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网络配置

网络基础知识

IP地址

IP地址是用于区分同一个网络中的不同主机的唯一标识。

Internet中的主机要与其他机器通信必须具有一个IP地址,因为网络中传输的数据包必须携带目的IP地址和源IP地址,路由器依靠此信息为数据包选择路由。
IP地址可以为32位(IPV4,4个字节)或者128位(IPV6,16个字节),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一般是指IPV4。

通常使用 点分十进制 表示,例如:172.10.1.10。

IP地址由 网络号主机号 两部分组成,其中网络号的位数直接决定可以分配的网络数,主机号的位数则决定网络中最大的主机数。

由于整个互联网所包含的网络规模不太固定,因此IP地址空间被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每一类具有不同的网络号位数和主机号位数。

IP地址共有 2 32 = 4294967296 2^{32}=4294967296 232=4294967296 个地址,被分为5类,分别为A、B、C、D、E。


A类IP地址 ,即在IP地址的4段号码中,第1段号码为网络号码,剩下的3段号码为本地计算机的号码。如果用二进制数表示IP地址,则A类IP地址就是由1字节的网络地址和3字节的主机地址组成。也就是说,A类IP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8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24位。

A类IP地址(第一位固定为0)的范围为 1.0.0.0 到 127.255.255.255,二进制表示为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1
....
0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0
0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在A类网络中,

  1. 网络号为全 0 的IP地址有特殊用途,表示本网络;
  2. 网络号为 127 的IP地址作为本地软件环回测试本主机的进程间通信之用。

在ABC类网络中,有两类地址规定不用于主机地址:

  1. 全 0 的主机号IP地址表示该IP地址是本主机所连接到的单个网络地址;
  2. 全 1 的主机号IP地址表示该网络上的所有主机。

因此A类地址可指派的网络号有 126 ( 2 7 − 2 ) 126(2^7-2) 126272 个,每个网络可指派主机数为 16777214 ( 2 24 − 2 ) 16777214(2^{24}-2) 167772142242台。


B类IP地址 ,即在IP地址的4段号码中,前2段号码为网络号码。如果用二进制表示IP地址,则B类IP地址由2字节的网络地址和2字节主机地址组成,也就是说,B类IP地址中网络标识的长度为16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16位。

B类IP地址(前两位固定为10)范围为 128.0.0.0 到 191.255.255.255,二进制表示为

1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1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1
...
10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0
10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注: 以前B类网络号 128.0.0.0 以及C类网络号 192.0.0.0 规定不指派,现在可以指派。

因此B类网络可指派的网络号有 16384 ( 2 14 ) 16384(2^{14}) 16384214 个,每个网络可以可指派主机数为 65534 ( 2 16 − 2 ) 65534(2^{16}-2) 655342162台。


C类IP地址,即在IP地址的4段号码中,前3段为网络号码,剩下的1段号码为本地计算机的号码。如果用二进制表示IP地址,则C类IP地址由3字节的网络地址和1字节的主机地址组成,也就是说,C类IP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24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8位。

C类IP地址(前三位固定为110)范围为 192.0.0.0 到 223.255.255.255,二进制表示为

11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11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1
...
110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0
110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因此C类网络有 2097152 ( 2 21 ) 2097152(2^{21}) 2097152221 个网络,每个网络最多可容纳 254 ( 2 8 − 2 ) 254(2^8-2) 254282台主机。


D类IP地址,被称为多播地址或组播地址,用来共享同一协议的一组计算机(一对多通信)。

D类IP地址(前四位固定为1110)范围为 224.0.0.0到239.255.255.255。

E类IP地址,不分网络号和主机号,保留为以后使用。

E类地址(前五位固定为11110),范围为240.0.0.0到247.255.255.255。

x.x.x.0 与x.x.x.255 不可以作为主机的IP地址,因为x.x.x.0用于表示一个网段,x.x.x.255用于广播地址。

总结

IP地址的指派范围

网络类别最大可指派的网络数第一个可指派的网络号最后一个可指派的网络号每一个网络中的最大主机数占IP地址总数比例
A 126 ( 2 7 − 2 ) 126 (2^7 - 2) 1262721126 16777214 ( 2 24 − 2 ) 16777214(2^{24} - 2) 1677721422421/2
B 16384 ( 2 14 ) 16384 (2^{14}) 16384214128.0191.255 65534 ( 2 16 − 2 ) 65534(2^{16} - 2) 6553421621/4
C 2097152 ( 2 21 ) 2097152 (2^{21}) 2097152221192.0.0223.255.255 254 ( 2 8 − 2 ) 254(2^8 - 2) 2542821/8

保留的IP地址

地址功能
网络地址全为0表示当前网络或网桥
网络地址全为1表示所有网络
网络号为127,地址号为非全0和全1保留用于环回测试。表示当前节点,让节点给自己发送测试分组,而不会生成网络流量
节点地址全为0表示网络地址或者网络中的任何主机
节点地址全为1表示指定网络中的所有节点
整个IP地址全为0思科路由器用来指定默认路由器,也可以表示任何网络
整个IP地址全为1到当前网络中所有的节点的广播,有时称为全1广播

保留的私有IP地址空间

地址类型保留的地址空间
A类10.0.0.0~10.255.255.255
B类172.16.0.0~172.31.255.255
C类192.168.0.0~192.168.255.255

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也可称为网络掩码,用户通过子网掩码可以很快确认当前主机IP所属的网络类型,通常网络地址部分为“1”,主机地址部分为“0”。

