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重点简单概括)

文章目录

一、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一)计算机网络概述

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与功能

概念: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将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与线路连接起来,由功能完善的软件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组成:
1、从组成部分来看: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网络主要由硬件、软件和协议三大部分组成,缺一不可。
2、 从工作方式上:
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互联网上的主机组成。这部分是用户直接使用的,用来进行同行(传送数据、音频或视频)和资源共享。
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提供连通性和交换)。

功能:
数据通信
资源共享
分布处理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从网络的作用范围进行分类:

广域网(WAN)
城域网(MAN)
局域网(LAN)
个人区域网(PAN)

2、从网络的使用者进行分类:

公用网
专用网

3、计算机网络主要性能指标

速率
带宽
吞吐量
时延
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RTT
利用率

(二)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参考模型

1、计算机网络分层结构

(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 应用层
  • 运输层
  • 网络层
  • 数据链路层
  • 物理层

2、计算机网络协议、接口、服务等概念

协议:
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或多个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

服务:
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层提供服务。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所提供的服务。

接口:
在同一系统中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即交互信息)的地方,通常称为服务访问点SAP。

3、ISO/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物理层

(一)通信基础

1、信道、信号、带宽、码元、波特、速率、信源与信宿等基本概念

信道:
信号的传输媒介。信道和电路并不等同,信道一般都是用来表示向某一个方向传性息的媒体。因此,一条通信电路往往包含一条发送信道和一条接受信道。
从通信的双方信息交互的方式来看,可以有以下三种基本方式:
(1)单向通信:又称为单工通信,即只能由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无线电广播或有线电广播以及电视广播就属于这种类型。
(2)双向交替通信:又称为半双工通信,即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就不能同时接收)。这种通信方式是一方发送另一方接收,过一段时间后可以再反过来。
(3)双向同时通信:又称为全双工通信,即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信号: 是数据的电器或电磁的表现
根据信号中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方式不同,信号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
(1)模拟信号,或连续信号
(2)数字信号,或离散信号

带宽: 表示再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常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输数据的能力。单位是b/s。

码元: 在使用时间域(或简称为时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就称为码元。在使用二进制编码时,只又两种不同的码元,一种代表0状态而另一种代表1状态。

波特: 单位时间传送的码元的个数。

速率: 指计算机网络中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单位时间内从一端传送到另一端的数据量,即数据传输率,也称数据率或比特率。

信源: 产生和发送数据的源头。

信宿: 接收数据的终点。

2、奈奎斯定理与香农定理

奈奎斯定理:
香农定理:

3、编码与调制

编码:
不归零制
归零制
曼彻斯特编码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调制:
调幅
调频
调相

4、电路交换、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

电路交换: 必须经过“建立连接(占用通信资源)-> 通话(一直占用通信资源)-> 释放连接(归还通信资源)” 三个步骤的交换方式。重要突然点就是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通话的两个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通信资源。 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地从源点直达终点,好像在一个管道中传送。

报文交换: 基于存储转发原理。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传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把较长的报文划分称为一个个更小的等长数据段,在每个数据段前面,加上一些由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后,构成一个分组。每一个分组在互联网中独立地选择传输路径,并被正确地交付到分组传输地终点。 单个分组(这只是整个报文的一部分)传送到相邻结点,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5、数据报文与虚电路

(二)传输介质

1、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与无线传输介质

双绞线: 双绞线可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适合于短距离通信。非屏蔽双绞线价格便宜,传输速率偏低,抗干扰能力差。屏蔽双绞线抗干扰能力较好,具有更高地传输速率,但价格相对较贵。
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由内导体铜质芯线(单股实心线或多股绞合)、绝缘层、网状编织地外导体屏蔽层(也可以是单股地)以及保护塑料外层所组成。由于外导体屏蔽层地作用,同轴电缆具有很好地抗干扰特性,被广泛用于传输较高速率地数据。
光纤: 光纤是光纤通信地传输媒介。利用光导纤维传递到光脉冲来进行通信,带宽范围大,由纤心、包层组成,光波通过纤心进行传导,适合远距离传输。
无线传输介质:
无线电波
微波
红外线

2、物理层接口的特性

(三)物理层设备

1、中继器

中继器是连接网络线路地一种装置,常用于两个网络节点之间物理信号的双向转发工作。中继器主要完成物理层的功能, 负责在两个节点的物理层上按位传递信息,完成信号的复制、调制和放大功能,以此来延长网络的长度。

