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Java各修饰符详解(接口、类、方法、变量)

一、总述

类、方法、成员变量和局部变量的可用修饰符

修饰符成员访求构造方法成员变量局部变量
abstract(抽象的)
static (静态的)
public(公共的)
protected(受保护的)
private(私有的)
synchronized(同步的)
native(本地的)
transient(暂时的)
volatie(易失的)
final(不要改变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类修饰符

访问修饰符:公共类修饰符public(只能是它)

非访问控制符:抽象类修饰符 abstract 、最终类修饰符 final

(1)公共类修饰符 public : Java 语言中类的访问控制符只有 public 即公共的。每个 Java 程序的有且只有一个类是 public,它被称为主类 ,其他外部类无访问控制修饰符,具有包访问性。注意:一个类的内部类可以被其他访问控制修饰符protected、default、 private修饰,相当于类的成员。

(2)抽象类修饰符 abstract :用 abstract 修饰符修饰的类,被称为抽象类。

(3)最终类修饰符 final :当一个类不能被继承时可用修饰符 final修饰为最终类。被定义为 final 的类通常是一些有固定作用、用来完成某种标准功能的类。final关键字不能用来抽象类和接口

(4)类缺省访问控制符:如果一个类没有访问控制符,说明它具有缺省的访问控制符特性。此时,这个类只能被同一个包中的类访问或引用。这一访问特性又称为包访问性。

1、如果一个类包含抽象方法(用abstract修饰的方法),那么这个类必须是抽象类

2、继承抽象类的子类必须重写父类所有的抽象方法(用abstract修饰的方法)。否则,该子类也必须声明为抽象类(也必须用abstract修饰)。最终,必须有子类实现该父类的抽象方法,否则,从最初的父类到最终的子类都不能创建对象,失去意义。

接口通常是不带修饰符的,一般都是public interface

以上是对于外部类,外部类只能用public、adstract、final修饰,如果是内部类类则可以用 修饰成员变量的修饰符修饰内部类,比如 private, static, protected 修饰。

三、方法修饰符

1、按修饰符分

访问控制修饰符:公共访问控制符public、保护访问控制符protected、缺省默认default、私有访问控制符private

非访问控制符:抽象方法控制符abstract 、静态方法控制符static 、最终方法控制符final 、本地方法控制符native 、同步方法控制符synchronized

(1)抽象方法控制符 abstract :用修饰符 abstract 修饰的方法称为抽象方法。抽象方法仅有方法头,没有方法体和操作实现。

(2)静态方法控制符 static :用修饰符 static 修饰的方法称为静态方法。静态方法是属于整个类的类方法;而不使用static 修饰、限定的方法是属于某个具体类对象的方法。 由于 static方法是属于整个类的,所以它不能操纵和处理属于某个对象的成员变量,而只能处理属于整个类的成员变量,即 static 方法只能处理 static的域。

(3)最终方法控制符 final :用修饰符 final修饰的方法称为最终方法。最终方法是功能和内部语句不能更改的方法,即最终方法不能重写覆盖(可以被继承)。final固定了方法所具有的功能和操作,防止当前类的子类对父类关键方法的错误定义,保证了程序的安全性和正确性。所有被 private 修饰符限定为私有的方法,以及所有包含在 final 类 ( 最终类) 中的方法,都被认为是最终方法。

(4)本地方法控制符 native :用修饰符 native 修饰的方法称为本地方法。为了提高程序的运行速度,需要用其它的高级语言书写程序的方法体,那么该方法可定义为本地方法用修饰符 native 来修饰。

(5)同步方法控制符 synchronized :该修饰符主要用于多线程程序中的协调和同步。

2、类的方法

类成员的访问控制符:即类的方法和成员变量的访问控制符

一个类作为整体对象不可见,并不代表他的所有域和方法也对程序其他部分不可见,需要有他们的访问修饰符判断。权限如下:

访问修饰符同一个类同包不同包,子类不同包,非子类
public
protected
默认(default)
private

(1)构造方法

构造方法只能用public(所有的类访问)、protected(只能自己和子类访问)、private(只能在本类访问),而不能是abstract, static, final, native, strictfp, 或者synchronized的。原因如下:

  1. 构造器不是通过继承得到的,所以没有必要把它声明为final的。
  2. 同理,一个抽象的构造器将永远不会被实现。(所以也不能声明为abstract的)
  3. 构造器总是关联一个对象而被调用,所以把它声明为static是没有意义的。
  4. 没有实际的需要把构造器定义成同步的,因为它将会在构造的时候锁住该对象,直到所有的构造器完成它们的工作,这个构造的过程对其它线程来说,通常是不可访问的。 (synchronized)
  5. 本地化的方法情况特别复杂,所以JVM调用起来非常麻烦,需要考虑很多种情况,没有native关键字的情况下,JVM实现起来比较容易。

