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七层模型和TCP/IP协议四层模型

1 OSI 七层模型

     OSI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  开放系统互联)七层网络模型 称为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一个逻辑上的定义,一个规范,他把网络从逻辑上分为7层。每一层都有相关、相对应的物理设备,比如路由器、交换机。OSI七层模型是一种框架性的设计方法,建立七层模型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一种网络互连时所遇到的兼容问题,主要的功能就是帮助不同类型的主机实现数据传输。他的最大优点就是讲服务、接口和协议三个概念明确的划分。

   第1层:物理层

         OSI模型的最低层(第一层),该层包括物理联网媒介,如电缆连线连接器。物理层的协议产生并检测电压以便发送和接收携带数据的信号, 物理层的任务就是为他的上一层提供一个物理连接,以及他们的机械、电器、功能和过程特性。简单的说物理层主要定义物理设备的标准,如网线的接口类型、光纤的接口类型、各种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等,主要作用就是传输比特流(就是有1、0 转化为电流的强弱进行传输,到达目的后在转化为1、0,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数模转换与模数转换 )。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

        OSI模型的第二层,它控制网络层和物理层之间的通信,进行物理寻址,同时将原始的比特流转化为逻辑传输线路。它的主要功能是如何在不可靠的物理线路上进行数据的可靠传输。为了保证传输,从网络层接收到的数据被分割成特定的可被物理层传输的帧。帧是用来移动数据的结构包,它不仅包括原始数据,还包括发送方和接收方的物理地址以及检错和控制信息,其中地址确定了帧将发送到何处,而纠错和控制信息则确保帧无差别的送达,如果在传输数据时,接收点检测所传数据有差错,就要通知发送方重发这一帧。

  第三层:网络层

         OSI模型的第三层,控制子网的运行,如逻辑地址、分组传输、路由选择。主要功能是将网络地址翻译成对应的物理地址,并决定如何将数据从发送方路由到接收方。网络层通过综合考虑发送优先权、网络拥塞程度、服务质量及其可选路由的花费来决定一个网络中的节点A到另一个网络节点B的最佳路径,由于网络层处理并智能指导数据传送,路由器连接网络各段,所以路由器属于网络层。简单的说网络层为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网络中的两个主机系统之间提供连接和路径选择。Internet的发展使得从世界各站点访问信息的用户数大大增加,而网络层正是管理这种连接的层。

第四层:传输层

    OSI模型中最重要的一层。它接收会话层的数据,在必要的时候将这些数据进行分割,并将这些数据交给网络层,保证这些数据段有效到达对端。传输层在传输协议的同时进行流量控制或者是基于接收方可接受数据的快慢程度规定适当的发送速率。除此之外,传输层按照网络能处理的最大尺寸将较长的数据包进行强制分割。例如:以太网无法接收大于1500字节的数据包。发送节点的传输层将数据分割成较小的数据片,同时对每一片数据安排一个序列号,以便数据达到接收方节点的传输层时,能以正确的顺序重组,该过程即被称为排序。工作在传输层的一种服务是TCP/IP协议套中的TCP(传输控制协议),另一项传输层服务是IPX/SPX协议集的SPX(序列包交换)。简单的说:定义了一些传输数据的协议和端口号(WWW端口80等),如:TCP(传输控制协议,传输效率低,可靠性强,用于传输可靠性要求高,数据量大的数据),UDP(用户数据报协议,与TCP特性恰恰相反,用于传输可靠性要求不高,数据量小的数据,如QQ聊天数据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传输的)。 主要是将从下层接收的数据进行分段和传输,到达目的地址后再进行重组。常常把这一层数据叫做段。

第五层:会话层

     负责在网络中的两节点之间建立、维持和终止通信。会话层的功能包括:建立通信链接,保持会话过程通信链接的顺畅,同步两个节点之间的对话,决定通信是否被中断以及通信中断时决定将从何处重新发送。简单的说:会话层:通过传输层(端口号:传输端口与接收端口)建立数据传输的通路。主要在你的系统之间发起会话或者接受会话请求(设备之间需要互相认识可以是IP也可以是MAC或者是主机名)

第六层:表示层

         表示层:信息的语法语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例如加密解密,转换翻译,压缩解压等。可确保一个系统的应用层所发送的信息可以被另一个系统的应用层读取。例如,PC程序与另一台计算机进行通信,其中一台计算机使用扩展二一十进制交换码(EBCDIC),而另一台则使用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ASCII)来表示相同的字符。如有必要,表示层会通过使用一种通格式来实现多种数据格式之间的转换。

第七层:应用层

          各种应用程序协议。是最靠近用户的OSI层。这一层为用户的应用程序(例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和终端仿真)提供网络服务。

                 

 TCP/IP模型:

    

