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在前面
个人认为隔声是建筑声学里边比较难的一块内容。想做好隔声,几乎天地人三界,所有能干预的因素都能来干预一下子。凡人,好好感受面对老天爷的无力吧!!!!!
二、背景介绍
隔声,是个古老的课题。每个人都有可能受到噪声影响。一旦遇到了,那真的算你倒霉!!!怎么解决,没得解决,赶紧跑吧朋友!!
不开玩笑,大体有以下四个部分,按照最优和最差分了八个方向:
三、狭义隔声
如下图,是声音传播的三要素。这代表三个物理空间。不管是超声,次声,听觉声,还是电声,水声,空气声,以上再+深度学习+信号处理+心理+生物+结构...相互交错,这么多方向都能归结到这三个空间范畴:发,传,收。
隔声技术从技术手段上定义是在路径上阻断声音传播。他所针对的物理空间如下:所以下意识的思路有:增加障碍物;抽真空;断开硬连接;增加传播衰减距离等破坏传递路径的方法。
四、广义隔声:真正的困难
然而,实际工程上,隔声真正的内涵是,只要别影响接收端怎么都成。例如卧室,不管你外面干什么,只要别影响我睡觉就行。
当consumer提出要隔声的时候,要的是上述结果。这是学习研究隔声最重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巧了,歌声这行完美契合了伟人的思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真理)。
综上,实际的隔声方案是结果导向。
案例一: 从结果出发: 目标:床上枕头附近低于35dB---->窗户,墙,门都已经存在的情况下,隔声量有30dB---->周围一切声源声压级不能高于65dB。高于65dB一定吵醒睡觉的人。
为什么要举这个案例,为了后面说明困难的点铺垫。
案例二:从结果出发: 目标:床上枕头附近低于35dB---->已知周围最高声压级能到55dB--->那么门窗墙只需要有20dB隔声量就可以了。这是理所当然,55-20=35。只要隔声量高于20dB,那么目标区域就低于35dB。
案例三:实际上,如果真的按照案例二里的设计,会有什么情况,现实中多人交谈的声压级平平常常都在60dB往上。那么只要晚上有个人撒酒疯,就是不睡觉,卧室附近胡咧咧,那恭喜了客户这一晚上都别想睡觉了。
显然这是一个偶发事件。这个例子发生的概率不算高。但是谁能保证一定不会发生增加噪声源的事呢。一旦用来隔声的部件都做好了,再想改可要花费很大的代价。
五、隔声的价值
隔声的难点就是,是否要为了应对偶发事件而付出额外代价。
所以隔声的思路分为以下几步:
step 1:先确定噪声源位置,大小。短时间或计划内是否有提高噪声级的可能。
step 2:尽可能的优先选择远离噪声源。增大衰减距离,比一切手段都好使。
step 3:只有上述都定死了:a.噪声级再高,比如有导弹在附近发射。默认偶发事件都是这种概率,所以不管了。b.地址选的已经没法改了。此时再开始做隔声措施。即,实在是便宜的办法没有了,才是人为干预的开始。
六、总结
最后总结一下,天、地、人三界的影响因素:白天晚上、偶发事件、房间周围空旷程度、花鸟鱼虫,风雨雷电(这不是瞎掰,外面电闪雷鸣,房间里面在做精密声学实验,数据能对么)、人为做的隔声够不够大等。
回到开篇,人不要和老天爷斗!重音在斗!不要斗!什么意思,就是说某种措施,某篇文章,某个方案,吊炸天了,能隔声200dB,核武器爆炸都不影响我睡觉。bullshit,一文不值。研发两个亿,比不上在别墅区,和在山西的老家的村子里,睡的香。(盖消声实验室同理)
老天爷没赏饭前,凡人,你无力不?
(吐槽:某央资电器研究院,你就知道做房中房,你什么都做房中房,人家别墅区、大山里安静的一匹,你也做房中房,别人的钱都是大风刮的是吧。傻叉。)
七、结语
今天先到这里,如果大家对隔声问题有任何疑问欢迎在评论区交流。需要歌隔声标准等资料的朋友请加钉钉19520470701
如果这篇文章有帮助到你,请点赞,收藏并留言想要看到的隔声的详细部分!!!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