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笔记4(错误、调试和测试)

8. 错误、调试和测试

异常:比如写文件时磁盘满了,写不进去了;从网络抓取数据,网络突然断掉了。这类错误必须处理。

调试:跟踪程序的运行,查看变量的值是否正确。Python的pdb可让我们以单步方式执行代码。

测试:编写测试很重要,有良好的测试,就可以在程序修改后反复运行,确保程序输出符合我们编写的测试。

1. 错误处理

在程序运行的过程中,如果发生了错误,可事先约定返回一个错误代码,这样就可以知道是否有错以及出错的原因。在操作系统提供的调用中,返回错误码非常常见。比如打开文件的函数open(),成功时返回文件描述符(就是一个整数),出错时返回-1

用错误码表示是否出错十分不便,因为函数本身应该返回的正常结果和错误码混在一起,造成调用者必须用大量的代码来判断是否出错:

def foo():
    r = some_function()
    if r == (-1):
        return (-1)
    # do something
    return r


def bar():
    r = foo()
    if r == (-1):
        print('Error')
    else:
        pass

一旦出错,还要一级一级上报,直到某个函数可以处理该错误(比如给用户输出一个错误信息)。

高级语言通常都内置了一套try...except...finally...的错误处理机制,Python也不例外。

try

demo:try的机制

try--except--finally

try:
    print('try...')
    r = 10 / 0
    print('result:', r)
except ZeroDivisionError as e:
    print('except:', e)
finally:
    print('finally...')
print('end')

try执行可能出错的代码,如果执行出错则不会继续执行,而是跳转到错误处理代码,即except语句块,执行完except后,如果有finally则执行finally语句块。至此,执行完毕。

上面代码在计算10/0产生除法运算错误:

try...
except: division by zero
finally...
end

从输出可看出,当错误发生时,后续语句print('result:', r)不会执行,except由于捕获到ZeroDivisionError,因此被执行。最后,finally语句块被执行,然后,程序继续按照流程往下走。

如果把0改成2,则执行结果如下:

try...
result: 5.0
finally...
end

由于没有发生错误,所以except语句块不会被执行,但finally有就会被执行,也可以没有finally

int()函数可能会抛出ValueError,用except捕获ValueError,用另一个except捕获ZeroDivisionError

如果没有错误发生,可在except语句块后面加一个else,当没有错误发生时,会自动执行else语句:

try--except--esle--finally

try:
    print('try...')
    r = 10 / 2
    print('result:', r)
except ZeroDivisionError as e:
    print('except:', e)
finally:
    print('finally...')
print('end')
'''
try...
result: 5.0
no error!
finally...
end
'''

Python的错误其实也是class,所有的错误类型都继承自BaseException,所以在使用except是需要注意它不但获取该类型的错误,还把其子类“一网打尽”,比如:

try:
    foo()
except ValueError as e:
    print('ValueError')
except UnicodeError as e:
    print('UnicodeError')

第二个except永远也捕获不到UnicodeError,因为UnicodeErrorValueError的子类,如果有,也被第一个except给捕获了。

Python所有的错误都是从BaseException类派生的。

使用try...except捕获错误还有一个巨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扩越多层使用,比如函数main()调用bar()bar()调用foo(),结果foo()出错了,这时,只要main()捕获到了,就可以处理:

def foo(s):
    return 10 / int(s)

def bar(s):
    return foo(s) * 2

def main():
    try:
        bar('0')
    except Exception as e:
        print('Error:', e)
    finally:
        print('finally...')

也就是说,不需要在每个可能出错的地方去捕获错误,只要在合适的层次去捕获错误就可以了。这样就大大大减少了写try...except...finally的麻烦。

调用栈

如果错误没有被捕获,它就会一直往上抛,最后被Python解释器捕获,打印一个错误信息,然后程序退出
demo:err.py

def foo(s):
    return 10 / int(s)

def bar(s):
    return foo(s) * 2

def main():
    bar('0')

main()

