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介绍
演示视频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B4y1q7Ca
1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捐赠组织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目的主要有三点:一是信息资源是能够创造财富的;二是信息化的运用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三是信息透明是捐赠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有助于提高捐赠组织的公信力建设。通过网络信息的传播并透明公开,能提高公信力,并增强规范发展,同时推动捐赠服务的成效;通过信息平台建设和信息服务,有助于转变捐赠组织服务意识,救助项目执行管理方式的改变以及专业能力建设的推动,这必将成为捐赠事业发展的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爱赠组织的业务流程和服务形式的进一步优化,工作方式必然全面改造,需要彻底地向社会大众提供优质、规范、透明、公正的服务,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本系统以旧衣物捐赠系统规范化信息化为宗旨,利用Python技术,采用B/S模式,实现了工作人员登录个人账号后对于旧衣捐赠过程涉及到的信息的增删改查等功能,保证了旧衣捐赠组织工作人员对于各种信息登记获取的及时性与便利性。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在爱心捐赠组织的研究中发现,大量文献都是从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学等学科方向为基础进行分析研究的,笔者们都是以宏观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从国家层面出发,以现行的制度、法律为着手点进行的研究。为此,笔者查阅了大量资料,深入爱心捐赠组织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对我国爱心捐赠事业的理论研究大部分都停留在如何完善法制建设、如何加强舆论监督等方面,而忽视了对现代信息技术在爱心捐赠组织中的应用研究,以及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对爱心捐赠组织的不利影响的研究。
在杨珊所著的《论爱心捐赠组织的法律地位》和秦雨歌、刘士珊的《美国爱心捐赠立法的启示》中可以看出,在我国爱心捐赠事业中,政府对爱心捐赠组织的地位影响巨大,当前的爱心捐赠事业正处于从行政垄断型向开放市场型转变的阶段,转变的关键在于合理定位政府和爱心捐赠组织的关系,为了促进爱心捐赠组织的效率和透明度,一方面明确爱心捐赠组织的法律地位,保证爱心捐赠组织平等获取爱心捐赠资源的能力;另一方面须明确和强化政府对爱心捐赠组织的依法监管的职能和责任,建立和完善政府对爱心捐赠机构的指导、规范和监管的法律法规。法律的建立影响重大,不会轻易的实现,而有些文章是从社会学、伦理学的角度来剖析问题,例如邓玮的《城市居民爱心捐赠意识影响因子分析及动员策略》中以因子模型分析出:影响城市居民爱心捐赠意识的因子主要有四个,依次是文化因子、制度因子、经济因子以及信任因子,必须采用加强感恩教育、完善爱心捐赠制度、加大爱心捐赠宣传力度、增强对爱心捐赠组织及制度的信任感等动员策略。
二、运行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