(1)数据链路层

           主要提供链路控制(同步,异步,二进制,HDLC),差错控制(重发机制),流量控制(窗口机制)。

     1)  MAC:媒体接入控制,主要功能是调度,把逻辑信道映射到传输信道,负责根据逻辑信道的瞬时源速率为各个传输信道选择适当的传输格式。MAC层主要有3类逻辑实体,第一类是MAC-b,负责处理广播信道数据;第二类是MAC-c,负责处理公共信道数据;第三类是MAC-d,负责处理专用信道数据。

      2)RLC:无线链路控制,不仅能载控制面的数据,而且也承载用户面的数据。RLC子层有三种工作模式,分别是透明模式、非确认模式和确认模式,针对不同的业务采用不同的模式。

     3)BMC:广播/组播控制,负责控制多播/组播业务。

      4)PDCP:分组数据汇聚协议,负责对IP包的报头进行压缩和解压缩,以提高空中接口无线资源的利用率。

(2) 网络层 

         提供阻塞控制,路由选择(静态路由,动态路由)等

   1)IP:IP协议提供不可靠、无连接的传送服务。IP协议的主要功能有:无连接数据报传输、数据报路由选择和差错控制。IP地址是重要概念。

    2)ARP:地址解析协议。基本功能就是通过目标设备的IP地址,查询目标设备的MAC地址,以保证通信的顺利进行。以太网中的数据帧从一个主机到达网内的另一台主机是根据48位的以太网地址(硬件地址)来确定接口的,而不是根据32位的IP地址。内核必须知道目的端的硬件地址才能发送数据。P2P的连接是不需要ARP的。

   3)RARP:反向地址转换协议。允许局域网的物理机器从网关服务器的 ARP 表或者缓存上请求其 IP 地址。局域网网关路由器中存有一个表以映射MAC和与其对应的 IP 地址。当设置一台新的机器时,其 RARP 客户机程序需要向路由器上的 RARP 服务器请求相应的 IP 地址。假设在路由表中已经设置了一个记录,RARP 服务器将会返回 IP 地址给机器。

    4)IGMP:组播协议包括组成员管理协议和组播路由协议。组成员管理协议用于管理组播组成员的加入和离开,组播路由协议负责在路由器之间交互信息来建立组播树。IGMP属于前者,是组播路由器用来维护组播组成员信息的协议,运行于主机和和组播路由器之间。IGMP 信息封装在IP报文中,其IP的协议号为2。

     5)ICMP: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用于在IP主机、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消息。控制消息是指网络通不通、主机是否可达、路由是否可用等网络本身的消息。这些控制消息虽然并不传输用户数据,但是对于用户数据的传递起着重要的作用。

   6)BGP :边界网关协议。处理像因特网大小的网络和不相关路由域间的多路连接。

    7)RIP:路由信息协议。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矢量的路由选择协议。

(3)传输层

            提供分割与重组数据,按端口号寻址,连接管理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纠错的功能。传输层要向会话层提供通信服务的可靠性,避免报文的出错、丢失、延迟时间紊乱、重复、乱序等差错。

      1)TCP: 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

       2)UDP: 用户数据报协议,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提供面向事务的简单不可靠信息传送服务。

       3)RTP: 实时传输协议,为数据提供了具有实时特征的端对端传送服务,如在组播或单播网络服务下的交互式视频音频或模拟数据。

      4)SCTP: 一个面向连接的流控制传输协议,它可以在两个端点之间提供稳定、有序的数据传递服务。SCTP可以看做是TCP协议的改进,它继承了TCP较为完善的拥塞控制并改进TCP的一些不足:

                 a. SCTP是多宿主连接,而TCP是单地址连接          b.一个TCP连接只能支持一个流,一个SCTP连接可以支持多个流

                 c.SCTP有更好的安全性。

  (4) 应用层

      1)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基于TCP,是用于从WWW服务器传输超文本到本地浏览器的传输协议。它可以使浏览器更加高效,使网络传输减少。

      2)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是一组用于由源地址到目的地址传送邮件的规则,由它来控制信件的中转方式。

       3)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由一组网络管理的标准组成,包含一个应用层协议、数据库模型和一组资源对象。

       4)FTP:文件传输协议,用于Internet上的控制文件的双向传输。同时也是一个应用程序。

       5)Telnet:是Internet远程登陆服务的标准协议和主要方式。为用户提供了在本地计算机上完成远程主机工作的能力。在终端使用者的电脑上使用telnet程序,用它连接到服务器。

        6)SSH:安全外壳协议,为建立在应用层和传输层基础上的安全协议。SSH 是目前较可靠,专为远程登录会话和其他网络服务提供安全性的协议。

        7)NFS:网络文件系统,是FreeBSD支持的文件系统中的一种,允许网络中的计算机之间通过TCP/IP网络共享资源。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