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数据库 面试必备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1.*Mysql的数据表类型有哪些?

MyISAM ,innoDB,heap ,bob,csv 等
MyISAM : 成熟 ,稳重 ,易于管理 。 读写快 ,一些功能不支持事务 ,表级锁。
innoDB: 支持 事务,外键 等 行级锁 占用空间大,不支持全文索引
MyISAM 是非事务的存储引擎,适合用于频繁查询的应用。 表锁,不会出现死锁,适合小数据,小并发。
innoDB是支持事务的存储引擎,合于插入和更新操作比较多的应用,设计合理的话是行锁(最大区别就在锁的级别上),适合大数据,大并发。

2.MySQL innodb的事务与日志的实现方式

1.日志种类
redo和undo
2.日志的存放形式
redo:在页修改的时候,先写到 redo log buffer 里面, 然后写到 redo log 的文件系统缓存里面(fwrite),然后再同步到磁盘文件( fsync)。

Undo:在 MySQL5.5 之前,undo 只能存放在 ibdata文件里面, 5.6 之后,可以通过设置 innodb_undo_tablespaces 参数 把 undo log 存放在 ibdata之外。

3.MySQL 视图的作用,视图可以更改么?**

视图是虚拟的表,与包含数据的表不一样,视图只包含使用时动态检索数据的查询;不包含任何列或数据。使用视图可以简化复杂的sql操作,隐藏具体的细节,保护数据;视图创建后,可以使用与表相同的方式利用它们。

视图不能被索引,也不能有关联的触发器或默认值,如果视图本身内有order by 则对视图再次order by将被覆盖。

创建视图:create view XXX as XXXXXXXXXXXXXX;

对于某些视图比如未使用联结子查询分组聚集函数Distinct Union等,是可以对其更新的,对视图的更新将对基表进行更新;但是视图主要用于简化检索,保护数据,并不用于更新,而且大部分视图都不可以更新。

4.MySQL sql中left join、right join、inner join有什么区别?**

left join:左联接,返回包括左表中的所有记录和右表中联结字段相等的记录

right join:右联接,返回包括右表中的所有记录和左表中联结字段相等的记录

inner join:内联接,只返回两个表中联结字段相等的行

5.MYSQL 主从服务器,如果主服务器是InnoDB引擎,从服务器是MyISAM引擎,应用中会遇到什么问题?**

1.MyISAM表锁,所以每次插入都会锁表一次。

2.MyISAM不支持事务,备份时可能会丢失数据。

6.MySQL 有哪些索引类型?**

1.主键索引
2.普通索引
3.唯一索引
4.全文索引

7.MySQL事务的隔离级别?**

Read Uncommitted:读取未提交内容
Read Committed:读取提交内容
Repeatable Read:可重读
Serializable:可串行化

参考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8d735db9c2c0

8.MySQL 悲观锁和乐观锁是什么?**

悲观锁和乐观锁都是为保证一致性的一种锁。
悲观锁:
使用:
1.关闭autocommit=0;
2.在事务中使用 select … from … where … for update;给行加排他锁
3.select命中的行必须有索引,否则会锁表

优点:
1.保守策略,所以数据安全性高

缺点:
1.有加锁等额外开销,效率低
2.可能引起死锁
3.降低并行行,数据被锁住后其他事物必须等待

乐观锁
使用:
1.表中增加版本号或时间戳数据列
2.读取数据是同时读取版本号
3.更新数据时添加版本号为条件,同时版本号增加1
4.如果更更新失败,提示用户

优点:
1.没有锁,效率高
2.不会引起死锁

缺点:
1.这里是列表文本遇到两个事务统一时间读取一行数据时,会引起问题

9.MySQL sql优化?**

(1)explain出来的各种item的意义
id:每个被独立执行的操作的标志,表示对象被操作的顺序。一般来说, id 值大,先被执行;如果 id 值相同,则顺序从上到下。

