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gdb 基础学习、多种集群方式笔记

MongoDB

‎2022‎年‎6‎月‎17‎日, ‎星期五,‏‎14:40:50


MongoDB 是一个基于 分布式文件存储的数据库。由 C++ 语言编写。旨在为 WEB 应用提供可扩展的高性能数据存储解决方案。

NoSQL,指的是非关系型的数据库。NoSQL用于超大规模数据的存储。MongoDB是非关系型数据库

1.NoSQL 数据库分类

类型部分代表特点
列存储Hbase
Cassandra
Hypertable
顾名思义,是按列存储数据的。最大的特点是方便存储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方便做数据压缩,对针对某一列或者某几列的查询有非常大的IO优势。
文档存储MongoDB、CouchDB文档存储一般用类似json的格式存储,存储的内容是文档型的。这样也就有机会对某些字段建立索引,实现关系数据库的某些功能。
key-value存储Tokyo Cabinet / TyrantBerkeleyDB、MemcacheDB、Redis可以通过key快速查询到其value。一般来说,存储不管value的格式,照单全收。(Redis包含了其他功能)
图存储Neo4J、FlockDB图形关系的最佳存储。使用传统关系数据库来解决的话性能低下,而且设计使用不方便。
对象存储db4oVersant通过类似面向对象语言的语法操作数据库,通过对象的方式存取数据。
xml数据库Berkeley DB、XMLBaseX高效的存储XML数据,并支持XML的内部查询语法,比如XQuery,Xpath。

官网下载地址:https://www.mongodb.com/download-center#community

2.MongoDB概念

SQL术语/概念MongoDB术语/概念解释/说明
databasedatabase数据库
tablecollection数据库表/集合
rowdocument数据记录行/文档
columnfield数据字段/域
indexindex索引
table joins表连接,MongoDB不支持
primary keyprimary key主键,MongoDB自动将_id字段设置为主键

在linux启动命令:

mongod -f mongod.conf 

关闭命令:

# 方式1
mongod -f mongod.conf --shutdown
# 方式2 在客户端里面执行命令关闭

3.数据库基本操作

1.显示数据库

show dbs
# 或
show databases

> show databases
admin   0.000GB
config  0.000GB
local   0.000GB

2.使用数据库

use local

> use local
switched to db local

3.查看当前所在数据库

show db

> db
local

4.删除数据库

use test
db.dropDatabase()
# 删除集合
db.collectionName.drop()

5.删除集合

db.createCollection("Collectionname")
show collections
db.Collectionname.drop()

数据库说明

show databases
admin 0.000GB
config 0.000GB
local 0.000GB

  • admin: 从权限的角度来看,这是"root"数据库。要是将一个用户添加到这个数据库,这个用户自动继承所有数据库的权限。一些特定的服务器端命令也只能从这个数据库运行,比如列出所有的数据库或者关闭服务器。
  • local: 这个数据永远不会被复制,可以用来存储限于本地单台服务器的任意集合
  • config: 当Mongo用于分片设置时,config数据库在内部使用,用于保存分片的相关信息。

4.CRUD操作

原子性:MongoDB中的所有写操作都是单个文档级别的原子操作。

1.增

insert: 可以插入单条也可以多条

# 一条
db.august.insert({"_id":"1","name":"xaio1"})

# 多条需要数组包
db.august.insert([
                 {"_id":"1","name":"xaio1"},
                 {"_id":"2","name":"xaio2"},
                 {"_id":"3","name":"xaio3"},
                 {"_id":"4","name":"xaio4"},
                 {"_id":"5","name":"xaio5"}
               ])

insertOne: 插入单条

db.august.insertOne({"_id":"6","name":"xaio6"})

insertMany: 插入多条

db.collection.insertMany(
   [ <document 1> , <document 2>, ... ],
   {
      writeConcern: <document>,
      ordered: <boolean>
   }
)

参数说明:

