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ysql概述
1.1 数据存储方法
先说几个点,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能够使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数据存储:
1. 使用变量、对象、数组、集合存储数据,数据保存在内存(RAM)中;
2. 使用文件(File)存储数据,保存在硬盘上。
方式1存在的问题
- 不能持久化(永久保存数据),程序关闭数据就会消失。
方式2存在的问题
- 没有数据类型的区分;
- 存储数据量级较小;
- 没有访问安全限制;
- 没有备份、恢复机制。
1.2 什么是数据库
用来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
优点:
- 可存储大量数据;
- 方便检索;
- 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
- 安全、可共享;
- 通过组合分析,可产生新数据。
3.数据库的好处?
- 可以持久化存储数据
- 方便存储和管理数据
- 使用了统一的方式操作数据库 – SQL
1.3 数据库的发展历程
- 无数据库,使用磁盘文件存储数据;
- 层次结构数据库:IBM公司IMS(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定向有序的树状结构实现存储和访问;
- 网状结构数据库:美国通用电气公司IDS(Integrated Data Store),以节点形式存储和访问;
- 关系结构数据库:Oracle、DB2、MySQL、SQL Server,使用二维表格来存储数据;
- 非关系型数据库:ElasticSearch、MongoDB、Redis,多数使用哈希表,表中以键值(key-value)的方式实现特定的键和一个指针指向的特定数据。
1.4 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产品
- Oracle(神谕):美国Oracle(甲骨文)公司,主要用在电信,金融领域,下载免费,服务需要收费;
- DB2:IBM,主要用在金融领域;
- SQL Server:微软,只能用在微软平台上;
- MySQL:瑞典MySQL AB公司开发,属于 Oracle旗下产品,分为社区版和收费版,在国内互联网公司使用广泛。
1.5 对数据库的理解
我们通常所说的数据库其实是RDBMS(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其包括两个部分:
- 管理员,Manager;
- 仓库,Database。
Database包括:N张表(Table);
Table包括两个部分:
- 表结构:定义表的列名和列类型(理解成类);
- 表记录:一行一行的记录(理解成对象)。
2. sql概述
2.1 SQL介绍
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其实就是定义了操作所有关系型数据库的规则,客户端使用SQL来操作数据库,可以应用到所有关系型数据库中。
SQL语言标准由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ISO定义了很多SQL标准(例如SQL99)对RDBMS进行统一的操作,相同的语句可以操作Oracle,MySQL。各个数据库厂商有自己的标准,类似于方言,MySQL中的limit。
SQL语法:
- SQL语句可以在单行或多行书写,以分号结尾;
- 可使用空格和缩进来增强语句的可读性;
- MySQL不区分大小写,建议大写。
- 数据库的注释:
- 单行注释:-- 注释内容 #注释内容(mysql特有)
- 多行注释:/* 注释内容 */
经验:通常执行对数据库的“增删改查”,简称C(Create)R(Read)U(Update)D(Delete)。
2.2 sql分类
SQL分类
- DDL(Data Definition Language)数据定义语言
- 创建、删除、修改库与表结构 => 用来定义数据库对象:数据库,表,列等。关键字:create, drop,alter 等
- DML(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数据操作语言
- 用来对数据库中表的数据进行增删改。关键字:insert, delete, update 等
- TPL(Transaction Process Language)事务处理语言:用于对事务进行处理;
- DQL(Data Query Language)数据查询语言
- 用来查询数据库中表的记录(数据)。关键字:select, where 等
- DCL(Data Control Language)数据控制语言(了解)
- 用来定义数据库的访问权限和安全级别,及创建用户。关键字:GRANT, REVOKE 等
3. DDL
3.1 DDL - 操作数据库
自带数据库
数据库名称 | 描述 |
---|---|
information_schema | 信息数据库,其中保存着关于所有数据库的信息(元数据),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如数据库名或表名,列的数据类型,或访问权限等。 |
mysql | 核心数据库,主要负责存储数据库的用户、权限设置、关键字等,以及需要使用的控制和管理信息,不可以删除。 |
performance_schema | 性能优化的数据库,MySQL 5.5版本中新增的一个性能优化的引擎。 |
sys | 系统数据库,MySQL5.7版本中新增的可以快速的了解元数据信息的系统库,便于发现数据库的多样信息,解决性能瓶颈问题。 |
因为此部分的句子不常用,所以直接整理
命令 | 解释 |
---|---|
show databases | 查看所有的数据库 |
use sys | 切换到想要操作的数据库,这里切换到sys数据库 |
select database() | 查询当前使用的数据库 |
CREATE DATABASE mydb1; | 创建名字为mydb1数据库 |
CREATE DATABASE mydb2 CHARACTER SET utf8; | 创建数据库并设置编码格式为utf8 |