select_type:查询中每个 select 子句的类型。

table:名字,被操作的对象名称,通常的表名(或者别名),但是也有其他格式。

partitions:匹配的分区信息。

type:join 类型。

possible_keys:列出可能会用到的索引。

key:实际用到的索引。

key_len:用到的索引键的平均长度,单位为字节。

ref:表示本行被操作的对象的参照对象,可能是一个常量用 const 表示,也可能是其他表的

key:指向的对象,比如说驱动表的连接列。

rows:估计每次需要扫描的行数。

filtered:rows*filtered/100 表示该步骤最后得到的行数(估计值)。

extra:重要的补充信息。

(2)profile的意义以及使用场景
Profile 用来分析 sql 性能的消耗分布情况。当用 explain 无法解决慢 SQL 的时候,需要用profile 来对 sql 进行更细致的分析,找出 sql 所花的时间大部分消耗在哪个部分,确认 sql的性能瓶颈。

(3)explain 中的索引问题
Explain 结果中,一般来说,要看到尽量用 index(type 为 const、 ref 等, key 列有值),避免使用全表扫描(type 显式为 ALL)。比如说有 where 条件且选择性不错的列,需要建立索引。

被驱动表的连接列,也需要建立索引。被驱动表的连接列也可能会跟 where 条件列一起建立联合索引。当有排序或者 group by 的需求时,也可以考虑建立索引来达到直接排序和汇总的需求。

10.MySQL 数据库优化的思路?**

1.SQL语句优化
1)应尽量避免在 where 子句中使用!=或<>操作符,否则将引擎放弃使用索引而进行全表扫描。

2)应尽量避免在 where 子句中对字段进行 null 值判断,否则将导致引擎放弃使用索引而进行全表扫描,如: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 is null可以在num上设置默认值0,确保表中num列没有null值,然后这样查询: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0

3)很多时候用 exists 代替 in 是一个好的选择

4)用Where子句替换HAVING 子句 因为HAVING 只会在检索出所有记录之后才对结果集进行过滤

2.索引优化
1.可以在这些列上创建索引

在经常需要搜索的列上,可以加快搜索的速度;

在作为主键的列上,强制该列的唯一性和组织表中数据的排列结构;

在经常用在连接的列上,这些列主要是一些外键,可以加快连接的速度;

在经常需要根据范围进行搜索的列上创建索引,因为索引已经排序,其指定的范围是连续的;

在经常需要排序的列上创建索引,因为索引已经排序,这样查询可以利用索引的排序,加快排序查询时间;

在经常使用在WHERE子句中的列上面创建索引,加快条件的判断速度;

2.不应该创建索引的的这些列:

第一,对于那些在查询中很少使用或者参考的列不应该创建索引。这是因为,既然这些列很少使用到,因此有索引或者无索引,并不能提高查询速度。相反,由于增加了索引,反而降低了系统的维护速度和增大了空间需求。

第二,对于那些只有很少数据值的列也不应该增加索引。这是因为,由于这些列的取值很少,例如人事表的性别列,在查询的结果中,结果集的数据行占了表中数据行的很大比例,即需要在表中搜索的数据行的比例很大。增加索引,并不能明显加快检索速度。

第三,对于那些定义为text, image和bit数据类型的列不应该增加索引。这是因为,这些列的数据量要么相当大,要么取值很少。

第四,当修改性能远远大于检索性能时,不应该创建索引。这是因为,修改性能和检索性能是互相矛盾的。当增加索引时,会提高检索性能,但是会降低修改性能。当减少索引时,会提高修改性能,降低检索性能。因此,当修改性能远远大于检索性能时,不应该创建索引。

使用索引的代价
索引需要占用数据表以外的物理存储空间
创建索引和维护索引要花费一定的时间
当对表进行更新操作时,索引需要被重建,这样降低了数据的维护速度。

3.数据库结构优化
1)范式优化: 比如消除冗余(节省空间。。)

2)反范式优化:比如适当加冗余等(减少join)

3)拆分表: 分区将数据在物理上分隔开,不同分区的数据可以制定保存在处于不同磁盘上的数据文件里。这样,当对这个表进行查询时,只需要在表分区中进行扫描,而不必进行全表扫描,明显缩短了查询时间,另外处于不同磁盘的分区也将对这个表的数据传输分散在不同的磁盘I/O,一个精心设置的分区可以将数据传输对磁盘I/O竞争均匀地分散开。对数据量大的时时表可采取此方法。可按月自动建表分区。

