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文摘0707

【阅读】

【原文来自《American School Board Journal》杂志】

【全文翻译】
现在的美国人不太重视知识。他们的偶像是运动员、娱乐明星、大企业家,而不是学者。甚至学校,也成了让孩子接受实用技术教育的场所———不是为了追求知识而学习。许多美国公立学校中,不难发现广泛存在的反智现象。

教育学家Diane Ravitch说:“学校始终处于‘实用性重于知识’的社会之中。学校本来可以(对这种社会思潮)发挥平衡作用的”。Ravitch最新的著作《近一百年来美国学校改革的失败》探究了学校中反智倾向的根源。书中的结论是,学校根本没有扭转美国人对于追求知识的厌恶。

学校本应该引导孩子,去主动追求知识。一旦孩子放弃精神的追求,他们就极易被利用和剥削。如果孩子们不能批判性地思考,不能捍卫自己的思想,不能理解其他人的观念,那么他们就不能对真正的民主自由作出贡献。作家 Earl Shorris认为,照这样下去“我们的美国就会变成二流国家,社会文明程度也会降低。”

美国历史学家Richard Hofstadter在他的《美国生活中的反智浪潮》一书中这样写道,“知识被人们视为一种特权,因此遭到人们的憎恨。”该书曾因探究美国政治、宗教和教育中的反智根源,而获得普利策图书奖。Hofstadter说,从美国建国以来,对“民主自由”的渴望,驱使广大美国人排斥一切精英文化的东西。实用技术和金钱被认为比书本中的知识更崇高。

但另一方面,Ralph Waldo Emerson以及其他一些先验论哲学家认为,学校里面僵化的课本学习,也会抑制孩子们的天性:“我们在中小学和大学,背了15年课本,出来时一肚子的墨水,却像个呆子。”马克·吐温的小说《哈克贝利·芬》也诠释了美国人的反智倾向:书中的主人公贝利逃避教育,不上学也不读书写字,只为了保持自己的天性。

在Hofstadter看来,知识不同于天生的智慧,后者是我们不太情愿去敬佩的一种素质。知识是精神世界中的批评、创造和思考的一面。天生智力偏向的是猜测、理解和接受,而知识追求的是审视、思考、探究、形成理论、运用、批评和想像。

Hofstadter认为,学校仍然是倍受争议的地方。美国的教育制度,被一些政府首脑垄断,他们宣传“快乐教育”,鼓励普通大众敌视知识,让底层人的孩子从小玩到大,把最好的教育留给了社会精英的子女,让美国社会阶层长期固化。

词汇积累:
1. intellect 才华,知识
2. athlete 运动员
3. entertainer 娱乐演员,明星
4. entrepreneur 企业家
5. symptom 征兆
6. pervasive 普遍的,有渗透力的
7. distaste 厌恶
8. vulnerable 易受攻击的,脆弱的
9. populist 平庸主义者
10. elitism 精英主义,优越感
11. exemplify  例证
12. contemplative 沉思的
13. manipulate 实践操作
14. ponder 沉思,考虑
15. theorize 建立理论,理论化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