CREATE DATABASE IF NOT EXISTS mydb3; | 如果mydb3数据库不存在,则创建;如果存在,则不创建。 |
SHOW CREATE DATABASE mydb1; | 查看数据库的创建信息 |
ALTER DATABASE mydb1 CHARACTER SET gbk; | 修改数据库的字符集 |
DROP DATABASE mydb1; | 删除数据库mydb1 |
DROP DATABASE IF EXISTS mydb2; | 如果存在数据库mydb2就删除 |
3.2 DDL-操作数据表
3.2.1 数据类型
MySQL支持多种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 数值;
- 字符串(字符)类型;
- 日期时间。
数据类型对于我们约束数据的类型有很大的帮助。
1. 数值类型
类型 | 大小 | 范围(有符号) | 范围(无符号) | 用途 |
---|---|---|---|---|
INT | 4 字节 | (-2 147 483 648,2 147 483 647) | (0,4 294 967 295) | 大整数值 |
DOUBLE | 8 字节 | (-1.797E+308,-2.22E-308) | (0,2.22E-308,1.797E+308) | 双精度浮点数值 |
DOUBLE(M,D) | 8个字节,M表示长度,D表示小数位数 | 同上,受M和D的约束 DOUBLE(5,2) -999.99-999.99 | 同上,受M和D的约束 | 双精度浮点数值 |
DECIMAL(M,D) | DECIMAL(M,D) | 依赖于M和D的值,M最大值为65 | 依赖于M和D的值,M最大值为65 | 小数值,和钱相关,不会出现精度缺失的问题 |
2.字符串类型
类型 | 大小 | 用途 |
---|---|---|
CHAR | 0-255字符 | 定长字符串CHAR(10)10个字符 |
VARCHAR | 0-65535 字节 | 变长字符串VARCHAR(10)10个字符 |
BLOB(binary large object) | 0-65535字节 | 二进制形式的长文本数据 |
TEXT | 0-65535字节 | 长文本数据 |
关于CHAR和VARCHAR:
- CHAR(255) 数据长度不足指定长度,补足到指定长度,用于身份证号,手机号,时间固定长度的内容;
- VARCHAR(65535) 数据长度不足指定长度,不补足到指定长度,用于用户名,备注不固定长度的内容;
- VARCHAR单独至少花一个字节保存数据长度,如果长度超过一个字节,就要花费两个字节。
3.日期时间类型
类型 | 大小 | 范围 | 格式 | 用途 |
---|---|---|---|---|
DATE | 3 | 1000-01-01/9999-12-31 | YYYY-MM-DD | 日期值 |
TIME | 3 | ‘-838:59:59’/‘838:59:59’ | HH:MM:SS | 时间值或持续时间 |
YEAR | 1 | 1901/2155 | YYYY | 年份值 |
DATETIME | 8 | 1000-01-01 00:00:00/9999-12-31 23:59:59 | YYYY-MM-DD HH:MM:SS | 混合日期和时间值 |
TIMESTAMP | 4 | 1970-01-01 00:00:00/2038 结束时间是第 2147483647 秒北京时间 2038-1-19 11:14:07,格林尼治时间 2038年1月19日 凌晨 03:14:07 | YYYYMMDD HHMMSS | 混合日期和时间值,时间戳 |
3.2.2 基本操作
语法:
1. 创建数据表
CREATE TABLE [IF NOT EXISTS] 表名(
列名 数据类型 [约束],
列名 数据类型 [约束],
列名 数据类型 [约束] //最后一列的末尾不加逗号
)[CHARSET=utf8]; //可根据需要指定表的字符编码集
2. 查看表
# 查看当前数据库中所有表名称
SHOW TABLES;
# 查看指定表的创建语句
SHOW CREATE TABLE 表名;
# 查看表结构
DESC 表名;
3,修改表
# 添加列
ALTER TABLE 表名 ADD (
列名 列类型,
列名 列类型
)
# 修改列类型(如果被修改的列已存在数据,那么新的类型可能会影响到已存在数据), 修改表中的某列时,也要写全列的名字,数据类型,约束
ALTER TABLE 表名 MODIFY 列名 列类型;
# 修改列名, 在给定列新名称时,要指定列的类型和约束
ALTER TABLE 表名 CHANGE 原列名 新列名 列类型;
# 删除列, 删除列时,每次只能删除一列
ALTER TABLE 表名 DROP 列名;
# 修改表名称
ALTER TABLE 原表名 RENAME TO 新表名;
ALTER TABLE 原表名 RENAME 新表名;
4,删除表
DROP TABLE 表名;
4. DML
DML(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数据操作语言:增、删、改表记录。
注意:DML是对表的内容进行操作,DDL是对表的结构进行操作,两者有本质区别。
4.1 插入表数据 - insert
用来在表中增加数据,增加的数据可能是一行,也可能是多行,但是不可能是半行。
# 在表名后给出要插入的列名,其他没有指定的列等同与插入null值。所以插入记录总是插入一行,不可能是半行。
# 在VALUES后给出列值,值的顺序和个数必须与前面指定的列对应
INSERT INTO 表名(列名1, 列名2, ...) VALUES(列值1, 列值2, ...);
INSERT INTO stu(id, name, age, gender, addr) VALUES(1, 'zs', 10, '男', '青岛市北区');
INSERT INTO stu(name, age, gender, addr) VALUES('ls', 10, '男', '青岛市南区');
INSERT INTO stu(name, age) VALUES("ww", 20);
# 没有给出要插入的列,那么表示插入所有列
# 值的个数必须是该表列的个数
# 值的顺序,必须与表创建时给出的列的顺序相同。
INSERT INTO 表名 VALUES(列值1, 列值2, ...);
INSERT INTO stu VALUES(1, 'zs', 10, '男', '青岛市北区');
