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Python高级语法

GIL(全局解释器锁)

GIL面试题如下
描述Python GIL的概念,以及它对Python多线程的影响?编写一个多线程抓取网页的程序,并阐明多线程抓取程序是否可比单线程性能有提升,并解释原因。

1.Python语言和GIL没有关系。仅仅是由于历史原因在Cpython解释器,难以移除GIL。
2. GIL:全局解释器锁。每个线程在执行的过程都需要先获取GIL,保证同一时刻只有一个线程在执行代码。
3. 这就导致Python多线程实现并发或者并行时,发挥不了CPU多核的运行效率,只有一个线程在执行。(其他线程因堵塞,排队)
4. Python使用多进程是可以利用多核的CPU资源的。
5. 多线程爬取比单线程性能有提升,因为遇到IO阻塞会自动释放GIL锁。(类比gevent概念)即线程释放GIL锁的情况:在IO操作等可能会引起堵塞的system call之前,可以暂时释放GIL,但在执行完毕后,必须重新获取GIL。

深拷贝、浅拷贝

  • 浅拷贝是对于一个对象的顶层拷贝
    通俗理解是:拷贝了引用,并没有拷贝内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深拷贝

  • 深拷贝是对于一个对象所有层次的拷贝(递归)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进一步理解深拷贝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拷贝的其他方式

  • 切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字典的copy方法可以拷贝一个字典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意点
    1.copy.copy对于可变类型,会进行浅拷贝
    1.copy.copy对于不可变类型,不会拷贝,仅仅是指向
In [88]: a = [11,22,33]
In [89]: b = copy.copy(a)
In [90]: id(a)
Out[90]: 59275144
In [91]: id(b)
Out[91]: 59525600
In [92]: a.append(44)
In [93]: a
Out[93]: [11, 22, 33, 44]
In [94]: b
Out[94]: [11, 22, 33]


In [95]: a = (11,22,33)
In [96]: b = copy.copy(a)
In [97]: id(a)
Out[97]: 58890680
In [98]: id(b)
Out[98]: 5889068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opy.copy和copy.deepcopy的区别
copy.copy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opy.deepcopy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私有化

  • xx: 公有变量
  • _x: 单前置下划线,私有化属性或方法,from somemodule import *禁止导入,类对象和子类可以访问
  • __xx:双前置下划线,避免与子类中的属性命名冲突,无法在外部直接访问(名字重整所以访问不到)
  • xx:双前后下划线,用户名字空间的魔法对象或属性。例如:init , __ 不要自己发明这样的名字
  • xx_:单后置下划线,用于避免与Python关键词的冲突

import导入模块

import 搜索路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路径搜索

  • 从上面列出的目录里依次查找要导入的模块文件
  • ‘’ 表示当前路径
  • 列表中的路径的先后顺序代表了python解释器在搜索模块时的先后顺序

程序执行时添加新的模块路径

sys.path.append('/home/itcast/xxx')
sys.path.insert(0, '/home/itcast/xxx')  # 可以确保先搜索这个路径
In [37]: sys.path.insert(0,"/home/python/xxxx")
In [38]: sys.path
Out[38]: 
['/home/python/xxxx',
 '',
 '/usr/bin',
 '/usr/lib/python35.zip',
 '/usr/lib/python3.5',
 '/usr/lib/python3.5/plat-x86_64-linux-gnu',
 '/usr/lib/python3.5/lib-dynload',
 '/usr/local/lib/python3.5/dist-packages',
 '/usr/lib/python3/dist-packages',
 '/usr/lib/python3/dist-packages/IPython/extensions',
 '/home/python/.ipython']

重新导入模块
模块被导入后,import module不能重新导入模块,重新导入需用reloa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多模块开发时的注意点

import common 与 from common import HANDLE_FLAG 的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再议 封装、继承、多态
封装的好处

  1. 在使用面向过程编程时,当需要对数据处理时,需要考虑用哪个模板中哪个函数来进行操作,但是当用面向对象编程时,因为已经将数据存储到了这个独立的空间中,这个独立的空间(即对象)中通过一个特殊的变量(class)能够获取到类(模板),而且这个类中的方法是有一定数量的,与此类无关的将不会出现在本类中,因此需要对数据处理时,可以很快速的定位到需要的方法是谁
    这样更方便
  2. 全局变量是只能有1份的,多很多个函数需要多个备份时,往往需要利用其它的变量来进行储存;而通过封装 会将用来存储数据的这个变量
    变为了对象中的一个“全局”变量,只要对象不一样那么这个变量就可以再有1份,所以这样更方便
  3. 代码划分更清晰