​ ordered: (可选),默认值为true,指定插入为有序还是无序插入.

db.august.insertMany([{"_id":"7","name":"xaio7"}],
                     {ordered:true})

使用inser插入有相同 _id 时,会报错…

save:通过传入的文档来替换已有文档,_id 主键存在就更新,不存在就插入(不能同时插入–>[{xx:xx},{xx:xx}])。语法格式如下:

db.collection.save(
   <document>,
   {
     writeConcern: <document>
   }
)

参数说明:

  • document : 文档数据。
  • writeConcern :可选,抛出异常的级别。
db.august.save({"_id":"3","name":"肖3"})

> Updated 1 existing record(s) in 2ms

2.删

remove: 删除文档

db.collection.remove(
   <query>,
   {
     justOne: <boolean>,
     writeConcern: <document>
   }
)

参数说明:

  • query :(可选)删除的文档的条件。
  • justOne : (可选)默认值 false,如为 true 或 1,则只删除一个文档,若为false则删除所有匹配条件的文档。
  • writeConcern :(可选)抛出异常的级别。

简化方法:

删除1个:

​ db.集合名.deleteOne( … )

db.collection.deleteOne(
   <filter>,
   {
      writeConcern: <document>,
      collation: <document>,
      hint: <document|string>        // Available starting in MongoDB 4.4
   }
)

删除所有:

​ db.集合名.deleteMany( … )

db.collection.deleteMany(
   <filter>,
   {
      writeConcern: <document>,
      collation: <document>
   }
)

3.改

update:

db.collection.update(
   <query>,
   <update>,
   {
     upsert: <boolean>,
     multi: <boolean>,
     writeConcern: <document>
   }
)

参数说明:

  • query查询条件,类似mysql后面的where
  • update更新的对象和一些更新的操作符(如 , , ,inc…)等,也可以理解为sql update查询内set后面的内容
  • {} 可选
    • upsert 可选,如果不存在update的记录,是否插入数据,true为插入,默认是false,不插入。
    • multi可选,默认是false,只更新找到的第一条记录,如果这个参数为true,就把按条件查出来多条记录全部更新。
    • writeConcern 可选,抛出异常的级别。
db.august.update(
    {"name":"xiao1"},
    {$set:{"name":"肖1"}}
    )
#翻译 查找 name = xiao的改为 肖1,只修改第一条查到的数据

updateOne:

db.collection.updateOne(
   <filter>,
   <update>,
   {
     upsert: <boolean>,
     writeConcern: <document>,
     collation: <document>,
     arrayFilters: [ <filterdocument1>, ... ],
     hint:  <document|string>        // Available starting in MongoDB 4.2.1
   }
)

参数说明:

db.august.updateOne({"_id":"1"},{$set:{"name":"肖肖1"},
                                 $inc:{"age":1}})

updateMany:

db.collection.updateMany(
   <filter>,
   <update>,
   {
     upsert: <boolean>,
     writeConcern: <document>,
     collation: <document>,
     arrayFilters: [ <filterdocument1>, ... ],
     hint:  <document|string>        // Available starting in MongoDB 4.2.1
   }
)

参数说明:

​ 同updateOne

db.august.updateMany({"name":"肖肖1"},{$set:{"name":"肖肖8888"}})	

添加列: 直接 $set:{"sex":"男"}

db.august.updateOne({"_id":"1"},{$set:{"age":0}})

删除列: $unset:{"sex":""}

db.august.updateOne({"_id":"1"},{$unset:{"age":0}})

4.查

find:

db.august.find(query,projection)

// 查询是否包含
db.inventory.find({item:{$exists:true}})
// 按类型
db.inventory.find({item:{$type:2}})

db.august.find()

5.聚合操作

​ 聚合操作处理数据记录并返回计算结果(诸如统计平均值,求和等)。聚合操作组值来自多个文档,可以对
分组数据执行各种操作以返回单个结果。聚合操作包含三类:单一作用聚合、聚合管道、MapReduce。