4)拆分其实又分垂直拆分和水平拆分: 案例: 简单购物系统暂设涉及如下表: 1.产品表(数据量10w,稳定) 2.订单表(数据量200w,且有增长趋势) 3.用户表 (数据量100w,且有增长趋势) 以mysql为例讲述下水平拆分和垂直拆分,mysql能容忍的数量级在百万静态数据可以到千万 垂直拆分:解决问题:表与表之间的io竞争 不解决问题:单表中数据量增长出现的压力 方案: 把产品表和用户表放到一个server上 订单表单独放到一个server上 水平拆分: 解决问题:单表中数据量增长出现的压力 不解决问题:表与表之间的io争夺

ORACLE

1.Oracle是怎样分页的?**

Oracle用rownum进行分页

分页语句的步骤:

a.最内层sql,查询要分页的所有数据

b.第二层sql,通过rownum伪列确定显示数据的上限,并且给查询的数据添加rownum伪列的值

c.最外层sql,设置显示数据的下限

select*from

(select a.*,rownum r from

(select*from表名 where条件 orderby列) a

whererownum<=页数*条数) b where r>(页数-1)*条数

2.Oracle中经常使用到的函数?**

TRUNC,TO_DATE,TO_CHAR,TO_NUMBER, SUBSTR,REPLACE。NVL 。TRIM,wm_concat,upper, lower,length,add_months(sysdate,1)

参考链接https://www.cnblogs.com/mengfanrong/p/5056680.html

非关系型数据库

Redis

1、Redis 持久化机制***

Redis 提供两种持久化机制 RDB(默认) 和 AOF 机制:
RDB:是Redis DataBase缩写快照
RDB是Redis默认的持久化方式。按照一定的时间将内存的数据以快照的形式保存到硬盘中,对应产生的数据文件为dump.rdb。通过配置文件中的save参数来定义快照的周期。

优点:
1、只有一个文件 dump.rdb,方便持久化。

2、容灾性好,一个文件可以保存到安全的磁盘。

3、性能最大化,fork 子进程来完成写操作,让主进程继续处理命令,所以是 IO 最大化。使用单独子进程来进行持久化,主进程不会进行任何 IO 操作,保证了 redis 的高性能

4.相对于数据集大时,比 AOF 的启动效率更高。

缺点:

1、数据安全性低。RDB 是间隔一段时间进行持久化,如果持久化之间 redis 发生故障,会发生数据丢失。所以这种方式更适合数据要求不严谨的时候)

2、AOF(Append-only file)持久化方式:是指所有的命令行记录以 redis 命令请 求协议的格式完全持久化存储)保存为 aof 文件。

AOF:持久化

AOF持久化(即Append Only File持久化),则是将Redis执行的每次写命令记录到单独的日志文件中,当重启Redis会重新将持久化的日志中文件恢复数据。

当两种方式同时开启时,数据恢复Redis会优先选择AOF恢复。
优点:

1、数据安全,aof 持久化可以配置 appendfsync 属性,有 always,每进行一次 命令操作就记录到 aof 文件中一次。

2、通过 append 模式写文件,即使中途服务器宕机,可以通过 redis-check-aof 工具解决数据一致性问题。

3、AOF 机制的 rewrite 模式。AOF 文件没被 rewrite 之前(文件过大时会对命令 进行合并重写),可以删除其中的某些命令(比如误操作的 flushall))

缺点:

1、AOF 文件比 RDB 文件大,且恢复速度慢。

2、数据集大的时候,比 rdb 启动效率低。

比较:

AOF文件比RDB更新频率高,优先使用AOF还原数据。

AOF比RDB更安全也更大

RDB性能比AOF好

如果两个都配了优先加载AOF

2、缓存雪崩、缓存穿透、缓存预热、缓存更新、缓存降级等问题***

缓存异常
缓存雪崩
缓存雪崩是指缓存同一时间大面积的失效,所以,后面的请求都会落到数据库上,造成数据库短时间内承受大量请求而崩掉。

解决方案

缓存数据的过期时间设置随机,防止同一时间大量数据过期现象发生。

一般并发量不是特别多的时候,使用最多的解决方案是加锁排队。

给每一个缓存数据增加相应的缓存标记,记录缓存的是否失效,如果缓存标记失效,则更新数据缓存。

缓存穿透
缓存穿透是指缓存和数据库中都没有的数据,导致所有的请求都落到数据库上,造成数据库短时间内承受大量请求而崩掉。

解决方案

接口层增加校验,如用户鉴权校验,id做基础校验,id<=0的直接拦截;

从缓存取不到的数据,在数据库中也没有取到,这时也可以将key-value对写为key-null,缓存有效时间可以设置短点,如30秒(设置太长会导致正常情况也没法使用)。这样可以防止攻击用户反复用同一个id暴力攻击

采用布隆过滤器,将所有可能存在的数据哈希到一个足够大的 bitmap 中,一个一定不存在的数据会被这个 bitmap 拦截掉,从而避免了对底层存储系统的查询压力

附加

对于空间的利用到达了一种极致,那就是Bitmap和布隆过滤器(Bloom Filter)。

Bitmap:典型的就是哈希表

缺点是,Bitmap对于每个元素只能记录1bit信息,如果还想完成额外的功能,恐怕只能靠牺牲更多的空间、时间来完成了。

布隆过滤器(推荐)

就是引入了k(k>1)k(k>1)个相互独立的哈希函数,保证在给定的空间、误判率下,完成元素判重的过程。

它的优点是空间效率和查询时间都远远超过一般的算法,缺点是有一定的误识别率和删除困难。

Bloom-Filter算法的核心思想就是利用多个不同的Hash函数来解决“冲突”。

Hash存在一个冲突(碰撞)的问题,用同一个Hash得到的两个URL的值有可能相同。为了减少冲突,我们可以多引入几个Hash,如果通过其中的一个Hash值我们得出某元素不在集合中,那么该元素肯定不在集合中。只有在所有的Hash函数告诉我们该元素在集合中时,才能确定该元素存在于集合中。这便是Bloom-Filter的基本思想。

Bloom-Filter一般用于在大数据量的集合中判定某元素是否存在。

缓存击穿
缓存击穿是指缓存中没有但数据库中有的数据(一般是缓存时间到期),这时由于并发用户特别多,同时读缓存没读到数据,又同时去数据库去取数据,引起数据库压力瞬间增大,造成过大压力。和缓存雪崩不同的是,缓存击穿指并发查同一条数据,缓存雪崩是不同数据都过期了,很多数据都查不到从而查数据库。

解决方案

设置热点数据永远不过期。

加互斥锁,互斥锁

缓存预热

缓存预热就是系统上线后,将相关的缓存数据直接加载到缓存系统。这样就可以避免在用户请求的时候,先查询数据库,然后再将数据缓存的问题!用户直接查询事先被预热的缓存数据!

解决方案

直接写个缓存刷新页面,上线时手工操作一下;

数据量不大,可以在项目启动的时候自动进行加载;

定时刷新缓存;

缓存降级
当访问量剧增、服务出现问题(如响应时间慢或不响应)或非核心服务影响到核心流程的性能时,仍然需要保证服务还是可用的,即使是有损服务。系统可以根据一些关键数据进行自动降级,也可以配置开关实现人工降级。

缓存降级的最终目的是保证核心服务可用,即使是有损的。而且有些服务是无法降级的(如加入购物车、结算)。

在进行降级之前要对系统进行梳理,看看系统是不是可以丢卒保帅;从而梳理出哪些必须誓死保护,哪些可降级;比如可以参考日志级别设置预案:

一般:比如有些服务偶尔因为网络抖动或者服务正在上线而超时,可以自动降级;

警告:有些服务在一段时间内成功率有波动(如在95~100%之间),可以自动降级或人工降级,并发送告警;