面向过程

全局变量1
全局变量2
全局变量3
...

def 函数1():
    pass


def 函数2():
    pass


def 函数3():
    pass


def 函数4():
    pass


def 函数5():
    pass

工程大的话,容易混淆全局变量的使用,面向对象则避免这个问题
面向对象

class 类(object):
    属性1
    属性2

    def 方法1(self):
        pass

    def 方法2(self):
        pass

class 类2(object):
    属性3
    def 方法3(self):
        pass

    def 方法4(self):
        pass

    def 方法5(self):
        pass

继承

  1. 能够提升代码的重用率,即开发一个类,可以在多个子功能中直接使用
  2. 继承能够有效的进行代码的管理,当某个类有问题只要修改这个类就行,而其继承这个类的子类往往不需要就修改

多态

class MiniOS(object):
    """MiniOS 操作系统类 """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self.apps = []  # 安装的应用程序名称列表

    def __str__(self):
        return "%s 安装的软件列表为 %s" % (self.name, str(self.apps))

    def install_app(self, app):
        # 判断是否已经安装了软件
        if app.name in self.apps:
            print("已经安装了 %s,无需再次安装" % app.name)
        else:
            app.install()
            self.apps.append(app.name)


class App(object):
    def __init__(self, name, version, desc):
        self.name = name
        self.version = version
        self.desc = desc

    def __str__(self):
        return "%s 的当前版本是 %s - %s" % (self.name, self.version, self.desc)

    def install(self):
        print("将 %s [%s] 的执行程序复制到程序目录..." % (self.name, self.version))


class PyCharm(App):
    pass


class Chrome(App):
    def install(self):
        print("正在解压缩安装程序...")
        super().install()


linux = MiniOS("Linux")
print(linux)

pycharm = PyCharm("PyCharm", "1.0", "python 开发的 IDE 环境")
chrome = Chrome("Chrome", "2.0", "谷歌浏览器")

linux.install_app(pycharm)
linux.install_app(chrome)
linux.install_app(chrome)

print(linux)

运行结果

Linux 安装的软件列表为 []
将 PyCharm [1.0] 的执行程序复制到程序目录...
正在解压缩安装程序...
将 Chrome [2.0] 的执行程序复制到程序目录...
已经安装了 Chrome,无需再次安装
Linux 安装的软件列表为 ['PyCharm', 'Chrome']

简单理解:
如代码中 Chrome(App)方法中,继承App的函数后,对install()方法进行重定义;当安装非Chrome软件时,遵循父类的install()方法,当安装Chrome时,则遵循子类中install()方法;这个过程变称为多态。

多继承以及MRO顺序

1.单独调用父类的方法

# coding=utf-8

print("******多继承使用类名.__init__ 发生的状态******")
class Parent(object):
    def __init__(self, name):
        print('parent的init开始被调用')
        self.name = name
        print('parent的init结束被调用')

class Son1(Parent):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print('Son1的init开始被调用')
        self.age = age
        Parent.__init__(self, name)
        print('Son1的init结束被调用')

class Son2(Parent):
    def __init__(self, name, gender):
        print('Son2的init开始被调用')
        self.gender = gender
        Parent.__init__(self, name)
        print('Son2的init结束被调用')

class Grandson(Son1, Son2):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gender):
        print('Grandson的init开始被调用')
        Son1.__init__(self, name, age)  # 单独调用父类的初始化方法
        Son2.__init__(self, name, gender)
        print('Grandson的init结束被调用')

gs = Grandson('grandson', 12, '男')
print('姓名:', gs.name)
print('年龄:', gs.age)
print('性别:', gs.gender)

print("******多继承使用类名.__init__ 发生的状态******\n\n")

运行结果:

******多继承使用类名.__init__ 发生的状态******
Grandson的init开始被调用
Son1的init开始被调用
parent的init开始被调用
parent的init结束被调用
Son1的init结束被调用
Son2的init开始被调用
parent的init开始被调用
parent的init结束被调用
Son2的init结束被调用
Grandson的init结束被调用
姓名: grandson
年龄: 12
性别: 男
******多继承使用类名.__init__ 发生的状态******

