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泄漏、垃圾回收机制

内存溢出是指程序运行时所需内存超过可用内存,导致系统崩溃。内存泄漏则是未被及时释放的内存逐渐积累,最终引发溢出。常见内存泄漏包括全局变量、闭包、事件及引用未释放。内存泄漏因变量无法访问但未被垃圾回收机制回收造成。避免内存泄漏需减少全局变量、避免死循环和过度创建对象。变量生命周期包括全局和局部,局部变量应及时释放。垃圾回收机制如标记清除法和引用计数法用于识别无用变量。触发条件通常基于内存使用率。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什么是内存溢出?

当程序运行时需要的内存超出了剩余的内存

什么是内存泄露?

占用的内存没有被及时释放,内存泄漏积累多了就导致内存溢出

常见的内存泄漏有哪些?

  1. 全局变量:如果全局变量用于临时存储或处理大量的信息时,用完后及时释放,设置为null
  2. 闭包:匿名函数可以访问父级作用域的变量。那在使用完之后,也要及时释放掉
  3. 事件
  4. 引用引起

为什么会导致内存泄漏?

内存泄漏就是指没有办法再通过js去访问某一个变量,而垃圾回收机制认为这个变量还在使用中,因此垃圾回收机制也不会释放这个对象。

避免内存泄漏

  1. 减少不必要的全局变量,或者声明周期较长的对象,对无用的数据及时垃圾回收
  2. 避免死循环之类的
  3. 避免创建过多的对象,

变量生命周期

  1. 全局变量:在所有函数之外的变量
  2. 局部变量:在某个函数中的变量
    局部变量使用完成之后,要释放他们占用的内存,否则积少成多会导致内存溢出。

垃圾回收机制有哪些策略?

垃圾回收机制必须知道那些变量有用,哪些变量没用

  1. 标记清除法
    当变量进入执行环境的时候,垃圾回收器会获取并且标记他们,然后去访问并标记引用他们的那些变量,递归地进行这样的操作,如果最后发现还有没有被标记的,那么这些就是环境中的变量不会访问到的了,这些就可以删除
  2. 引用计数法
    当声明一个变量并给该变量赋值一个引用类型的值时候,该值的计数+1,如果这个变量被其他值取代,那么这个值的计数-1,当计数变为0的时候,说明无法访问该值了,垃圾回收机制清除该对象
    缺点:当两个对象循环引用的时候,引用计数法没有作用

什么时候触发垃圾回收机制

  1. 当垃圾回收机制回收的内存低于程序占用的15%,说明大部分内存不能被回收,可以把垃圾回收的条件设的宽松些
  2. 当垃圾回收机制回收的内存高于85%,那么就说明很多的内存早就该清理了,这时候垃圾回收机制该严苛些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