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与算法JAVA版(一)

一、数据结构和算法概述

1.1什么是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是一门研究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中的操作对象,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和操作问题的学科
白话:数据结构就是把数据元素按照一定的关系组织起来的集合,用来组织和储存数据

1.2数据结构分类

传统上,我们可以把数据结构分为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两大类
逻辑结构分类:逻辑结构是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来的模型,是抽象意义上的结构,按照对象中数据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分类

逻辑结构分类

集合结构

集合结构中数据元素除了属于同一个集合外,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其他的关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线性结构

线性结构中的数据元素之间存在一对一的关系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qoNyLupi-1638617974479)(img2/image-20211204193800159.png)]

树形结构

树形结构中的数据元素之间存在一对多的层次关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形结构

图形结构的数据元素是多对多的关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物理结构分类:

逻辑结构在计算机中真正的表示方式(又称为映像)称为物理结构,也可以叫做存储结构。常见的物理结构有顺序存储结构、链式存储结构。

顺序存储结构

把数据元素放到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里面,其数据间的逻辑关系和物理关系是一致的 ,比如我们常用的数组就是顺序存储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顺序存储结构存在一定的弊端,就像生活中排时也会有人插队也可能有人有特殊情况突然离开,这时候整个结构都处于变化中,此时就需要链式存储结构。

链式存储结构

是把数据元素存放在任意的存储单元里面,这组存储单元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此时,数据元素之间并不能反映元素间的逻辑关系,因此在链式存储结构中引进了一个指针存放数据元素的地址,这样通过地址就可以找到相关联数据元素的位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数据结构讲了,就讲算法

1.3什么是算法?

官方解释:
算法是指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是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清晰指令,算法代表着用系统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机制。也就是说,能够对一定规范的输入,在有限时间内获得所要求的输出
大白话:
据一定的条件,对一些数据进行计算,得到需要的结果

1.4算法初体验

在生活中,我们如果遇到某个问题,常常解决方案不是唯一的,例如从西安到北京,如何去?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案,我们可以坐飞机,可以坐火车,可以坐汽车,甚至可以步行,
不同的解决方案带来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是不一样的,比如坐飞机用的时间最少,但是费用最高,步行费用最低,但时间最长。
再例如在北京二环内买一套四合院,如何付款?也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可以一次性现金付清,也可以通过银行做按揭。这两种解决方案带来的成本也不一样,一次性付清,虽然当时出的钱多,压力大,但是没有利息,按揭虽然当时出的钱少,压力比较小,但是会有利息,而且30年的总利息几乎是贷款额度的一倍,需要多付钱。
在程序中,我们也可以用不同的算法解决相同的问题,而不同的算法的成本也是不相同的。总体上,一个优秀的算
法追求以下两个目标:
1.花最少的时间完成需求;
2.占用最少的内存空间完成需求;

下面我们用一些实际案例体验一些算法
需求1:
计算1到100的和。
第一种解法: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sum = 0;
	int n=100;
for (int i = 1; i <= n; i++) {
	sum += i;
}
	System.out.println("sum=" + sum);
}

第二种解法: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sum = 0;
	int n=100;
	sum = (n+1)*n/2;
	System.out.println("sum="+sum);
}

第一种解法要完成需求,要完成以下几个动作:
1.定义两个整型变量;
2.执行100次加法运算;
3.打印结果到控制台;

第二种解法要完成需求,要完成以下几个动作:
1.定义两个整型变量;
2.执行1次加法运算,1次乘法运算,一次除法运算,总共3次运算;
3.打印结果到控制台;
很明显,第二种算法完成需求,花费的时间更少一些。

需求2:
计算10的阶乘
第一种解法: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测试,计算10的阶乘
	long result = fun1(10);
	System.out.println(result);
}
//计算n的阶乘
public static long fun1(long n){
	if (n==1){
	return 1;
}
return n*fun1(n-1);
}
}

第二种解法: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测试,计算10的阶乘
	long result = fun2(10);
	System.out.println(result);
}
//计算n的阶乘
public static long fun2(long n){
	int result=1;
	for (long i = 1; i <= n; i++) {
		result*=i;
}
return result;
}
}

第一种解法,使用递归完成需求,fun1方法会执行10次,并且第一次执行未完毕,调用第二次执行,第二次执行未完毕,调用第三次执行…最终,最多的时候,需要在栈内存同时开辟10块内存分别执行10个fun1方法。
第二种解法,使用for循环完成需求,fun2方法只会执行一次,最终,只需要在栈内存开辟一块内存执行fun2方法即可
很明显,第二种算法完成需求,占用的内存空间更小。

声明:本文参考于黑马程序员的视频教程的资料文档
写文目的:加深印象的同时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数据结构与算法视频教程

  • 4
    点赞
  • 2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