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与Docker

Linux基础

1、常用的基本命令

处理目录的常用命令

  • ls: 列出目录
  • cd:切换目录
  • pwd:显示目前的目录
  • mkdir:创建一个新的目录
  • rmdir:删除一个空的目录
  • cp: 复制文件或目录
  • rm: 移除文件或目录
  • mv: 移动文件与目录,或修改文件与目录的名称

文件内容查看

  • cat 由第一行开始显示文件内容
  • tac 从最后一行开始显示,可以看出 tac 是 cat 的倒着写!
  • nl  显示的时候,顺道输出行号!
  • more 一页一页的显示文件内容
  • less 与 more 类似,但是比 more 更好的是,他可以往前翻页!
  • head 只看头几行
  • tail 只看尾巴几行

拓展:Linux 链接概念

Linux 链接分两种,一种被称为硬链接(Hard Link),另一种被称为符号链接(Symbolic Link)。ln 命令产生硬链接。

硬连接

硬连接指通过索引节点来进行连接。在 Linux 的文件系统中,保存在磁盘分区中的文件不管是什么类型都给它分配一个编号,称为索引节点号(Inode Index)。在 Linux 中,多个文件名指向同一索引节点是存在的。比如:A 是 B 的硬链接(A 和 B 都是文件名),则 A 的目录项中的 inode 节点号与 B 的目录项中的 inode 节点号相同,即一个 inode 节点对应两个不同的文件名,两个文件名指向同一个文件,A 和 B 对文件系统来说是完全平等的。删除其中任何一个都不会影响另外一个的访问。

硬连接的作用是允许一个文件拥有多个有效路径名,这样用户就可以建立硬连接到重要文件,以防止“误删”的功能。其原因如上所述,因为对应该目录的索引节点有一个以上的连接。只删除一个连接并不影响索引节点本身和其它的连接,只有当最后一个连接被删除后,文件的数据块及目录的连接才会被释放。也就是说,文件真正删除的条件是与之相关的所有硬连接文件均被删除。

软连接

另外一种连接称之为符号连接(Symbolic Link),也叫软连接。软链接文件有类似于 Windows 的快捷方式。它实际上是一个特殊的文件。在符号连接中,文件实际上是一个文本文件,其中包含的有另一文件的位置信息。比如:A 是 B 的软链接(A 和 B 都是文件名),A 的目录项中的 inode 节点号与 B 的目录项中的 inode 节点号不相同,A 和 B 指向的是两个不同的 inode,继而指向两块不同的数据块。但是 A 的数据块中存放的只是 B 的路径名(可以根据这个找到 B 的目录项)。A 和 B 之间是“主从”关系,如果 B 被删除了,A 仍然存在(因为两个是不同的文件),但指向的是一个无效的链接。

2、系统目录结构

  • /bin:bin是Binary的缩写, 这个目录存放着最经常使用的命令。
  • /boot: 这里存放的是启动Linux时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包括一些连接文件以及镜像文件。
  • /dev : dev是Device(设备)的缩写, 存放的是Linux的外部设备,在Linux中访问设备的方式和访问文件的方式是相同的。
  • /etc: 这个目录用来存放所有的系统管理所需要的配置文件和子目录。
  • /home:用户的主目录,在Linux中,每个用户都有一个自己的目录,一般该目录名是以用户的账号命名的。
  • /lib:这个目录里存放着系统最基本的动态连接共享库,其作用类似于Windows里的DLL文件。
  • /lost+found:这个目录一般情况下是空的,当系统非法关机后,这里就存放了一些文件。
  • /media:linux系统会自动识别一些设备,例如U盘、光驱等等,当识别后,linux会把识别的设备挂载到这个目录下。
  • /mnt:系统提供该目录是为了让用户临时挂载别的文件系统的,我们可以将光驱挂载在/mnt/上,然后进入该目录就可以查看光驱里的内容了。
  • /opt:这是给主机额外安装软件所摆放的目录。比如你安装一个ORACLE数据库则就可以放到这个目录下。默认是空的。
  • /proc:这个目录是一个虚拟的目录,它是系统内存的映射,我们可以通过直接访问这个目录来获取系统信息。
  • /root:该目录为系统管理员,也称作超级权限者的用户主目录。
  • /sbin:s就是Super User的意思,这里存放的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系统管理程序。
  • /srv:该目录存放一些服务启动之后需要提取的数据。
  • /sys:这是linux2.6内核的一个很大的变化。该目录下安装了2.6内核中新出现的一个文件系统 sysfs 。
  • /tmp:这个目录是用来存放一些临时文件的。
  • /usr: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录,用户的很多应用程序和文件都放在这个目录下,类似于windows下的program files目录。
  • /usr/bin: 系统用户使用的应用程序。
  • /usr/sbin: 超级用户使用的比较高级的管理程序和系统守护程序。
  • /usr/src: 内核源代码默认的放置目录。
  • /var:这个目录中存放着在不断扩充着的东西,我们习惯将那些经常被修改的目录放在这个目录下。包括各种日志文件。
  • /run:是一个临时文件系统,存储系统启动以来的信息。当系统重启时,这个目录下的文件应该被删掉或清除。

