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奇,为什么能做人形机器人的公司变多,双足行走等底层技术发生了哪些突破?

现在是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能做人形机器人且推出产品的公司已经很多,以往感觉比较高端的双足行走功能也成了标配。人心机器人的研究历史已经几十年,长期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未能实现产业化,为何现在突然能够产业化?我理解,除了大模型热带动机器人行业兴起外,人形机器人底层技术应该也产生了较大的突破。

双足行走功能属于运动控制,对运动控制系统来说,要想稳定,一看执行器和传感器,即硬件平台,二看控制算法。现在突破应该也与这两方面的突破密切相关。由于本人是控制出身,在此简单谈谈一个外行人对控制算法方面突破的粗浅理解。

对机器人这种多输入、多输出的系统,模型预测控制(MPC)被广泛使用,但其缺点是需要精确的数学模型,单步所需计算时间较长。因为机器人系统的物理精确模型建立有难度,且以往嵌入式芯片的算力有限,难以满足实时性要求,导致这项技术不能走出实验室。

现在,强化学习被引入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中,与MPC实现联合控制,其不需要数学模型就能控制。并且,随着AI的使用,嵌入式芯片的计算能力也越来越强,能够实现MPC的实时计算。

各位大佬,不知道我的理解是否准确?人形机器人的硬件平台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