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与硬件、软件和计算机应用有密切的关系。
- 文件系统中的数据独立性是指设备独立性。
- 文件系统的缺陷是:数据冗余、数据不一致和数据联系弱。
- 就信息处理的方式而言,在文件系统阶段,程序设计处于主导地位,数据起着服从程序设计需要的作用;而在数据库方式下,数据占据了中心位置。
- 数据库技术是在OS的文件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且DBNS本身要在OS的支持下才能工作。
- 在DBS中,逻辑数据与物理数据之间可以差别很大。数据管理软件的功能之一就是要在这两者之间进行转换。
- 联机存储器是指快闪存和磁盘存储器;第三级存储器是指光盘和磁带存储器。
- 对现实世界进行第一层抽象的模型,称为概念模型;对现实世界进行第二层抽象的模型,称为逻辑模型。
- 层次模型的数据结构是树结构;网状模型的数据结构是有向图结构;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是二维表结构;面向对象的数据结构之间可以嵌套和递归。
- 在层次、网状模型中,用指针导航数据;而在关系模型中,用关键码(或主键与外键)导航数据。
- 数据库的三级结构是对数据的3个抽象级别。
- DBMS为应用程序运行时开辟的DB系统缓冲区,主要用于数据传输和数据转换。
- 在数据库技术中,编写应用程序的语言仍然是C一类的高级语言,这些语言被称为宿主语言。
- 在DB的三级结构模式中,数据按外模式的描述提供给用户,按内模式的描述存储在磁盘中,而逻辑模式提供了连接这两级的相对稳定的中间观点,并使得两级中的任何一级的改变都不受另一级的牵制。
- 层次、网状的DML属于过程性语言,而关系的DML属于非过程性语言。
- DBS中存放三级结构定义的DB称为数据字典。
- DBA有两个很重要的工具:一系列应用程序和DD系统。
- DBS是数据库、硬件、软件和DBA的集合体。
- DBS的全局结构体现了其模块功能结构。
- 在DBS中,DB在磁盘上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文件,这样可以充分利用OS的管理外存的功能。
- DBS中单一逻辑工作单元的操作集合,称为事务。
- 在应用程序中,事务以BEGIN TRANSACTION语句开始,以COMMIT或ROLLBACK语句结束。
- 事务的原子性是由DBMS的事务管理系统实现的,事务的一致性是由DBMS的完整性子系统实现的,事务夫人隔离性是由DBMS的并发控制子系统实现的,事务的持久性是由DBMS的恢复管理子系统实现的。
- 要使数据库具有可恢复性,在平时要做好两件事:转储(备份)和建立日志。
- 并发事务发生死锁,属于事务故障,在DBS运行时,掉电处于系统故障。
- 如果对数据库的并发操作不加以控制,则会带来3类问题:丢失更新问题、读“脏数据”问题和错误求和问题。
- 锁(LOCK)描述了数据项的状态,其作用是使并发事务对数据项的访问能够同步。
- 封锁能避免错误的发生,但会引起活锁、饿死和死锁问题。
- S封锁增加了并发度,但缺点是容易发生死锁。
- 事务的执行次序称为调度。
- 判断一个并发调度是否正确,可以用可串行化概念来解决。
- 两段式封锁是可串行化的充分条件。
- 数据库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
- 错误数据的输入和输出,称为垃圾进垃圾出。
- 数据库中的数据发生错误,往往是由非法的更新引起的。
- 数据库完整性子系统是根据完整性规则集工作的。
- 用户使用数据库的方式,称为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