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的发展
两台计算机
ENIAC: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EDVAC:第一台存储程序的计算机,由冯.诺依曼小组研发,并且是“现代电子计算机之父”
EDVAC三个特点:
1.用二进制来表示计算机内部的指令和数据
2.预先将编程好的程序和原始数据存入存储器中,再启动计算机工作
3.采用有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的体系结构,该结构被称为冯.若依曼结构,并至今还在使用
四个阶段
根据物理器件的不同,将计算机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6-1958 电子管)、第二阶段(1958-1964 晶体管)、第三阶段(1964-1971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第四阶段(1971-至今 ;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计算机硬件系统
中央处理器
简称:CPU 作为计算机系统的运算和控制核心,是信息处理,程序运行的最终执行单元。在CPU自产生以来,在逻辑结构、运行效率以及功能外延上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存储器
寄存器
1.功能:存储二进制代码
2.它是由具有存储功能的触发器组合起来构成的,并且一个触发器可以存储1位二进制代码,递推得n位二进制代码的寄存器,需要n个触发器来构成。
3.寄存器可分为:基本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
4.基本寄存器:只能并行发送数据,也只能并行输出
5.移位寄存器:其中的数据可以在移位脉冲作用下以依次逐位右移或左移,数据既可以并行输入、并行输出、串行输出或者串行输入、并行输出。其十分灵活,且用途广泛
高速缓冲存储器
简称缓存:是存在内存与CPU之间的一种存储器,容量小但存取速度比内存快很多,它能有效的解决了内存与CPU之间速度不匹配的问题
主存储器
简称内存,通常分为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1.随机存储器(RAM)
随机存储器可以随时从一个指定的地址写入或读取信息。通电状态下,数据是完整的,一旦断电,存在其中的数据就消失且无法恢复。
2.只读存储器(ROM)
只读存储器中的信息在制造时就被存入其中并永久保存,并且这些信息只能被读出,不能修改、即使在断电条件下,只读存储器中的信息也不会消失。
*巧记方法:ROM中O是圆的口型,所以只能读,并且它闭环的圆是不会让数据跑出去的。
辅助存储器
1.简称:外存 ,生活中普遍使用的有:移动硬盘,U盘,磁盘等等。
2.CPU不能直接的访问外存中的程序和数据,需要将其调用到内存中才能运行
3.外存的特点:速度慢,价格低,容量大等。
总线
1.总线由导线组成,是用于计算机内部各个功能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信干线。
2.计算机的总线可以分为:片内总线、系统总线和通信总线等。
3.系统总线分为:
数据总线(用于在CPU和RAM之间来回传送需要处理或需要存储额的数据)
地址总线(用来指定在RAM中存储数据的地址)
控制总线(将微处理器控制单元的信号传送到周边设备)
信息的表示与存储
存储单位:
存储单位
数据的最小单位是位 ,用bit表示
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是字节,用Byte或B表示,8个二进制位称为一个字节。
字节是指计算机一次能处理的二进制的位数,如32、64、128
二进制和十进制的转换
按权展开
字符编码
1.计算机中常用的字符编码是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简称ASCII码,通用得到是7位码,共有128个字符
2.包含0-9数字,26个大写字母、26个小写字母,还夹杂着一些符号;小写英文字母的码要比大写英文字母的码值大32
3.控制运算符 < 数字 < 大写字母 < 小写字母
4.汉字机内码 = 汉字国标码 + (8080)H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发展
手工操作(无操作系统) -> 批处理系统 -> 多道程序系统 -> 分时系统(一个多用户交互式的操作系统,通常采用时间片轮转策略为用户服务) -> 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联机交互的单用户操作系统)
进程管理
1.进程:就是一个程序它的一次运行活动的一个过程
存储管理
连续存储管理
1.可分为固定分区和可变分区(动态分区)
2.固定分区:管理简单、对硬件要求较低,但容易产生内部碎片
3.可变分区:有效地避免每个分区对存储空间利用不充分的问题,但容易产生外部碎片
分页式存储管理
能有效地解决碎片问题,内存利用率较高,内存的分配和回收算法也比较简单;但增加了硬件的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处理机的速度。
分段式存储管理
能够有效地解决程序员编程,用户资源共享和信息保护等问题
段页式存储管理
结合分页式存储管理和分段式存储管理的优点,提高了内存的利用率并实现了段的共享
虚拟存储管理
指具有请求调入功能和置换功能,能从逻辑上对内存容量加以扩充的一种存储器系;它使得存储系统拥有接近外存的容量和接近内存的访问速度。
文件管理
1.在计算机中数据通常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在磁盘或其他存储介质上,
2.计算机要将自身的数据或程序传递给用户,也是以文件的形式来传递的
3.文件管理主要涉及文件逻辑组织结构、组织结构、目录结构的管理
4.文件目录是一种数据结构,用来标识系统中文件及物理地址
5.根据组织结构,文件目录分为:单级目录、二级目录、多级层次目录、图状结构目录和无环图结构目录等
I/O设备管理
1.I/O :输入和输出(input/output)
2.I/O设备一般被分为硬件、中断处理程序、设备驱动程序、设备无关的I/O软件和用户程序五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