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8计网王道复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自用)

计算机网络就是一些互联的、自治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 从组成部分看,主要由硬件(主机,通信链路,交换设备,通信处理机)、软件(实现资源共享的软件、方便用户使用的各种工具软件)、协议(计算机网络的核心)三大部分组成。

2. 从工作方式上看,分为边缘部分(主机)和核心部分(网络路由器)。

3. 从功能组成上看,分为通信子网(传输介质、通信设备和相应的网络协议)和资源子网(实现资源共享功能的设备和软件的集合)。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提高可靠性,负载均衡。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 按分布范围分类:广域网(几十千米到几千千米),城域网(一个城市,采用以太网,合并到局域网),局域网(几十米到几千米,一般局域网使用广播技术,广域网使用交换技术),个人区域网(10米)。

2. 按传输技术分类:广播式网络,点对点网络。

3. 按拓扑结构分类:总线型网络(建网容易,增减结点方便,节省线路,但重负载时效率不高,总线任意一处对故障敏感),星形网络(便于集中控制和管理,但成本高,中心设备对故障敏感),环形网络(令牌环局域网),网状网络(可靠性高,但控制复杂,线路成本高)

4. 按使用者分类:公用网和专用网。

5. 按交换技术分类:电路交换网络(源结点和目的结点之间一条专用的通路,例如传统电话网络,优点是数据直接传送,时延小,缺点是线路利用率低),报文交换网络(整个报文传送到相邻结点,优点是较为充分的利用线路容量,可以实现差错控制,缺点是增加了资源开销,增加了缓冲时延),分组交换网络(将数据分成较短的固定长度的数据块,优点是具备报文交换网络的优点,缓冲易于管理,包的平均时延更小)

6. 按传输介质分类:有限网络(双绞线网络,同轴电缆网络),无线网络(蓝牙、微波、无线电)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1. 带宽:数字信道所能传输的最高数据传输速率,单位是比特/秒

2. 时延:数据从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要的总时间,由: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组成。

3. 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信道带宽,管道可以容纳的比特容量。

4. 往返时延。

5. 吞吐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的数据量。

6. 速率:数据传输速率。

7. 信道利用率:有数据通过时间(有+无)数据通过时间。

题目:

  1. 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是数据通信。
  2. 计算机网络的资源主要是指计算机硬件,软件与数据。
  3. 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差异不仅在于它们所覆盖的范围不同,还主要在于它们所采用的协议和网络技术的不同,广域网使用点对点技术,局域网是广播技术。
  4. 广播式网络共享广播信道,通常是局域网的一种通信方式,因此不需要网络层。因而也不存在路由选择问题,但数据链路层使用物理层的服务必须通过服务访问点实现。
  5. 在两台计算机之间传输一个文件有两个可行的确认策略,一个是把文件截成分组,接收方逐个确认分组,但就整体而言,文件没有得到确认;另一个是不确认单个分组,当文件全部接收后,对整个文件予以确认。(如果网络容易丢失分组,对每个分组逐一进行确认比较好,此时仅重传丢失的分组;另一方面,如果网络高度可靠,那么不发送差错的情况下,仅在文件结束时确认一次,减少了确认次数,节省了带宽,但即使只有单个分组丢失,也要重传整个文件。)
  6. 有两个网络,它们都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服务,一个提供可靠的字节流,另一个提供可靠的报文流。请问两者是否相同?(不相同,在报文流中,网络保持对报文边界的跟踪;而在字节流,网络不进行这样的跟踪。)

计算机网络分层结构

各个层次中,报文都分为两部分:数据部分(SDU),控制信息部分(PCI),共同组成PDU。

服务数据单元(SDU):为完成用户所要求的功能而应传送的数据。

协议控制信息(PCI):控制协议操作的信息。

协议数据单元(PDU):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单元称为该层的PDU,例如物理层的是比特,数据链路层的是帧,网络层的是分组,传输层的是报文段。

协议

网络协议是水平的,不对等实体之间是没有协议的。协议由语法,语义和同步三种部分组成。语法规定了传输数据的格式,语义规定了要完成的功能,同步规定了执行各种操作的条件、时序关系等。

接口

同一结点内相邻两层交换信息的服务访问点SAP,不能跨层定义接口。

服务

服务原语有:请求,指示,响应,证实。

协议与服务的区别:只有本层协议的实现才能保证向上一层提供服务。本层的服务用户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协议是水平的,服务是垂直的;并非一层内完成的全部功能都称为服务,只有那些能够被高一层看到的功能才称为服务。

ISO/OSI参考模型

低三层为通信子网,高三层为资源子网。

1. 物理层

传输信息所用的一些物理媒体,如双绞线,光缆,无线信息等,并不在物理层协议,而在物理层协议下面,所以有人把物理媒体当作第0层。

由于外界噪声的干扰,原始的物理连接在传输比特流时可能发生错误。

2. 数据链路层

功能有成帧,差错控制,流量控制和传输管理。协议有SDLC、HDLC、PPP、STP和帧中继等。

3. 网络层

单位是数据报,协议有IP,ICMP,IGMP,ARP,RARP,OSPF

4. 传输层

单位是报文段(TCP)或用户数据报(UDP)。

5. 会话层

管理主机间的会话进程,即建立同步。

6. 表示层

处理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标识方式,为了使不同标识方法的数据和信息之间能互相交换,采用抽象的方法定义数据结构,并采用标准的编码形式。数据压缩、加密和解密也是数据表示变换功能。

7. 应用层

用户与网络的界面,使最复杂的一层,使用的协议也最多,FTP,SMTP, HTTP.

TCP/IP模型

1. 网络接口层                               

类似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从主机或结点接受IP分组,并发送到指定的物理网络上。

2. 网际层

主机-主机。IPV4,IPV6

3. 传输层

应用-应用或进程-进程

4. 应用层

用户-用户

TCP/IP模型和OSI参考模型的比较

相同:都分层,基于独立的协议栈的概念,可以解决独立异构网络的互联。

差别:OSI参考模型精确定义了服务、协议和接口,而TCP/IP没有;OSI产生协议之前没有偏向任何协议,通用性良好,而TCP先出现协议;OSI网络层支持无连接和面向连接的通信,在传输层仅有面向连接的通信;而TCP/IP在网际层仅有一种无连接的通信模式,而传输层支持无连接和面向连接两种模式。

题目

1. 分层的目的使提供标准语言,定义标准界面,增加功能之间的独立性,不包括定义功能执行的方法。

2. 当数据由端系统A传送至端系统B时,不参与数据封装工作的是物理层。(物理层是最下一层,不存在下一层,所以不需要封装)

3. 在TCP/IP模型,(传输层)处理关于可靠性、流量控制和错误校正等问题。(不是说上面写了流量控制就一定是数据链路层,TCP模型中没有数据链路层,流量控制只能通过TCP)

4. 计算机网络和分布式系统的区别是什么?

分布式系统的整个系统中的各个计算机对用户都是透明的,用户输入命令就可以运行程序,并不知道哪台计算机在为他运行程序;计算机网络中用户必须先登录想要运行程序的计算机,然后按照地址将程序通过计算机网络传送到计算机中运行。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