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智慧】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在国内往返墨尔本的飞机上陆陆续续看完了这本一直想读的书《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它关于良质的讨论以及对于科学边界的探讨很值得理工科人员学习。一种戏谑的说法是不要“迷信科学”,其实就是对于科学边界和其有效范围的思考。

这本书是波西格(1928 — 2017)自传性质的书籍,通过与儿子一起从明尼苏达州到加州的公路旅行过程中讨论哲学问题,所谓“行住坐卧皆是禅”。这本书并不是阐述禅宗理念的书籍,我个人觉得作者尝试调和理性与感性,宗教、艺术与科学,并最后将一切归于“良质”,而他又认为这就是东方哲学中的“道”。一篇博客或许无法完全讨论这本书的全部议题,所以我决定将我看书过程中的高亮记录下来,并加以批注。

  1. 但是(摩托车)在我眼睛里,我却看到设计者的理念。约翰认为我接触的是各种零件,实际我接触的是各种观念。

作者或许是想调和客观与主观,人可以客观地认识世界,也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就有设计者的理念发挥作用。

  1. 要把问题正确地写下来,起码要兼顾六个方面:(1)问题是什么。(2)假设问题的原因。(3)证实每个问题的假设。(4)预测实验的结果。(5)观察实验的结果。(6)由实验得出结论。

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是有正统的科学训练的。这对于科研工作是有启发的,很多时候读书做题是直接获得结论并应用的过程,而科研工作是需要发现问题并给出解释的过程。

  1. 康德不愿意这样做,所以康德说是休谟“唤醒了我的沉睡”,因而促进他写出最伟大的哲学作品之一《纯粹理性批判》,这一本书往往可以作为大学四年学习的课程。 … 康德认为这种直觉的思想和感官的认知是分开的,它能够认识“哥白尼的革命”。他提到,哥白尼认为地球绕着太阳公转。这种革命性的认知似乎没有改变任何自然现象,但是却改变了人类的所有观念。

休谟的经验理性认为人只能通过感官认识世界(经验),而经验无法推导出因果关系。由于我没有较深的哲学素养,也没读过这几位的哲学书籍,我只能猜测作者或许是想调和康德与休谟。

  1. 他不再讨论形而上学的三位一体,而是绝对的一元论。良质是一切的源头和本质。… 但是这一次他想从中找到某一种替代品,于是他一边念一边解释,他这样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尽管波西格拒绝承认自己是哲学家,但他提出了自己的哲学理念,即良质是事物的源头和本质,并拒绝下定义。他从实在论的角度证明良质肯定存在,即正是因为没有良质,许多观念才如此割裂。他认为道德经中存在类似的概念。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