INSERT INTO stu VALUES(2, 'ls', 10, '男', '青岛市南区');
# 一次插入多条数据
INSERT INTO 表名(列名1, 列名2, ...) VALUES(列值1, 列值2, ...), (列值1, 列值2, ...), (列值1, 列值2, ...);
INSERT INTO stu(name, age) VALUES('zs', 20), ('ls', 11), ('ww', 12);
4.2 修改表数据 - update
用来修改表中已有的数据。
# WHERE条件是可选的, 如果没有条件, 就修改所有记录, 多数时候我们都加上WHERE条件
UPDATE 表名 SET 列名1=列值1, 列名2=列值2, ...[WHERE 条件]
关于条件:
- 条件必须是一个boolean类型的值或表达式;
- 运算符:=、!=、<>、>、<、>=、<=、between…and… 、in(…)、is null、not、or、and;
- 和后面学习的删除数据及DQL中的条件通用。
UPDATE stu SET addr='qd', gender='男' WHERE age >= 18 AND age <= 80;
UPDATE stu SET addr='qd', gender='男' WHERE age <> 18;
UPDATE stu SET addr='qd', gender='男' WHERE age BETWEEN 18 AND 80;
UPDATE stu SET addr='qdsnq' WHERE name='zs' OR name='ls';
UPDATE stu SET addr='qdsnq' WHERE name IN('zhangsan','lisi');
UPDATE stu SET addr='qdsnq' WHERE age IS NOT null;
4.3 删除表数据-delete
用来删除表中已有的数据。
# WHERE条件是可选的, 如果没有条件, 就删除所有记录, 多数时候我们都加上WHERE条件
DELETE FROM 表名 [WHERE 条件];
# 删除id为1的学生
DELETE FROM stu WHERE id=1;
#与DELETE不加WHERE删除整表数据不同,TRUNCATE是把表销毁,再按照原表的格式创建一张新表
TRUNCATE TABLE
5. 约束
5.1 是什么
用于限制加入表的数据的类型和规范,约束是添加在列上的,用来约束列的。
分类:
- 实体完整性约束;
- 域完整性约束;
- 引用完整性约束。
下文整理
约束 | 说明 |
---|---|
PRIMARY KEY | 主键约束 |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 主键、自动增长 |
UNIQUE | 唯一约束 |
NOT NULL | 非空约束 |
FOREIGN KEY | 外键约束 |
FOREIGN KEY ON UPDATE CASCADE | 外键级联更新 |
FOREIGN KEY ON DELETE CASCADE | 外键级联删除 |
default | 默认值 |
5.2 实体完整性约束
5.2.1 主键约束
标识表中的一行数据,是该行数据的唯一标识,特性:
- 非空;
- 唯一;
- 被引用(在外键中使用)。
当表的某一列被指定为主键后,该列就不能为空,不能有重复值出现。
# 创建表时指定主键
CREATE TABLE 表名(
列名 数据类型 PRIMARY KEY,
列名 数据类型,
列名 数据类型
);
# 创建表时指定主键
CREATE TABLE 表名(
列名 数据类型,
列名 数据类型,
列名 数据类型,
PRIMARY KEY(设置为主键的列名)
);
# 修改表时指定主键
ALTER TABLE 表名 ADD PRIMARY KEY(列名);
ALTER TABLE 表名 MODIFY 列名 列类型 PRIMARY KEY;
ALTER TABLE 表名 CHANGE 原列名 新列名 列类型 PRIMARY KEY;
# 删除主键
ALTER TABLE 表名 DROP PRIMARY KEY;
5.2.2 主键自增长
通常指定主键类为整型,然后设置其自动增长,这样可以保证在插入数据时主键列的唯一和非空特性 。
# 创建表时指定主键
CREATE TABLE 表名(
列名 数据类型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列名 数据类型,
列名 数据类型
);
# 修改表时设置主键自增长
ALTER TABLE 表名 CHANGE 原列名 新列名 列类型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ALTER TABLE 表名 MODIFY 列名 列类型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 修改表时删除主键自增长
ALTER TABLE 表名 CHANGE 原列名 新列名 列类型;
5.2.3 唯一约束
某些列不能设置重复的值,所以可以对列添加唯一约束。
# 创建表时指定唯一约束
CREATE TABLE 表名(
列名 数据类型 UNIQUE,
列名 数据类型,
列名 数据类型
);
# 修改表时设置唯一约束
ALTER TABLE 表名 MODIFY 列名 列类型 UNIQUE;
ALTER TABLE 表名 CHANGE 原列名 新列名 列类型 UNIQUE;
# 删除唯一约束
ALTER TABLE 表名 DROP INDEX name;
5.3 域完整性约束
5.3.1 非空约束
此列必须有值,某些列不能设置为NULL值
# 创建表时指定非空约束
CREATE TABLE 表名(
列名 数据类型 NOT NULL,
列名 数据类型,
列名 数据类型
);
# 修改表时设置非空约束
ALTER TABLE 表名 MODIFY 列名 列类型 NOT NULL;
ALTER TABLE 表名 CHANGE 原列名 新列名 列类型 NOT NULL;
# 删除非空约束
ALTER TABLE 表名 MODIFY 列名 列类型;
ALTER TABLE 表名 CHANGE 原列名 新列名 列类型;
5.3.2 默认值
为列赋予默认值,当新增数据不指定值时,书写DEFAULT,以指定的默认值进行填充。
# 创建表时指定默认值
CREATE TABLE 表名(