# 运行结果: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 错误的跟踪信息
# 调用main()出错了,在代码文件err.py的第15行代码,但原因是第12行
  File "err.py", line 15, in <module>
    main()
# 调用bar('0')出错了,在代码文件err.py的第8行,但原因在第4行:
  File "err.py", line 12, in main
    bar('0')
# 原因是 return foo(s) * 2 这个语句出错了,但这不是最终原因,继续往下看:
  File "err.py", line 8, in bar
    return foo(s) * 2
# 原因是return 10 / int(s)这个语句出错了,这是错误产生的源头,因为下面打印了 division by zero
  File "err.py", line 4, in foo
    return 10 / int(s)
ZeroDivisionError: division by zero
# 错误类型是 ZeroDivisionError,判断:int(s) 本身并没有出错,但是int(s)返回0,在计算10/0是出错,至此,找到错误源头。

出错不怕,就怕不知哪出错。解读错误信息是定位错误的关键。

出错的时候,一定要分析错误的调用栈信息,才能定位错误的位置。

记录错误 logging

如果不捕获错误,自然可以让Python解释器来打印出错误堆栈,但程序也被结束了。既然能捕获错误,就可以把错误堆栈打印出来,然后分析错误原因,同时让程序继续下去。

Python内置的logging模块可以非常容易的记录错误信息:

import logging

def foo(s):
    return 10 / int(s)

def bar(s):
    return foo(s) * 2

def main():
    try:
        bar('0')
    except Exception as e:
        logging.exception(e)

main()
print('end')

同样是出错,但程序打印完错误信息后会继续执行,并正常退出:

ERROR:root:division by zero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err_logging.py", line 16, in main
    bar('0')
  File "err_logging.py", line 11, in bar
    return foo(s) * 2
  File "err_logging.py", line 7, in foo
    return 10 / int(s)
ZeroDivisionError: division by zero
end

通过配置,logging还可以把错误日志记录到日志文件里,方便事后排查。

抛出错误

错误是class,捕获一个错误就是捕获到该class的一个实例。因此错误并不是凭空产生,而是有意创建并抛出的。Python的内置函数会抛出很多类型的错误,自己编写的函数也可以抛出错误。

如果要抛出错误,首先根据需要可定义一个错误的class,选择好继承关系,然后用raise语句抛出一个错误的实例:

class FooError(ValueError):
    pass

def foo(s):
    n = int(s)
    if n == 0:
        raise FooError('invalid value: %s' % s)
    return 10 / n

foo('0')

执行可跟踪到我们自己定义的错误: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err_raise.py", line 14, in <module>
    foo('0')
  File "err_raise.py", line 10, in foo
    raise FooError('invalid value: %s' % s)
__main__.FooError: invalid value: 0

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定义自己的错误类型,如果可以选择Python已有的内置的错误类型,比如ValueErrorTypeError,尽量使用Python内置的错误类型。

demo:另一种错误处理的方式:

def foo(s):
    n = int(s)
    if n == 0:
        raise ValueError('invalid value: %s' % s)
    return 10 / n

def bar():
    try:
        foo('0')
    except ValueError as e:
        print('ValueError')
        raise

bar()

# 执行结果:
ValueError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err_reraise.py", line 18, in <module>
    bar()
  File "err_reraise.py", line 12, in bar
    foo('0')
  File "err_reraise.py", line 6, in foo
    raise ValueError('invalid value: %s' % s)
ValueError: invalid value: 0

bar()函数中,我们明明已经捕获了错误,但打印了一个ValueError后,又把错误通过raise语句抛出去了,为啥?

这种错误处理方式很常见。捕获错误目的只是记录一下,便于后续追踪。但由于当前函数不知道怎么处理该错误。所以最恰当的方式就是继续往上抛,让顶层调用者去处理。

raise语句如果不带参数,就会把当前错误原样抛出。此外,exceptraise一个Error,还可以把一种类型的错误转化成另一种类型:

try:
	10 / 0
except ZeroDivisionError:
	raise ValueError('input error!')