(2)类方法(静态方法)

类方法:使用static关键字说明的方法(与实例方法区分:是否用static修饰)

1.系统只为该类创建一个版本,这个版本被该类和该类的所有实例共享。

2.类方法只能操作类变量,不能访问实例变量。类方法可以在类中被调用,不必创建实例来调用,当然也可以通过对象来调用。

3.静态方法可以直接访问类变量(静态成员变量)和静态方法。

解释:因为静态方法在加载类的时候就被调用了

4.静态方法不能直接访问普通成员变量或成员方法。反之,成员方法可以直接访问类变量(静态成员变量)或静态方法。

普通成员变量或成员方法只有在创建对象的时候才会被创建,而静态方法在加载类的时候就被加载了,那时候还没有对象,更不必谈在静态方法中访问其中的普通成员变量和成员方法了

5.静态方法中,不能使用this关键字。

(3)成员方法

  • public(公共控制符)
  • private(私有控制符)指定此方法只能有自己类等方法访问,其他的类不能访问(包括子类)
  • protected(保护访问控制符)指定该方法可以被它的类和子类进行访问。
  • final,指定该方法不能被重载。
  • static,指定不需要实例化就可以激活的一个方法。
  • synchronize,同步修饰符,在多个线程中,该修饰符用于在运行前,对他所属的方法加锁,以防止其他线程的访问,运行结束后解锁。
  • native,本地修饰符。指定此方法的方法体是用其他语言在程序外部编写的。

(4)抽象类的抽象方法

抽象类中的抽象方法(其前有abstract修饰)不能用private、static、synchronized、native访问修饰符修饰。原因如下:

  1. 抽象方法没有方法体,是用来被继承的,所以不能用private修饰;
  2. static修饰的方法可以通过类名来访问该方法(即该方法的方法体),抽象方法用static修饰没有意义;
  3. 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是为该方法加一个锁。而如果该关键字修饰的方法是static方法。则使用的锁就是class变量的锁。如果是修饰类方法。则用this变量锁。但是抽象类不能实例化对象,因为该方法不是在该抽象类中实现的,是在其子类实现的。所以,锁应该归其子类所有。所以,抽象方法也就不能用synchronized关键字修饰了;
  4. native,这个东西本身就和abstract冲突,他们都是方法的声明,只是一个把方法实现移交给子类,另一个是移交给本地操作系统。如果同时出现,就相当于即把实现移交给子类,又把实现移交给本地操作系统,那到底谁来实现具体方法呢?

3、接口的方法

接口是一种特殊的抽象类,接口中的方法全部是抽象方法(但其前的abstract可以省略),所以抽象类中的抽象方法不能用的访问修饰符(private、static、synchronized、native)这里也不能用。而且protected访问修饰符也不能使用,因为接口可以让所有的类去实现(非继承),不只是其子类(比如如果实现类和接口不在同一个包内就会出现问题)。所以要用public去修饰,接口才可以被实现。

默认写法:public abstract(默认不写)

(1)静态方法(static)

用static修饰的方法就是静态方法,静态方法必须要有实现体(一定要有花括号),并且静态方法是不能被实现类实现的,只能通过接口调用这个方法

静态方法必须要有方法体,即一定要有花括号,是因为静态方法不能被实现类实现,但是接口的方法又必须全部被实现,所以矛盾,所以静态方法必须要有实现

格式:public static 返回数据类型 方法名(参数列表){}

省略了abstract

(2)默认方法(default)

default的加入就是为了解决接口中不能有默认方法的问题,在实现类中可以重写这个default方法也可以不重写

default修饰的方法跟接口中的静态方法的区别就是default方法可以被实现类重写,这样就可以得到扩展并且不修改原来接口中功能,而静态方法就有点太苛刻了,还不如把静态方法写在实现类中,这样每个实现类都可以自己写自己的功能实现。

格式:default 返回数据类型 方法名(){}

(3)其他抽象方法

四、变量修饰符

1、类的成员变量修饰符

一个类的成员变量的声明必须在类体中,而不能在方法中,方法中声明的是局部变量。

public(公共访问控制符),指定该变量为公共的,他可以被任何对象的方法访问。

private(私有访问控制符)指定该变量只允许自己的类的方法访问,其他任何类(包括子类)中的方法均不能访问。

protected(保护访问控制符)指定该变量可以别被自己的类和子类访问。在子类中可以覆盖此变量。

friendly ,在同一个包中的类可以访问,其他包中的类不能访问。

final,最终修饰符,指定此变量的值不能变。

static(静态修饰符)指定变量被所有对象共享,即所有实例都可以使用该变量。变量属于这个类。

transient(过度修饰符)指定该变量是系统保留,暂无特别作用的临时性变量。

volatile(易失修饰符)指定该变量可以同时被几个线程控制和修改。

抽象类中变量的修饰符与一般类一致

2、接口中的变量

接口中的属性默认是public static final 的,(因为是final的,所以都是常量),只能读不能改

public static final 可以省略不写

1: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name = “张三”;

