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篇

前许日子,阅览书籍《暗时间》《自控力》《黑客与画家》,发现均提到冥想,而往日读过的心理学,哲学,名人传等书籍,也无一不在某章或某节中都或多或少涉及到冥想一词,说什么冥想可以提升专注,可以让人心境平和。于是我浅尝小试,却终效果平平。便只当这群人故弄玄虚,自显高明,不以为意。但近来该词频频出现,决定一探究竟。

老实说,很多有关冥想和禅修的文章讲的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最后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几字草草结尾,我觉这些九成都是骗术。在我看来,所有被称高级的事物,都应该能用最简洁的话语表述,否则便算不得高级,只是些杂碎糟粕罢了。所以一开始,我便以冥想能让我一凡夫俗子清晰阐述多少内容,给我生活带来多大改变,来评判冥想效用的有无。

我分别阅读了《观呼吸》,《365天的静心冥想》《十日禅修》等有关冥想的书籍文章,我发现,越是大师高僧,其书越是高深莫测,难以理解,反而一些普通人的冥想心得,让我感触良多。自愈近来颇有心得,愿诉与诸君听辩。

在这些书里,充斥着大量的什么正念,戒定,内观,无常等佛家用语,我一介草民,修为尚浅,只能用一些粗鄙言语,简述一二。

首先,冥想并不是专属于那些深居幽谷的得道高僧所为,它就像读书写字般,是人人可学习的知识技巧,用来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用书里的话来说“它必须是适用于所有人的,不分性别的,不分宗教的,不分信仰的,不分文化差异的,真正普适于任何想要修习智慧的。”

至少可以肯定,冥想真的可以提高专注力,我自己近日实践,每日仅十多分钟,却感触颇深。经过深入接触,我也十分相信,冥想真的可以让那些内心浮躁,易怒,易悲,易忧,情绪起伏过度的人,心境变得平和安详,减少生活中冲突焦虑,使其更加坦然面对生活。我甚至觉得,每一位在尘世奔波劳碌的人,都应该学习冥想,禅修,从而平心静气,安度一生。但冥想禅修和其他的知识一样,是流传百年,并在世界各地广为传播的学问,并非轻而易举可以习得。方得历经些许磨难,坚定意志,数日坚持,才能见得些成果,否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是浪费时间,自娱自乐罢了。

从字面来看,冥想,仿佛就是教人闭上眼,想就可以。但事实并非如此。我更喜欢用禅修这个词来替代,因为它至少不会让人觉得,这件事情过于庸俗,从而遭人鄙弃。

书中指明,禅修的第一步是内观,就是向内观看自己。我们平时看人看物看景,都是看外界,而能真正观看自己的时间少之又少,对自己的了解程度更是少之又少。而内观,就是为了让人能更好的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外在感知,了解自己的贪痴嗔念,了解自己的行为模式,进而改变自己一些天生的不良习性。

内观分好多层,第一层最简单,就是观息,观看呼吸。呼吸有什么好观察的?我第一次观息时,很自然冒出这种念头,因为我在观息方面贫乏的的知识储备,导致仅第一阶段,周而复始好多次,拾起又放弃,过一阵子又开始。这一阶段我最难过的事,就是因为过于关注呼吸,发现我的呼吸有时长,有时短,毫不均匀,总是不由自主地想控制自己的呼吸频率,致使我频频呼吸不畅。而禅修教导说,仅仅观察就好,观察呼吸原本的样子(比如说或许每个人的呼吸本就不均匀呢),我却始终做不到。后来好不容易做到,思绪又总是胡乱纷飞,各种想法不自觉的往脑袋里冒,昨日的糗事,今日的作业,明日的计划等等杂念,像割不断的杂草,纠缠的我甚是烦闷。回头看禅修的书,书上写到,内观时,无论心里升起焦虑,悲痛,还是愤怒,不要过度排斥,仅仅观察它就好。所有的这些感知的升起都是为了消失,认真观察它的每个阶段,什么时候来,维持了多长时间,又什么时候走。最后再自然而然的把意识回归到呼吸上即可。于是我照做,情况微微好转。再后来我继续观息,但实在观察不出什么东西,倍感无聊,搁置一段时间后,猛然惊觉,无聊不也是一种感知,我应该平静地观察无聊这一感知,意识到它的出现,存在和消亡。我又忘了禅修最重要的一点,仅仅观察就好。我翻阅别人的禅修寻找经验,惊讶的发现,别人的观察远比自己细致入微。气息进入鼻孔和出来的温差大小,鼻腔内的感受和鼻沿轮廓的感知深浅,上唇的三角区域因鼻息产生微微的晃动,甚至有些人观察到鼻尖有一根静脉血管在微微跳动,这些我都没有观察到。我才深知我的层次还差的很远,还停留下起步阶段。

