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时期地图大全,从西周到清朝的历史地图高清完整图片,朝代包括西周、春秋战国、秦朝、西汉、东汉、三国、东晋、西晋、南北朝、隋朝、唐朝、北宋、南宋、元、明、清朝,帮助你了解中国历史的演变。
需要这份数据,请在文末查看下载方法。
一、数据介绍
(1)西周 (约前1046年-前771年)
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通过牧野之战推翻商朝,建立周朝,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史称西周。西周实行分封制,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巩固了统治并扩大了疆域。同时,宗法制成为其社会的核心制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维护贵族的世袭统治。西周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显著发展,青铜铸造技术达到鼎盛,礼乐制度逐渐完善,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公元前771年,西周被犬戎所灭,之后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进入东周时期。
(2)春秋战国 (前770年-前221年)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时代,大约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结束,历时约550年。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周王室衰微,诸侯国势力崛起,各国争霸不断,先后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等“春秋五霸”。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诸侯国进一步兼并,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的局面,各国纷纷进行变法图强,如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等,推动了社会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型。这一时期,经济迅速发展,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提升,手工业和商业也日益繁荣。思想文化领域更是百花齐放,出现了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众多学派,史称“百家争鸣”,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秦朝 (前221年-前206年)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王朝,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秦始皇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统一,包括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修建万里长城,修筑驰道等。这些举措极大地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然而,秦朝因暴政导致民不聊生,秦二世时期爆发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秦朝虽短暂,但其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4)西汉 (前202年-公元9年)
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西汉初期,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减轻赋税、徭役,恢复经济。文景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史称“文景之治”。汉武帝时期,西汉达到鼎盛,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推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经济上实行盐铁官营,统一货币;文化上“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确立儒学正统地位;军事上开疆拓土,击败匈奴,设置河西四郡,加强对西域的管理。西汉后期,政治腐败,外戚王莽篡位,导致社会动荡。公元9年,王莽建立新朝,西汉灭亡。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础,其政治、经济、文化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5)东汉 (公元25年-220年)
东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王朝,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在洛阳称帝,建立东汉,史称光武中兴。东汉初期,光武帝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经济,减轻赋税徭役,释放奴婢,社会逐渐稳定。明帝、章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史称“明章之治”。东汉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显著发展,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然而,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黄巾起义爆发后,东汉政权名存实亡,最终在公元220年被曹丕篡位,东汉灭亡。
(6)三国 (公元220年-280年)
三国时期(公元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而精彩的时代,源于东汉末年政权衰微、群雄割据的局面。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建立曹魏政权,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汉;222年,孙权称王,后于229年称帝,建立东吴,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这一时期,各国为统一天下,展开激烈角逐,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如曹操、诸葛亮、孙权等。战争频繁,如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深刻影响了三国格局。同时,三国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也有诸多建树,如曹操推行屯田制恢复经济,诸葛亮治蜀推动西南开发,东吴发展造船业和海外贸易。三国文化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文学、艺术等领域的经典素材。
(7)西晋 (公元265年-316年)
西晋是中国历史上的短暂统一王朝,公元266年,司马炎取代曹魏政权称帝,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全国,结束了三国时期的分裂局面。西晋统一后,实行分封制,大封同姓诸王,导致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同时,西晋统治者生活腐朽,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日益尖锐。311年,匈奴军攻破洛阳,俘虏晋怀帝;316年,匈奴军攻破长安,俘虏晋愍帝,西晋灭亡。西晋虽然统一时间短暂,但在经济上继承了东汉末年以来的屯田制,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北方的农业生产,同时促进了中原与江南地区的文化交流。
(8)东晋 (公元317年-420年)
东晋是东晋十六国时期的重要政权之一,公元317年,司马睿在江南地区称帝,重建晋朝,定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史称东晋。东晋政权偏安江南,依靠中原南渡的士族和江南本地豪强势力维持统治。在军事上,东晋成功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政权的多次南侵,如淝水之战中以少胜多击败前秦,奠定了南北对峙的局面。经济上,东晋时期江南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显著发展。文化上,东晋时期文人墨客辈出,书法、绘画艺术成就斐然,如王羲之被誉为“书圣”,其书法作品《兰亭集序》成为千古名作。东晋政权在政治上相对稳定,但也存在着门阀士族专权等问题。公元420年,刘裕代晋称帝,建立刘宋,东晋灭亡。
(9)南北朝 (420年-589年)