2.多继承中super调用有所父类的被重写的方法

print("******多继承使用super().__init__ 发生的状态******")
class Parent(object):
    def __init__(self, name, *args, **kwargs):  # 为避免多继承报错,使用不定长参数,接受参数
        print('parent的init开始被调用')
        self.name = name
        print('parent的init结束被调用')

class Son1(Parent):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args, **kwargs):  # 为避免多继承报错,使用不定长参数,接受参数
        print('Son1的init开始被调用')
        self.age = age
        super().__init__(name, *args, **kwargs)  # 为避免多继承报错,使用不定长参数,接受参数
        print('Son1的init结束被调用')

class Son2(Parent):
    def __init__(self, name, gender, *args, **kwargs):  # 为避免多继承报错,使用不定长参数,接受参数
        print('Son2的init开始被调用')
        self.gender = gender
        super().__init__(name, *args, **kwargs)  # 为避免多继承报错,使用不定长参数,接受参数
        print('Son2的init结束被调用')

class Grandson(Son1, Son2):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gender):
        print('Grandson的init开始被调用')
        # 多继承时,相对于使用类名.__init__方法,要把每个父类全部写一遍
        # 而super只用一句话,执行了全部父类的方法,这也是为何多继承需要全部传参的一个原因
        # super(Grandson, self).__init__(name, age, gender)
        super().__init__(name, age, gender)
        print('Grandson的init结束被调用')

print(Grandson.__mro__)

gs = Grandson('grandson', 12, '男')
print('姓名:', gs.name)
print('年龄:', gs.age)
print('性别:', gs.gender)
print("******多继承使用super().__init__ 发生的状态******\n\n")

运行结果:

******多继承使用super().__init__ 发生的状态******
(<class '__main__.Grandson'>, <class '__main__.Son1'>, <class '__main__.Son2'>, <class '__main__.Parent'>, <class 'object'>)
Grandson的init开始被调用
Son1的init开始被调用
Son2的init开始被调用
parent的init开始被调用
parent的init结束被调用
Son2的init结束被调用
Son1的init结束被调用
Grandson的init结束被调用
姓名: grandson
年龄: 12
性别: 男
******多继承使用super().__init__ 发生的状态******

注意:

  • 以上2个代码执行的结果不同
  • 如果2个子类中都继承了父类,当在子类中通过父类名调用时,parent被执行了2次
  • 如果2个子类中都继承了父类,当在子类中通过super调用时,parent被执行了1次。原因在于:
    1.在多继承时,使用super方法,对父类的传参数,由于Python3中super的C3算法(处理多继承调用的先后顺序,保证每一个类只调一次)导致的原因,必须把参数全部传递,否则会报错;
  1. C3算法的体现:当在打印最底层类的__mro__方法(eg:print(Grandson.mro)),可以得出C3算法的结论,以一个元祖的形式表示。这个元祖里面是很多类的名字,类的先后顺序决定了调用super()的先后顺序。
  2. 当super()括号无参数时,则当前的类是哪个就拿它对应元祖中相同项,相同项的下一个则为继承的类。而当super()括号有参数时,则拿括号里面的参数查询元祖中对应项,对应项的下一个为继承项。

3 单继承中super

print("******单继承使用super().__init__ 发生的状态******")
class Parent(object):
    def __init__(self, name):
        print('parent的init开始被调用')
        self.name = name
        print('parent的init结束被调用')

class Son1(Parent):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print('Son1的init开始被调用')
        self.age = age
        super().__init__(name)  # 单继承不能提供全部参数
        print('Son1的init结束被调用')

class Grandson(Son1):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gender):
        print('Grandson的init开始被调用')
        super().__init__(name, age)  # 单继承不能提供全部参数
        print('Grandson的init结束被调用')

gs = Grandson('grandson', 12, '男')
print('姓名:', gs.name)
print('年龄:', gs.age)
#print('性别:', gs.gender)
print("******单继承使用super().__init__ 发生的状态******\n\n")

