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要说最让人震惊的热点,无疑就是AI技术的大爆发!
从1950年的“图灵测试”标志着人工智能雏形的诞生,一些最顶尖的技术团队、技术学科进行研究,到如今几十年的时间。
一、AI的历史进程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历史进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
-
1950年代-1960年代:起步阶段
- 1950年,英国数学家艾伦·图灵提出了“图灵测试”,这是第一个旨在检验机器智能的标准。
- 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在美国召开,标志着人工智能研究的开始。
- 1966年,埃尔文·麦考利和爱德华·费根鲍姆创立了第一个人工智能实验室。
-
1970年代-1980年代:知识导向阶段
- 1973年,人工智能研究进入低谷,出现了“AI冬天”。
- 1980年,专家系统成为主要研究方向,该系统基于专家知识来解决特定问题。
- 1986年,机器人技术取得突破,开始应用于工业和制造领域。
-
1990年代-2000年代:统计学习阶段
- 1997年,IBM的深蓝超级计算机击败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引起了广泛关注。
- 1997年,IBM的Watson系统开始研发,该系统在2011年击败人类选手在电视节目《危险边缘》中表现出色。
- 2009年,深度学习算法取得突破,为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等领域带来重大进展。
-
2010年代至今:应用扩展阶段
- 2011年,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开始上路测试。
- 2016年,阿尔法围棋(AlphaGo)击败了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这次胜利引发了人们对AI的更大兴趣。
- 2018年,OpenAI发布了语言模型GPT(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引发了对语言生成和自然语言处理的新关注。
在这段时间,科技领域经历了一系列标志性的产物和技术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一些标志性产物或技术不断发展:
集成电路(IC):
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集成电路的发明使得大规模集成电子元件可以在一个芯片上制造,大大提升了计算机和电子设备的性能和效率。
计算机:
从大型机到个人计算机,计算机的发展促进了信息技术的革命。IBM的System/360系列、Apple的个人电脑、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等都是影响深远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