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算法学习笔记(一)——冒泡排序法以及根据具体问题进行优化)

今天正式开始学习数据结构,看的书是《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

书中引例:选择问题(设有一组数,共n个元素,目的是确定这组数中的第 k 个最大者)


引例:选择问题(设有一组数,共n个元素,目的是确定这组数中的第 k 个最大者)

首先思考解决此问题的算法

解法一:利用冒泡排序法

具体来说,将这n个数读入一个数组中,再通过冒泡排序法,以递减顺序将数组排序,然后返回位置k上的元素。

这里用python语言来实现此算法:

注意: 冒泡算法容易错的地方是要有两层循环。

笔者第一次代码如下(以下为错误代码):

A=[1,5,3,4,2]          # 假设数组为1,5,3,4,2
for i in range(4):
     if A[i+1]>A[i]:
         b=A[i]     # 比大小、排序等问题,一定会涉及到引入中间变量
         A[i]=A[i+1]
         A[i+1]=b
print(A)

运行结果如下:

[5, 3, 4, 2, 1]

可以对比原数组A=[1,5,3,4,2],发现只用一次循环的情况下,只是将第一个元素与之后的元素逐一比大小,例如本例中1被放在了最后,而其他元素相对位置不改变。即,每次循环都是将数组中的无序部分的最小值“沉到“下方。

所以,总共有多少个元素就要运行多少次这一循环。因而需要有两层循环。

正确代码如下:

A=[1,5,3,4,2]          # 假设数组为1,5,3,4,2
for j in range(4):
    for i in range(4):
        if A[i+1]>A[i]:
            b=A[i]
            A[i]=A[i+1]
            A[i+1]=b
print(A)

运行结果如下:

[5, 4, 3, 2, 1]

(优化)解法二:

先把前k个元素读入数组,并以递减的顺序对其进行排序;再将剩下的元素逐个读入。每次读入的新元素,如果它小于第k个元素,则忽略之;否则,将原第k个元素替换为此新元素;当算法结束时,位于第k个位置的元素作为答案返回。

总结解法一和解法二:

如果元素非常多的时候,这两种算法在合理的时间量内均不能结束,耗时非常长。

而之后学习另一种算法,只需一秒钟就可以得出大量级数组的排序问题的解。

这也正是我们要学习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的原因。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