PS.单继承中super()与类名的方法无差别

小试牛刀(面试题)
以下的代码的输出将是什么?说出你的答案并解释。

class Parent(object):
    x = 1

class Child1(Parent):
    pass

class Child2(Parent):
    pass

print(Parent.x, Child1.x, Child2.x)
Child1.x = 2
print(Parent.x, Child1.x, Child2.x)
Parent.x = 3
print(Parent.x, Child1.x, Child2.x)

输出结果:

1 1 1 
1 2 1 
3 2 3

再论静态方法和类方法
1.类属性、实力属性

他们在定义和使用中有所区别,而最本质的区别是内存中保存中保存的位置不同,

  • 实力属性属于对象
  • 类属性属于类
class Province(object):
    # 类属性
    country = '中国'

    def __init__(self, name):
        # 实例属性
        self.name = name


# 创建一个实例对象
obj = Province('山东省')
# 直接访问实例属性
print(obj.name)
# 直接访问类属性
Province.country

由上述代码可以看出【实例属性需要通过对象来访问】【类属性通过类访问】,在使用上可以看出实例属性和类属性的归属是不同的。

其在内容的存储方式类似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由上图看出:

  • 类属性在内存中只保存一份
  • 实例属性在每个对象中都要保存一份

应用场景:

  • 通过类创建实例对象时,如果每个对象需要具有相同名字的属性,那么就使用类属性,用一份既可

2.实力方法、静态方法和类方法
方法包括:实例方法、静态方法和类方法,三种方法在内存中都归属于类,区别在于调用方式不同

  • 实例方法:由对象调用;至少一个self参数;执行实例方法时,自动将调用该方法的对象赋值给self;
  • 类方法:由类调用;至少一个cls参数;执行类方法时,自动将调用该方法的类赋值给cls;
  • 静态方法:由类调用;无默认参数;
class Foo(object):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def ord_func(self):
        """ 定义实例方法,至少有一个self参数 """
        # print(self.name)
        print('实例方法')

    @classmethod
    def class_func(cls):
        """ 定义类方法,至少有一个cls参数 """
        print('类方法')

    @staticmethod
    def static_func():
        """ 定义静态方法 ,无默认参数"""
        print('静态方法')



f = Foo("中国")
# 调用实例方法
f.ord_func()

# 调用类方法
Foo.class_func()

# 调用静态方法
Foo.static_func()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比

  • 相同点:对于所有的方法而言,均属于类,所以在内存中也只保存一份
  • 不同点:方法调用者不同,调用方法时自动传入的参数不同。

property属性
1.什么是property属性
一种用起来像是使用的实例属性一样的特殊属性,可以对应于某个方法

# ############### 定义 ###############
class Foo:
    def func(self):
        pass

    # 定义property属性
    @property
    def prop(self):
        pass

# ############### 调用 ###############
foo_obj = Foo()
foo_obj.func()  # 调用实例方法
foo_obj.prop  # 调用property属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roperty属性的定义和调用要注意以下几点:

  • 定义时,在实例方法的基础上添加@property装饰器;并且仅有一个self参数
  • 调用时,无需括号
  方法:foo_obj.func()
  property属性:foo_obj.prop

2.简单的实例
对于京东商城中显示电脑主机的列表页面,每次请求不可能把数据库中的所有内容都显示到页面上,而是通过分页的功能局部显示,所以在向数据库中请求数据时就要显示的指定获取从第m条到第n条的所有数据 这个分页的功能包括:

  • 根据用户请求的当前页和总数据条数计算出 m 和 n
  • 根据m 和 n 去数据库中请求数据
# ############### 定义 ###############
class Pager:
    def __init__(self, current_page):
        # 用户当前请求的页码(第一页、第二页...)
        self.current_page = current_page
        # 每页默认显示10条数据
        self.per_items = 10 

    @property
    def start(self):
        val = (self.current_page - 1) * self.per_items
        return val

    @property
    def end(self):
        val = self.current_page * self.per_items
        return val

# ############### 调用 ###############
p = Pager(1)
p.start  # 就是起始值,即:m
p.end  # 就是结束值,即:n

从上述可见

  • python的property属性的功能是:property属性内部进行一系列的逻辑计算,最终将计算结果返回。

3.property属性的两种方式

  • 装饰器 即:在方法上应用装饰器
  • 类属性 即:在类中定义值为property对象的类属性

3.1装饰器方式
在类的实例方法上应用@property装饰器
Python中的类有经典类和新式类,新式类的属性比经典类的属性丰富。(如果类继object,那么该类是新式类)

