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笔记2

c++中的unordered_map和java中的map在一些方法上的比较

因为滑动窗口很多时候都是在处理字符串相关的问题,Java 处理字符串不方便,所以本文代码为 C++ 实现。不会用到什么编程方面的奇技淫巧,但是还是简单介绍一下一些用到的数据结构,以免有的读者因为语言的细节问题阻碍对算法思想的理解:

unordered_map 就是哈希表(字典),它的一个方法 count(key) 相当于 Java 的 containsKey(key) 可以判断键 key 是否存在。

可以用方括号访问键对应的值 map[key]。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该 key 不存在,C++ 会自动创建这个 key,并把 map[key] 赋值为 0。

所以代码中多次出现的 map[key]++ 相当于 Java 的 map.put(key, map.getOrDefault(key, 0) + 1)。

一、链表

递归法
92. 反转链表 II
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问题细分
1)递归反转整个链表

ListNode reverse(ListNode head) {
    if (head.next == null) return head;
    ListNode last = reverse(head.next);
    head.next.next = head;
    head.next = null;
    return last;
}

根据递归的定义,清除代码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everse(head.next)执行完后,整个链表发生变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ead.next.next = hea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ead.next = null;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两个注意点:
1.递归函数要有 base case,if (head.next == null) return head;
2.当链表递归反转之后,新的头结点是 last,而之前的 head 变成了最后一个节点,别忘了链表的末尾要指向 null,head.next = null;

2)反转链表前 N 个节点
如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ListNode successor = null; // 后驱节点

// 反转以 head 为起点的 n 个节点,返回新的头结点
ListNode reverseN(ListNode head, int n) {
    if (n == 1) { 
        // 记录第 n + 1 个节点
        successor = head.next;
        return head;
    }
    // 以 head.next 为起点,需要反转前 n - 1 个节点
    ListNode last = reverseN(head.next, n - 1);

    head.next.next = head;
    // 让反转之后的 head 节点和后面的节点连起来
    head.next = successor;
    return last;
} 

具体的区别:

1、base case 变为 n == 1,反转一个元素,就是它本身,同时要记录后驱节点。

2、刚才我们直接把 head.next 设置为 null,因为整个链表反转后原来的 head 变成了整个链表的最后一个节点。但现在 head 节点在递归反转之后不一定是最后一个节点了,所以要记录后驱 successor(第 n + 1 个节点),反转之后将 head 连接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反转链表的一部分

首先,如果 m == 1,就相当于反转链表开头的 n 个元素嘛,也就是我们刚才实现的功能:

ListNode reverseBetween(ListNode head, int m, int n) {
    // base case
    if (m == 1) {
        // 相当于反转前 n 个元素
        return reverseN(head, n);
    }
    // ...
}

如果 m != 1 怎么办?如果我们把 head 的索引视为 1,那么我们是想从第 m 个元素开始反转对吧;如果把 head.next 的索引视为 1 呢?那么相对于 head.next,反转的区间应该是从第 m - 1 个元素开始的;那么对于 head.next.next 呢……
区别于迭代思想,这就是递归思想,所以我们可以完成代码:

ListNode reverseBetween(ListNode head, int m, int n) {
    // base case
    if (m == 1) {
        return reverseN(head, n);
    }
    // 前进到反转的起点触发 base case
    head.next = reverseBetween(head.next, m - 1, n - 1);
    return head;
}

迭代法
25. K 个一组翻转链表
如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迭代反转整个链表:

// 反转以 a 为头结点的链表
ListNode reverse(ListNode a) {
    ListNode pre, cur, nxt;
    pre = null; cur = a; nxt = a;
    while (cur != null) {
        nxt = cur.next;
        // 逐个结点反转
        cur.next = pre;
        // 更新指针位置
        pre = cur;
        cur = nxt;
    }
    // 返回反转后的头结点
    return pre;
}

问题分析:
链表是一种兼具递归和迭代性质的数据结构,认真思考一下可以发现这个问题具有递归性质。什么叫递归性质?直接上图理解,比如说我们对这个链表调用 reverseKGroup(head, 2),即以 2 个节点为一组反转链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我设法把前 2 个节点反转,那么后面的那些节点怎么处理?后面的这些节点也是一条链表,而且规模(长度)比原来这条链表小,这就叫子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可以直接递归调用 reverseKGroup(cur, 2),因为子问题和原问题的结构完全相同,这就是所谓的递归性质
发现了递归性质,就可以得到大致的算法流程:
1.先反转以 head 开头的 k 个元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将第 k + 1 个元素作为 head 递归调用 reverseKGroup 函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将上述两个过程的结果连接起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整体思路就是这样了,最后一点值得注意的是,递归函数都有个 base case,对于这个问题是什么呢?
题目说了,如果最后的元素不足 k 个,就保持不变。这就是 base case,待会会在代码里体现。

