长度。

  已经由主机A推到链路上的数据,从主机A处传播到路由器处(上图中间的蓝色设备就是路由器)所花费的时间,就是主机A到路由器的传播时延。从主机A处传播到主机B处所花费的时间,就是主机A到主机B的传播时延。
传播时延 = 信道长度 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 传播时延=\frac{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 传播时延=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信道长度

  注:

  链路长度,就是实际的传播介质,如光纤等,它的长度。

  电磁波传播速度,在真空当中是光速,即 3 × 1 0 8 m / s 3×10^8m/s 3×108m/s,而在具体的链路上传播时,由于会有损耗,因此大概为 2 × 1 0 8 m / s 2×10^8m/s 2×108m/s

3.排队时延(路由器处)

  等待输出/输入链路可用,所等待的时间,叫排队时延。

  例如,刚才主机A发送的10个比特已经到路由器了,但此时路由器正忙,因此需要先等待。在路由器的缓存空间中等待,等待的时间就是排队时延。

  当第一个比特位被路由器开始处理了,即停止等待。

  此外,被路由器处理完毕的数据,开始准备输出了,也并不是一经处理完毕就立即开始输出的,由路由器向链路上输出时也要有一定的排队时延。

4.处理时延(路由器内)

  路由器对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也就是进行转发工作。但具体在转发的过程中,路由器是要进行一系列处理的,如:看看数据是要转发到哪里;看看数据序列有没有出错……。

  所以,路由器进行检错、找出口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就叫处理时延。

注意

  若信道带宽(发送速率)由原来的10b/s提高到了100b/s,那么在传输的数据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发送时延会变小。——这就是我们对于高速链路的正确理解,即,高速链路指的是发送速率的提高,而与电磁波的传播速率无关。即,我们的高速链路,它只是提高了带宽,减小了发送时延,而对于传播时延、电磁波的传播速率是没有关系的。

(二)时延带宽积

时延带宽积 = 传播时延 × 带宽 时延带宽积 = 传播时延 × 带宽 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带宽

  注:带宽的单位是b/s,传播时延的单位是s。因此,时延带宽积的单位是bit

  时延带宽积是一个描述数据量、信息量的一种属性。

image-20240305193043173

  用图形形象化表示时延带宽积,如图,就是主机向链路发送一个一个的bit,当第一个发送的比特到达链路的另一端时,停止发送。此时,链路上两端之间的比特数量就是时延带宽积。

  时延带宽积又称为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

  即“某段链路现在有多少比特”,说的就是时延带宽积了,描述的是一个管道、一个链路当中,此时此刻的数据容量。

(三)往返时延RTT

  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方收到接收方的确认(接收方收到数据后立即发送确认)总共经历的时延

  发送方将第一个bit放到链路上开始,到发送方收到发来的第一个bit为止,之间的时间,叫往返时延。

  RTT越大,在收到确认之前,可以发送的数据越多

  RTT越大,意味着我等的越久。等待收到数据的同时,我也在向外发送数据,则发送的数据越多。

  RTT包括:①往返传播时延 = 传播时延 * 2。②末端处理时间。

  末端处理时间通常指的是,接收方通常会对数据进行一定的处理,然后再发出确认帧,这叫末端处理时间。

(四)利用率

  利用率,顾名思义,就是利用的效率。

  信道利用率是考察的重点。

1.信道利用率

  主要是看链路上有多长时间是有数据的。如果链路上一直都有数据在传输,那么说明这个链路被利用的比较充分、利用率很高。如果一直没有数据传输,利用率就很低。
信道利用率 = 有数据通过的时间 ( 有 + 无 ) 数据通过时间 信道利用率=\frac{有数据通过的时间}{(有+无)数据通过时间} 信道利用率=(+)数据通过时间有数据通过的时间
image-20240305194306705

2.网络利用率

  信道利用率加权平均值。

  • 21
    点赞
  • 2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计算机网络中,有一些常见的名词需要解释,包括: 1.速率(Rate):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量。通常以比特率(bps)表示,如1 Mbps表示每秒传输1百万比特。速率决定了数据传输的快慢。 2. 带宽(Bandwidth):指网络链路或通信通道所能传输的数据量。通常也以比特率(bps)来表示,是速率的另一种表达方式。较高的带宽意味着网络可以传输更多的数据,提供更快的传输速度。 3. 吞吐量(Throughput):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网络传输的数据量。与速率类似,但吞吐量还考虑了实际传输中可能存在的丢包、错误纠正等因素,因此它表示实际有效的传输能力。 4.时延(Delay):指数据从发送方到接收方所需的时间时延包括传播时延(信号在链路中传播所需的时间)、传输时延(将数据从发送方传输到接收方所需的时间)、排队时延(在网络设备中等待处理所需的时间)和处理时延(处理数据所需的时间)等。 5.时延带宽(Delay-Bandwidth Product):是指在一个网络路径上,数据从发送方到接收方所需的时间带宽的乘。它表示了在网络中存储的数据量,常用于评估网络性能和确定合适的缓冲区大小。 6. 往返时间(Round-Trip Time, RTT):指数据从发送方发送到接收方并返回的总时间RTT常用于衡量网络的延迟,尤其是在应用层协议中,如TCP协议中的拥塞控制。 7. 利用率(Utilization):指网络资源实际被使用的程度,通常以百分比表示。网络利用率是评估网络性能和效率的重要指标,较高的利用率表示网络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但过高的利用率可能导致网络拥塞和性能下降。 这些名词解释可以帮助理解计算机网络中的性能指标和概念,对于评估和优化网络性能非常重要。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秋秋秋叶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