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笔记》第十四章: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1、回顾交换机它是属于数据链路层的设备,数据链路层所传输的是数据帧,所封装的是MAC头部(主要有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差错校验

2、回顾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 建立逻辑连接,进行物理地址寻址,差错校验
  • 数据链路的建立、维护和拆除
  • 数据帧的封装、传输、同步、差错校验,在数据链路层也可以做流量控制(一般情况下不在数据链路层做)

3、以太网

  • 回顾一下以太网的标准(802局域网标准)
    • 有线局域网
    • 无线局域网
  • 以太网 = 局域网

4、交换机主要讲的以太网交换机(局域网的交换机)

5、以太网的基本概念

6、以太网的发展史

  • 10BASE-T

  • 100BASE-T

  • 1000BASE-T

7、早期的网络是共享式网络,目前所使用的是交换式网络

  • 交换式网络
    • 以太网交换机
    • 以太网MAC地址(在目前所有网络接口都具有一个全球唯一的以太网MAC地址)

8、以太网的MAC

  • 用来标识一个以太网上的某个单独的设备或一组设备

    • 两个设备要想在以太网中进行通信,那就必须要MAC地址进行交互
    • 两个设备需要在网络中进行通信,就必须配置相应的IP地址
  • MAC地址由48位的二进制组成,通常表示为12位的十六进制

    00		-E2		 -69	  -5C	   -C5		-DE
    00000000-11100010-01101001-01011100-11000101-11011110
    
  • 一个MAC地址的表示方式:前面24位表示了厂商的编号,后面24位是序列号,从而就可以实现全球唯一

  • 单独设备:当第八位为0的时候表示是单独设备,单播地址

  • 一组设备:当第八位为1的时候表示是一组设备,组播地址

  • 00-00-00-00-00-00:默认填充地址,让不知道对方的MAC地址时,会自动填充一个目的MAC地址

9、以太网的帧

  • Ethernet Ⅱ
  • IEEE802.3帧
    • Type和Length:都是用于标识上层数据的类型
      • 上层是网络层
      • 由于在网络层有不同的协议:IP(0800)、ARP(0806)、ICMP、IGMP、RAMP

10、以太网交换机

  • 早期的共享式以太网,它是由集线器(HUB)相连(带宽共享)

    • 一个冲突域的网络
  • 现在采用交换式网络(以太网交换机)

    • 广播:一种信息的传播方式;一对多的方式
  • 工作模式

    • 单工:数据包只能单向传输
    • 半双工:数据可以双向传输,但不能同时进行
    • 全双工:数据可以双向并且同时进行
  • 接口速率

数据链路层

  • 以太网
    • 以太网MAC地址
    • 以太网帧
    • 以太网的交换机
      • 在早期的时候共享式网络到底是什么样的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