2:String name = “张三”;

以上两种写法都可以

public的话可以理解,需要被实现类使用

如果是非static的话,因一个类可以多继承,容易出现重名导致编译错误

接口的方法都是抽象的,可变的东西都应该归属到实现类中,这样接口才能起到标准化、规范化的作用,因此接口里的属性必须是不变的,即final的,可以不变实现类修改(如果能被实现类任意修改,接口就没有创建这个常量的必要了

3、方法中的局部变量

因为接口中的方法都是抽象方法,而抽象方法没有实现,即没有方法体。所以,只有一般类中的方法和抽象类中的非抽象方法才会有局部变量。

方法中对于变量的修饰符只有两种:

1、缺省(default):即什么都不写,这是一个普通的变量,必须为其设置初始值。
2、final:表示变量值不可以被改变,即常量

一般类和抽象类中的静态方法中的变量自动就是静态的,不需要加static

五、常考修饰符

1、final

(1)修饰类

  • 该类不能被继承
  • final不能修饰抽象类和接口
  • final类中的方法不会被覆盖,因此默认都是final的
  • 用途:设计类时,如果该类不需要有子类,不必要被扩展,类的实现细节不允许被改变,那么就设计成final类

(2)修饰方法

  • 该方法可以被继承,但是不能被覆盖
  • 用途:一个类不允许子类覆盖该方法,则用final来修饰
  • 好处:可以防止继承它的子类修改该方法的意义和实现;更为高效,编译器在遇到调用fianal方法转入内嵌机制,提高了执行效率
  • 父类中的private成员方法不能被子类覆盖,因此,父类的private方法默认是final型的(可以查看编译后的class文件)

(3)修饰变量

  • 用final修饰后变为常量。包括静态变量、实例变量和局部变量这三种
  • **特点:**只能被赋一次值,必须被显示初始化。可以先声明,不给初值,这种叫做final空白。但是使用前必须被初始化。一旦被赋值,将不能再被改变。

(4)修饰参数

  • 用final修饰参数时,可以读取该参数,但是不能对其作出修改

2、static

1、简介

关于 static 关键字的使用,它可以用来修饰的成员变量和成员方法,被修饰的成员是属于类的,而不是单单是属 于某个对象的。也就是说,既然属于类,就可以不靠创建对象来调用了。

2、定义和使用

1)类变量当 static 修饰成员变量时,该变量称为类变量。

该类的每个对象都共享同一个类变量的值。任何对象都可以更改该类变量的值,但也可以在不创建该类的对象的情况下对类变量进行作。

static变量也称作静态变量,静态变量和非静态变量的区别是:静态变量被所有的对象所共享,在内存中只有一个副本,它当且仅当在类初次加载时会被初始化。而非静态变量是对象所拥有的,在创建对象的时候被初始化,存在多个副本,各个对象拥有的副本互不影响。 static成员变量的初始化顺序按照定义的顺序进行初始化。

定义格式:static 数据类型 变量名;举例:static int numberID;

2)静态方法

当 static 修饰成员方法时,该方法称为类方法 。

静态方法在声明中有 static ,建议使用类名来调用,而不需要创建类的对象。调用方式非常简单。 类方法:使用 static关键字修饰的成员方法,习惯称为静态方法。 定义格式: 修饰符 static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 (参数列表){ // 执行语句}

调用格式:

被static修饰的成员可以并且建议通过类名直接访问。虽然也可以通过对象名访问静态成员,原因即多个对象均属 于一个类,共享使用同一个静态成员,但是不建议,会出现警告信息。

3)静态代码块

定义在成员位置,使用static修饰的代码块{ }。 位置:类中方法外。执行:随着类的加载而执行且执行一次,优先于main方法和构造方法的执行。

3、注意事项:

  • 静态方法可以直接访问类变量和静态方法。
  • 静态方法不能直接访问普通成员变量或成员方法。
  • 反之,成员方法可以直接访问类变量或静态方法。
  • 静态方法中,不能使用this和super关键字。
  • 静态方法不能被abstract修饰
  • 静态方法和静态变量都可以通过类名直接被访问。
  • 当类被加载时,静态代码块只被执行一次。类中不同的静态代码块按它们在类中出现的顺序被依次执行

static 关键字,可以修饰变量、方法和代码块。在使用的过程中,其主要目的还是想在不创建对象的情况

3、注意事项:

  • 静态方法可以直接访问类变量和静态方法。
  • 静态方法不能直接访问普通成员变量或成员方法。
  • 反之,成员方法可以直接访问类变量或静态方法。
  • 静态方法中,不能使用this和super关键字。
  • 静态方法不能被abstract修饰
  • 静态方法和静态变量都可以通过类名直接被访问。
  • 当类被加载时,静态代码块只被执行一次。类中不同的静态代码块按它们在类中出现的顺序被依次执行

static 关键字,可以修饰变量、方法和代码块。在使用的过程中,其主要目的还是想在不创建对象的情况

  • 10
    点赞
  • 9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1.1 Java语言发展简史2 1.2 认识Java语言3 1.2.1 Java语言特性3 1.2.2 JavaApplet4 1.2.3 丰富的类库4 1.2.4 Java的竞争对手5 1.2.5 Java在应用领域的优势7 1.3 Java平台的体系结构7 1.3.1 JavaSE标准版8 1.3.2 JavaEE企业版10 1.3.3 JavaME微型版11 1.4 JavaSE环境安装和配置12 1.4.1 什么是JDK12 1.4.2 JDK安装目录和实用命令工具介绍12 1.4.3 设置环境变量13 1.4.4 验证配置的正确性14 1.5 MyEcilpse工具介绍JavaSE环境安装和配置15 1.6 本章练习16 第2章 2.1 什么是程序18 2.2 计算机中的程序18 2.3 Java程序19 2.3.1 Java程序中的类型19 2.3.2 Java程序开发三步曲21 2.3.3 开发Java第一个程序21 2.3.4 Java代码中的注释23 2.3.5 常见错误解析24 2.4 Java类库组织结构和文档27 2.5 Java虚拟机简介28 2.6 Java技术两种核心运行机制29 2.7 上机练习30 第3章 3.1 变量32 3.1.1 什么是变量32 3.1.2 为什么需要变量32 3.1.3 变量的声明和赋值33 3.1.4 变量应用实例33 3.2 数据的分类34 3.2.1 Java中的八种基本数据类型34 3.2.2 普及二进制36 3.2.3 进制间转换37 3.2.4 基本数据类型间转换38 3.2.5 数据类型应用实例38 3.2.6 引用数据类型39 3.3 关键字.标识符.常量39 3.3.1 变量命名规范39 3.3.2 经验之谈-常见错误的分析与处理40 3.3.3 Java标识符命名规则41 3.3.4 关键字42 3.3.5 常量42 3.4 运算符43 3.4.1 算术运算符43 3.4.2 赋值操作符45 3.4.3 关系操作符47 3.4.4 逻辑操作符48 3.4.5 位操作符49 3.4.6 移位运算符49 3.4.7 其他操作符50 3.5 表达式52 3.5.1 表达式简介52 3.5.2 表达式的类型和值52 3.5.3 表达式的运算顺序52 3.5.4 优先级和结合性问题52 3.6 选择结构54 3.6.1 顺序语句54 3.6.2 选择条件语句54 3.6.3 switch结构59 3.6.4 经验之谈-常见错误的分析与处理65 3.6.5 Switch和多重if结构比较66 3.7 循环语句66 3.7.1 While循环67 3.7.2 经验之谈-常见while错误70 3.7.3 do-while循环72 3.7.4 for循环74 3.7.5 经验之谈-for常见错误76 3.7.6 循环语句小结78 3.7.7 break语句79 3.7.8 continue语句82 3.8 JavaDebug技术84 3.9 本章练习85 第4章 4.1 一维数组90 4.1.1 为什么要使用数组90 4.1.2 什么是数组91 4.1.3 如何使用数组92 4.1.4 经验之谈-数组常见错误97 4.2 常用算法98 4.2.1 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98 4.2.3 数组排序102 4.2.3 数组复制103 4.3 多维数组105 4.3.1 二重循环105 4.3.2 控制流程进阶107 4.3.3 二维数组111 4.4 经典算法113 4.4.1 算法-冒泡排序113 4.4.2 插入排序115 4.5 增强for循环116 4.6 本章练习117 第5章 5.1 面向过程的设计思想120 5.2 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120 5.3 抽象121 5.3.1 对象的理解121 5.3.2 Java抽象思想的实现122 5.4 封装124 5.4.1 对象封装的概念理解124 5.4.2 类的理解125 5.4.3 Java类模板创建125 5.4.4 Java中对象的创建和使用127 5.5 属性130 5.5.1 属性的定义130 5.5.2 变量131 5.6 方法132 5.6.1 方法的定义132 5.6.2 构造方法135 5.6.4 方法重载138 5.6.5 自定义方法138 5.6.6 系统提供方法139 5.6.7 方法调用140 5.6.8 方法参数及其传递问题144 5.6.9 理解main方法语法及命令行参数147 5.6.1 0递归算法147 5.7 this关键字148 5.8 JavaBean149 5.9 包150 5.9.1 为什么需要包?150 5.9.2 如何创建包151 5.9.3 编译并生成包:151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