  • 单一作用聚合:提供了对常见聚合过程的简单访问,操作都从单个集合聚合文档。
  • 聚合管道是一个数据聚合的框架,模型基于数据处理流水线的概念。文档进入多级管道,将文档转
    换为聚合结果。
  • MapReduce操作具有两个阶段:处理每个文档并向每个输入文档发射一个或多个对象的map阶
    段,以及reduce组合map操作的输出阶段。

单一聚合:

db.inventory.count({tags:{$size:2}})
db.inventory.count({qty:{$gte:100}})
db.inventory.estimatedDocumentCount()
db.inventory.distinct("item")
检索books集合中所有文档的计数
b.books.estimatedDocumentCount()
#计算与查询匹配的所有文档
db.books.count({favCount:{$gt:50}})
#返回不同type的数组
db.books.distinct("type")
#返回收藏数大于90的文档不同type的数组
db.books.distinct("type",{favCount:{$gt:90}})

聚合管道操作语法

pipeline = [$stage1, $stage2, ...$stageN];
db.collection.aggregate(pipeline, {options})
  • pipelines:(数组) 一组数据聚合阶段。除 o u t 、 out、 outMerge和$geonear阶段之外,每个阶段都可以在管道中
    出现多次。
  • options:(文档) 可选,聚合操作的其他参数。包含:查询计划、是否使用临时文件、 游标、最大操作时
    间、读写策略、强制索引等等

聚合管道包含非常丰富的聚合阶段,下面是最常用的聚合阶段 :

阶段描述SQL等价运算符
$match筛选条件WHERE
$project投影AS
$lookup左外连接LEFT OUTER JOIN
$sort排序ORDER BY
$group分组GROUP BY
s k i p / skip/ skip/limit分页
$unwind展开数组
$graphLookup图搜索
f a c e t / facet/ facet/bucket分面搜索

导入json 文件命令

mongoimport -h 192.168.10.102 -d demo -c zip --file C:\Users\19327\Desktop\zip.json

6.Mongdb集群

MongoDB 有三种集群方案部署模式,分别为主从复制(Master-Slaver)、副本集(Replica Set)和分片(Sharding)模式。

  • Master-Slaver 是一种主从副本的模式,目前已经不推荐使用。
  • Replica Set 模式取代了 Master-Slaver 模式,是一种互为主从的关系。Replica Set 将数据复制多份保存,不同服务器保存同一份数据,在出现故障时自动切换,实现故障转移,在实际生产中非常实用。
  • Sharding 模式适合处理大量数据,它将数据分开存储,不同服务器保存不同的数据,所有服务器数据的总和即为整个数据集。

Sharding 模式追求的是高性能,而且是三种集群中最复杂的。在实际生产环境中,通常将 Replica Set 和 Sharding 两种技术结合使用。

1.主从复制(Master-Slaver)

主从复制是 MongoDB 中最简单的数据库同步备份的集群技术,其基本的设置方式是建立一个主节点(Primary)和一个或多个从节点(Secondary),如下图所示。
请添加图片描述

  • 主(Master): 可读可写,当数据有修改的时候,会将oplog操作日志同步到所有连接的salve上去。
  • 从(Slave): 只读不可写,自动从Master同步数据

Master-Slave不支持链式结构,Slave只能直接连接Master。Redis的Master-Slave支持链式结构,Slave可以连接Slave,成为Slave的Slave。

优点:简单

缺点:主节点出现故障,只能人工介入,指定新的主节点.

2.副本集(Relica Set)

副本集提供冗余和高可用性,对于不同数据库服务器上的多个数据副本,复制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容错能力,防止丢失单个数据库服务器。

副本集的集群架构如下图所示。

请添加图片描述

大部分和主从模式类似,但是副本集与主从复制的区别在于:当集群中主节点发生故障时,副本集可以自动投票,选举出新的主节点,并引导其余的从节点连接新的主节点,而且这个过程对应用是透明的。

但为了维持数据一致性,只能有一个主节点.