错误:比如可用率低于90%,或者数据库连接池被打爆了,或者访问量突然猛增到系统能承受的最大阀值,此时可以根据情况自动降级或者人工降级;

严重错误:比如因为特殊原因数据错误了,此时需要紧急人工降级。

服务降级的目的,是为了防止Redis服务故障,导致数据库跟着一起发生雪崩问题。因此,对于不重要的缓存数据,可以采取服务降级策略,例如一个比较常见的做法就是,Redis出现问题,不去数据库查询,而是直接返回默认值给用户。

3、热点数据和冷数据是什么***

热点数据,缓存才有价值

对于冷数据而言,大部分数据可能还没有再次访问到就已经被挤出内存,不仅占用内存,而且价值不大。频繁修改的数据,看情况考虑使用缓存

对于热点数据,比如我们的某IM产品,生日祝福模块,当天的寿星列表,缓存以后可能读取数十万次。再举个例子,某导航产品,我们将导航信息,缓存以后可能读取数百万次。

数据更新前至少读取两次,缓存才有意义。这个是最基本的策略,如果缓存还没有起作用就失效了,那就没有太大价值了。

那存不存在,修改频率很高,但是又不得不考虑缓存的场景呢?有!比如,这个读取接口对数据库的压力很大,但是又是热点数据,这个时候就需要考虑通过缓存手段,减少数据库的压力,比如我们的某助手产品的,点赞数,收藏数,分享数等是非常典型的热点数据,但是又不断变化,此时就需要将数据同步保存到Redis缓存,减少数据库压力。

4、Memcache与Redis的区别都有哪些?***

两者都是非关系型内存键值数据库,现在公司一般都是用 Redis 来实现缓存,而且 Redis 自身也越来越强大了!Redis 与 Memcached 主要有以下不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单线程的redis为什么这么快***

1、完全基于内存,绝大部分请求是纯粹的内存操作,非常快速。数据存在内存中,类似于HashMap,HashMap的优势就是查找和操作的时间复杂度都是O(1);

2、数据结构简单,对数据操作也简单,Redis中的数据结构是专门进行设计的;

3、采用单线程,避免了不必要的上下文切换和竞争条件,也不存在多进程或者多线程导致的切换而消耗 CPU,不用去考虑各种锁的问题,不存在加锁释放锁操作,没有因为可能出现死锁而导致的性能消耗;

4、使用多路I/O复用模型,非阻塞IO;

5、使用底层模型不同,它们之间底层实现方式以及与客户端之间通信的应用协议不一样,Redis直接自己构建了VM 机制 ,因为一般的系统调用系统函数的话,会浪费一定的时间去移动和请求;

以上几点都比较好理解,下边我们针对多路 I/O 复用模型进行简单的探讨:

(1)多路 I/O 复用模型

多路I/O复用模型是利用 select、poll、epoll 可以同时监察多个流的 I/O 事件的能力,在空闲的时候,会把当前线程阻塞掉,当有一个或多个流有 I/O 事件时,就从阻塞态中唤醒,于是程序就会轮询一遍所有的流(epoll 是只轮询那些真正发出了事件的流),并且只依次顺序的处理就绪的流,这种做法就避免了大量的无用操作。

这里“多路”指的是多个网络连接,“复用”指的是复用同一个线程。采用多路 I/O 复用技术可以让单个线程高效的处理多个连接请求(尽量减少网络 IO 的时间消耗),且 Redis 在内存中操作数据的速度非常快,也就是说内存内的操作不会成为影响Redis性能的瓶颈,主要由以上几点造就了 Redis 具有很高的吞吐量。

6、redis的数据类型,以及每种数据类型的使用场景,Redis 内部结构***

Redis主要有5种数据类型,包括String,List,Set,Zset,Hash,满足大部分的使用要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7、redis的过期策略以及内存淘汰机制***

过期策略
  我们set key的时候,都可以给一个expire time,就是过期时间,指定这个key比如说只能存活1个小时,我们自己可以指定缓存到期就失效。

如果假设你设置一个一批key只能存活1个小时,那么接下来1小时后,redis是怎么对这批key进行删除的?