南北朝(公元420年—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政权更迭频繁,北方和南方分别由多个政权并立对峙。420年,刘裕代晋建立刘宋,开启南朝历史,南朝历经宋、齐、梁、陈四代,政权更替频繁,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有一定发展,尤其是江南地区继续得到开发,文学、艺术、佛教等成就显著。北方则先后经历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朝,北魏统一北方后,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南北朝时期,各政权之间战争不断,但也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10)隋朝 (581年-618年)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统一王朝,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灭南朝陈,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隋文帝杨坚在位期间,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推行均田制、改革官制、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等,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隋炀帝杨广时期,开凿大运河,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但也因滥用民力、频繁发动战争导致民变。618年,隋炀帝被叛军所杀,隋朝灭亡。隋朝虽然短暂,但其创立的科举制度、三省六部制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11)唐朝 (618年-907年)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而强盛的封建王朝。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唐朝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推行开明政策,轻徭薄赋,社会安定,史称“贞观之治”。唐玄宗前期,政治清明,经济高度繁荣,文化多元发展,史称“开元盛世”,唐朝达到鼎盛。唐朝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对外贸易繁荣,长安成为国际大都市。文化上,诗歌、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蓬勃发展,唐诗更是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然而,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问题日益严重,最终在907年被朱温篡位灭亡。唐朝的繁荣与开放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篇章。
(12)北宋 (960年-1127年)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定都开封。北宋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如“杯酒释兵权”削弱武将兵权,设立“三司”分割宰相财权等,有效防止了地方割据和武将专权。经济上,北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繁荣,城市经济功能增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文化上,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理学兴起,文学艺术成就斐然,如宋词成为文学主流形式。然而,北宋中期面临财政危机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王安石变法虽取得一定成效但未能彻底解决问题。1127年,金军攻陷开封,北宋灭亡。
(13)南宋 (1127年-1279年)
南宋(1127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偏安政权。1127年,北宋被金国灭亡后,赵构在南京称帝,后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南宋时期,北方大片领土被金国占领,南宋政权偏安江南,与金国形成对峙局面。在经济上,南宋继承了北宋的经济基础,江南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繁荣,海外贸易兴盛,成为当时世界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文化上,南宋时期文人墨客众多,文学、艺术、科技等成就斐然,如宋词在这一时期达到鼎盛,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南宋后期,蒙古崛起,1276年,元军攻占临安,南宋灭亡。
(14)元朝 (1271年-1368年)
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1271年,蒙古族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1279年,元军消灭南宋残余势力,统一全国。元朝时期,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经济上,元朝继承了宋朝的经济基础,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一定发展,大运河的重新开通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推动了中外贸易的交流。文化上,元代文学以元曲最为著名,成为继唐诗、宋词之后的又一文学高峰。然而,元朝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民族压迫和阶级矛盾激化,导致社会动荡。1368年,朱元璋领导的明军攻占大都,元朝灭亡。元朝虽然统治时间较短,但其建立的大一统格局和对民族融合的推动,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15)明朝 (1368年-1644年)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后迁都北京。明朝初期,朱元璋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丞相制度,设立内阁,强化皇权。经济上,明朝恢复和发展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郑和下西洋展示了明朝的国威和航海技术。文化上,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小说、戏曲等文学形式蓬勃发展。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宦官专权,农民起义不断。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明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16)清朝 (1644年-1912年)
清朝(161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清军入关,定都北京,逐步统一全国。清朝前期,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国力强盛,疆域拓展至极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史称“康乾盛世”。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抗击沙俄,乾隆帝多次南巡、编纂《四库全书》,奠定了清朝的统治基础。然而,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列强入侵,清朝在鸦片战争等一系列战争中屡战屡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国力衰退。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退位,清朝统治结束。清朝统治时期,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但其晚期的腐朽统治也导致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通过对古代历史地图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清晰地洞察到各个历史时期的地理变化、政治格局以及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每一张地图都宛如时代的画卷,浓缩了当时的信仰体系、经济活动以及社会发展的轨迹。
二、下载方法
第一步:安装GIS地图下载器
从GeoSaaS(.COM)官网下载“GIS地图下载器”软件,安装完成后桌面上出现”GIS地图下载器“图标。
双击桌面图标打开”GIS地图下载器“
第二步:下载地图数据
点击主界面底部的“免费资源下载”按钮,你可以搜索名称找到对应的数据,然后点击右侧的“下载”按钮即可下载。
快来下载吧,你还可以立即点击“分享”按钮,将本文分享给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