可以说,MongoDB 的副本集是自带故障转移功能的主从复制。

维持数据一致性的方式:主节点在写入更新数据的同时,还会将操作信息写入到oplog日志中,从节点会定时轮询读取oplog日志,根据日志内容同步更新自身的数据,保持与主节点一致

主节点还负责指定其他节点为从节点,并设置从节点数据的可读性(默认情况下,从节点不支持外部读取),从而让从节点来分担集群读取数据的压力。

在副本集中还有一个额外的仲裁节点(不需要使用专用的硬件设备),负责在主节点发生故障时,参与选举新节点作为主节点。

副本集中的各节点会通过心跳信息来检测各自的健康状况,当主节点出现故障时,多个从节点会触发一次新的选举操作,并选举其中一个作为新的主节点。为了保证选举票数不同,副本集的节点数保持为奇数。

实操:

  1. 创建副本集的存储文件,和数据库日志文件
  2. 创建配置文件
  3. 启动任意节点,执行副本集初始化
  4. 启动其他节点
  5. 添加副本从节点
  6. 更改副本集从节点读操作

请添加图片描述

准备工作:

​ 3台虚拟机都分别安装好Mongdb,版本最好要一致

请添加图片描述

1.创建副本集的存储文件,和数据库日志文件

在三台虚拟机分别执行创建命令

mkdir -p /usr/local/mongodb/data/replicasetdb
mkdir -p /usr/local/mongodb/logs
touch /usr/local/mongodb/logs/replicaset.log
2.创建配置文件

在三台虚拟机分别执行操作如下:

mkdir -p /usr/local/mongodb/conf
touch /usr/local/mongodb/confreplicaset.conf
vim replicaset.conf

replicaset.conf 配置文件

systemLog:
  #MongoDB发送所有日志输出的目标指定为文件
  destination: file
  #mongod或mongos应向其发送所有诊断日志记录信息的日志文件的路径

  path: /usr/local/mongodb/logs/replicaset.log
  #当mongos或mongod实例重新启动时,mongos或mongod会将新条目附加到现有日志文件的末尾。
  logAppend: true

storage:
  #mongod实例存储其数据的目录,storage.dbPath设置仅适用于mongod。
  dbPath: /usr/local/mongodb/data/replicasetdb
  journal:
    #启用或禁用持久性日志以确保数据文件保持有效和可恢复。
    enabled: true

processManagement:
  #启用在后台运行mongos或mongod进程的守护进程模式
  fork: true
  #指定用于保存mongos或mongod进程的进程ID的文件位置,其中mongos或mongod将写入其PID

net:
  #服务实例绑定的IP
  bindIp: 0.0.0.0

  #绑定的端口
  port: 27017

replication:
  #副本集的名称(自定义,但是主从名称要一致)
  replSetName: myrs


3.启动任意节点,执行副本集初始化

这里启动 hadoop2 作为演示:

3.1 这里用过守护进程方式进行启动,执行命令:

mongod -f /usr/local/mongodb/conf/replicasetyaml.conf

请添加图片描述

出现这个界面表示启动服务成功!

tag: 可以通过如下命令检查

ps -ef | grep mong

请添加图片描述

3.2进入mongdb-shell

mongo

请添加图片描述

3.3 连入后必须初始化副本才行

rs.initiate()  #可加参数configuration

初始化之后按一下回车从secondary变为primary

可以通过rs.conf()rs.status()来查看相应的信息

4.启动其他节点
mongod -f /usr/local/mongodb/conf/replicasetyaml.conf
mongo

关闭服务命令:

mongod -f /usr/local/mongodb/conf/replicasetyaml.conf --shutdown
5.添加副本从节点

主节点(hadoop2)添加从节点,将其他成员加入到副本集中

rs.add(host,arbiterOnly)

参数说明:

  • host: 要添加到副本集的新成员,如果是一个字符串,则需要指定新成员的主机名和可选的端口号,可以是域名
  • arbiterOnly:boolean(可选),仅在值为字符串时适用。如果为true,则添加的主机是仲裁者。

示例:

将 hadoop3 和 hadoop4 的节点加添加到副本集:

rs.add("hadoop3")
rs.add("hadoop4")
#或者使用
rs.add("ip地址:端口")

如果有仲裁者进行如下操作:本示例用没有使用到仲裁者

rs.add(host,true)
或
rs.addArb(host)

例子:
rs.addArb("ip:端口")

添加完毕后在终端回车,就可以看到如下:

请添加图片描述

6.更改副本集从节点读操作
  1. 主节点窗口执行插入数据命令
myrs:PRIMARY> db
test
# 插入数据
myrs:PRIMARY> 
	db.demo.insertOne({"name":"august"})
    {
        "acknowledged" : true,
        "insertedId" : ObjectId("62b569d5d780eeffa205f772")
    }
# 查询
myrs:PRIMARY> 
    db.demo.find({})
    { "_id" : ObjectId("62b569d5d780eeffa205f772"), "name" : "august" }

在主节点插入查询数据都可行

  1. 在从节点(hadoop3或者hadoop4)任意窗口执行同样操作:

执行db.demo.insertOne({"name":"august"})出现如下图错误

请添加图片描述

表示不是主节点不能插入数据,这是为了防止mongdb的数据一致性问题

  1. 执行db.demo.fend({})出现如下图错误

请添加图片描述

**重点:**这是mongdb默认配置从节点数据不可读.要先数据可以读取需要进行如下操作:

rs.secondaryOk()

请添加图片描述

取消读取

rs.secondaryOk(false)

副本集搭建完毕

3.分片集群(Sharding)

分片是一种跨多台机器分布数据的方法,MongoDB使用分片来支持具有非常大的数据集和高吞吐量操作的部署。

请添加图片描述

分片集群的组件:

  • 分片(shard):每个分片都包含分片数据的一个子集。每个分片都可以部署为副本集。真正的数据存储位置
  • 配置服务器(config serves):配置服务器存储群集的元数据和配置设置(每个数据库,集合、特定数据的范围的位置,以及保存了跨片数据迁移历史的修改日志)。所有存、取数据的方式,所有shard节点的信息,分片功能的一些配置信息.从MongoDB 3.4开始,配置服务器必须部署为副本集(CSRS)。
  • 路由器(mongos):充当查询路由器,在客户端应用程序和分片集群之间提供接口。mongos本身没有任何数据,请求分发,直接转发所有读、写命令到正确的分片上.mongos进程是轻量级的、不持久化的.所以需要config serves 来保存存储集群的元数据

实操:

  1. 搭建shard1的副本集
  2. 搭建shard2的副本集
  3. 搭建配置服务器的副本集
  4. 搭建mongos
  5. 在mongos加入分片信息
  6. 创建分片集合
    请添加图片描述

准备工作:

​ 3台虚拟机都分别安装好Mongdb,版本最好要一致

请添加图片描述

1.搭建shard1的副本集

1.1 创建文件夹

#创建存储分片的数据文件夹
mkdir -p /usr/local/mongodb/data/shard1/db
# 日志
mkdir -p /usr/local/mongodb/logs/shardrs
touch /usr/local/mongodb/logs/shardrs/shard1.log

