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特瓦尔德体系
奥斯特瓦尔德色彩系统是一个色彩系统,由德国化学家威廉·奥斯特瓦尔德(Wilhelm Ostwald)于1920年发表、是显色系。
奥斯特瓦尔德体系架构
采用色相、明度、纯度为三属性,架构的以配色为目的的色彩系统。基本色相黄、橙、红、紫、群青、土尔其蓝、海绿、黄绿共8个,每色相再细分3个,以2为代表色相构成24个色相。明度划分8个阶段,从白到黑以8个英文字母表示。
奥斯瓦尔德孟塞尔色相环色立体的优劣势
孟塞尔在绘画创作和教学活动之余,对色彩规律性逬行了研究,并于1905年发表了颜色体系学说。在此后继续研究的基础上,他创立了以颜色视觉为特点的、用颜色立体模型来表示物体表面色的一种方法。
孟塞尔色立体的色相环(图9)由10个色相组成,红(R)、黄(Y)、绿(G)、蓝(B)、紫(P),以及它们的中间色红黄(YR)、黄绿(YG)、蓝绿(BG)、蓝紫(BP)、红紫(RP)。为了作更细的划分,每个色相又分成W个等级,构成100个色的色相环。
孟塞尔色立体(图10)的中心轴为无彩色。白在上,黑在下,中间分成明度间隔相等的11阶。明度最高为10,是理想白。最下端为0,是理想黑。中间1~9由等差明度灰色组成。
彩度垂直于中心轴。中心轴由无彩色的黑白灰组成,其彩度为0。颜色离中心轴垂直距离越远,表示彩度越高,彩度呈等距离增加。孟塞尔彩度是基于物体色的心理饱和度值,不是基于单波长纯色光为100的纯度概念,所以没有固定的最高值,这是因为各色相单波长纯色光的心理饱和度并不相同,加上各色相物体表面色最高纯度与纯色光的差距也不相同。基于物体色的实际情况,同色相明度不同彩度阶数也不同。这种组织法就是孟塞尔色立体的结构。人们所知的毎一种物体表面颜色,应该都能用数字表达,即色相(H)、明度(V)、彩度©。
孟塞尔色立体的色相、明度、彩度都是心理量,比较符合人的视觉习惯,分级也比较均匀,早期通常用来作为颜色均匀性评价的参考。不过其正蓝色离正绿色比较近,导致蓝绿色的色差偏小,蓝紫色之间的色差偏大,该区域的颜色分级不够均匀,有待改进。各色相的最高彩度既不在同一个明度上,也不规定为相同彩度,在颜色定位上比较准确,但这样一来,每个色相的颜色分布位置都不相同,应用色彩调和理论时,不如强行规定最高纯度一致的色立体简单。另外一些使用上的障碍使成品色卡提供的色相太少,而无法满足生产需求,总颜色数量也偏少,这限制了孟塞尔色卡在色彩供应链中的应用。
奧斯特瓦尔德色相环、色立体
奥斯特瓦尔德色立体的色相环(图11),以赫林(EwaldHering,1834-1918)提出“生理四原色学说”,根据生理与心理以及人类眼睛的解剖主张原色只有“红与绿、黄与蓝”四色的生理四原色学说为依据。他把红、黄、绿、蓝四种颜色分别放在圆周的四等分处,形成两对补色对,然后再在每两色间分别加上橙、黄绿、蓝绿、紫四色,合计8色,然后再将这8个色相每一色相分成3种色,就形成了一个24色的色相环。以黄色为1号色,依次到24号止。每3种色中的第2色为正色。
奥氏色立体(图12)的中心轴是从理想黑(B)到理想白(W)—共10级的等差明度(即无彩色的明度轴),除去黑和白,中间共8个明度级,分别用小写英文字母a、c、e、g、i、1、n、p来表示(图13),每一个字母黑、白含量不同。从中心轴的中心点画一垂直线,该线的顶点为理想纯色(C),而纯色的位置也是色相环上各纯色的位置。从纯色C到黑和白两端,成一正三角形,将这一正三角形依色相环顺序转一圈,即成为一个覆圆锥体形的色立体。奥氏色立体中每一种颜色的计算方法以W+C+B=100(即白色量+纯色量+黑色量=100)为标准。它的颜色表示方式由色相号(一共24色)与白色含量和黑色含量来表示。
奥氏色立体的优点是各色相除纯色外,符号均相同,容易记忆和说明,另外,通过中心直径相对的两个三角形内的各色为补色对。其缺点是不同纯色相无论明度差异有多大,均在同一平面上,所有纯色相均与中心明度轴等距离,旦均按8级黑白含量来调配颜色,实际所得出的颜色尽管符号相同,其明度与彩度多少都有出入。如果用奥氏色立体来指导工业产品生产的话,误差会很大。因此,奥斯特瓦尔德去世后不久,即有不少人及机构着手改良,特别经过德国照明学会的大力参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详细完备的新色彩标准成为德国工业标准,并于1955年在德国正式采用。
这种三角形色相结构的色立体位置固定,搭配调和理论相对简单易懂,但实际色彩结构为此也被扭曲,出现一些弊端:一是相同位置理论上搭配简单易懂,实际上明度、彩度差异大,搭配效果跟理论有偏差;二是这种以补色作为色相分级依据的结构,大多采用红绿黄蓝四色为主色,红蓝之间色差太大,导致色相的均匀性非常差;三是三角形结构限制了每个明度的最高彩度,而自然界的彩色异常丰富,很多鲜艳颜色都超出了这个三角形色域范围,如果用这种体系相当于隐藏了这些鲜艳色,很容易误导使用者,因此其只适用于建筑、常规工业品等不需要大量鲜艳色的行业,印刷、纺织服装等对鲜艳色需求量大的行业一般不用这种结构色立体的色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