对于禅修的动作,并没有固定的标准。之所以佛家道家的禅修都盘腿而坐,是因为他们禅修往往一次就是很长时间,而盘腿坐是最稳固的姿势,相对于躺下更不易睡着,相对坐着又没有太多的条件限制,不需要桌椅板凳,席地而坐即可。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选择自己最舒服的姿势即可,睁眼还是闭眼也没太多要求,只要在认真的观察自己就好。时间上也没太多要求,普通人如果没学过禅修,每天5分钟的冥想,都会使大脑内部产生很大的变化,这也是确切经过科学家证明的,相关方面的论文早已数不胜数,可以亲去查阅。

在观息的这一阶段,佛家称为禅定。学习禅定就像在打基础,为后续所谓的开智慧做铺垫。什么又是开智慧呢,我并未达到这一层次,只能说些我的理解。在十日禅修中,经过三天的禅定,导师让众人不在仅仅观察呼吸,而是将注意力从头顶慢慢的转移到全身各处,依次进行感知。从而使全身各种细胞都能够在自己感知之下。这样做是为了让自己在生活中能更加清楚的感知身体和内心的变化,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它会带来什么实际的效果,我截取部分书中作者感受片段:

“不过今天有些不一样,我已经观察了自己的身体感知将近20个小时了。

站在两盆菜前,我清楚地观察到胃部饥饿的感知,以及它给全身带来的细微影响。而且这种观察带有较为清晰的平等意识:即使不愉悦也不企盼它消失。

我只是观察着,这个“饥饿”究竟是怎样的感知。

我发现当我可以观察到这种感知时,习性反应(也就是后续地“哥要打好多菜啊,这个也要那个也要啊“)就自然而然地停止了。

这里有一点很重要:这绝对不是去下意识地克制欲望。

因为“克制”本身意味着厌恶,意味你在希望它消失。例如,你想念某个人了,然后理智地逼自己不要去想,这时候你已经升起了对这种感知的厌恶心。结果呢?你越厌恶,它越是纠缠着你不放,甚至越绕越深。克制,是很多人曾陷入的误区。但当你静静地去观察想念所带来身体内的感知,后面的一切漩涡便自然而然的消失了。

而这一刻,我观察着自己的饥饿,又看了看眼前的两盆菜,非常的高兴——因为至少在这一刻,我的行为终于不在被自己的感知被动控制和奴役了。

我的思想可以开始主动地出招:

“尽管很饿,但是打坐只适宜吃七分饱。我差不多打这些菜,再加上待会还会吃一个水果,差不多就可以到七分饱了。“ 然后酌情地打了相应的菜。

过程中,我看到了一道菜里大量的香菜。

就当一丝厌恶的感觉升起的时候,我感知到了这种情绪。“不是说不厌恶不贪爱,只是客观地观察么?

我打了两大勺的香菜。坐下来,夹起了一大筷,放到了嘴里,一狠下心,开始咀嚼、咀嚼、咀嚼。带着一颗平等心,观察着所有的感知。

“挺有意思的。真的挺有意思的。原来香菜是这样的。原来香菜的那股怪味是这样的。很难用语言去形容,但是变幻莫测,非常有层次感啊。“

这是个巨大的里程碑。以往当我吃到一点香菜时,那种怪味会让我直接条件反射般地将它吐出来。而且那股味道会在我口中缭绕许久,让人一直陷于淡淡的噁心中,身体也会起一些作恶的反应。而现在,我竟然在大口大口地吃着香菜!身体反应一切正常!

欣喜中,我看到了盘中夹杂着的大块生姜。我想,“连香菜都能吃了,生姜?可以啊!” 然后夹起一大块生姜,放入口中,开始咀嚼。

“挺刺激的。挺有意思的。原来生姜是这样的。原来所谓地“苦味”是这样的。咦?每一次咀嚼,刺激味和苦味都会变得更重一点点。口感非常丰富啊。“

然后我又看到菜里的黑木耳。忘了它曾给我造成过什么阴影,但我大概自从6岁以后就再也没有吃过这个东西。但此刻,我先看了看它,“外形其实和大片的海带差不多嘛”。然后就把它放到嘴里开始咀嚼和品味,它的口感很平常,平常让我实在不理解为什么曾对它产生食物阴影。

就这样,我把这些平日里我会挑剩到一边最后倒掉的菜,吃得一点不剩。

就像冥想时说的那样,尽管我曾看到香菜和生姜就心生戒备,但我厌恶的从来不是它们的外形;尽管我吃到香菜和生姜的味道就直接想把嘴里的东西吐出来,但我厌恶的也不是它们的味道。

让我厌恶并形成习性反应的,是整个身体上下在吃下它们那一刻发生的感知。

一切困苦都缘于对身体内在感知的贪求和厌恶。”

