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范式是什么?

谢谢观看,对您有用的话,评论或者关注一下吧。

第一范式(1NF):

字段具有原子性,不可再分。所有关系型数据库系统都满足第一范式) 数据库表中的字段都是单一属性的,不可再分。例如,姓名字段,其中的姓和名必须作为一个整体,无法区分哪部分是姓,哪部分是名,如果要区分出姓和名,必须设计成两个独立的字段。

第二范式(2NF):

第二范式(2NF)是在第一范式(1NF)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即满足第二范式(2NF)必须先满足第一范式(1NF)。
要求数据库表中的每个实例或行必须可以被惟一地区分。通常需要为表加上一个列,以存储各个实例的惟一标识。这个惟一属性列被称为主关键字或主键。

第二范式(2NF)要求实体的属性完全依赖于主关键字。所谓完全依赖是指不能存在仅依赖主关键字一部分的属性,如果存在,那么这个属性和主关键字的这一部分应该分离出来形成一个新的实体,新实体与原实体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为实现区分通常需要为表加上一个列,以存储各个实例的惟一标识。简而言之,第二范式就是非主属性非部分依赖于主关键字。

第三范式(3NF):

满足第三范式(3NF)必须先满足第二范式(2NF)。简而言之,第三范式(3NF)要求一个数据库表中不包含已在其它表中已包含的非主关键字信息。
所以第三范式具有如下特征:
1,每一列只有一个值
2,每一行都能区分。
3,每一个表都不包含其他表已经包含的非主关键字信息。
例如,帖子表中只能出现发帖人的id,而不能出现发帖人的id,还同时出现发帖人姓名,否则,只要出现同一发帖人id的所有记录,它们中的姓名部分都必须严格保持一致,这就是数据冗余。

  • 4
    点赞
  • 1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4
    评论
### 回答1: 第一范式(1NF)要求数据库表中的每个字段都必须包含不同的值;第二范式(2NF)要求满足1NF的表中的每个非主键字段必须由主键字段的一个子集来完全决定;第三范式(3NF)要求满足2NF的表中不能有传递依赖。 ### 回答2: 数据库的三大范式是指关系数据库中数据组织的规范化程度,分为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和第三范式(3NF)。 第一范式(1NF)要求数据表中的每一列都是原子的,即不可再分的最小单位。它消除了重复数据和字段的嵌套,确保数据的独立性。1NF可以通过将数据拆分为更小的表来实现。 第二范式(2NF)在1NF的基础上,要求每个非主属性完全依赖于候选码。也就是说,非主属性必须直接依赖于全部候选码,而不能依赖于部分候选码。2NF可以通过将表拆分为多个表,并通过外键来建立关联关系来实现。 第三范式(3NF)在2NF的基础上,要求数据表中的每个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候选码。也就是说,非主属性之间不能存在传递依赖关系。3NF可以通过进一步拆分表,并消除传递依赖关系来实现。 使用这三个范式进行数据库设计和规范化可以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减少数据冗余和数据更新异常的发生。但同时,过度追求范式化也可能导致查询的复杂性增加和关联操作的低效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数据库进行设计和优化。 ### 回答3: 数据库的三大范式是指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和第三范式(3NF)。 第一范式要求数据库表的每个列都必须是原子的,即不可再分解的数据项,每个列中的数据都是不可再分解的,并且每个表必须有一个主键来唯一标识每一条记录。 第二范式建立在第一范式的基础上,要求数据库表中的非主键列必须完全依赖于主键,即每个非主键列必须完全依赖于整个主键,而不能只依赖于主键的一部分。 第三范式建立在第二范式的基础上,要求数据库表中的非主键列之间不能存在传递依赖关系。换句话说,每个非主键列只能依赖于主键,而不能依赖于其他非主键列。 通过遵循三大范式的设计原则可以确保数据库表的结构合理、数据冗余度低、数据更新维护方便,提高数据库的效率和性能。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4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