2、集线器

集线器只工作在物理层,它的每个接口仅简单的转发比特,不进行碰撞检测(由各站的适配器检测),基本上不具有类似于交换机的“智能记忆”和“学习”能力。它也不具备交换机所具有的MAC地址表,所以它发送数据时嗾使没有针对性的,而是采用广播方式发送。也就是说当它要向某节点发送数据时,不是直接把数据发送到目的节点,而是把数据包发送到与集线器相连的所有结点。

交换机: 以太网交换机通常都有多个接口。每个接口都有直接与一个单台主机或另一个以太网交换机相连。一般都工作在全双工方式。具有并行性,能同时连通多对接口,使多对主机能同时通信,无碰撞。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也包括物理层),收到帧后,在地址表中查找帧的目的MAC地址所对应的接口号,然后通过该接口转发帧。是一种即插即用设备,其内部的地址表是通过自学习算法自动逐渐建立起来的。】

集线器和交换机的区别如图:
集线器和交换机的区别

三、数据链路层

(一)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1、成帧(帧同步)----将数据组合成数据快,分装成帧
2、差错控制
3、流量控制
4、链路控制
5、MAC寻址
6、区分数据和控制信息
7、透明传输

(二)组帧

数据链路层将比特组合成帧作为传输单位,是为了在出错时只重发出错的帧,而不必重发所有数据,为了能使接收方能正确的接收并检查所接收的帧,发送方必须依据一定的规则把网络层递交的分组封装成帧(即组帧)。组帧主要解决帧定界,帧同步,透明传输等问题,通常使用 字符计数法 , 字符填充的首尾定界符法 , 比特填充的首尾标志法 , 违规编码法 4种方法。

字符计数法: 帧首部使用一个计数字段(第一个字节,八位)来标明帧内字节数。当目的结点接收到字节计数值时就知道后面跟随的字节数,从而可以确定帧结束的位置(计数字段提供的字节数包含自身所占用的一个字节)。这种方法最大的问题,如果计数字段出现了错误,即失去了帧边界划分的依据,接收方就无法判断所传输帧的结束位和下一帧的开始位,收发双方将失去同步。

字符填充法: 字符填充法使用一些特定的字符来定位一帧的开始与结束。为了不使信息位中出现的特殊字符被误判为帧的首尾定界符,可以在特殊定位符前面填充一个转义字符来区分( 转义字符是ASCII码中的控制字符,是一个字符)。接收方收到数据后会自己删除这个插入的转义字符,结果得到的依旧是原来的数据。

比特填充法: 比特填充法允许数据帧包含任意个数的比特,也允许每个字符的编码包含任意个数的比特。它使用一个特定的比特模式,即01111110来标志一个帧的开始和结束。为了不使信息位中出现比特流01111110被误判为帧的首尾标志,发送方的数据链路层在信息位遇到5个1则会自动在后面插入一个0;而接收方做该过程的逆操作,即每收到5个连续的1时,则自动删除后面紧跟着的0,以恢复原信息。比特填充容易用硬件实现,性能优于字符填充方法

违规编码法:物理层比特编码时通常采用违规编码法,例如曼彻斯特编码方式,将’1’编码成“高-低”电平对,将数据比特’0’编码成“低-高”电平对。而“高-高”电平对和“低-低”电平对在数据比特是违规的(即没有采用)。可以利用这些违规编码来定界帧的起始和终止。局域网中IEEE 802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违规编码法不需要采用任何填充计数,便能实现数据传输的透明性,但他只适用于采用冗余编码的特殊编码环境。由于字节计数法中计数字段的脆弱性和字符填充法实现的复杂性与不兼容性,目前较常用的组帧方法是比特填充法和违规编码法

(三)差错控制

1、检错编码

奇偶校验码
循环冗余检验码(CRC)

2、纠错编码

海明码

(四)流量控制与可靠传输机制

1、流量控制、可靠传输与滑轮窗口机制

流量控制: 就是让发送方的发送速率不要太快,要让接收方来得及接收。
可靠传输: 数据不丢失,不出错,不失序。TCP协议。
滑轮窗口机制: 滑动窗口协议的基本原理就是在任意时刻,发送方都维持了一个连续的允许发送的帧的序号,称为发送窗口;同时,接收方也维持了一个连续的允许接收的帧的序号,称为接收窗口。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的序号的上下界不一定要一样,甚至大小也可以不同。不同的滑动窗口协议窗口大小一般不同。发送方窗口内的序列号代表了那些已经被发送,但是还没有被确认的帧,或者是那些可以被发送的帧。