代码实现:

ListNode reverseKGroup(ListNode head, int k) {
    if (head == null) return null;
    // 区间 [a, b) 包含 k 个待反转元素
    ListNode a, b;
    a = b = head;
    for (int i = 0; i < k; i++) {
        // 不足 k 个,不需要反转,base case
        if (b == null) return head;
        b = b.next;
    }
    // 反转前 k 个元素
    ListNode newHead = reverse(a, b);
    // 递归反转后续链表并连接起来
    a.next = reverseKGroup(b, k);
    return newHead;
}

234. 回文链表
链表中的框架:

void traverse(ListNode head) {
    // 前序遍历代码
    traverse(head.next);
    // 后序遍历代码
}

利用的递归的性质,实现回文串判断:

// 左侧指针
ListNode left;

boolean isPalindrome(ListNode head) {
    left = head;
    return traverse(head);
}

boolean traverse(ListNode right) {
    if (right == null) return true;
    boolean res = traverse(right.next);
    // 后序遍历代码
    res = res && (right.val == left.val);
    left = left.next;
    return res;
}

利用快慢指针以及迭代

ListNode slow, fast;
slow = fast = head;
while (fast != null && fast.next != null) {
    slow = slow.next;
    fast = fast.next.next;
}
// slow 指针现在指向链表中点

// 如果fast指针没有指向null,说明链表长度为奇数,slow还要再前进一步
if (fast != null)
    slow = slow.next;
    
// 从slow开始反转后面的链表,现在就可以开始比较回文串了
ListNode left = head;
ListNode right = reverse(slow);

while (right != null) {
    if (left.val != right.val)
        return false;
    left = left.next;
    right = right.next;
}
return true;
ListNode reverse(ListNode head) {
    ListNode pre = null, cur = head;
    while (cur != null) {
        ListNode next = cur.next;
        cur.next = pre;
        pre = cur;
        cur = next;
    }
    return pre;
}

总结

递归的思想相对迭代思想,稍微有点难以理解,处理的技巧是:
1.不要跳进递归,而是利用明确的定义来实现算法逻辑。
2.细节处理完后考虑框架上的采取哪种遍历方式

LRU 缓存淘汰算法

LRU 算法设计
分析上面的操作过程,要让 put 和 get 方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O(1),我们可以总结出 cache 这个数据结构必要的条件:

1、显然 cache 中的元素必须有时序,以区分最近使用的和久未使用的数据,当容量满了之后要删除最久未使用的那个元素腾位置。

2、我们要在 cache 中快速找某个 key 是否已存在并得到对应的 val;

3、每次访问 cache 中的某个 key,需要将这个元素变为最近使用的,也就是说 cache 要支持在任意位置快速插入和删除元素。

那么,什么数据结构同时符合上述条件呢?哈希表查找快,但是数据无固定顺序;链表有顺序之分,插入删除快,但是查找慢。所以结合一下,形成一种新的数据结构:哈希链表 LinkedHashMap。

LRU 缓存算法的核心数据结构就是哈希链表,双向链表和哈希表的结合体。这个数据结构长这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借助这个结构,我们来逐一分析上面的 3 个条件:

1、如果我们每次默认从链表尾部添加元素,那么显然越靠尾部的元素就是最近使用的,越靠头部的元素就是最久未使用的。

2、对于某一个 key,我们可以通过哈希表快速定位到链表中的节点,从而取得对应 val。

3、链表显然是支持在任意位置快速插入和删除的,改改指针就行。只不过传统的链表无法按照索引快速访问某一个位置的元素,而这里借助哈希表,可以通过 key 快速映射到任意一个链表节点,然后进行插入和删除。

class LRUCache {
    int cap;
    LinkedHashMap<Integer, Integer> cache = new LinkedHashMap<>();
    public LRUCache(int capacity) { 
        this.cap = capacity;
    }
    
    public int get(int key) {
        if (!cache.containsKey(key)) {
            return -1;
        }
        // 将 key 变为最近使用
        makeRecently(key);
        return cache.get(key);
    }
    
    public void put(int key, int val) {
        if (cache.containsKey(key)) {
            // 修改 key 的值
            cache.put(key, val);
            // 将 key 变为最近使用
            makeRecently(key);
            return;
        }
        
        if (cache.size() >= this.cap) {
            // 链表头部就是最久未使用的 key
            int oldestKey = cache.keySet().iterator().next();
            cache.remove(oldestKey);
        }
        // 将新的 key 添加链表尾部
        cache.put(key, val);
    }
    
    private void makeRecently(int key) {
        int val = cache.get(key);
        // 删除 key,重新插入到队尾
        cache.remove(key);
        cache.put(key, val);
    }
}
 