3、Vim编辑器

什么是Vim编辑器

Vim是从 vi 发展出来的一个文本编辑器。代码补完、编译及错误跳转等方便编程的功能特别丰富,在程序员中被广泛使用。简单的来说, vi 是老式的字处理器,不过功能已经很齐全了,但是还是有可以进步的地方。

三种使用模式

基本上 vi/vim 共分为三种模式,分别是命令模式(Command mode)输入模式(Insert mode)底线命令模式(Last line mode)。这三种模式的作用分别是:

命令模式:

用户刚刚启动 vi/vim,便进入了命令模式。此状态下敲击键盘动作会被Vim识别为命令,而非输入字符。比如我们此时按下i,并不会输入一个字符,i被当作了一个命令。

以下是常用的几个命令:

  • i 切换到输入模式,以输入字符。
  • x 删除当前光标所在处的字符。
  • : 切换到底线命令模式,以在最底一行输入命令。

若想要编辑文本:启动Vim,进入了命令模式,按下i,切换到输入模式。

命令模式只有一些最基本的命令,因此仍要依靠底线命令模式输入更多命令。


输入模式:

在命令模式下按下i就进入了输入模式。

在输入模式中,可以使用以下按键:

  • 字符按键以及Shift组合,输入字符
  • ENTER,回车键,换行
  • BACK SPACE,退格键,删除光标前一个字符
  • DEL,删除键,删除光标后一个字符
  • 方向键,在文本中移动光标
  • HOME/END,移动光标到行首/行尾
  • Page Up/Page Down,上/下翻页
  • Insert,切换光标为输入/替换模式,光标将变成竖线/下划线
  • ESC,退出输入模式,切换到命令模式

底线命令模式

在命令模式下按下:(英文冒号)就进入了底线命令模式。

底线命令模式可以输入单个或多个字符的命令,可用的命令非常多。

在底线命令模式中,基本的命令有(已经省略了冒号):

  • q 退出程序
  • w 保存文件

按ESC键可随时退出底线命令模式。

4、环境安装(3种方式)

(1)JDK安装(rpm安装)

1、rpm下载地址http://www.oracle.com/technetwork/java/javase/downloads/index.html

2、如果有安装Openjdk则卸载

[root@master ~]# java -version
java version "1.8.0_121"
Java(TM) SE Runtime Environment (build 1.8.0_121-b13)
Java HotSpot(TM) 64-Bit Server VM (build 25.121-b13, mixed mode)
# 检查
[root@master ~]# rpm -qa|grep jdk
jdk1.8.0_121-1.8.0_121-fcs.x86_64
# 卸载 -e --nodeps 强制删除
[root@master ~]# rpm -e --nodeps jdk1.8.0_121-1.8.0_121-fcs.x86_64
[root@master ~]# java -version
-bash: /usr/bin/java: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 OK