2、停止——等待协议

停止等待就是每发送完一个分组就停止发送,等待对方的确认。在收到确认后再发送下一个分组。

3、后退N帧协议(GBN)

4、选择重传协议(SR)

(五)介质访问控制

1、信道划分: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波分多路复用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频分复用: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占用不同的带宽资源。
时分复用:所有用户是在不同的时间占用同样的频带宽度。
波分复用:即光的频分复用。一根光纤来同时传输多个频率很接近的光载波信号。

2、随机访问:ALOHA协议,CSMA协议,CSMA/CD协议,CSMA/CA协议

3、轮询访问:令牌传递协议

(六)局域网

1、局域网的基本概念与体系结构

2、以太网与IEEE802.3

3、IEEE802.11

4、令牌环网的基本原理

(七)广域网

1、广域网的基本概念

又称外网、公网。是连接不同地区局域网或城域网计算机通信的远程网。通常跨接很大的物理范围,所覆盖的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它能连接多个地区、城市和国家,或横跨几个洲并能提供远距离通信,形成国际性的远程网络。广域网并不等同于互联网。

2、PPP协议

PPP是为了在点对点物理链路 上传输OSI模型中的网络层报文而设计的。PPP属于广域网范畴, 它的优点在于简单、具备用户验证能力、可以解决IP分配等。
功能:
(1) 简单:在同一条物理链路上进行点对点的数据传输,对数据链路层的帧不进行纠错,不需要序号,不需要流量控制。
(2) 封装成帧:加入帧界定符。
(3) 透明性:字节填充法。
(4) 多种网络层协议:在同一条物理链路上同时支持多种网络层协议(如IP和IPX等)的运行。
(5) 多种链路类型:PPP必须能够在多种类型的链路上运行,例如串行或并行链路。
(6) 差错检测:接收方收到一个帧后进行CRC检验,若正确就收下这个帧,反之则丢弃。
(7) 检测连接状态:自动检测链路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HDLC协议

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用以实现远程用户间资源共享以及信息交互。HDLC协议用以保证传送到下一层的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能够准确地被接收,也就是差错释放中没有任何损失,并且序列正确。HDLC协议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流量控制,即一旦接收端收到数据,便能立即进行传输。
主要特点:
1·对于任何一种比特流都可透明传输。
2·较高的数据链路传输效率。
3·所有的帧都有帧校验序列(FCS),传输可靠性高。
4·用统一的帧格式来实现传输。

(八)数据链路层设备

1、网桥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概念: 数据链路层互联的设备是网桥(bridge),在网络互联中它起到数据接收、地址过滤与数据转发的作用,用来实现多个网络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
基本原理: 网桥将两个相似的网络连接起来,并对网络数据的流通进行管理。它工作于数据链路层,不但能扩展网络的距离或范围,而且可提高网络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网络1 和网络2 通过网桥连接后,网桥接收网络1 发送的数据包,检查数据包中的地址,如果地址属于网络1 ,它就将其放弃,相反,如果是网络2 的地址,它就继续发送给网络2.这样可利用网桥隔离信息,将同一个网络号划分成多个网段(属于同一个网络号),隔离出安全网段,防止其他网段内的用户非法访问。由于网络的分段,各网段相对独立(属于同一个网络号),一个网段的故障不会影响到另一个网段的运行。

2、局域网交换机及其工作原理

以太网交换机通常都有多个接口。每个接口都有直接与一个单台主机或另一个以太网交换机相连。一般都工作在全双工方式。具有并行性,能同时连通多对接口,使多对主机能同时通信,无碰撞。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也包括物理层),收到帧后,在地址表中查找帧的目的MAC地址所对应的接口号,然后通过该接口转发帧。是一种即插即用设备,其内部的地址表是通过自学习算法自动逐渐建立起来的。

