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莹等:干旱对灌溉和雨养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对比分析 【关于底图的考虑】

鉴于数据和篇幅限制,本研究尚有以下不足,需要在后续研究中完善:
(1)SPEI数据相比于其他数据来说空间分辨率较低,为了在同一空间尺度下进行分析,将该数据集通过双线性插值的方法进行了重采样。该步骤可能会引入一些不确定性,更高分辨率的干旱指数数据有助于未来更好地研究干旱对作物生产力的影响。
(2)农田生态系统的提取以及灌溉农田与雨养农田的划分是基于 2000年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灌溉耕地分布图和雨养耕地分布图进行的。但是由于土地利用变化、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以及灌溉技术的进步等因素的影响,15 a 间农田生态系统以及灌溉和雨养农田的位置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使用单一年份的数据进行参考会增加所提取的灌溉耕地和雨养耕地内的植被类型混合程度,这不会对本研究的定性结论产生影响,但是会高估灌溉农田生产力受干旱的消极影响、低估雨养农田生产力受干旱的消极影响,进而低估灌溉对干旱造成的消极影响的缓解能力。此外,本文采用的灌溉耕地分布图和雨养耕地分布图是根据有效灌溉面积获取的,有效灌溉面积指的是有灌溉设施,在干旱年份可以提供灌溉用水的耕地面积,它和实际灌溉面积有一定差异,实际实施灌溉的耕地可能小于或者大于有效灌溉面积。灌溉耕地分布图中也不能反映灌溉的强度(灌溉量),对于补给灌溉而非充分灌溉的耕地,灌溉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干旱的影响,但没有完全消除干旱的影响,由此减少了灌溉和非灌溉耕地之间的差别。未来连续时间序列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以及更加精细的灌溉耕地图(如实际灌溉耕地空间分布图、灌溉强度分布图等)的发展将会推动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完善。
(3)对植被指数和总初级生产力数据进行了异常值计算,这一步骤可以将植被生产力稳定的长期
变化以及季节周期去除,从而主要关注由于气候等不稳定因素造成的植被生产力在研究期间的波动。但是研究期间除了干旱因素会对农作物生长产生影响外,高温、太阳辐射、冻害和虫害等因素也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影响[20,47-49] 。本文还无法将其他气候或者人为因素的影响与干旱造成的影响剥离。
(4)文中有关干旱对农作物生产力的影响是将所有农作物作为整体进行的研究,由于土地利用类型精细程度的限制,未再对不同作物类型进行区分。不同作物类型对干旱的响应也不是完全一致的。该因素也会对研究引入一定的不确定性。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