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冒泡排序代码及思想(代码简单易看懂)

冒泡排序

在排序中总共有八大排序,冒泡排序是经典排序中的一种。

两层循环,外层冒泡轮数,里层依次比较

冒泡排序的思想:

  1. 比较数组中,两个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元素比第二个元素大,就交换他们的位置

  2. 每一次比较,都会产生出一个最大或最小数字;

  3. 下一轮则可以少一次排序

  4. 依次循环,直到结束。

    import java.util.Arrays;
    
    public class ArrayDemo04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32,56,34,78,9,53,45,98};
            int[] sort = sort(a);//调用完我们自己写的排序方法后,返回一个排序后的数组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sort));
    
        }
        public static int[] sort(int[] array) {
            int temp=0;//临时变量
            //外层循环,判断要执行多少次
            for (int i = 1; i < array.length - 1; i++) {
                //内层循环,比较两个数,如果第一个数比第二个数大,则交换位置
                Boolean flag=false;//通过flag标识位减少没有意义的比较
                for(int j=0;j<array.length-1-i;j++){
                    if(array[j]>array[j+1]){
                        temp=array[j];
                        array[j]=array[j+1];
                        array[j+1]=temp;
                        flag=true;
                    }
                }
                if(flag==false){
                    break;
                }
            }
            return array;
        }
    }
    

外层循环

提取目前数组中最大的数,放置于已排序数据的左边,也就是第一次外层循环,把最大的数位置交换到数组最右边,第二次外循环,把次大数交换到此右边,以此类推。

内层循环

每次比较的相邻的两个数据,所以一个数组长度为n,只需比较n-1次相邻比较,就可以实现大数下沉,之前已经沉淀的数不需要比较了。

为什么内层循环判断条件是j<n-i-1

每一次排序都是在上一次排序的基础上再排序,比如第2次排序完之后,i已经为2了,第三次排序是在第2次排序的基础上在进行,第二次排序后把两个最大的数已经放在了数组最右边,第三次排序时就不用在比较他们两个,所以就得把这个2减掉,只需循环n-i次,-1是因为内层循环的判断是当前值和下一个值比较,如果不减1,当循环到最后一个值时,再取下一个值就取不到,数组越界。

优化

通过flag标识位可以减少没有意义的比较,在内层循环中通过flag设立标识位,如果数组的排序时顺序的话,就不需要进行判断,此时设置布尔判断,当判断为false时,跳出循环。

  • 4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