经典类,具有一种@property装饰器

# ############### 定义 ###############    
class Goods:
    @property
    def price(self):
        return "laowang"
# ############### 调用 ###############
obj = Goods()
result = obj.price  # 自动执行 @property 修饰的 price 方法,并获取方法的返回值
print(result)

新式类,具有三种@property装饰器

#coding=utf-8
# ############### 定义 ###############
class Goods:
    """python3中默认继承object类
        以python2、3执行此程序的结果不同,因为只有在python3中才有@xxx.setter  @xxx.deleter
    """
    @property
    def price(self):
        print('@property')

    @price.setter
    def price(self, value):
        print('@price.setter')

    @price.deleter
    def price(self):
        print('@price.deleter')

# ############### 调用 ###############
obj = Goods()
obj.price          # 自动执行 @property 修饰的 price 方法,并获取方法的返回值
obj.price = 123    # 自动执行 @price.setter 修饰的 price 方法,并将  123 赋值给方法的参数
del obj.price      # 自动执行 @price.deleter 修饰的 price 方法

注意

  • 经典类中的属性只有一种访问方式,其对应被@property修饰的方法
  • 新式类中的属性有三种访问方式,并分别对应了三个被@property、@方法名.setter、@方法名.deleter修饰的方法

由于新式类中具有三种访问方式,我们可以根据他们几个属性的访问特点,分别将三个方法定义为同一个属性:获取、修改、删除

class Goods(object):

    def __init__(self):
        # 原价
        self.original_price = 100
        # 折扣
        self.discount = 0.8

    @property
    def price(self):
        # 实际价格 = 原价 * 折扣
        new_price = self.original_price * self.discount
        return new_price

    @price.setter
    def price(self, value):
        self.original_price = value

    @price.deleter
    def price(self):
        del self.original_price

obj = Goods()
obj.price         # 获取商品价格
obj.price = 200   # 修改商品原价
del obj.price     # 删除商品原价

3.2类属性方式,创建值为property对象的类属性

  • 当使用类属性的方式创建property属性时,经典类和新式类无区别
class Foo:
    def get_bar(self):
        return 'laowang'

    BAR = property(get_bar)

obj = Foo()
reuslt = obj.BAR  # 自动调用get_bar方法,并获取方法的返回值
print(reuslt)

property方法中有四个参数

  • 第一个参数是方法名,调用 对象.属性 时自动触发执行方法
  • 第二个参数是方法名,调用 对象.属性 = XXX 时自动触发执行方法
  • 第三个参数是方法名,调用 del 对象.属性 时自动触发执行方法
  • 第四个参数是字符串,调用 对象.属性.doc ,此参数是该属性的描述信息
#coding=utf-8
class Foo(object):
    def get_bar(self):
        print("getter...")
        return 'laowang'

    def set_bar(self, value): 
        """必须两个参数"""
        print("setter...")
        return 'set value' + value

    def del_bar(self):
        print("deleter...")
        return 'laowang'

    BAR = property(get_bar, set_bar, del_bar, "description...")

obj = Foo()

obj.BAR  # 自动调用第一个参数中定义的方法:get_bar
obj.BAR = "alex"  # 自动调用第二个参数中定义的方法:set_bar方法,并将“alex”当作参数传入
desc = Foo.BAR.__doc__  # 自动获取第四个参数中设置的值:description...
print(desc)
del obj.BAR  # 自动调用第三个参数中定义的方法:del_bar方法

由于类属性方式创建property属性具有3种访问方式,我们可以根据它们几个属性的访问特点,分别将三个方法定义为同一个属性:获取、修改、删除

class Goods(object):

    def __init__(self):
        # 原价
        self.original_price = 100
        # 折扣
        self.discount = 0.8

    def get_price(self):
        # 实际价格 = 原价 * 折扣
        new_price = self.original_price * self.discount
        return new_price

    def set_price(self, value):
        self.original_price = value

    def del_price(self):
        del self.original_price

    PRICE = property(get_price, set_price, del_price, '价格属性描述...')