四、网络层

(一)网络层的功能

1、异构网络互联

2、路由与转发

路由是根据路由表查找到达目标网络的最佳路由表项,
转发是根据最佳路由中的出口及下一跳IP转发数据包的过程。
因此,路由选择是转发的基础,数据转发是路由的结果。

3、拥塞控制

TCP的拥塞控制详解

(二)路由算法

1、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

静态路由: 是在路由器中设置的固定的路由表。除非网络管理员干预,否则静态路由不会发生变化。由于静态路由不能对网络的改变作出反映,一般用于网络规模不大、拓扑结构固定的网络中。静态路由的优点是简单、高效、可靠。在所有的路由中,静态路由优先级最高。当动态路由与静态路由发生冲突时,以静态路由为准。
动态路由: 是网络中的路由器之间相互通信,传递路由信息,利用收到的路由信息更新路由器表的过程。它能实时地适应网络结构的变化。如果路由更新信息表明发生了网络变化,路由选择软件就会重新计算路由,并发出新的路由更新信息。这些信息通过各个网络,引起各路由器重新启动其路由算法,并更新各自的路由表以动态地反映网络拓扑变化。动态路由适用于网络规模大、网络拓扑复杂的网络。当然,各种动态路由协议会不同程度地占用网络带宽和CPU资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距离——向量算法

3、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4、层次路由

(三)IPv4

1、IPv4分组

2、IPv地址与NAT

3、子网划分,路由聚集,子网掩码,CIDR

划分子网: 在IP地址中由增加了一个“子网号字段”,使两级IP地址变成为三级IP地址。划分子网的基本思路:
1、一个拥有许多物理网络的单位,可将所属的物理网络划分为若干个子网。划分子网纯属一个单位内部的事情。本单位以外的玩咯看不见这个网络使有多少个子网组成,应为这个单位对外仍然表现为一个网络。
2、划分子网的方法是从网络的主机号借用若干位作为子网号,当然主机号也就相应减少了同样的位数。于是两级IP地址在本单位内部就变为三级IP地址:网络号、子网号和主机号。
3、凡是从其他网路发送给本单位某台主机的IP数据报,仍然是更具IP数据报的目的网络号找到连接在本单位网络上的路由器。但此路由器在收到IP数据报后,再按目的网络号和子网号找到目的子网,把IP数据报交付目的主机。

路由聚集:

子网掩码: 是一个32位地址,用于屏蔽IP地址的一部分以区别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并说明该IP地址是在局域网上,还是在广域网上。子网掩码的设定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与二进制IP地址相同,子网掩码由1和0组成,且1和0分别连续。子网掩码的长度也是32位,左边是网络位,用二进制数字“1”表示,1的数目等于网络位的长度;右边是主机位,用二进制数字“0”表示,0的数目等于主机位的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掩码与IP地址做按位与运算时用0遮住原主机数,而不改变原网络段数字,而且很容易通过0的位数确定子网的主机数。

【全0和全1的主机号一般不使用】

CIDR: 无分类域间路由选择CIDR(构造超网)。CIDR最主要的特点:
1、CIDR消除了传统的A类、B类和C类地址以及划分子网的概念,因而能更加有效地分配IPv4的地址空间,并且在新的IPv6使用之前容许互联网的规模继续增长。CIDR把32位的IP地址划分位前后两部分。前面部分是“网络前缀”,用来指明网络,后面部分则用来指明主机。因此CIDR使IP地址从三级编址(使用子网掩码)又回到了两级编址,但这已是问分类的两级编址。CIDR还使用“斜线记法”,即在IP地址后面加上斜线“/”,然后写上网络前缀所占的位数。
2、CIDR把网络前缀都相同的连续的IP地址组成一个“CIDR地址块”。我们只要知道CIDR地址块中的任何一个地址,就可以知道这个地址块的起始地址和最大地址,以及地址块中的地址数。

4、ARP协议,DHCP协议与ICMP协议

(四)IPv6

1、IPv6的主要特点

2、IPv6地址

(五)路由协议

1、自治系统

2、域内路由与域间路由

自治系统之间的路由选择叫域间路由选择,自治系统内部的路由选择叫域内路由选择。

3、RIP路由协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OSPF路由协议

5、BGP路由协议

(六)IP组播

1、组播的概念

它通过使用特定的IP组播地址,按照最大投递的原则,将IP数据包传输到一个组播群组(multicast group)的主机集合。它的基本方法是:当某一个人向一组人发送数据时,它不必将数据向每一个人都发送数据,只需将数据发送到一个特定的预约的组地址,所有加入该组的人均可以收到这份数据。这样对发送者而言,数据只需发送一次就可以发送到所有接收者,大大减轻了网络的负载和发送者的负担。

2、IP组播地址

根据IANA(Internet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因特网编号授权委员会)规定,IP地址分为五类:即A类、B类、C类、D类和E类。单播包按照网络规模大小分别使用A、B、C三类IP地址。组播包的目的地址使用D类IP地址,D类地址不能出现在IP包的源IP地址字段(也就是不能作为组播源地址,换言之,组播源的IP地址仍是单播地址)。E类地址保留以后使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七)移动IP