列名 数据类型 DEFAULT 默认值,
列名 数据类型,
列名 数据类型
);
# 修改表时设置默认值
ALTER TABLE 表名 MODIFY 列名 列类型 DEFAULT 默认值;
ALTER TABLE 表名 CHANGE 原列名 新列名 列类型 DEFAULT 默认值;
# 删除默认值
ALTER TABLE 表名 MODIFY 列名 列类型;
ALTER TABLE 表名 CHANGE 原列名 新列名 列类型;
5.4 引用完整性约束
这里说的引用完整性约束就是指的外键约束,作用:
- 引用外部表的某个列的值;
- 新增数据时,约束此列的值必须是引用表中已经存在的值。
外键的特点:
- 外键必须是另一表的主键的值(外键要引用主键!);
- 外键可以重复;
- 外键可以为空;
- 一张表中可以有多个外键。
# 创建表时指定外键约束
CREATE TABLE 表名(
列名 数据类型,
列名 数据类型,
列名 数据类型,
CONSTRAINT 约束名称 FOREIGN KEY(外键列名) REFERENCES 关联表(关联表的主键)
);
# 修改表时添加外键约束
ALERT TABLE 表名 ADD CONSTRAINT 约束名称 FOREIGN KEY(外键列名) REFERENCES 关联表(关联表的主键);
# 修改表时删除外键约束
ALTER TABLE 表名 DROP FOREIGN KEY 约束名称;
6.DQL
关系结构数据库是以表格(Table)进行数据存储,表格由“行”和“列”组成。
经验:执行查询语句返回的结果集是一张虚拟表。
数据准备
DROP DATABASE if exists mytest;
CREATE DATABASE mytest;
USE mytest;
/*
部门表
deptno 部门编号
dname 部门名称
loc 部门位置
*/
CREATE TABLE dept(
deptno INT PRIMARY KEY,
dname VARCHAR(50),
loc VARCHAR(50)
);
/*
雇员表
empno 员工编号
ename 员工姓名
job 员工工种
mgr 上级编号
hiredate 入职日期
sal 薪资
comm 奖金
deptno 部门编号
*/
CREATE TABLE emp(
empno INT PRIMARY KEY,
ename VARCHAR(50),
job VARCHAR(50),
mgr INT,
hiredate DATE,
sal DECIMAL(7,2),
comm DECIMAL(7,2),
deptno INT,
CONSTRAINT fk_emp FOREIGN KEY(mgr) REFERENCES emp(empno)
);
/*
创建工资等级表
grade 工资等级编号
losal 最低工资
hisal 最高工资
*/
CREATE TABLE salgrade(
grade INT PRIMARY KEY,
losal INT,
hisal INT
);
/*
创建学生表
sid 学生编号
sname 学生姓名
age 学生年龄
gander 学生性别
province 省份
tuition 学费
*/
CREATE TABLE stu(
sid INT PRIMARY KEY,
sname VARCHAR(50),
age INT,
gander VARCHAR(10),
province VARCHAR(50),
tuition INT
);
/*插入dept表数据*/
INSERT INTO dept VALUES (10, '研发部', '北京');INSERT INTO dept VALUES (20, '市场部', '上海');INSERT INTO dept VALUES (30, '行政部', '北京');INSERT INTO dept VALUES (40, '财务部', '北京');
/*插入salgrade表数据*/
INSERT INTO salgrade VALUES (1, 7000, 12000);INSERT INTO salgrade VALUES (2, 12010, 14000);INSERT INTO salgrade VALUES (3, 14010, 20000);INSERT INTO salgrade VALUES (4, 20010, 30000);INSERT INTO salgrade VALUES (5, 30010, 99990);
/*插入emp表数据*/
INSERT INTO emp VALUES (1009, 'Smith', '董事长', NULL, '2001-11-17', 50000, NULL, 10);INSERT INTO emp VALUES (1004, 'Tom', '经理', 1009, '2001-04-02', 29750, NULL, 20);INSERT INTO emp VALUES (1006, 'Lucy', '经理', 1009, '2001-05-01', 28500, NULL, 30);INSERT INTO emp VALUES (1007, 'Lily', '架构师', 1009, '2001-09-01', 24500, NULL, 10);INSERT INTO emp VALUES (1008, 'John', '工程师', 1004, '2007-04-19', 30000, NULL, 20);INSERT INTO emp VALUES (1013, '周杰伦', '工程师', 1004, '2001-12-03', 30000, NULL, 20);INSERT INTO emp VALUES (1002, '周星驰', '销售员', 1006, '2001-02-20', 16000, 3000, 30);INSERT INTO emp VALUES (1003, '成龙', '销售员', 1006, '2001-02-22', 12500, 5000, 30);INSERT INTO emp VALUES (1005, '约翰逊', '销售员', 1006, '2001-09-28', 12500, 14000, 30);INSERT INTO emp VALUES (1010, '鲍威尔', '销售员', 1006, '2001-09-08', 15000, 0, 30);INSERT INTO emp VALUES (1012, '史泰龙', '文员', 1006, '2001-12-03', 9500, NULL, 