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自动化仪表中,二线制、三线制和四线制是常见的传感器或变送器接线方式,主要涉及供电与信号传输的设计差异。
1. 二线制(2-Wire)
- 结构:仅用两根导线,电源和信号共用同一回路。
- 供电方式:仪表通过同一对线缆接收供电并传输信号(如4-20mA电流信号)。
- 信号类型:电流信号(如4-20mA),抗干扰能力强。
- 优点:
- 接线简单,成本低,适合长距离传输。
- 无需单独电源线,节省布线。
- 缺点:
- 供电电压受线路电阻限制(需确保最低工作电压)。
- 信号精度可能受线路压降影响。
- 典型应用:
- 压力变送器、液位变送器等工业现场仪表。
- 需远传且对成本敏感的场景。
2. 三线制(3-Wire)
- 结构:三根导线,通常分为电源正极、电源负极(或公共地)和信号线。
- 供电方式:
- 电源正极和负极单独供电,信号线与电源负极分离。
- 或采用补偿导线设计(如热电阻测温)。
- 信号类型:电压信号(如0-5V)或电阻信号(如Pt100)。
- 优点:
- 减少线路电阻对测量的影响(如三线制RTD可补偿导线电阻)。
- 信号稳定性优于二线制。
- 缺点:
- 比二线制多一根线,布线略复杂。
- 典型应用:
- 热电阻温度传感器(如Pt100三线制接法)。
- 部分需要独立电源的接近开关或光电传感器。
3. 四线制(4-Wire)
- 结构:四根导线,电源与信号完全分离(两根供电,两根传输信号)。
- 供电方式:
- 独立电源回路(如24V供电两根线)。
- 信号回路单独传输(如0-10V电压或4-20mA电流)。
- 信号类型:高精度电压或电流信号。
- 优点:
- 电源和信号隔离,彻底消除线路压降干扰。
- 适合高精度测量,抗干扰能力极强。
- 缺点:
- 布线复杂,成本较高。
- 典型应用:
- 实验室级仪器、高精度称重传感器。
- 需要完全隔离的场合(如防爆环境或电磁干扰严重区域)。
关键对比表
特性 | 二线制 | 三线制 | 四线制 |
---|---|---|---|
导线数 | 2根 | 3根 | 4根 |
供电方式 | 信号线与电源共用 | 电源与信号部分分离 | 电源与信号完全分离 |
信号类型 | 电流(4-20mA) | 电压/电阻信号 | 高精度电压/电流 |
精度 | 中等 | 较高 | 最高 |
成本 | 最低 | 中等 | 最高 |
典型场景 | 工业现场变送器 | 温度传感器(Pt100) | 实验室或高精度仪表 |
如何选择?
- 二线制:优先考虑成本、长距离传输和简单安装。
- 三线制:需补偿导线电阻或提升信号稳定性时(如温度测量)。
- 四线制:对精度和抗干扰要求极高,或需完全隔离电源与信号。