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一章概述复习笔记

第一章 概述

1. 什么是交换

交换是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

2. 常用交换方式

电路交换:必须面向连接

报文交换

分组交换

3. 面向连接

经过“建立连接-通信-释放连接”三个步骤的联网方式

4. 电路交换的特点
  • 面向连接的
  • 无存储转发过程
  • 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通话的两个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固定传输宽带
5. 电路交换不适合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原因
  • 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通话的两个用户占用了全部的带宽,但是数据往往是突发地出现,使通信线路利用率不高
  • 电路交换无存储转发技术
  • 电路交换传输的是电信号,传播速率远小于主机间数据传输的速率
6. 报文交换的特点和缺点

特点:

  • 无连接
  • 采用存储转发技术
  • 报文独立路由
  • 报文大小无上限

缺点:

  • 网络成本高
  • 通信实时性差

优点:

  • 中继电路利用率高
7. 分组交换的特点
  • 无连接
  • 分组独立路由
  • 分组大小有上限
8. 分组交换的优点
  • 高效:动态分配传输宽带,对通信链路逐段占用
  • 灵活:以分组为传送单位独立路由
  • 迅速:不必先建立连接就能向其他主机发送分组;充分使用链路的带宽
  • 可靠:完善的网络协议;分布式自适应的路由选择协议使网络有很好的生存性(较电路交换低)
9. 分组交换缺点
  • 分组在各节点存储转发时需要排队,会造成一定的时延
  • 各分组携带的控制信息也造成一定开销,使数据传送效率降低
10. 三种交换比较
  • 若要连续传送大量的数据,且其传送时间远大于连接建立时间,则电路交换的传输速率较快。
  • 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不需要预先分配传输带宽,在传送突发数据时可提高整个网络的信道利用率。
  • 分组交换比报文交换的时延小,同时也具有更好的灵活性。
11. 什么是协议

​ 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12. 体系结构分层的好处
  • 各层之间是相对独立的

  • 灵活性好

  • 易于实现和维护

  • 结构上可分割开

  • 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缺点:

    • 降低效率
    • 有些功能会在不同的层次中反复出现,因而产生额外开销
13. 体系结构概念

​ 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

14. OSI体系结构
  • 应用层
  • 表示层
  • 会话层
  • 运输层
  • 网络层
  • 数据链路层
  • 物理层
15. TCP/IP 的体系结构
  • 应用层
  • 运输层
  • 网际层
  • 网络接口层
16. 互联网两个重要基本特征
  • 连通性
  • 共享
17. 世界上对打的计算机网络

​ 互联网

18. 互联网组成
  • 边缘部分:连接在互联网上的主机(端系统)
  • 核心部分: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
19. 端系统之间的通信方式
  • 客户-服务器方式
  • 对等方式
20. 路由器的用途
  • 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构件
  • 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
21. 总时延包括?
  • 发送时延:发送数据时,数据帧从结点进入到传输媒体所需要的时间。
  • 传播时延:电磁波在信道中需要传播一定的距离而花费的时间。
  • 处理时延:主机或路由器在收到分组时,为处理分组(例如分析首部、提取数据、差错检验或查找路由)所花费的时间。
  • 排队时延:分组在路由器输入输出队列中排队等待处理所经历的时延。
22. 协议三要素
  • 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 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 同步: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23. 五层体系结构及其功能
  • 应用层:向用户提供基于网络的各类应用服务。进程之间的信息交互,通信由下层负责。数据单位:报文
  • 运输层:提供进程之间的通信服务,负责端到端的可靠性控制,数据单位:数据报/报文段
  • 网络层:提供主机之间的通信服务,负责网络互联、路由选择、部分拥塞控制。数据单位:分组/数据报。IP协议
  • 数据链路层: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线路上提供以帧为单位的可靠性数据传输,负责点到点之间的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差错控制
  • 物理层: 透明的传输比特流
24. PDU

​ 协议数据单元:在计算机网络协议中,将数据逻辑上直接发送给对方的任何两个相同的层次。

25. 服务与协议的关系
  • 协议使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集合
  • 服务是本层的功能
  • 协议使服务的实现
  • 本层协议向上层提供服务
  • 要实现本层协议需要下层提供的服务
  • 协议是“水平”的、服务是“垂直”的
26. 服务访问点SAP

​ 同一系统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的地方

27. 面向连接与无连接的区别
  • 面向连接通信双方需要事先建立一条通信线路,预先分配传输宽带,无连接不用
  • 协议不同
  • 面向连接基本特征是建立一条虚电路,使用排序、确认、流量控制确保收发双方保持联系以协调会话与报文分组接受成功或失败信号,可靠性好
  • 无连接不管对方是否相应,只管将信息发送出去
  • 核心区别: 是否有可靠性控制
28. 协议

面向连接:MIME、HTTP, FTP, SMTP, POP3、IMAP, BGP, TELNET

无连接:DNS, RIP, DHCP 、SNMP, TFTP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