作者通过禅修,改善了他和母亲的关系,以前挑食的毛病也逐渐消去,对一些有益身心健康以前却极力排斥的事物,也慢慢能够接受。我虽未达到作者的层次,但仅仅观息的修习,也微微改善着我的生活。例如陌生人用粗俗的言语袭来,以前我的耳朵感受这种声音,心中产生厌恶的情绪,然后指导我的行为产生过激的反应,但现在我从感知开始慢慢的化解了以前的惯性,我听到一些粗俗的声音,它仅仅是一些声音,心中升起的厌恶也仅仅是一种情绪,所有感知的产生都是为了消亡,厌恶的这种情绪,只要你不迎合它,他就会自动消失,我要做的仅仅是保护自己,不被别人伤害,并且不因为别人而被自己伤害。同时感受他人的痛苦,他可能从小被人辱骂,养成不良的习性,以后也可能遭人排斥,我尽力劝导他,做我该做的即可。

我并不是说教人换位思考,这个拙劣的词曾困我很久,每个人经历遭遇不同,根本不可能进行完全的换位思考,如果真的做到,这世上就不会有打架争吵了。我只是说,通过禅修,你能更清楚感受自己,感受别人,从而做出更理智的决策。

禅修的最高境界是止息,止念,即停止呼吸,停止杂念,听起来玄而又玄,但其实止息不过是心境达到极度平静之后,呼吸和天地融为一体,自行呼吸,而不需要身体过度干涉。止念即心里不再有任何杂念,连时间的概念也感知不到,仿佛世界静止。一旦达到这种境界,会极大的延缓生命的衰老,真正成为了千年乌龟万年鳖的形态。不过我觉得我们常人不必追求这种状态,只要能借得禅修,使人学习上认真专注,生活上心胸开阔,坦然处事,便再好不过。

我查阅资料发现,内观禅修这一法门,最初是由印度人悉达多·乔达摩所创造。我们现在可能更多的听说过他的另一个称呼:释迦牟尼。“不过这个称呼往日代表一群人,意思是“释迦族的修行成就者“。后来民间虚传,才把悉达多这个人和释迦族混为一谈。

如书中言,一般来说,我们普通人所欠缺不了解的,是感知的重要性。一般都认为我们是对外在的六个感官对象,也就是景色、气味、声音、味道、物件和思想产生习性反应。然而释迦摩尼向内观察实相,发现这六个外界事物和我们的习性反应之间有个被忽略的连接,也就是内在的感知。

他说:

“这六个外界事物和相对应的器官相接触,就会产生感知,心马上会对它做出好坏评价,感知因而变成愉悦的或不愉悦的,我们因而升起贪爱或厌恶的习性反应。这个过程极为迅速,习性反应已经反复多次后,我们的意识才察觉到,而这时习性反应已经强到足以主宰控制心了。若要克服习性反应,就必须觉知到反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而反应是从感知开始的,因为我们必须察觉到感知。”

释迦摩尼发现了这个过去不为人知的事实,使得自己开悟,达到完全的身心平衡。所以他在肯定客观事物存在的同时,一再强调身体内在物理感知的重要性。通过「内观」来修习智慧,这是他最大的贡献。

他逝世后的一百年,所谓的“佛教”发生了“根本分裂”,部派佛教时期开始,各种派别间不断争斗。再后来佛教基本变成了“上座部佛教”(蔑称“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两派。在大乘佛教中,释迦摩尼就从一个智者变成了一个法力无边、具有各种超能力的神。再后来大乘佛教从印度向北方传播,又有了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然后大家完全不知道释迦摩尼最初教了什么,只是有事没事求佛保佑了。若释迦牟尼今天在世,看到今日佛教此番景象,非气吐血不可。

也是因为学习冥想,我才明白,原来今天,世界各地已经有很多专门用于普通人禅修的地方,提供免费的食宿,只要你能坚守此处的戒规,认真禅修,即可申请来此,任何人均可。并且这里所有的侍者,都是曾经学习禅修的学者,他们自愿前来当志愿者,一届一届的传承下来。很多人从那里出来,都深感获益深厚,极力举荐旁人前去一试,地方也很容易寻找,百度内观网即可查至。现今我学业繁忙,来日有机会,必去一试,也算人生的另一种境遇。

最后摘抄书籍里的一些话来加强理解。

“我们所做的这一切,只有一个目的:通过亲身地观察这些最根本的感知,从最本质的层面改变以往的积习已久的行为习惯,让自己不再被身体内发生的感知所控制。”

“我们贪求或厌恶的,是自己内在的各种感知。“

“我们贪求的并不是当年快乐的那一刻。我们贪求的是在回想那一刻时,身体内部发生的生理、化学反应(荷尔蒙、肾上腺素等等等等)所带来的感知。“

“在世俗中,贪念会有,但感知永远是先于贪念的。察觉自己身体内部感知的能力,决定了自己的行为有多少是被体内的感知无意识地、被动地操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