合理的转换逻辑即可,但绝不该把一个IOError转换成毫不相干的ValueError

小结:

  • Python内置的try...except...finally处理错误十分方便,出错时,会分析错误信息并定位错误发生的代码位置才是最关键的。
  • 程序也可以主动抛出错误,让调用者来处理相应的错误。但应该在文档中写清楚可能会抛出哪些错误,以及错误产生的原因。
  • try...except...else...finally:执行try完毕会执行elsetry中有错误会执行except不执行elsefinally不管是否有错都会执行。

2. 测试

bug有的很简单,看下错误信息就知道;有的很复杂,需要知道出错时哪些变量的值是正确的,哪些变量的值是错误的。需要一整套调试程序的手段来修复bug。

方法:

  • print() 把可能有问题的变量打印出来看看,但坏处是还要删掉它

  • 断言 assert express, msg
    expressTrue,断言通过,msg忽略;expressFalseassert本身返回msg的信息
    可通过 -O (大写字母O)设置是否执行断言,设置后可把断言当成pass看待

  • logging

     import logging
     logging.basicConfig(level=logging.INFO)  # DEBUG、INFO、WARNING、ERROR
     logging.info(msg)
    
  • pdbpdb.set_trace()
    pdb是单步调试;pdb.set_trace()可设置暂定点

  • IDE:vscodepycharm

1. print()

def foo(s):
    n = int(s)
    print('>>> n = %d' % n)
    return 10 / n

def main():
    foo('0')

main()

# 运行结果:
'''
>>> n = 0
...
'''

2. 断言

凡是用print()来辅助查看的地方都可以用断言(assert)来替代:

def foo(s):
    n = int(s)
    assert n != 0, 'n is zero!'
    return 10 / n

def main():
    foo('0')

main()

# 运行结果:
...
File "assert_test.py", line 25, in foo
    assert n != 0, 'n is zero!'
AssertionError: n is zero!

assert:表达式n != 0应该是true,否则根据程序运行的逻辑,后面的代码肯定会出错。如果断言失败,assert语句本身就会抛出AssertionError

程序里到处都是assertprint()差不多都不合适,但启动Python解释器时可用-O参数(大写的O)关闭assert:

$ python -O err.py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
ZeroDivisionError: division by zero

关闭后,可以把所有的assert当成pass来看。

3. logging

assert相比,logging不会抛出错误,而且可以输出到文件:

import logging
logging.basicConfig(level=logging.INFO)  # 指定logging的level,不指定不输出

s = '0'
n = int(s)
logging.info('n = %d' % n)
print(10 / n)

输出结果有logging信息:INFO:root:n = 0

logging的好处:

  • 可指定记录信息的级别,有debuginfowarningerror等几个级别,指定level=INFOlogging.debug不起作用;指定level=WARNINGdebuginfo不起作用。因此可放心输出不同级别的信息,也不用删除,最后统一控制输出哪个级别的信息
  • 通过简单的配置,一条语句可同时输出到不同地方,比如console和文件

4. pdb

让程序以单步方式运行,可随时查看运行状态。

demo:

  • 准备好程序 pdb_err.py
s = '0'
n = int(s)
print(10 / n)
  • cmd执行:python -m pdb pdb_err.py
F:\python>python -m pdb pdb_err.py
> f:\python\pdb_err.py(1)<module>()
-> s = '0'
(Pdb)  # 等待输入
  • 以参数-m pdb启动后,pdb定位到下一步要执行的代码-> s = '0'。可输入命令查看结果,任何时候都可以输入命令p 变量名来查看变量:
(Pdb) p s
'0'
(Pdb) p n
'0'
  • q结束调试,退出程序

但这个也太麻烦。

5. pdb.set_trace()

不需要单步执行,只需import pdb,再在可能出错的地方放一个pdb_set_trace()就可以设置一个断点:

import pdb

s = '0'
n = int(s)
pdb.set_trace()  # 运行到此会自动暂定
print(10 / n)

cmd运行:

F:\python>pdb_err2.py
> f:\python\pdb_err2.py(6)<module>()
-> print(10 / n)
(Pdb) p n
0
(Pdb) c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F:\python\pdb_err2.py", line 6, in <module>
    print(10 / n)
ZeroDivisionError: division by zero

运行后程序会自动在pdb.set_trace()暂停并进入pdb调试环境,使用命令p查看变量,或使用c继续执行。

这种方式比直接pdb单步调试效率高很多,但也高不到哪儿去。

IDE

要比较便捷的设置断点、单步执行,就需要一个支持调试功能的IDE,目前较好的python IDE有 vscodepycharm

小结:

  • 写程序未按期待执行的语句执行时需要 调试
  • logging 是调试的终极武器

3. 单元测试

测试驱动开发

单元测试是用来对一个模块、一个函数或一个类进行正确性检验的测试工作。

demo:函数abs(),可编写以下几个测试用例:

  • 输出正数,比如11.20.99,期待返回值与输入相同;
  • 输入负数,比如-1-1.2-0.99,期待返回值与输入相反;
  • 输入0,期待返回0
  • 输入非数值类型如None[]{},期待抛出TypeError

把上面的测试用例放在一个测试模块里就是一个完整的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通过,说明测试的这个函数能够正常工作;如果不通过,要么有bug要么测试条件输入不正确。总之,需要修复使单元测试能通过。

单元测试通过的意义:通过说明对功能代码修改不会对其原有的运行造成影响;未通过则说明修改后与原有行为不一致需要修改代码或测试。

以测试为驱动的开发模式最大好处:确保一个程序模块的行为符合设计的测试用例。在将来修改的时候可极大程度的保证该模块行为仍是正确的。

编写单元测试

  • 需要编写一个测试类,继承自 unittest.TestCase

  • test开头的方法就是测试方法,不以test开头的方法不被认为是测试方法,测试的时候不会被执行

  • 对每一个测试都需要编写一个test_xxx()方法

  • unittest.TestCase提供了很多内置的条件判断,只需调用即可断言输出是否是期望的。

    • 最常用的断言是assertEqual()

       self.assertEqual(abs(-1), 1)  # 断言函数返回的结果与1相等
      
    • 期待抛出指定类型的Error。比如通过d['empty']访问不存在的key时,断言会抛出KeyError

       with self.assertRaises(KeyError):
       	value = d['empty']
      
    • 而通过d.empty访问不存在的key时,期待抛出AttributeError

       with self.assertRaises(AttributeError):
       	value = d.empty
      

运行单元测试

写好单元测试就可以运行单元测试。

运行方式:

最简单的运行方式:在mydict_test.py的最后加上两行代码

if __name__ = '__main__':
	unittest.main()

这样就可以把mydict_test.py当作正常的Python脚本运行:

$python mydict_test.py

在命令行通过参数-m unittest直接运行单元测试

$ python -m unittest mydict_test
.....
----------------------------------------------------------------------
Ran 5 tests in 0.000s

OK
- 推荐。可一次性批量运行很多单元测试,并且有很多工具可以自动来测试这些单元测试

setUp 与 tearDown

可在单元测试中编写两个特殊的testUp()tearDown()方法。这两个方法会分别在每调用一个测试方法的前后分别被执行

setUp()tearDown()方法作用:比如测试需要启动一个数据库,这时就可以在setUp()方法中连接数据库,在tearDown()方法中关闭数据库。这样不必在每个测试方法中重复相同的代码,写完这两个方法,其他方法运行时都会执行这两个方法。

小结:

  • 单元测试可有效的测试某个程序模块的行为,是未来重构代码的信心保证
  • 单元测试的测试用例要覆盖常用的输入组合、边界条件和异常
  • 单元测试代码要非常简单,如果测试代码太复杂,那测试代码本身就可能有bug
  • 单元测试通过了并不意味着程序就没有bug了,但是不通过程序肯定有bug

4. 文档测试

Python内置的“文档测试”(doctest)模块可以直接提取注释中的代码并执行测试。

doctest严格按照Python交互式命令行的输入和输出来判断测试结果是否正确。只有测试异常时,可用...表示中间一大块烦人的输出。

运行测试脚本,什么也没输出时则证明测试脚本是正常的,有输出则表示有错误。

demo:对函数 fact()`编写doctest并执行,执行后返回空,则表示测试用例没问题

def fact(n):
    '''
    Calculate 1*2*...*n
    
    >>> fact(1)
    1
    >>> fact(10)
    3628800
    >>> fact(-1)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
    ValueError
    '''
    if n < 1:
        raise ValueError()
    if n == 1:
        return 1
    return n * fact(n - 1)

if __name__ == '__main__':
    import doctest
    doctest.testmod()

小结:

doctest非常有用,不但可以用来测试,还可以直接作为示例代码。通过某些文档生成工具,就可以自动把包含doctest的注释提取出来。用户看文档的时候也看到了doctest。

评论 1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程序员老五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