1、移动IP的概念

2、移动IP的通信过程

五、传输层

(一)传输层提供的服务

1、传输层的功能

1、可靠的传输方式(TCP)
2、不可靠的传输方式(UDP)
3、数据包分段
4、数据段重组
5、流量控制
6、数据确认和重传

2、传输层寻址与端口

端口: 协议端口号,简称为端口。端口号只具有本地意义,它只是为了标志本计算机应用层中的各个进程在和运输层交互时的层间接口。在互联网不同计算机中,相同的端口号是没有关联的。由此可见,两个计算机中的进程要互相通信,不仅必须知道对方的IP地址(为了找到对方的计算机),而且要知道对方的端口号(为了找到对方计算机中的应用进程)。因此运输层的端口号分为两大类:(1)服务器端使用的端口号(2)客户端使用的端口号

3、无连接服务与面向连接服务

面向连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建立连接,在此阶段,发出一个建立连接的请求。只有在连接成功建立之后,才能开始数据传输,这是第二阶段。接着,当数据传输完毕,必须释放连接。

而面向无连接没有这么多阶段,它直接进行数据传输。

(二) UDP协议

1、UDP数据报

2、UDP校验

(三)TCP协议

1、TCP段

2、TCP连接管理

3、TCP可靠传输

4、TCP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

六、应用层

(一)网络应用模型

1、客户/服务器模型

客户和服务器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

2、P2P模型

对等连接,是指两台主机在通信时并不区分那一个时服务请求方那一个时服务提供方。

(二)DNS系统

1、层次域名空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域名服务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域名解析过程

递归查询
迭代查询

(三)FTP

1、FTP协议的工作原理

2、控制连接与数据连接

(四)电子邮件

1、电子邮件系统的组成结构

用户代理: 客户代理是用户与电子邮件系统的接口,又称为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

邮件服务器: 邮件服务器是电子邮件系统的基础设施。因特网上所有的ISP都又邮件服务器,其功能是发送和接收邮件,同时还要负责维护用户的邮箱。

电子邮件所需要的协议: 协议包括邮件发送协议(SMTP)和邮件读取协议(POP3)。

2、电子邮件格式与MIME

电子邮件格式: 电子邮件的信息格式是在RFC 822中单独定义的。这个RFC文档在2008年更新为RFC 5322。一个电子邮件有信封和内容两部分,而内容又由首部和主体两部分构成。

MIME: 多用途因特网邮件扩展MIME,为解决SMTP传送非ASCII码文本问题。

-增加了5个新的邮件首部字段,这些字段提供了有关邮件主体的信息。
-定义了许多邮件内容的格式,对多媒体电子邮件的表示方法进行了标准化。
-定义了传送编码,可对任何内容格式进行转换,而不会被邮件系统改变。

实际上,MIME不仅仅用于SMTP,也用于后来的同样面向ASCII字符的HTTP。

3、SMTP协议与POP3协议

STMP协议: SMTP是一种提供可靠且有效的电子邮件传输的协议。SMTP是建立在FTP文件传输服务上的一种邮件服务,主要用于系统之间的邮件信息传递,并提供有关来信的通知。基于TCP连接,端口号为25;用于用户代理向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以及邮件服务器之间的邮件发送。 STMP协议只能传送ASCII码文本数据,不能传送可执行文件或其他的二进制对象。不能满足传送多媒体(列如带有图片、音频或视频数据)的需要。并且许多其他非英语国家的文字也无法用SMTP传送。

POP3: 邮局协议POP的第三个版本,是因特网正是标准。是非常简单、功能有限的邮件读取协议。用户只能以下载并删除或下载并保留方式从邮件服务器下载邮件到用户方计算机。不允许用户在邮件服务器上管理自己的邮件。(例如创建文件夹,对邮件进行分类管理等)。POP3采用基于TCP连接的客户/服务器方式。 POP3使用熟知端口110。

(五)WWW

1、WWW的概念与组成

万维网WWW并非某种特殊的计算机网络。它是一个大规模的、联机式的信息储藏所,是运行在因特网上的一个分布式应用。万维网利用页面之间的超链接将不同网站的页面连接成一张逻辑上的信息网。

万维网的3大基本组成:统一资源定位符URL、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

2、HTTP协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TTP协议

  • 7
    点赞
  • 2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3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