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号:801
《计算机专业基础》
考试大纲
注:以下五部分内容只选择两部分进行答题
(一)、计算机组成原理(75分)
一、考查目标
1.深入理解单处理器计算机系统的组织结构、工作原理、互连结构,具有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整机的概念;
2.掌握各部件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软硬件设计的舍取、以及硬件实现;
3.综合运用计算机组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对有关计算机硬件系统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计算、分析,能够对微处理器及其基本部件进行逻辑设计。
二、考试内容
1.计算机概要与技术:计算机发展历程,掌握冯诺依曼计算机结构及特点;计算机的三种主要类型及特点;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计算机组成/系统结构/实现等概念的区别;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价及方法;CPU性能公式;Amdahl定律。
2.指令系统: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基本原理,数据表示、数据类型,指令集及指令格式、寻址方式,指令类型、指令系统设计与优化,CISC与RISC技术的特点及相互关系,RISC基本指令集。
3.计算机算术: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的转换;二进制原码、反码、补码及移码之间的关系和转换;浮点数的表示与IEEE754浮点标准;定点补码的加减法运算及实现;定点原码/补码的乘除法运算及实现;浮点数的四则运算及实现;定点/浮点运算器的结构。
4.处理器:CPU的功能和基本结构;数据通路的功能和基本结构;指令执行过程、控制器的功能和工作原理;单周期数据通路、多周期数据通路、基于状态机的多周期控制方法、基本流水线结构、流水线的三种冒险及相关处理方法、处理器中的意外处理方法;流水线时空图。
5.存储层次:SRAM/DRAM结构及基本工作原理,DRAM刷新方法;高速缓存基本原理,高速缓存的相联方式;高速缓存的结构,高速缓存的性能评估与优化;虚拟存储器基本原理,页表结构,TLB。
6.总线:总线的组成、分类、特性和性能指标,总线的层次结构,总线定时、传送、仲裁。
7.输入/输出:I/O编址的方法,查询、中断、DMA等I/O控制方式的原理及控制机制。
三、参考教材:
1.David A. Patterson, John L. Hennessy著,王党辉、康继昌、安建峰 译,计算机组成与设计-硬件/软件接口(第五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2.唐朔飞,计算机组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数据结构(75分)
考查目标
1.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其差异,以及各种基本操作的实现。
2.掌握基本的数据处理原理和方法,在此基础上能够对算法进行设计与分析。
3.能够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和方法进行问题求解。
考查内容
一、线性表
(一)线性表的定义和基本操作
(二)线性表的实现
1.顺序存储结构
2.链式存储结构
3.线性表的应用
二、栈、队列和数组
(一)栈和队列的基本概念
(二)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
(三)栈和队列的链式存储结构
(四)栈和队列的应用
(五)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
三、树与二叉树
(一)树的概念
(二)二叉树
1.二叉树的定义及其主要特征
2.二叉树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