30);INSERT INTO emp VALUES (1014, '马克思', '文员', 1007, '2002-01-23', 13000, NULL, 10);INSERT INTO emp VALUES (1011, '恩格斯', '文员', 1008, '2007-05-23', 11000, NULL, 20);INSERT INTO emp VALUES (1001, '辛格', '文员', 1013, '2000-12-17', 8000, NULL, 20);INSERT INTO emp VALUES (1033, 'Rose', '经理', 1013, '2011-12-17', 18000, NULL, 20);INSERT INTO emp VALUES (1034, 'Robin', '经理', 1009, '2011-12-17', 18000, NULL, 10);INSERT INTO emp VALUES (1038, 'Bob', '司机', 1009, '2011-12-17', 18000, NULL, 50);
/*插入stu表数据*/
INSERT INTO stu VALUES ('1', 'zhangsan', '23', '男', '北京', '21500');INSERT INTO stu VALUES ('2', 'lisi', '25', '男', '北京', '21500');INSERT INTO stu VALUES ('3', 'wangwu', '22', '男', '北京', '23500');INSERT INTO stu VALUES ('4', 'Herry', '25', '男', '北京', '21500');INSERT INTO stu VALUES ('5', '史莱克', '23', '女', '北京', '21000');INSERT INTO stu VALUES ('6', '汉克斯', '22', '女', '山东', '22500');INSERT INTO stu VALUES ('7', '马克', '21', '女', '北京', '21600');INSERT INTO stu VALUES ('8', '马克思', '23', '男', '北京', '23500');INSERT INTO stu VALUES ('9', 'Hans', '23', '女', '加利福尼亚', '22500');INSERT INTO stu VALUES ('10', '古惑仔', '18', '男', '香港', '21500');INSERT INTO stu VALUES ('11', '琼瑶', '23', '男', '台湾', '21500');INSERT INTO stu VALUES ('12', '杰克逊', '24', '男', '科罗拉多', '21500');INSERT INTO stu VALUES ('13', '博尔特', '24', '男', '华盛顿', '22500');INSERT INTO stu VALUES ('14', '巴斯德', '22', '男', '弗吉尼亚', '23500');INSERT INTO stu VALUES ('15', '克里', '25', '男', '北京', '21500');INSERT INTO stu VALUES ('16', '克林顿', '23', '女', '北京', '21000');INSERT INTO stu VALUES ('17', '希拉里', '22', '女', '山东', '22500');INSERT INTO stu VALUES ('18', '川普', '21', '女', '北京', '21600');INSERT INTO stu VALUES ('19', '尤里', '23', '男', '北京', '23500');INSERT INTO stu VALUES ('20', '加加林', '23', '女', '莫斯科', '22500');INSERT INTO stu VALUES ('21', '特斯拉', '18', '男', '纽约', '23500');INSERT INTO stu VALUES ('22', '拉姆斯菲尔德', '23', '丹佛', '湖北', '21500');INSERT INTO stu VALUES ('23', '盖伊', '23', '男', '佛罗里达', '21500');
6.1. 单表查询
6.1.1 基本查询
1. 查询所有列
# 查询所有列
SELECT * FROM 表名
# 查询所有部门的信息
SELECT * FROM dept;
# 查询所有学生的信息
SELECT * FROM student;
2. 查询指定列
# 查询指定列
SELECT 列1 [, 列2, ...列N] FROM 表名;
# 查询所有部门的名称
SELECT dname FROM dept;
# 查询所有的学生姓名和年龄
SELECT sname, age FROM stu;
# 查询所有的学生姓名,年龄和省份
SELECT sname, age, province FROM stu;
3. 完全重复的记录只出现一次
# 查询所有的工种
SELECT job FROM emp;
# 上面查询出的结果有多条是重复的,我们需要将重复记录去除,重复的记录只出现一次
# 去重操作
# 当查询结果中的多行记录一模一样时,只显示一行
# 一般查询所有列时很少会有这种情况,但只查询一列(或几列)时,这种可能就大了
SELECT DISTINCT job FROM emp;
4. 列运算
算数运算
# 列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 查询所有员工的姓名和工资提升50%之后的工资
SELECT ename, sal*1.5 FROM emp;
# 查询所有员工的姓名和总工资(工资加奖金)
SELECT ename, sal+comm FROM emp; # 注意这个结果有问题,后面会进行处理
字符串连接运算
# MySQL使用CONCAT()进行连接运算, 不能用“+”连接字符串
# 查询所有员工的姓名和工资
SELECT ename, CONCAT(sal, '$') FROM emp;
转换NULL值
