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说:
算力智库《2023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发展报告》(下称报告)将从全球角度扫描新能源动力电池核心和潜力玩家,挖掘企业战略布局,分析技术研发路径,结合全球能源革命的主旋律和地缘因素,透视新能源动力电池未来的新兴趋势和发展方向,勾勒出全球能源产业布局的全景式地图。
承接上篇推送《2023,解析新能源动力电池这一年,谁最赚钱?谁在海外最吃香?|报告(上)》,本篇推送为报告(下)。
目录:
一、2023,新能源动力电池不要太自信
1.1 碳关税渐进,新能源动力电池成为能源结构转型下的“硬通货”
二、全球动力电池产业图谱及市场格局
2.1 市场集中度提升,行业壁垒走高,全球扩产加快
2.2 供需关系决定企业配套关系,新能源车企成为动力电池的“Cash Cow”
2.3 电池厂向上游延拓意愿强烈,掌控资源端+合资扩产,以图提升议价权
2.4大国博弈下的能源权力之争,产业链回流明显,供应链呈现区域化特征
2.5中国新能源动力电池供应链溢出优势放大,出海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三、动力电池行业竞争趋势分析
3.1 第一性原理:动力电池比拼的是电池性价比,利润弹性来自供应链管理
3.2 从“卷产能”到“卷创新”,技术竞争是关键
四、新兴趋势冒头,2023新能源动力电池赛道埋了哪些“伏笔”?
3
动力电池行业竞争趋势分析
3.1 第一性原理:动力电池比拼的是电池性价比,利润弹性来自供应链管理
纵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涵盖上游矿产化工及材料、中游电池系统以及终端整车,是一个极具纵深和广度的产业链条,而动力电池厂却在其中占据着中枢地位,上连上游矿产化工企业和材料企业,下接下游终端车企,在材料端,动力电池厂天然参与材料开发,是技术迭代主导者,以目前主流的锂电池为例,上游包括四大主材(正负极、隔膜、电解液)、铜铝箔、导电剂、结构件等。虽然电池 70-80%成本构成在直接材料,但电池作为系统工程,电池厂天然会参与材料技术的研发,如宁德的发明专利中,根据中国专利网数据统计,目前宁德专利超过4000件,其中接近2000件为发明专利,材料发明专利数量占比接近40%,合计超700件。在产业链中,电池厂由于深度参与前端材料研发,其承担的角色是主导材料技术变迁的“裁判员”角色。
在电动车终端,电池是决定电动车、储能经济性的关键,电池包在整车中成本占比在30-40%,电动车渗透率提升的关键又在于对标燃油车的经济性,其性价比有决定下游增速的作用,因而从第一性原理来看,动力电池比拼的是电池性价比,这也是动力电池厂商的核心竞争力。
近几年,随着电池厂收入纷纷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