obj = Goods()
obj.PRICE         # 获取商品价格
obj.PRICE = 200   # 修改商品原价
del obj.PRICE     # 删除商品原价

4.Django框架中应用了property属性(了解)
WEB框架Django的视图中request.POST就是使用的类属性的方式创建的属性

class WSGIRequest(http.HttpRequest):
    def __init__(self, environ):
        script_name = get_script_name(environ)
        path_info = get_path_info(environ)
        if not path_info:
            # Sometimes PATH_INFO exists, but is empty (e.g. accessing
            # the SCRIPT_NAME URL without a trailing slash). We really need to
            # operate as if they'd requested '/'. Not amazingly nice to force
            # the path like this, but should be harmless.
            path_info = '/'
        self.environ = environ
        self.path_info = path_info
        self.path = '%s/%s' % (script_name.rstrip('/'), path_info.lstrip('/'))
        self.META = environ
        self.META['PATH_INFO'] = path_info
        self.META['SCRIPT_NAME'] = script_name
        self.method = environ['REQUEST_METHOD'].upper()
        _, content_params = cgi.parse_header(environ.get('CONTENT_TYPE', ''))
        if 'charset' in content_params:
            try:
                codecs.lookup(content_params['charset'])
            except LookupError:
                pass
            else:
                self.encoding = content_params['charset']
        self._post_parse_error = False
        try:
            content_length = int(environ.get('CONTENT_LENGTH'))
        except (ValueError, TypeError):
            content_length = 0
        self._stream = LimitedStream(self.environ['wsgi.input'], content_length)
        self._read_started = False
        self.resolver_match = None

    def _get_scheme(self):
        return self.environ.get('wsgi.url_scheme')

    def _get_request(self):
        warnings.warn('`request.REQUEST` is deprecated, use `request.GET` or '
                      '`request.POST` instead.', RemovedInDjango19Warning, 2)
        if not hasattr(self, '_request'):
            self._request = datastructures.MergeDict(self.POST, self.GET)
        return self._request

    @cached_property
    def GET(self):
        # The WSGI spec says 'QUERY_STRING' may be absent.
        raw_query_string = get_bytes_from_wsgi(self.environ, 'QUERY_STRING', '')
        return http.QueryDict(raw_query_string, encoding=self._encoding)

    # ############### 看这里看这里  ###############
    def _get_post(self):
        if not hasattr(self, '_post'):
            self._load_post_and_files()
        return self._post

    # ############### 看这里看这里  ###############
    def _set_post(self, post):
        self._post = post

    @cached_property
    def COOKIES(self):
        raw_cookie = get_str_from_wsgi(self.environ, 'HTTP_COOKIE', '')
        return http.parse_cookie(raw_cookie)

    def _get_files(self):
        if not hasattr(self, '_files'):
            self._load_post_and_files()
        return self._files

    # ############### 看这里看这里  ###############
    POST = property(_get_post, _set_post)

    FILES = property(_get_files)
    REQUEST = property(_get_request)

综上所述

  • 定义property属性共有两种方式,分别是【装饰器】和【类属性】,而【装饰器】方式针对经典类和新式类又有所不同。
  • 通过使用property属性,能够简化调用者在获取数据的流程

property属性-应用

1.私有属性添加getter和setter方法

class Money(object):
    def __init__(self):
        self.__money = 0

    def getMoney(self):
        return self.__money

    def setMoney(self, value):
        if isinstance(value, int):
            self.__money = value
        else:
            print("error:不是整型数字")

2. 使用property升级getter和setter方法

class Money(object):
    def __init__(self):
        self.__money = 0

    def getMoney(self):
        return self.__money

    def setMoney(self, value):
        if isinstance(value, int):
            self.__money = value
        else:
            print("error:不是整型数字")

    # 定义一个属性,当对这个money设置值时调用setMoney,当获取值时调用getMoney
    money = property(getMoney, setMoney)  

a = Money()
a.money = 100  # 调用setMoney方法
print(a.money)  # 调用getMoney方法
#100

3.使用property取代getter和setter方法

  • 重新实现一个属性的设置和读取方法,可做边界判定
class Money(object):
    def __init__(self):
        self.__money = 0

    # 使用装饰器对money进行装饰,那么会自动添加一个叫money的属性,当调用获取money的值时,调用装饰的方法
    @property
    def money(self):
        return self.__money

