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算法概览

一、三种比较low的排序算法

1,冒泡排序

算法思想:选出第一个数,与下一个数比较,如果后面的数更大,则互换位置,再去比较下一个数...
以此类推,使最大的数沉底,再从头开始比较,最终完成排序
代码:
def bubble_sort(li):
	for i in range(len(li)-1):
		for j in range(len(li)-i-1):
			if li[j] > li[j+1]:
				li[j], li[j+1] = li[j+1], li[j]
# 时间复杂度为O(n**2)

如果冒泡排序中执行一趟而没有交换,则列表已经是有序状态,可以直接结束算法。

def bubble_sort_1(li):
	for i in range(len(li)-1):
		exchange = False
		for j in range(len(li)-i-1):
			if li[j] > li[j+1]:
				li[j], li[j+1] = li[j+1], li[j]
				exchange = True
		if not exchange:
	return

2,选择排序

算法思想:一趟遍历记录最小的数,放到第一个位置;再一趟遍历记录剩余列表中最小的数,继续放置;
直到完成排序。
代码:
def select_sort(li):
	for i in range(len(li) - 1):
		min_loc = i
		for j in range(i+1, len(li)):
			if li[j] < li[min_loc]:
				min_loc = j
		if min_loc != i:
			li[i], li[min_loc] = li[min_loc], li[i]
# 时间复杂度为O(n**2)

3,插入排序

算法思想:列表被分为有序区和无序区两个部分。最初有序区只有一个元素。
每次从无序区选择一个元素,插入到有序区的位置,直到无序区变空。
代码:
def insert_sort(li):
	for i in range(1, len(li)):
		tmp = li[i]
		j = i - 1
		while j >= 0 and tmp < li[j]:
			li[j + 1] = li[j]
			j = j - 1
		li[j + 1] = tmp
# 时间复杂度为O(n**2)

二、高级排序算法(时间复杂度更低,更高效)

1,快速排序法

快排算法方便快捷,既好写,执行速度又快,可以大大提高执行效率
算法思路:
	1,取一个元素p(第一个元素),使元素p归位;
,	2,列表被p分成两部分,左边都比p小,右边都比p大;
	3,递归完成排序。
代码:
#第一步:
def quick_sort(data, left, right):
	if left < right:
		mid = partition(data, left, right)
		quick_sort(data, left, mid - 1)
		quick_sort(data, mid + 1, right)
# 第二步:
def partition(data, left, right):
	tmp = data[left]
	while left < right:
		while left < right and data[right] >= tmp:
			right -= 1
		data[left] = data[right]
		while left < right and data[left] <= tmp:
			left += 1
		data[right] = data[left]
	data[left] = tmp
	return left

2,堆排序

使用二叉树完成的排序。
算法思路:
1,建立堆
2,得到堆顶元素,为最大元素
3,去掉堆顶,将堆最后一个元素放到堆顶,此时可通过一次调整重新使堆有序。
4,堆顶元素为第二大元素。
5,重复步骤3,直到堆变空。
代码:
def sift(data, low, high):
	i = low
	j = 2 * i + 1
	tmp = data[i]
	while j <= high:
		if j < high and data[j] < data[j + 1]:
			j += 1
		if tmp < data[j]:
			data[i] = data[j]
			i = j
			j = 2 * i + 1
		else:
			break
	data[i] = tmp

def heap_sort(data):
	n = len(data)
	for i in range(n // 2 - 1, -1, -1):
		sift(data, i, n - 1)
	for i in range(n - 1, -1, -1):
		data[0], data[i] = data[i], data[0]
		sift(data, 0, i - 1)

3,归并排序

算法思路:
1,分解,把列表越分越小,直至分为一个元素。单个元素是有序的。
2,将有序的列表两两归并,列表越来越大,
代码:
def merge(li, low, mid, high):
	i = low
	j = mid + 1
	ltmp = []
	while i <= mid and j <= high:
		if li[i] <= li[j]:
			ltmp.append(li[i])
			i += 1
		else:
			ltmp.append(li[j])
			j += 1
	while i <= mid:
		ltmp.append(li[i])
		i += 1
	while j <= high:
		ltmp.append(li[j])
		j += 1
	li[low:high + 1] = ltmp

def mergesort(li, low, high):
	if low < high:
		mid = (low + high) // 2
		mergesort(li, low, mid)
		mergesort(li, mid + 1, high)
		merge(li, low, mid, high)
# 时间复杂度:O(nlogn)
# 空间复杂度:O(n)

4,高级排序概括

三种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都是O(nlogn)
一般情况下,就运行时间而言:
快速排序 < 归并排序 < 堆排序
三种排序算法的缺点:
快速排序:极端情况下排序效率低
归并排序:需要额外的内存开销
堆排序:在快的排序算法中相对较慢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自动控制节水灌溉技术的高低代表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状况,灌溉系统自动化水平较低是制约我国高效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本文就此问题研究了单片机控制的滴灌节水灌溉系统,该系统可对不同土壤的湿度进行监控,并按照作物对土壤湿度的要求进行适时、适量灌水,其核心是单片机和PC机构成的控制部分,主要对土壤湿度与灌水量之间的关系、灌溉控制技术及设备系统的硬件、软件编程各个部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单片机控制部分采用上下位机的形式。下位机硬件部分选用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主要由土壤湿度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显示电路,输出控制电路,故障报警电路等组成,软件选用汇编语言编程。上位机选用586型以上PC机,通过MAX232芯片实现同下位机的电平转换功能,上下位机之间通过串行通信方式进行数据的双向传输,软件选用VB高级编程语言以建立友好的人机界面。系统主要具有以下功能:可在PC机提供的人机对话界面上设置作物要求的土壤湿度相关参数;单片机可将土壤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土壤湿度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显示于LED显示器上,同时单片机可采用串行通信方式将此湿度值传输到PC机上;PC机通过其内设程序计算出所需的灌水量和灌水时间,且显示于界面上,并将有关的灌水信息反馈给单片机,若需灌水,则单片机系统启动鸣音报警,发出灌水信号,并经放大驱动设备,开启电磁阀进行倒计时定时灌水,若不需灌水,即PC机上显示的灌水量和灌水时间均为0,系统不进行灌水。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