A类IP地址的子网掩码为255.0.0.0;
B类IP地址的子网掩码为255.255.0.0;
C类IP地址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子网掩码主要用于判断主机发送的数据包是发送给外网还是内网。

主机A向主机B发送数据包,则主机A先将自己的子网掩码与目标主机B的IP地址执行“与”操作。
假设主机B的IP地址为192.168.0.100,主机A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将IP地址与子网掩码进行“与”操作得到网络地址,结果为192.168.0.0。

主机A将此网络地址与主机B所在的网络地址做对比:如果网络地址相同,则表明主机A与主机B在同一网络中,数据包向内网发送;如果不同,则向外网发送(发送至网关)。

网关又称为连接器或协议转换器。
主要用于在传输层上实现网络连接(两个上层协议不同的网络互联)。
网关的实质是一个网络通向其他网络的IP地址。

例如,网络A与网络B:网络A的IP地址范围为192.168.1.1~192.168.1.254,其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网络B的IP地址范围为192.168.2.1~192.168.2.254,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如果没有路由器,两个网络之间不能进行TCP/IP通信,因为TCP/IP协议根据子网掩码判定两个网络中的主机处于不同的网络,此时要实现网络间的通信,必须通过网关。

这就如同在公司中同一个部门的员工可以直接相互交流,而不同部门的员工要当面聊天,则需要员工走出办公室出门,去其他办公室或会议室,此时的“门”就相当于网络中的网关。

如果网络A中的主机要向网络B中的主机发送数据包,则数据包需要先由主机转发给自己的网关,再由网关转发到网络B的网关,网络B的网关再将其转发给网络B的主机。

DNS

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是域名与IP地址相互映射的一个分布式数据库。

其主要的目的是帮助用户更方便地访问互联网。

例如,在浏览器中输入网站域名,必须通过域名服务器解析域名,从而得到服务器的实际IP地址。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当用户需要通过网络访问某些服务时,不需要再去查找该服务的实际IP地址,使用固定的域名即可。

DNS通常可以自动获取,也可以手动设置:
公共DNS:114.114.114.114、114.114.115.115
阿里DNS:223.5.5.5、223.6.6.6
腾讯DNS:119.29.29.29、182.254.116.116
百度DNS:180.76.76.76
Goggle DNS:8.8.8.8、8.8.4.4

三种网络连接模式

桥接模式

虚拟机需要直接连接到物理网络,通常与宿主机的物理网卡共享网络连接。
虚拟机和宿主机在同一网络中,拥有一个与宿主机同一局域网中的IP地址,虚拟机获得与宿主机相同的网络访问权限。
通常需要配置 DHCP 或手动分配虚拟机的 IP 地址,需要更多的网络资源和配置。

NAT模式

虚拟机通过宿主机的网络连接访问外部网络,宿主机充当网关和 NAT 设备。
虚拟机获取一个虚拟的 IP 地址,且和宿主机之间共享一个公共的 IP 地址,而外部世界只能通过宿主机的 IP 地址访问虚拟机。

主机模式

虚拟机和宿主机在一个隔离的虚拟网络中,并且该网络与外部网络不相连。
虚拟机可以与宿主机之间互相通信,但无法访问互联网或其他外部网络。
不需要配置路由器或 NAT 服务,简单易用。
对于需要本地测试、开发、或实验环境而不需要外部连接的场景非常合适。

网络配置常用命令

ifconfig			# 查看所有活动的网卡
ifconfig ens33		# 查看指定网络接口ens33
ip a				# 查看网卡
ping 目标主机		# 测试网络连通性
ping baidu.com			# 测试是否可以连通 baidu.com 
ping -c 5 baidu.com		# 设定检查次数 5 次 

dig 目标主机域名 	# 查看主机信息 
dig baidu.com 		

nmcli				# 查看网卡信息
route				# 查看或设置主机中路由表信息

nslookup 目标主机域名 [DNS服务器地址]	# 测试DNS域名解析
nslookup baidu.com
nslookup baidu.com 8.8.8.8

curl [-O] url		# 访问url,[-O] 表示下载,可选 
curl cip.cc			# 向cip.cc 发起请求,获取公网ip

nmap ip地址					# 查看指定IP的端口情况
nmap 127.0.0.1				# 查看本机的端口情况
netstat -anp | grep 端口号 	# 查看端口情况
netstat -anp | grep 123		# 查看端口或进程123情况

PS [-e -f]			# [-e] 全部进程, [-f] 格式化
ps -ef				# 列出全部进程信息
ps -ef | grep tail	# 过滤 tail的进程信息 
kill [-9] 进程ID	# 关闭指定进程,[-9] 强制关闭,可选 

SSH

SSH(Secure Shell)是创建在应用层和传输层基础上的安全协议。相较于FTP、POP等传统的网络服务程序,SSH更为可靠,主要用于对远程登录的会话数据进行加密,有效防止远程管理过程中的信息泄露。
在嵌入式开发中,开发者经常会使用一些支持SSH协议的程序软件,实现远程登录Linux操作系统。这样客户端无须启动Linux操作系统以及为其分配资源,可提高计算机的工作效率。

sudo apt-cache policy openssh-erver		# 查看ssh安装情况 
sudo apt-get install openssh-erver		# 安装ssh 
service ssh start/restart				# 开启服务
service ssh stop						# 关闭服务
service ssh status						# 查看服务状态

利用 finalshell 或者 xshell 连接即可。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