    # 使用装饰器对money进行装饰,当对money设置值时,调用装饰的方法
    @money.setter
    def money(self, value):
        if isinstance(value, int):
            self.__money = value
        else:
            print("error:不是整型数字")

a = Money()
a.money = 100
print(a.money)

面对对象设计

  • 继承 - 是基于Python中的属性查找(如X.name)
  • 多态 - 在X.method方法中,method的意义取决于X的类型
  • 封装 - 方法和运算符实现行为,数据隐藏默认是一种惯例

with与“上下文管理器”

对于系统资源如文件、数据库连接、socket而言,应用程序打开这些资源并执行完业务逻辑之后,必须做一件事就是关闭(断开)该资源

比如Python程序打开一个文件,往文件中写内容,写完之后,就要关闭该文件,否则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极端情况下会出现“Too many open files”的错误,因为系统允许你打开的最大文件数量是有限的。

同样,对于数据库,如果连接数过多而没有及时关闭的话,就可能会出现“Can not connect to MySQL server Too many connections”,因为数据库连接是一种非常昂贵的资源,不可能无限制的被创建。

来看看如何正确关闭一个文件。

普通版

def m1():
    f = open("output.txt", "w")
    f.write("python之禅")
    f.close()

这样写有一个潜在的问题,如果在调用 write 的过程中,出现了异常进而导致后续代码无法继续执行,close 方法无法被正常调用,因此资源就会一直被该程序占用者释放。那么该如何改进代码呢?

进阶版

def m2():
    f = open("output.txt", "w")
    try:
        f.write("python之禅")
    except IOError:
        print("oops error")
    finally:
        f.close()

改良版本的程序是对可能发生异常的代码处进行 try 捕获,使用 try/finally 语句,该语句表示如果在 try 代码块中程序出现了异常,后续代码就不再执行,而直接跳转到 except 代码块。而无论如何,finally 块的代码最终都会被执行。因此,只要把 close 放在 finally 代码中,文件就一定会关闭。

高级版

def m3():
    with open("output.txt", "r") as f:
        f.write("Python之禅")

一种更加简洁,优雅的方式就是用with关键字。open方法的返回值赋值给变量f,当离开with代码块的时候,系统会自动调用f.close()方法,with的作用和使用try/finally语句是一样的。那么它的实现原理是什么?在讲with的原理前要涉及到另外一个概念,就是上下文管理器(Context Manager)

上下文管理器
任何实现了__enter__()和__exit__()方法的对象都可称之为上下文管理器,上下文管理器对象可以使用with关键字。显然,文件(file)对象也实现了上下文管理器。

那么文件对象是如何实现这两个方法的呢?我们可以模拟实现一个自己的文件夹,让该类实现__enter__()和__exit__()方法。

class File():

    def __init__(self, filename, mode):
        self.filename = filename
        self.mode = mode

    def __enter__(self):
        print("entering")
        self.f = open(self.filename, self.mode)
        return self.f

    def __exit__(self, *args):
        print("will exit")
        self.f.close()

enter()方法返回资源对象,这里就是你将要打开的那个文件对象,exit()方法处理一些清楚工作。

因为File类实现了上下文管理器,现在就可以使用with语句了。

with File('out.txt', 'w') as f:
    print("writing")
    f.write('hello, python')

这样,你就无需显示地调用 close 方法了,由系统自动去调用,哪怕中间遇到异常 close 方法也会被调用。

实现上下文管理器的另外方式
Python 还提供了一个 contextmanager 的装饰器,更进一步简化了上下文管理器的实现方式。通过 yield 将函数分割成两部分,yield 之前的语句在 enter 方法中执行,yield 之后的语句在 exit 方法中执行。紧跟在 yield 后面的值是函数的返回值。

from contextlib import contextmanager

@contextmanager
def my_open(path, mode):
    f = open(path, mode)
    yield f
    f.close()

调用

with my_open('out.txt', 'w') as f:
    f.write("hello , the simplest context manager")

总结
Python提供了with语法用于简化资源操作的后续清除操作,是try/finally的替代方法,实现原理建立在上下文管理器之上。此外,Python还提供了一个contextmanager装饰器,更进一步简化上下文管理器的实现方式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