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结构一般为三层架构,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可将汇聚层与核心层合并,及二层架构。
*接入层:接入终端、安全 有上连口,一般为光口,更稳定
*接入交换机不可以做流量的中转设备,即核心交换机
*当汇聚的上下联对角同时出现故障,则需要心跳线
*dhcp冗余:1、一个地址池,俩边切半,都配。
2、用中继,其中服务器也可冗余。
*交换机生成树端口角色:
根端口、指定端口、替换端口、备份端口
*做链路聚合:聚合接口分布在一个板卡上
聚合接口分布在不同板卡上
聚合接口分布在不同设备上:1、如果俩台设备做了堆叠 2、俩个设备做了虚拟化 3、M--LAG
*增加:做割接的时候,需要短时间内把主网关转移到另一台设备时,先配置,再插线,直接短时间内抢占。
*抢占延迟是抢回来的时候,不是丢失的时候。
*支持svi口 该接口有允许该vlan通过的trunk或access接口,当同时失去时,svi口才down。
*路由部ospf分流负载:1、最长匹配,即重发布汇总 2、ospf抓取流量修改cost值3、划分区域,域内优于域间优于域外4、策略路由
*在特殊区域修正缺省的开销用命令default-cost
*ospf中一个特性,设置为stub router 则本路由器开销就最大,命令:ospf里面stub-router
*同一as内俩台路由器双出口ebgp时也需要建立ibgp邻居,以控制选路。
*动态路由协议与热备份网关时,不想重复建立邻居,设置为静默接口,组织发送hello,rip为update包。
*打破bgp间水平分割,1、汇总(不继承as-path明细,命令aggregate 时继承)或下缺省2、peer x.x.x.x allow-as-loop 我能够接受携带我的as号的路由 / substitute-as 让对方接受含有对方as号的路由
*从集线器到交换机
接口加内存加cpu加io加软件实现软交换,通过内存方式避免数据冲突
矩阵式的矩阵芯片加矩阵算法
*mac表先由cpu计算出来,发送给cam芯片生成cam表,实际运算时看的是cam表。
俩个来源:自学习到为动态表项,用户配置为静态表项。
静态表项和黑洞表项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