3、安装JDK

# 安装java rpm
[root@master lst]# rpm -ivh jdk-8u221-linux-x64.rpm

# 安装完成后配置环境变量 文件:/etc/profile   (vim /etc/profile)
JAVA_HOME=/usr/java/jdk1.8.0_221-amd64
JRE_HOME=$JAVA_HOME/jre
CLASSPATH=.:$JAVA_HOME/lib:$JRE_HOME/lib
PATH=$JAVA_HOME/bin:$JRE_HOME/bin:$PATH
export JAVA_HOME JRE_HOME CLASSPATH PATH
# 保存退出(先按ESC退出到命令模式,再:进入底线命令模式,最后wq保存并退出)

# 让新增的环境变量生效!
source /etc/profile

(2)Tomcat安装(解压缩安装)

1、安装好了Java环境后我们可以测试下Tomcat!准备好Tomcat的安装包!

下载地址:https://dlcdn.apache.org/tomcat/tomcat-9/v9.0.71/src/apache-tomcat-9.0.71-src.tar.gz

2、将文件移动到/usr/tomcat/下,并解压!

[root@master lst]# mv apache-tomcat-9.0.71.tar.gz /usr
[root@master lst]# cd /usr
[root@master usr]# ls
apache-tomcat-9.0.71.tar.gz
[root@master usr]# tar -zxvf apache-tomcat-9.0.71.tar.gz   # 解压

3、运行Tomcat,进入bin目录,和我们以前在Windows下看的都是一样的

# 执行:startup.sh -->启动tomcat
# 执行:shutdown.sh -->关闭tomcat
./startup.sh
./shutdown.sh

4、确保Linux的防火墙端口是开启的,如果是阿里云,需要保证阿里云的安全组策略是开放的!

# 查看firewall服务状态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

# 开启、重启、关闭、firewalld.service服务
# 开启
service firewalld start
# 重启
service firewalld restart
# 关闭
service firewalld stop

# 查看防火墙规则
firewall-cmd --list-all    # 查看全部信息
firewall-cmd --list-ports  # 只看端口信息

# 开启端口
开端口命令: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80/tcp --permanent
重启防火墙:systemctl restart firewalld.service

(3)安装Docker(yum安装)

基于 CentOS 7 安装

  1. 官网安装参考手册:https://docs.docker.com/install/linux/docker-ce/centos/
  1. 确定你是CentOS7及以上版本
[root@master ~]# cat /etc/redhat-release
CentOS Linux release 7.8.2003 (Core)
  1. yum安装gcc相关
yum -y install gcc
yum -y install gcc-c++
  1. 卸载旧版本
yum -y remove docker docker-common docker-selinux docker-engine
# 官网版本
yum remove docker \
          docker-client \
          docker-client-latest \
          docker-common \
          docker-latest \
          docker-latest-logrotate \
          docker-logrotate \
          docker-engine
  1. 安装需要的软件包
yum install -y yum-utils device-mapper-persistent-data lvm2
  1. 设置stable镜像仓库
# 错误
yum-config-manager --add-repo https://download.docker.com/linux/centos/docker-ce.repo
## 报错
[Errno 14] curl#35 - TCP connection reset by peer
[Errno 12] curl#35 - Timeout

# 正确推荐使用国内的
yum-config-manager --add-repo http://mirrors.aliyun.com/docker-ce/linux/centos/docker-ce.repo
  1. 更新yum软件包索引
yum makecache fast
  1. 安装Docker CE
yum -y install docker-ce docker-ce-cli containerd.io
  1. 启动docker
systemctl start docker
  1. 测试
docker version

docker run hello-world

docker images
  1. 阿里云镜像加速

登录阿里云,找到容器服务。找到镜像加速地址。配置使用四个命令,依次执行即可:

sudo mkdir -p /etc/docker
sudo tee /etc/docker/daemon.json <<-'EOF'
{
  "registry-mirrors": ["https://ava8imfy.mirror.aliyuncs.com"]
}
EOF
sudo systemctl daemon-reload
sudo systemctl restart docker