答案是:定期删除+惰性删除

所谓定期删除,指的是redis默认是每隔100ms就随机抽取一些设置了过期时间的key,检查其是否过期,如果过期就删除。

注意,这里可不是每隔100ms就遍历所有的设置过期时间的key,那样就是一场性能上的灾难。

实际上redis是每隔100ms随机抽取一些key来检查和删除的。

但是,定期删除可能会导致很多过期key到了时间并没有被删除掉,所以就得靠惰性删除了。

这就是说,在你获取某个key的时候,redis会检查一下 ,这个key如果设置了过期时间那么是否过期了?如果过期了此时就会删除,不会给你返回任何东西。

并不是key到时间就被删除掉,而是你查询这个key的时候,redis再懒惰的检查一下

通过上述两种手段结合起来,保证过期的key一定会被干掉。

但是实际上这还是有问题的,如果定期删除漏掉了很多过期key,然后你也没及时去查,也就没走惰性删除,此时会怎么样?

如果大量过期key堆积在内存里,导致redis内存块耗尽了,怎么办?

答案是:走内存淘汰机制。

内存淘汰机制

如果redis的内存占用过多的时候,此时会进行内存淘汰,有如下一些策略:

noeviction:当内存不足以容纳新写入数据时,新写入操作会报错,这个一般没人用吧

allkeys-lru:当内存不足以容纳新写入数据时,在键空间中,移除最近最少使用的key(这个是最常用的)

allkeys-random:当内存不足以容纳新写入数据时,在键空间中,随机移除某个key,这个一般没人用吧

volatile-lru:当内存不足以容纳新写入数据时,在设置了过期时间的键空间中,移除最近最少使用的key(这个一般不太合适)

volatile-random:当内存不足以容纳新写入数据时,在设置了过期时间的键空间中,随机移除某个key

volatile-ttl:当内存不足以容纳新写入数据时,在设置了过期时间的键空间中,有更早过期时间的key优先移除

8、如何解决redis的并发竞争key问题***

第一种方案:分布式锁

1.整体技术方案 这种情况,主要是准备一个分布式锁,大家去抢锁,抢到锁就做set操作。

2.为什么是分布式锁 因为传统的加锁的做法(如java的synchronized和Lock)这里没用,只适合单点。因为这是分布式环境,需要的是分布式锁。

当然,分布式锁可以基于很多种方式实现,比如zookeeper、redis等,不管哪种方式实现,基本原理是不变的:用一个状态值表示锁,对锁的占用和释放通过状态值来标识。

3.分布式锁的要求

互斥性:在任意一个时刻,只有一个客户端持有锁。

无死锁:即便持有锁的客户端崩溃或者其他意外事件,锁仍然可以被获取。

容错:只要大部分Redis节点都活着,客户端就可以获取和释放锁

4.分布式锁的实现方式

数据库

Memcached(add命令)

Redis(setnx命令)

Zookeeper(临时节点)
具体的分布式锁实现,请参考:阿里P8架构师谈:分布式锁的3种实现(数据库、缓存、Zookeeper)

第二种方案:利用消息队列

在并发量过大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消息中间件进行处理,把并行读写进行串行化。

把Redis.set操作放在队列中使其串行化,必须的一个一个执行。

这种方式在一些高并发的场景中算是一种通用的解决方案。

9、Redis 常见性能问题和解决方案?***

    推荐链接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782176/article/details/100934686](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782176/article/details/100934686)

10、为什么Redis的操作是原子性的,怎么保证原子性的?

原子性

原子性是数据库的事务中的特性。在数据库事务的情景下,原子性指的是:一个事务(transaction)中的所有操作,要么全部完成,要么全部不完成,不会结束在中间某个环节。

对于Redis而言,命令的原子性指的是:一个操作的不可以再分,操作要么执行,要么不执行。

Redis操作原子性的原因

Redis的操作之所以是原子性的,是因为Redis是单线程的。

由于对操作系统相关的知识不是很熟悉,从上面这句话并不能真正理解Redis操作是原子性的原因,进一步查阅进程与线程的概念及其区别。

今天先这样 后须 补充 MongoDB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Da.ge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