# 在进行列运算时,如果某一列值为NULL,那么运算之后的结果也为NULL
# 如果我们不希望最终结果为NULL,那么我们需要在运算之前对NULL值进行转换
# 查询所有员工的姓名和总工资(工资加奖金, 如果奖金为NULL则按照奖金为0进行运算)
SELECT ename, sal+IFNULL(comm, 0) FROM emp;
# IFNULL(列名, 转换值)
别名
# 对列进行运算后,查询出的结果中的列名不便于阅读,这时需要给列名起一个别名
# 格式:列名 AS 别名
# AS也可以省略,格式:列名 别名
# 查询所有员工的姓名和总工资(工资加奖金, 如果奖金为NULL则按照奖金为0进行运算)
SELECT ename AS '姓名', sal+IFNULL(comm, 0) AS '总工资' FROM emp;
SELECT ename '姓名', sal+IFNULL(comm, 0) '总工资' FROM emp;
# 除了可以给列起别名,也可以给表起别名,在多表查询中会使用到为表起别名
5. 条件查询
与前面介绍的UPDATE和DELETE语句一样,SELECT语句也可以使用WHERE子句来控制查询出的记录。
# 查询部门编号为20的所有员工的信息
SELECT * FROM emp WHERE deptno=20
# 查询工种为工程师的所有员工的信息
SELECT * FROM emp WHERE job='工程师'
# 查询有奖金的所有员工的信息
SELECT * FROM emp WHERE comm IS NOT NULL and comm <> 0;
SELECT * FROM emp WHERE comm IS NOT NULL and comm != 0;
6. 模糊查询
模糊 – 不精确
"_"匹配一个任意字符,只匹配一个字符而不是多个
"%"匹配0~N个任意字符
模糊查询需要使用运算符:LIKE
# 查询姓“周”的所有员工的信息
SELECT * FROM emp WHERE ename LIKE '周%';
# 查询姓名中包含“杰”的所有员工的信息
SELECT * FROM emp WHERE ename LIKE '%杰%';
# 查询姓“周”并且姓名只有三个字的所有员工的信息
SELECT * FROM emp WHERE ename LIKE '周__';
6.1.2 排序
有些时候我们需要对查询出的结果进行排序
排序分成升序(ASC)和降序(DESC),可以使用多列作为排序条件
排序使用关键字ORDER BY
# 排序
# 规则:列名 升序/降序
SELECT 列1, 列2, 列3 FROM 表名 WHERE 条件 ORDER BY 规则1, 规则2,....,规则n
# 查询所有员工信息,按照工号升序排列
SELECT * FROM emp ORDER BY empno ASC;
# 如果是升序,ASC可以省略
SELECT * FROM emp ORDER BY empno;
# 如果设置了多个排序规则,如果规则1顺序相同则按照顺序2排序, 如果规则2顺序相同则按照顺序3排序...
# 查询所有员工信息,按照工资升序排列,如果工资相同,按照工号降序排列
SELECT * FROM emp ORDER BY sal ASC, empno DESC;
6.1.3 聚合函数
聚合函数做某列的纵向运算, 为NULL项不参与运算.
函数 功能 COUNT 计算个数 MAX 最大值 MIN 最小值 AVG 平均值 SUM 和
# 查询公司员工个数
SELECT count(1) FROM emp;
SELECT count(*) FROM emp;
# 查询公司最高工资
SELECT MAX(sal) FROM emp;
# 查询公司最低工资
SELECT MIN(sal) FROM emp;
# 查询公司所有员工工资和
SELECT SUM(sal) FROM emp;
# 查询公司员工工资的平均值
SELECT AVG(sal) FROM emp;
6.1.4 分组查询
分组查询是把记录使用某一列进行分组,然后查询组信息。
分组查询查的是组信息,不能带“个人”信息。
组信息包括:
- 分组列
- 聚合函数
分组查询使用GROUP BY关键字。
# 查询每个工种的平均工资
SELECT job, AVG(sal) FROM emp GROUP BY job;
# 查询每个工种的
SELECT job, COUNT(1) FROM emp GROUP BY job;
分组查询也可以设置条件,分组后的条件使用HAVING, 分组前的条件使用WHERE
# 查询工资大于15000的员工的工种,以及工种的平均工资
SELECT job, AVG(sal) FROM emp WHERE sal>15000 GROUP BY job;
# 查询工资大于15000的员工的工种,以及工种的平均工资,只显示超过两人的工种
SELECT job, AVG(sal) FROM emp WHERE sal>15000 GROUP BY job HAVING COUNT(*)>=2;
6.1.5 Limit子句
多用在分页查询中
LIMIT用来限定查询结果的起始行,以及查询行数
# 语法
SELECT 列名 FROM 表名 LIMIT 起始行,查询行数;
# 查询员工表中前五名员工的所有信息
# 起始行是从 0 开始,代表了第一行
SELECT * FROM emp LIMIT 0, 5;
#查询员工表中从第4条开始,查询10行
SELECT * FROM emp LIMIT 3,10;
LIMIT多数时候用在分页查询中
起始行计算公式:(当前页-1)* 每页的记录数
# 查询员工表中第一页信息,显示五条
SELECT * FROM emp LIMIT 0, 5;
# 查询员工表中第二页信息,显示五条
SELECT * FROM emp LIMIT 5, 5;
6.1.6 查询语句执行顺序
SELECT
FROM
WHERE
GROUP BY
HAVING
ORDER BY
LIMIT
6.2 多表查询
使用多表关联查询的原因–查询的数据分布在多个表中
6.2.1 合并结果集
合并结果集就是把两个select语句的查询结果合并到一起,结果集就是一个表格。
要求:被合并的两个结果:列数必须相同。
# UNION:去除重复记录
SELECT * FROM t1 UNION SELECT * FROM t2;
# UNION ALL:不去除重复记录
SELECT * FROM t1 UNION ALL SELECT * FROM t2;
6.2.2 内连接
# 方式1(MySQL特有,不符合SQL标准)
SELECT 列名 FROM 表1, 表2 WHERE 表1.列名 条件运算符 表2.列名 [AND 条件];