5、Dockerfile

关键字

作用

备注

FROM

指定父镜像

指定dockerfile基于那个image构建

MAINTAINER

作者信息

用来标明这个dockerfile谁写的

LABEL

标签

用来标明dockerfile的标签 可以使用Label代替Maintainer 最终都是在docker image基本信息中可以查看

RUN

执行命令

执行一段命令 默认是/bin/sh 格式: RUN command 或者 RUN ["command" , "param1","param2"]

CMD

容器启动命令

提供启动容器时候的默认命令 和ENTRYPOINT配合使用.格式 CMD command param1 param2 或者 CMD ["command" , "param1","param2"]

ENTRYPOINT

入口

一般在制作一些执行就关闭的容器中会使用

COPY

复制文件

build的时候复制文件到image中

ADD

添加文件

build的时候添加文件到image中 不仅仅局限于当前build上下文 可以来源于远程服务

ENV

环境变量

指定build时候的环境变量 可以在启动的容器的时候 通过-e覆盖 格式ENV name=value

ARG

构建参数

构建参数 只在构建的时候使用的参数 如果有ENV 那么ENV的相同名字的值始终覆盖arg的参数

VOLUME

定义外部可以挂载的数据卷

指定build的image那些目录可以启动的时候挂载到文件系统中 启动容器的时候使用 -v 绑定 格式 VOLUME ["目录"]

EXPOSE

暴露端口

定义容器运行的时候监听的端口 启动容器的使用-p来绑定暴露端口 格式: EXPOSE 8080 或者 EXPOSE 8080/udp

WORKDIR

工作目录

指定容器内部的工作目录 如果没有创建则自动创建 如果指定/ 使用的是绝对地址 如果不是/开头那么是在上一条workdir的路径的相对路径

USER

指定执行用户

指定build或者启动的时候 用户 在RUN CMD ENTRYPONT执行的时候的用户

HEALTHCHECK

健康检查

指定监测当前容器的健康监测的命令 基本上没用 因为很多时候 应用本身有健康监测机制

ONBUILD

触发器

当存在ONBUILD关键字的镜像作为基础镜像的时候 当执行FROM完成之后 会执行 ONBUILD的命令 但是不影响当前镜像 用处也不怎么大

STOPSIGNAL

发送信号量到宿主机

该STOPSIGNAL指令设置将发送到容器的系统调用信号以退出。

SHELL

指定执行脚本的shell

指定RUN CMD ENTRYPOINT 执行命令的时候 使用的shell


6、Docker Compose

一、安装Docker Compose

# Compose目前已经完全支持Linux、Mac OS和Windows,在我们安装Compose之前,需要先安装Docker。下面我 们以编译好的二进制包方式安装在Linux系统中。 
curl -L https://github.com/docker/compose/releases/download/1.22.0/docker-compose-`uname -s`-`uname -m` -o /usr/local/bin/docker-compose
# 设置文件可执行权限 
chmod +x /usr/local/bin/docker-compose
# 查看版本信息 
docker-compose -version

二、卸载Docker Compose

# 二进制包方式安装的,删除二进制文件即可
rm /usr/local/bin/docker-compose

三、 使用docker compose编排nginx+springboot项目

  1. 创建docker-compose目录
mkdir ~/docker-compose
cd ~/docker-compose
  1. 编写 docker-compose.yml 文件
version: '3'
services:
  nginx:
   image: nginx
   ports:
    - 80:80
   links:
    - app
   volumes:
    - ./nginx/conf.d:/etc/nginx/conf.d
  app:
    image: app
    expose:
      - "8080"
  1. 创建./nginx/conf.d目录
mkdir -p ./nginx/conf.d
  1. 在./nginx/conf.d目录下 编写itheima.conf文件
server {
    listen 80;
    access_log off;

    location / {
        proxy_pass http://app:8080;
    }
}
  1. 在~/docker-compose 目录下 使用docker-compose 启动容器
docker-compose up
  1. 测试访问
http://192.168.149.135/hello
  • 2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