O(1) 时间,查找/删除数组中的任意元素

如果用数组存储元素的话,插入,删除的时间复杂度怎么可能是 O(1) 呢?
可以做到!对数组尾部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不会涉及数据搬移,时间复杂度是 O(1)。
所以,如果我们想在 O(1) 的时间删除数组中的某一个元素val,可以先把这个元素交换到数组的尾部,然后再pop掉。
交换两个元素必须通过索引进行交换对吧,那么我们需要一个哈希表valToIndex来记录每个元素值对应的索引。

class RandomizedSet {
public:
    // 存储元素的值
    vector<int> nums;
    // 记录每个元素对应在 nums 中的索引
    unordered_map<int,int> valToIndex;

    bool insert(int val) {
        // 若 val 已存在,不用再插入
        if (valToIndex.count(val)) {
            return false;
        }
        // 若 val 不存在,插入到 nums 尾部,
        // 并记录 val 对应的索引值
        valToIndex[val] = nums.size();
        nums.push_back(val);
        return true;
    }

    bool remove(int val) {
        // 若 val 不存在,不用再删除
        if (!valToIndex.count(val)) {
            return false;
        }
        // 先拿到 val 的索引
        int index = valToIndex[val];
        // 将最后一个元素对应的索引修改为 index
        valToIndex[nums.back()] = index;
        // 交换 val 和最后一个元素
        swap(nums[index], nums.back());
        // 在数组中删除元素 val
        nums.pop_back();
        // 删除元素 val 对应的索引
        valToIndex.erase(val);
        return true;
    }

    int getRandom() {
        // 随机获取 nums 中的一个元素
        return nums[rand() % nums.size()];
    }
};

避开黑名单的随机数

给你输入一个正整数 N,代表左闭右开区间 [0,N),再给你输入一个数组 blacklist,其中包含一些「黑名单数字」,且 blacklist 中的数字都是区间 [0,N) 中的数字。

现在要求你设计如下数据结构:

class Solution {
public:
    // 构造函数,输入参数
    Solution(int N, vector<int>& blacklist) {}
    
    // 在区间 [0,N) 中等概率随机选取一个元素并返回
    // 这个元素不能是 blacklist 中的元素
    int pick() {}
};

pick函数会被多次调用,每次调用都要在区间[0,N)中「等概率随机」返回一个「不在blacklist中」的整数。

这应该不难理解吧,比如给你输入 N = 5, blacklist = [1,3],那么多次调用pick函数,会等概率随机返回 0, 2, 4 中的某一个数字。

而且题目要求,在 pick 函数中应该尽可能少调用随机数生成函数rand()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我们可能想出如下拍脑袋的解法:

int pick() {
    int res = rand() % N;
    while (res exists in blacklist) {
        // 重新随机一个结果
        res = rand() % N;
    }
    return res;
}

这个函数会多次调用 rand()函数,执行效率竟然和随机数相关,不是一个漂亮的解法。

聪明的解法类似上一道题,我们可以将区间 [0,N) 看做一个数组,然后将 blacklist 中的元素移到数组的最末尾,同时用一个哈希表进行映射:

根据这个思路,我们可以写出第一版代码(还存在几处错误):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sz;
    unordered_map<int, int> mapping;
    
    Solution(int N, vector<int>& blacklist) {
        // 最终数组中的元素个数
        sz = N - blacklist.size();
        // 最后一个元素的索引
        int last = N - 1;
        // 将黑名单中的索引换到最后去
        for (int b : blacklist) {
            mapping[b] = last;
            last--;
        }
    }
};

中间部分参考 labuladong的O(1)的时间,删除/查找数组中的任意元素

最终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sz;
    unordered_map<int, int> mapping;
    
    Solution(int N, vector<int>& blacklist) {
        sz = N - blacklist.size();
        for (int b : blacklist) {
            mapping[b] = 666;
        }

        int last = N - 1;
        for (int b : blacklist) {
            // 如果 b 已经在区间 [sz, N)
            // 可以直接忽略
            if (b >= sz) {
                continue;
            }
            while (mapping.count(last)) {
                last--;
            }
            mapping[b] = last;
            last--;
        }
    }

    // 见上文代码实现
    int pick() {}
};
 

一道数组去重的算法题(去重+字典序)

题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题目的要求总结出来有三点:

要求一、要去重

要求二、去重字符串中的字符顺序不能打乱s中字符出现的相对顺序

要求三、在所有符合上一条要求的去重字符串中,字典序最小的作为最终结果。

上述三条要求中,要求三可能有点难理解,举个例子。
比如说输入字符串s = “babc”,去重且符合相对位置的字符串有两个,分别是"bac"和"abc",但是我们的算法得返回"abc",因为它的字典序更小。
按理说,如果我们想要有序的结果,那就得对原字符串排序对吧,但是排序后就不能保证符合s中字符出现顺序了,这似乎是矛盾的。