# 方式2(符合SQL标准)
SELECT 列名 FROM 表1 INNER JOIN 表2 ON 表1.列名 条件运算符 表2.列名 [WHERE 条件];
# 列出员工的姓名和部门名称
SELECT e.ename, d.dname FROM emp e, dept d WHERE e.deptno=d.deptno;
SELECT e.ename, d.dname FROM emp e INNER JOIN dept d ON e.deptno=d.deptno;
上面的查询只能查询出拥有部门的员工和拥有员工的部门,没有部门的员工和没有员工的部门是查询不到的。如果要将所有的员工和部门都查询出来需要使用外连接。
6.2.3外连接
结果集中包含主表所有数据行,如果主表的某行在从表中没有匹配行时,则从表的选择列为NULL值。
1.左外连接
左外连接是以左表为主表,去关联右表(从表),结果集中包含主表所有数据行,如果主表的某行在从表中没有匹配行时,则从表的选择列为NULL值。
# 语法
SELECT 列名 FROM 左表 LEFT [OUTER] JOIN 右表 ON 左表.列名 条件运算符 右表.列名 [WHERE 条件];
# 列出员工的姓名和部门名称, 包括没有部门的员工
SELECT e.ename, d.dname FROM emp e LEFT JOIN dept d ON e.deptno=d.deptno;
# 列出员工的姓名和部门名称, 包括没有员工的部门
SELECT e.ename, d.dname FROM dept d LEFT JOIN emp e ON e.deptno=d.deptno;
2.右外连接
右外连接是以右表为主表,去关联左表(从表),结果集中包含主表所有数据行,如果主表的某行在从表中没有匹配行时,则从表的选择列为NULL值。
# 语法
SELECT 列名 FROM 左表 RIGHT [OUTER] JOIN 右表 ON 左表.列名 条件运算符 右表.列名 [WHERE 条件];
# 列出员工的姓名和部门名称, 包括没有员工的部门
SELECT e.ename, d.dname FROM emp e RIGHT JOIN dept d ON e.deptno=d.deptno;
# 列出员工的姓名和部门名称, 包括没有部门的员工
SELECT e.ename, d.dname FROM dept d RIGHT JOIN emp e ON e.deptno=d.deptno;
3.全外连接
完全连接左表和右表中所有行,当某行数据在另一个表中没有匹配时,则另一个表的选择列值为NULL。
# 语法
SELECT 列名 FROM 左表 FULL [OUTER] JOIN 右表 ON 左表.列名 条件运算符 右表.列名 [WHERE 条件]
MySQL不支持这种语法,可以使用合并结果集进行模拟全外连接。
SELECT e.ename, d.dname FROM emp e LEFT JOIN dept d ON e.deptno=d.deptno
UNION
SELECT e.ename, d.dname FROM emp e RIGHT JOIN dept d ON e.deptno=d.deptno;
6.3 子查询
子查询就是嵌套查询,即SELECT中包含SELECT,如果一条语句中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SELECT,那么就是子查询语句了。
子查询出现的位置:
- WHERE后,作为条件的一部分;
- FROM后,作为被查询的一条表。
6.3.1 where后
# 查询工资最高的员工的信息
SELECT * FROM emp WHERE emp.sal=(最高薪资);
# 查询员工的最高薪资
SELECT MAX(sal) FROM emp;
# 综合
SELECT * FROM emp WHERE emp.sal=(SELECT MAX(sal) FROM emp);
# 查询和文员在同一部门的所有员工的信息
SELECT * FROM emp WHERE emp.deptno=(文员的部门编号);
# Tom的部门编号
SELECT DISTINCT deptno FROM emp WHERE emp.job='文员';
# 综合
SELECT * FROM emp WHERE emp.deptno IN (SELECT DISTINCT deptno FROM emp WHERE emp.job='文员');
# 查询高于30部门所有人工资的员工详细信息
SELECT * FROM emp WHERE sal>ALL(SELECT sal FROM emp WHERE deptno=30);
# 查询高于30部门任意一人工资的员工详细信息
SELECT * FROM emp WHERE sal>ANY(SELECT sal FROM emp WHERE deptno=30);
# 查询工资、部门与周杰伦完全相同的员工信息
SELECT * FROM emp WHERE (sal, deptno) IN (SELECT sal, deptno FROM emp WHERE ename='周杰伦');
6.3.2 from后
# 列出在每个部门名称、员工数量、平均工资
SELECT
d.dname, e.cnt, e.avgsal
FROM
(SELECT deptno, COUNT(*) cnt, AVG(sal) avgsal FROM emp GROUP BY deptno) e, dept d
WHERE e.deptno=d.deptno;
7.DCL
数据控制语言 (Data Control Language) 在SQL语言中,是一种可对数据访问权进行控制的指令,它可以控制特定用户账户对数据表、查看表、存储程序、用户自定义函数等数据库对象的控制权。
7.1 创建用户
# 语法
CREATE USER 用户名@地址 IDENTIFIED BY '密码';
# 创建用户user1,密码设置为1234
CREATE USER user1@localhost IDENTIFIED BY '1234';
7.2 用户授权
# 语法
GRANT 权限1, …, 权限n ON 数据库.* TO 用户名;
# 将mydb1下的所有表的特定权限都赋给user1
GRANT CREATE, ALTER, DROP, INSERT, UPDATE, DELETE, SELECT ON mydb1.* TO user1@localhost;