1.2 配置文件

vim /usr/local/mongodb/conf/shard1.conf

文件内容如下:

shard1.conf

systemLog:
  #MongoDB发送所有日志输出的目标指定为文件
  destination: file
  #mongod或mongos应向其发送所有诊断日志记录信息的日志文件的路径
  path: /usr/local/mongodb/logs/shardrs/shard1.log
  #当mongos或mongod实例重新启动时,mongos或mongod会将新条目附加到现有日>志文件的末尾。
  logAppend: true
  
storage:
  #mongod实例存储其数据的目录,storage.dbPath设置仅适用于mongod。
  dbPath: /usr/local/mongodb/data/shard1/db
  journal:
    #启用或禁用持久性日志以确保数据文件保持有效和可恢复。
    enabled: true
  wiredTiger:
    engineConfig:
      cacheSizeGB: 0.5

processManagement:
  #启用在后台运行mongos或mongod进程的守护进程模式
  fork: true
  #指定用于保存mongos或mongod进程的进程ID的文件位置,其中mongos或mongod>将写入其PID

net:
  #服务实例绑定的IP
  bindIp: 0.0.0.0

  #绑定的端口
  port: 27017

replication:
  #副本集的名称
  replSetName: shard1
  
sharding:
  #分片角色
  clusterRole: shardsvr

1.3 分别启动mong服务

 mongod -f /usr/local/mongodb/conf/shard1.conf

1.4 进入mongo

mongo hadoop2:27017

1.5 初始化第一个分片副本集

 rs.initiate()
 
 rs.add("hadoop3:27017")
 rs.add("hadoop4:27017")

请添加图片描述

第一套副本集搭建完成

2.搭建shard2的副本集

搭建步骤和shard1步骤一致

#创建存储分片的数据文件夹
mkdir -p /usr/local/mongodb/data/shard2/db
# 日志
mkdir -p /usr/local/mongodb/logs/shardrs
touch /usr/local/mongodb/logs/shardrs/shard2.log

#创建配置文件
vim /usr/local/mongodb/conf/shard2.conf

文件内容如下:

shard2.conf

systemLog:
  #MongoDB发送所有日志输出的目标指定为文件
  destination: file
  #mongod或mongos应向其发送所有诊断日志记录信息的日志文件的路径
  path: /usr/local/mongodb/logs/shardrs/shard2.log
  #当mongos或mongod实例重新启动时,mongos或mongod会将新条目附加到现有日>志文件的末尾。
  logAppend: true

storage:
  #mongod实例存储其数据的目录,storage.dbPath设置仅适用于mongod。
  dbPath: /usr/local/mongodb/data/shard2/db
  journal:
    #启用或禁用持久性日志以确保数据文件保持有效和可恢复。
    enabled: true
  wiredTiger:
    engineConfig:
      cacheSizeGB: 0.5
processManagement:
  #启用在后台运行mongos或mongod进程的守护进程模式
  fork: true
  #指定用于保存mongos或mongod进程的进程ID的文件位置,其中mongos或mongod>将写入其PID

net:
  #服务实例绑定的IP
  bindIp: 0.0.0.0

  #绑定的端口
  port: 27018

replication:
  #副本集的名称
  replSetName: shard2
  
sharding:
  #分片角色
  clusterRole: shardsvr

这里和配置文件 shard1.conf 只有副本集名称不一致

 mongod -f /usr/local/mongodb/conf/shard2.conf
 mongo hadoop2:27018

初始化第二个副本集节点

 rs.initiate()
 
 rs.add("hadoop3:27017")
 rs.add("hadoop4:27017")

第二套分片副本集搭建完成

3.搭建配置服务器的副本集

1.创建存储文件

#创建存储分片的数据文件夹
mkdir -p /usr/local/mongodb/data/config/db
# 日志
mkdir -p /usr/local/mongodb/logs/config

touch config.log

2.配置集配置文件

 touch /usr/local/mongodb/conf/config/config.conf

内容如下:

config.conf

systemLog:
  #MongoDB发送所有日志输出的目标指定为文件
  destination: file
  #mongod或mongos应向其发送所有诊断日志记录信息的日志文件的路径
  path: /usr/local/mongodb/logs/config/config.log
  #当mongos或mongod实例重新启动时,mongos或mongod会将新条目附加到现有日>志文件的末尾。
  logAppend: true

