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关系运算之除法(详细)

本文详细介绍数据库关系代数中的除法运算原理及应用场景,指出当问题涉及集合包含概念时除法的应用价值,并给出如何构造成除法操作的具体思路。

写在前面:

设有关系 R(X,Y) 与关系 S(Y,Z),其中X,Y,Z为属性集合。R与S要进行除法运算,R中的Y与S中的Y可以有不同的属性名,但对应属性必须出自相同的域。
这句话是说,哪怕把R中的Y换个名字,比如改为R(X,T),只要R中的T和S中的Y有相同的值域,也可以进行除法。

详细:
https://blog.csdn.net/baidu_22153679/article/details/52454748?ops_request_misc=%257B%2522request%255Fid%2522%253A%2522161560641816780274177280%2522%252C%2522scm%2522%253A%252220140713.130102334…%2522%257D&request_id=161560641816780274177280&biz_id=0&utm_medium=distribute.pc_search_result.none-task-blog-2allsobaiduend~default-3-52454748.first_rank_v2_pc_rank_v29&utm_term=%E6%95%B0%E6%8D%AE%E5%BA%93%E5%85%B3%E7%B3%BB%E4%BB%A3%E6%95%B0%E9%99%A4%E6%B3%95

应用场景:

当问题中出现“至少”“全部”“所有”等类似的集合包含的概念时,可能会用到除法;
在用到除法时,关键问题是构造除关系和被除关系,在这里提供一个思路:被除数一般设置为要查找信息的表,除数一般设置为提供了查找信息的表。

### 数据库中元组运算除法规则及其实现 #### 1. 关系代数中的除法定义 在关系代数中,除法是一种用于筛选特定条件下的元组的操作。假设两个关系分别为 \( R \) 和 \( S \),其中 \( R(A_1, A_2, ..., A_m, B_1, B_2, ..., B_n) \) 表示具有多个属性的关系,\( S(B_1, B_2, ..., B_n) \) 是另一个仅包含部分公共属性的关系。那么,\( R ÷ S \) 的结果表示的是那些满足以下条件的元组集合:对于每一个属于 \( S \) 中的元组,都存在一个对应的 \( R \) 中的元组与其匹配[^4]。 具体来说,如果 \( T = R ÷ S \),则 \( T \) 包含所有只存在于 \( R \) 而不存在于 \( S \) 的属性及其值,并且这些值与 \( S \) 所有元组的所有可能组合均能在 \( R \) 中找到对应项。 #### 2. SQL 实现除法操作的方法 虽然标准 SQL 并未直接提供一种内置函数来支持 “除法”,但我们可以通过嵌套查询以及 `WHERE` 子句实现这一逻辑。下面展示如何通过 SQL 查询模拟除法: 给定如下数据表结构: ```sql CREATE TABLE course ( id INT, name VARCHAR(50) ); INSERT INTO course VALUES (1,'database'), (2,'math'), (3,'it'), (4,'c'); ``` 如果我们希望找出哪些学生选修了所有的课程,则可以构建这样的查询语句: ```sql SELECT student_id FROM enrollment e1 GROUP BY student_id HAVING COUNT(DISTINCT CASE WHEN EXISTS( SELECT * FROM course c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 FROM enrollment e2 WHERE e2.student_id=e1.student_id AND e2.course_name=c.name)) THEN NULL ELSE c.id END)=0; ``` 上述代码片段展示了基于 `EXISTS` 或者 `NOT EXISTS` 来验证是否存在不符合条件的情况,从而间接实现了除法的效果[^3]。 #### 3. 域变量的应用解释 域变量的概念主要用于描述关系演算过程中的一种抽象机制。它允许我们从理论上考虑任意选取某一列内的数值作为候选解的一部分,进而测试整个组合是否构成合法的关系成员[^2]。这种思想有助于理解复杂查询背后的工作原理,尤其是在涉及多层嵌套子查询的时候尤为明显。 --- ### 示例解析 假设有两份表格资料如下所示: | **R** | A | B | C | |-------|-----|-----|-----| | r1 | a1 | b1 | c1 | | r2 | a1 | b2 | c2 | | r3 | a2 | b1 | c1 | | **S** | B | C | |-------|-----|-----| | s1 | b1 | c1 | | s2 | b2 | c2 | 按照之前提到的原则计算得到最终答案应为 {a1} ,因为只有当 A=a1 时才能覆盖住全部来自 S 表里的记录配对情况[(b1,c1), (b2,c2)]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