# 将mydb1下的所有表的所有权限都赋给user1
GRANT ALL ON mydb1.* TO user1@localhost;
7.3 查看用户权限
# 语法
SHOW GRANTS FOR 用户名@主机名;
# 查看user1的权限
SHOW GRANTS FOR user1@localhost;
7.4 撤销权限
# 语法
REVOKE 权限1, … , 权限n ON 数据库.* FORM 用户名
# 撤销user1的在数据库mydb1上的部分权限
REVOKE create,alter,drop ON mydb1.* from user1@localhost;
# 撤销user1的在数据库mydb1上的所有权限
REVOKE ALL ON mydb1.* from user1@localhost;
7.5 删除用户
# 语法
DROP USER 用户名;
# 删除用户user1
DROP USER user1@localhost;
7.6 修改用户密码
# 语法
USE mysql;
UPDATE USER SET authentication_string=PASSWORD('密码') WHERE USER='用户名' and host='IP';
FLUSH PRIVILEGES;
# 修改user1的密码为user1
USE mysql;
UPDATE USER SET authentication_string=PASSWORD('user1') WHERE USER='user1' and host='localhost';
FLUSH PRIVILEGES;
8. TPL
8.1 什么是事务
一个操作序列,这些操作要么都执行,要么都不执行,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
事务要处理的问题,把多个对数据库的操作绑定成一个事务,要么都成功,要么都失败。
8.2 MySQL中处理事务
MySQL中处理事务涉及三个操作:
- 开启事务
- 提交事务
- 回滚
# 开启事务
START TRANSACTION;
# 多个SQL操作
# 提交事务
COMMIT;
# 回滚
ROLLBACK;
在执行SQL语句之前,先执行START TRANSACTION,这就开启了一个事务(事务的起点),然后可以去执行多条SQL语句;
后要结束事务,COMMIT表示提交,即事务中的多条SQL语句所做出的影响会持久化到数据库中,或者ROLLBACK,表示回滚,即回滚到事务的起点,之前做的所有操作都被撤消了;
# 开启事务
START TRANSACTION;
# 多个SQL操作
# A账户转账给B账户1000元
# A账户减1000元
UPDATE account SET money=money-1000 WHERE cardnum='10001';
# B账户加1000元
UPDATE account SET money=money+1000 WHERE cardnum='10002';
# 提交事务
COMMIT;
# 回滚
ROLLBACK;
8.3 事务原理
数据库会为每一个客户端都维护一个空间独立的缓存区(回滚段),一个事务中所有的增删改语句的执行结果都会缓存在回滚段中,只有当事务中所有SQL语句均正常结束(COMMIT),才会将回滚段中的数据同步到数据库。否则无论因为哪种原因失败,整个事务将回滚(ROLLBACK)。
8.4 事务特性【记忆】
原子性(Atomicity):事务中所有操作作为一个整体,是不可再分割的原子单位。事务中所有操作要么全部执行成功,要么全部执行失败。
一致性(Consistency):事务执行后,数据库状态与其它业务规则保持一致。如转账业务,无论事务执行成功与否,参与转账的两个账号余额之和应该是不变的。
隔离性(Isolation):隔离性是指在并发操作中,不同事务之间应该隔离开来,使每个并发中的事务不会相互干扰。
持久性(Durability):一旦事务提交成功,事务中所有的数据操作都必须被持久化到数据库中,即使提交事务后,数据库马上崩溃,在数据库重启时,也必须能保证通过某种机制恢复数据。
9. 视图
9.1 概念
视图,虚拟表,从一个表或多个表中查询出来的表,作用和真实表一样,包含一系列带有行和列的数据。视图中,用户可以使用SELECT语句查询数据,也可以使用INSERT,UPDATE,DELETE修改记录,视图可以使用户操作方便,并保障数据库系统安全。
9.2 特点
- 优点
- 简单化,数据所见即所得。
- 安全性,用户只能查询或修改他们所能见到得到的数据。
- 逻辑独立性,可以屏蔽真实表结构变化带来的影响。
- 缺点
- 性能相对较差,简单的查询也会变得稍显复杂。
- 修改不方便,特变是复杂的聚合视图基本无法修改。
9.3 视图的操作
9.3.1 创建视图
# 语法
CREATE VIEW 视图名 AS 查询语句;
# 创建emp_info视图,通过视图从emp表中查询员工编号、姓名、总工资
CREATE VIEW emp_info
AS
SELECT empno '编号', ename '姓名', sal+IFNULL(comm, 0) '总工资' FROM emp;
9.3.2 使用视图
# 查询编号为1003的员工信息
SELECT * FROM emp_info WHERE 编号=1003;
9.3.3 修改视图
# 语法 方式1
CREATE OR REPLACE VIEW 视图名 AS 查询语句;
# 语法 方式2
ALTER VIEW 视图名 AS 查询语句;
CREATE OR REPLACE VIEW emp_info
AS
SELECT empno '编号', ename '姓名', sal '基本工资' FROM emp;
ALTER VIEW emp_info
AS
SELECT empno '编号', ename '姓名', sal '基本工资' FROM emp;
9.3.4 删除视图
删除视图不会影响原表
# 语法
DROP VIEW 视图名;
DROP VIEW emp_info;
9.4 注意事项 【记忆】
视图不会独立存储数据,原表发生改变,视图也发生改变。没有优化任何查询性能。
如果视图包含以下结构中的一种,则视图不可更新
- 聚合函数的结果
- DISTINCT 去重后的结果
- GROUP BY 分组后的结果
- HAVING 筛选过滤后的结果
- UNION、UNION ALL 联合后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