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源调查
蜜源植物: 凡是有蜜腺,且能分泌甜液,并被蜜蜂采集和酿造成蜂蜜的所有植物。
主要蜜源植物: 面积大、花期长、泌蜜多,能获得大量商品蜂蜜的蜜源植物。如:油菜、芝麻、荞麦、向日葵、柑橘、荔枝、枣树、枇杷等。
辅助蜜源植物: 分布范围小、比较分散、泌蜜量不大,不能获得大量商品蜂蜜,但是可用于维持蜂群生活和蜂群繁殖的蜜源植物。如:松树、玉米、水稻、西瓜、茶叶树、紫云英、槐树、五味子、黄连、党参、枸杞、黄芪、桔梗等。
在调查蜜源时,要了解当地的蜜源种类,以商品蜜为主的蜂场要利用辅助蜜源植物培育采集蜂,在大流蜜期来临时,才有较高的产量;以蜂王浆的蜂场,持续的辅助蜜源比主要蜜源要重要的多。
蜜蜂授粉
蜜蜂在农作物授粉起着主导作用,蜜蜂授粉是现代化农业重要组成部分。蜜蜂授粉主要应用与草莓、果树、瓜类、蔬菜和油料作物上。在大面积果树栽培区,蜜蜂担任了75%~80%
的授粉工作。
蜜蜂的口器为嚼吸式,吸食花蜜暂时贮存在蜜囊中,全身密布绒毛,对粘附花粉非常有利,蜜蜂的后足已蜕化花粉囊,以存放携带花粉。有数据表面一只蜜蜂全身所携带的花粉可达到500万粒,即使卸掉花粉团,仍可达到1~2.5万粒。一只蜜蜂一次采集中,可访花上百朵甚至数百朵。蜜蜂菜花时,会留下自己的气味,并告知其他蜜蜂此花近期已光顾,还能利用舞蹈表达所发现蜜源量、质、距离、方位等信息,带领伙伴们共同采访。
蜂场地址选择
选择场地要兼顾蜜蜂发展、蜂产品生产以及满足人的日常生活条件等因素。
蜜源情况
场地中半径2.5KM全年要保证1~2个比较稳定的主要蜜源,为了维持蜂群的存在和发展,蜂巢周围也要有多种花期交错的辅助蜜蜂源。
小气候信息
气候适宜,蜂群应该放置在背风向阳,地势比较高的地方,巢门前面空间开阔。山区的蜂巢应放置在南坡下,而平原地区放置在中心位置。这样在早春季节可以保证向阳、背风、干燥,而在夏季就有比较好遮阴条件。所在地应避免烈日暴晒,在风口放置蜂群。周围还有干净、无侮辱的水源。
基础设施和交通
要安静的环境,远离工厂、地铁、高压线等基础设施。
饲养工具的准备
- 基本工具:蜂箱(箱盖、继箱、隔板、隔王板)和巢础(工蜂、巢蜜、蜂王等)
- 饲养管理工具:面网、蜂帽、防蜂服、喷烟器、蜂刷、蜂具凳、王笼、饲喂
- 产品生产工具:采蜜采集(割蜜刀、分蜜机-两筐固定)、王浆生产工具、花粉生产(脱粉器)、蜂胶采集、蜂毒采集、蜂蜡生产
- 上础工具:埋线器
蜜蜂的自然分峰
每年的春末夏初,蜂王和一部分蜜蜂飞离蜂群,另建新的蜂巢,组成新的蜂群,将源巢留给即将羽化的新蜂王和一部分蜜蜂,一群分两群,这就是蜂群的自然分蜂。
引起自然分蜂的原因:
- 巢内闷热
- 外界蜜源充足
- 蜂群过度拥挤
- 巢内空气流通不畅
- 群势过于强大
- 蜂王衰老
- 没有及时到除自然王台
蜂群在分蜂前是有预兆的,在分蜂前8~15
天,开始在巢脾边沿建造雄峰房和王台,培养雄峰和新蜂王。分蜂前端2~7
天,王台封盖后,工蜂逐渐停喂蜂王,是蜂王腹部减少,以便随蜂群飞出蜂巢。分蜂前1~2
天,停止采蜜,保持蜂蜜,往往在巢门口形成蜂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