storage:
  #mongod实例存储其数据的目录,storage.dbPath设置仅适用于mongod。
  dbPath: /usr/local/mongodb/data/config/db
  journal:
    #启用或禁用持久性日志以确保数据文件保持有效和可恢复。
    enabled: true
  wiredTiger:
    engineConfig:
      cacheSizeGB: 0.5
processManagement:
  #启用在后台运行mongos或mongod进程的守护进程模式
  fork: true
  #指定用于保存mongos或mongod进程的进程ID的文件位置,其中mongos或mongod>将写入其PID

net:
  #服务实例绑定的IP
  bindIp: 0.0.0.0
  #绑定的端口
  port: 27016

replication:
  #副本集的名称
  replSetName: config
  
sharding:
  #分片角色
  clusterRole: configsvr

注意:配置集的内容和分片集类似,只是分配角色不同

分别启动配置集服务

mongod -f /usr/local/mongodb/conf/config/config.conf 
mongo ip:27016

初始化配置集节点

rs.initiate()

rs.add("hadoop3:27016")
rs.add("hadoop4:27016")

配置集搭建完成

4.搭建路由mongos

路由集是mongos的服务,不是mongod的服务,路由节点不存放数据,所以不需要存放数据的目录

1.准备存放日志的目录:

mkdir -p /usr/local/mongodb/logs/mongos

touch /usr/local/mongodb/logs/mongos/mongos.log

配置文件

mongos.conf

systemLog:
  #MongoDB发送所有日志输出的目标指定为文件
  destination: file
  #mongod或mongos应向其发送所有诊断日志记录信息的日志文件的路径
  path: /usr/local/mongodb/logs/mongos/mongos.log
  #当mongos或mongod实例重新启动时,mongos或mongod会将新条目附加到现有日>志文件的末尾。
  logAppend: true

processManagement:
  #启用在后台运行mongos或mongod进程的守护进程模式
  fork: true
  #指定用于保存mongos或mongod进程的进程ID的文件位置,其中mongos或mongod>将写入其PID

net:
  #服务实例绑定的IP
  bindIp: 0.0.0.0
  #绑定的端口
  port: 27015

sharding:
  #指定配置节点副本集 配置 节点集名称/ip:端口
  configDB: config/hadoop2:27016,hadoop3:27016,hadoop4:27016

分别启动服务

mongos -f /usr/local/mongodb/conf/mongos/mongos.conf

此时所有的服务启动完成

请添加图片描述

5.在mongos加入分片信息
#连接mongos
mongo -port 27015

添加第一个分片

语法:sh.addShard("IP:Port")

sh.addShard("shard1/hadoop2:27017,hadoop3:27017,hadoop3:27017")
#查看分片状况情况
sh.status()

添加第二个分片

sh.addShard("shard2/hadoop2:27018,hadoop3:27018,hadoop3:27018")
#查看分片状况情况
sh.status()
6.创建分片集合

为了使集合支持分片,需要先开启database的分片功能

sh.enableSharding("库名")

sh.shardCollection("库名.集合名",{"key":"存储策略"})

创建第一个分片集合

sh.enableSharding("demo")
sh.shardCollection("demo.emp",{"_id":"hashed"})
sh.status()

mongos>
	use demo
	for(var i = 0;i<1000;i++){db.emp.insert({name:i})}
	
# 查看数据分布情况
mongos> 
	db.emp.getShardDistribution()

Shard shard1 at shard1/hadoop2:27017,hadoop3:27017,hadoop4:27017
 data : 35KiB docs : 1001 chunks : 2
 estimated data per chunk : 17KiB
 estimated docs per chunk : 500

Totals
 data : 35KiB docs : 1001 chunks : 2
 Shard shard1 contains 100% data, 100% docs in cluster, avg obj size on shard : 36B

加入第二个分片信息之后:

请添加图片描述

在连接另一台mongos,发现,第二个路由无需配置,因为分片配置都保存到了配置服务器中.

请添加图片描述

表示分片集群搭建完毕!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Crazy_August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