细节见labuladong的数组去重专题

最后的代码

String removeDuplicateLetters(String s) {
    Stack<Character> stk = new Stack<>();

    // 维护一个计数器记录字符串中字符的数量
    // 因为输入为 ASCII 字符,大小 256 够用了
    int[] count = new int[256];
    for (int i = 0; i < s.length(); i++) {
        count[s.charAt(i)]++;
    }

    boolean[] inStack = new boolean[256];
    for (char c : s.toCharArray()) {
        // 每遍历过一个字符,都将对应的计数减一
        count[c]--;

        if (inStack[c]) continue;

        while (!stk.isEmpty() && stk.peek() > c) {
            // 若之后不存在栈顶元素了,则停止 pop
            if (count[stk.peek()] == 0) {
                break;
            }
            // 若之后还有,则可以 pop
            inStack[stk.pop()] = false;
        }
        stk.push(c);
        inStack[c] = true;
    }

    StringBuilder sb = new StringBuilder();
    while (!stk.empty()) {
        sb.append(stk.pop());
    }
    return sb.reverse().toString();
}
 

队列实现栈|栈实现队列

队列实现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调用push()时,将元素压入s1中。
当pop()时,将s2中的元素弹出,如果s2中没有元素,就从s1一个个弹出并拿到。如果s1中也没有,则代表队列尾空。

栈实现队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每当元素需要pop()时,都需要将之前的元素弹出并放在另一个栈中,待最后一个元素弹出后,将元素重新压回栈。

二叉堆详解实现优先级队列

数据结构
数组+二叉树
数组用于保存数据,二叉树用于操作数组中的元素,改变数组中元素的位置使之成为大顶堆或小顶堆

注意
对数组中的元素进行操作,相关的索引概念,索引0为空

// 父节点的索引
int parent(int root) {
    return root / 2;
}
// 左孩子的索引
int left(int root) {
    return root * 2;
}
// 右孩子的索引
int right(int root) {
    return root * 2 + 1;
}

代码框架

public class MaxPQ
    <Key extends Comparable<Key>> {
    // 存储元素的数组
    private Key[] pq;
    // 当前 Priority Queue 中的元素个数
    private int N = 0;

    public MaxPQ(int cap) {
        // 索引 0 不用,所以多分配一个空间
        pq = (Key[]) new Comparable[cap + 1];
    }

    /* 返回当前队列中最大元素 */
    public Key max() {
        return pq[1];
    }

    /* 插入元素 e */
    public void insert(Key e) {...}

    /* 删除并返回当前队列中最大元素 */
    public Key delMax() {...}

    /* 上浮第 k 个元素,以维护最大堆性质 */
    private void swim(int k) {...}

    /* 下沉第 k 个元素,以维护最大堆性质 */
    private void sink(int k) {...}

    /* 交换数组的两个元素 */
    private void exch(int i, int j) {
        Key temp = pq[i];
        pq[i] = pq[j];
        pq[j] = temp;
    }

    /* pq[i] 是否比 pq[j] 小? */
    private boolean less(int i, int j) {
        return pq[i].compareTo(pq[j]) < 0;
    }

    /* 还有 left, right, parent 三个方法 */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核心方法
swim()
sink()
insert()
delMax()

private void swim(int k) {
    // 如果浮到堆顶,就不能再上浮了
    while (k > 1 && less(parent(k), k)) {
        // 如果第 k 个元素比上层大
        // 将 k 换上去
        exch(parent(k), k);
        k = parent(k);
    }
}
private void sink(int k) {
    // 如果沉到堆底,就沉不下去了
    while (left(k) <= N) {
        // 先假设左边节点较大
        int older = left(k);
        // 如果右边节点存在,比一下大小
        if (right(k) <= N && less(older, right(k)))
            older = right(k);
        // 结点 k 比俩孩子都大,就不必下沉了
        if (less(older, k)) break;
        // 否则,不符合最大堆的结构,下沉 k 结点
        exch(k, older);
        k = older;
    }
}
public void insert(Key e) {
    N++;
    // 先把新元素加到最后
    pq[N] = e;
    // 然后让它上浮到正确的位置
    swim(N);
}
public Key delMax() {
    // 最大堆的堆顶就是最大元素
    Key max = pq[1];
    // 把这个最大元素换到最后,删除之
    exch(1, N);
    pq[N] = null;
    N--;
    // 让 pq[1] 下沉到正确位置
    sink(1);
    return max;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