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封装与解封装

一、数据的封装与解封装

1. 数据的封装过程

数据封装过程,在这里我们举例说明,以两台主机的通信为实例进行分析讲解,如下图所示:

  • 应用层:原始数据被转换成二进制数据
  • 传输层:二进制数据被分割成小的数据段,并封装TCP头部 (数据段)
    (TCP头部的关键信息–端口号)
  • 网络层:传输层传来的数据被封装上IP头部 (数据包)
    (IP头部的关键信息–IP地址)
  • 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来的数据被封装上MAC头部 (数据帧)
    (MAC头部的关键信息–MAC地址)
  • 物理层:二进制数据组成的比特流转化为电信号在网络中传输 (比特流)

2. 数据的解封装过程

数据被封装完毕通过网络传输到接收方后,将进入数据的解封装过程,是封装过程的一个逆过程,如下图所示:

  • 物理层:将电信号转化为二进制数据,并将其送至数据链路层
  • 数据链路层:查看MAC地址,地址是自己,就拆掉MAC头部,继续传输,否则就丢弃数据
  • 网络层:查看IP地址,地址是自己,就拆掉IP头部,继续传输,否则就丢弃数据
  • 传输层:查看TCP头部,判断应该传到哪里,然后重组数据,传输到应用层
  • 应用层:二进制转化为原始数据

二、数据的传输过程

1. 相关概念

在学习数据的传输过程之前我们还需要来了解几个其他相关概念:

  • PDU:对于OSI参考模型而言,每一层都是通过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来进行通信的,而对于 TCP/IP 五层结构,也是沿用这个概念。PDU是指同层之间传递的数据单位,在TCP/IP 五层结构体系中,上层数据被封装 TCP 头部后,这个单元称为段(Segment);数据段向下传到网络层,被封装 IP 头部后,这个单元称为包(Packet);数据包继续向下传输道道数据链路层,被封装 MAC 头部后,这个单元称为帧(Frame);最后帧传输到物理层,帧数据变成比特(Bits)流;比特流通过物理介质传送出去。

为了方便后续的网络硬件内容学习,需要了解网络设备属于那一层,但常见的设备属于哪一层并没有严格的定义或官方的文档说明,设备属于哪一层要看这个设备主要工作在哪一层。

层名称典型设备
应用层计算机
传输层防火墙
网络层路由器
数据链路层交换机
物理层网卡

2. 网络传输过程中数据封装和解封装模拟

在实际的网络环境中,最终的发送方和接收方往往相隔千山万水,中间会有很多的硬件设备起到中转作用。为了说明整个过程,我们假设了一种通信结构,在两台通信的计算机之间增加了两台交换机和路由器,发送主机所发送的数据只有经过这些 “ 中间设备” 才能到达接收主机,如下图所示:

  • 发送主机按照前面讲解的内容进行数据封装
  • 从发送主机物理网卡发送的电信号通过网线到达交换机,交换机将电信号转换成二进制数据送往交换机的数据链路层,因为交换机是数据链路层的设备,所以它将可以查看数据帧头部的内容,但不会进行封装和解封装过程,当交换机发现数据帧头部封装的 MAC 地址不属于自己的 MAC 地址时,它不会像终端设备那样将数据帧丢弃,而是根据该 MAC 地址将数据帧智能地转发到路由器设备,在转发前要重新将二进制数据转换成物理的电信号
  • 当路由器收到数据后,会拆掉数据链路层的 MAC 头部信息,将数据送达网络层,这样 IP 头部信息就 “暴露” 在最外面了,路由器将检测数据包头部的目标 IP 地址信息,并根据该信息进行路由过程,智能地将数据报文转发到下一跳路由器上,在转发前要重新封装新的 MAC 头部信息,并将数据转换成二进制数

从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出,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着封装和解封装的过程,中间设备属于哪一层就在哪一层对数据进行相关的处理,以实现设备的主要功能。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